慧能是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慧能禅宗是中国佛教中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派,也是中国佛教的最高成就。
“平常心是道”,也就是要人们在平常心中去悟道。如果一味地想通过求佛来悟道,那么佛也是魔;如果想通过阅读经书来悟道,那么这些佛经也就是魔。它们不仅不利于我们悟道,相反,只会让我们离道越来越远。所以,很多禅师悟出这一点后,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极其洒脱,甚至宁可破规犯戒,也要获得一个“自由身”。
这就是觉悟,真正的觉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智者的点化(佛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吴光远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慧能是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慧能禅宗是中国佛教中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派,也是中国佛教的最高成就。 “平常心是道”,也就是要人们在平常心中去悟道。如果一味地想通过求佛来悟道,那么佛也是魔;如果想通过阅读经书来悟道,那么这些佛经也就是魔。它们不仅不利于我们悟道,相反,只会让我们离道越来越远。所以,很多禅师悟出这一点后,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极其洒脱,甚至宁可破规犯戒,也要获得一个“自由身”。 这就是觉悟,真正的觉悟。 内容推荐 禅,梵名禅那,是一种禅定的方法。禅宗,因主张以禅来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所谓众生心性的本原(佛性、自我)为主旨。相传其传法世系是菩提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的弟子神秀和慧能,前者主张渐悟,后者主张顿悟,并分别在北方和南方弘法,形成“南顿”、“北渐”两派。后来,慧能的南宗取代了北宗,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所以说,慧能是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慧能禅宗是中国佛教中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派,也是中国佛教的最高成就。 目录 第一辑 方便法门——直指人心,顿悟成佛 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不思量善,也不思量恶 不是幡动,不是风动,是心动 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怎么可以心动 只要不做那些关于善恶是非的无谓思考,自然就能进入清净 的真心境界 对镜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不定,不乱,不坐。不禅 你执著于佛就是杀佛,你执著于坐禅就不能通达大道 磨砖既然不能做镜子,那你坐禅怎么能成佛呢 无心自成佛,成佛亦无心 空在何处 庭前柏树子 如何是佛?张三李四 不在明白里 佛是谁 瓶中的鹅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把“天生”拿来 缺少的东西 无心是道 心有多大 观是何人,心为何物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佛性平等,普度众生 度化众生,何必只想天堂佛国之乐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这就是生活之路,人生之路 送你一碟稀罕菜 仙涯教徒 憨山开悟 见性成佛 祖师在你们头上跳 可惜不能送月光 悟与不悟 大道至简 身外之物 偷窃的技巧 认识你自己 写好一个“我”字 通身是眼 有没有鬼 自家宝藏 大鹏鸟和小麻雀 要眼珠 赵州小便 自己必须解决的五件事 自伞自度 捡走心中落叶 爱是心心相印 生得“臭皮囊” 步步不迷方 盗贼与禅师 紫柏尊者悟道 一尘不染 来去自由 先要承担自己 第二辑 当头棒喝——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佛袒拈花,迦叶微笑 手指和月亮 谁替你拖个死尸来 掉进井中的人 一与二 虚空以何为体 要行即行,要坐即坐 把心拿来,我给你安 你得到了我的髓 神光断臂 断腿求道 把你的罪业拿来,我给你忏悔 师徒的巴掌 谁是无位真人 刚才哭,现在笑 狗子有没有佛性 南泉死后到什么地方去 禅是什么 悟道与学问无关 我又没有聋 空手把锄头 不说话修炼 芥子纳须弥 红色的竹子 黄梅意旨什么人得 日面佛,月面佛 一人用棒,一人用喝 老婆心切 无声胜有声 请为我奏无弦琴 解击鼓 无念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无心可用,无道可修 尼师刘铁磨 惟俨拒绝说法 不二法门 弄狮子 正是第二月 今日好晒麦 猫儿上露柱 “那个”为什么不痛 雪峰悟道 百味俱足 当头棒喝 一指禅 只为有,所以来 等我圆寂后就告诉你 人往哪里去 无风起浪 活在现在 从心流出 三分师徒,七分道友 一得一失 老师不是传声筒 无言无说 无难传法 就是这个 哪座山不可以住 谁是我们的后人 关 云在青天水在瓶 连佛也不要见 点的什么心 是圣,不是凡 三十棒 一喝之重 第三辑 学会放下——平常心是道,执著心即魔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没有束缚,何来解脱 春有百花秋有月 你拿饭来,我吃 每况愈下 什么是文殊 穿衣吃饭 日用而不知 该放手时就放手 放下包袱赶路 有舍才有得 买纸 佛心 吃完粥就洗碗 不病的体 镇州盛产大萝卜 吃茶去 却是你有这个在 天堂和地狱 云无人种生何处 不如抛却去寻春 人间好时节 香山居士白乐天 雪窦不做邮差 不生气 买土地的农民 退步原来是向前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想睡就睡,想坐就坐 道在何处 大千都是一禅床 一堆牛粪 有与无 不见不闻 老僧何似驴 正与邪 百年一场梦 痛并快乐着 盐酱是生活 水东流,日西去 两条船 定照禅师 不舍一人 不记年岁 走出棺材 生死自如 给我一文钱 玩笑成真 禅师之勇 火钳禅 一与二 水果的启示 禅的妙用 诗人王摩诘 快乐处方 畸形心态 禅话禅音禅事禅心 人生单行道 骑着牛找牛 坐一日胜过千年忙 不曾吃着一粒米 黑暗中的光亮 生活的滋味 得不到和已失去 随遇而安 一坐四十年 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 得与失 超越烦恼 第四辑 破除戒律——大千世界内,一个自由身 谁束缚了你 禅里面有绝对自由 惟俨求悟 天然骑佛 烧佛也能取暖 丹霞背美女 坦山过河 心中无妓 廓然无圣 睁着眼看 大小两碗面条 佛的慈悲心 救苦救难 不拜佛祖 逢佛杀佛,逢祖杀祖 智常斩蛇 踩死了蛤蟆 无声惊雷 学士要坐哪里 棒打神像 逢场作戏 东坡与妓女 “玉板”禅师 石头路滑 马祖可像木柴 如果举扫帚呢 别以为我会佛法 打破茶杯捡起来 金钱也是好东西 多滋多味 自由是最大的幸福 但求身心洒脱 骷髅头也可以盛粥 黄檗度母 对自己慈悲 做个真实的人 学生打老师 不轻视后生 老宿家风 待客之道 永远不病的人 仰山摇树 一块田 为什么看得那么严重 不配做你的老师 打耍的小丑 桂花香 心在何处 大地如果一动 烧茄子打背 乞丐禅 禅月清辉 这就是“我慢” 现身说法 是邪是正 殿里的 颈上的铁枷 只管睡去 南泉斩猫 公开的拥抱 倒立而逝 试读章节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慧能 【佛海踏浪】 公元713年的一天,慧能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便召集弟子,教导说:“我现在与你们道别,你们好好听,在我走后,不要像世俗中人那样穿孝服啼哭,哭的不是我的弟子。只要认识自己的本心是没有动静来去诸种状态可谈的,就能成就佛道,我不在世,你们能依法修行,就和我活着没什么两样,如果不能依法行事,我活着也没有作用的。” 慧能同时宣布:自此只传法印,不传衣钵,以免为了争夺佛的衣钵发生不必要的纠葛。最后他留下一首偈子说: 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 荡荡心无著。 端坐至三更时,慧能忽然对门人说:“吾行矣!”遂奄然迁化,终年七十六岁。 慧能门下得法者甚众,其中著名者有法海、神会、怀让、行思等人,后来都是独树一帜的禅宗大师。 由于神会等人对北宗坚持进行长期的抨击,在慧能逝后南北两宗的对立愈演愈烈,至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已经去世三十多年的神会被朝廷正式立为禅宗七祖,南宗终于获得了众所认可的正统地位。自此,曹溪顿教一直被这禅者视为正宗禅法,而北宗则逐渐衰落。 慧能的言行记载在其后人编纂的《坛经》之中,中国僧人的说教被称为“经”,这在历史上是头一次,至今也独此一家。 【慧心小语】 “不修善”、“不造恶”,慧能一生倡导这种破除二边、明心见性的禅法。性即佛性,佛性其实是众生的自性,自性觉悟就是佛,自性迷惑就是众生。这意味着把诸佛拉到了平常人心、柴米油盐的地平线上。一线之隔,一体两面,成佛对于众生不过就是觉悟自性罢了。 不定,不乱,不坐,不禅 ——慧能 【佛海踏浪】 唐开元年间,有个潭州禅师名叫智隍,曾在五祖弘忍大师门下参学。后归长沙卢山寺,致力于坐禅,常时人定。他的声名远播。 当时,另有一位禅师,他到曹溪慧能大师门下参学三十年。最后他离开曹溪北返。在路上经过智隍所居的地方,便造访智隍说:“闻尊者常时入定当你入定时,有心人呢,还是无心人呢?若有心人,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也可以像你一样的得定。若无心入,则一切无情草木瓦石也能入定。” 智隍回答说:“当我入定时,不见有无之心。” 这和尚便说:“如果你不见有无之心,即是常定,既为常定,何有出入。” 智隍无辞以对。便问:“你说你从慧能大师处来。慧能大师教了你什么?” 这和尚回答说:“据我师所说,不定,不乱,不坐,不禅——此乃如来禅。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静不明,非有非空,不住中道,不作,无所得,然而自在无碍,佛性无所不包。” 智隍听了这一段话以后,立刻大悟,叹息说:“这三十年我是白坐了了!” 【慧心小语】 慧能禅宗始终认为,坐禅不能入定。因为太执著于追求佛性,反而一无所得。佛性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只要你放下那颗执著心,它就自然呈现。 你执著于佛就是杀佛,你执著于坐禅就不能通达大道 ——怀让禅师 【佛海踏浪】 马祖天生有异相,“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这样一位傲视群雄的人物出家之后,自以为得了正法,于唐开元年间住在传法院中终日静坐。南岳怀让知道他是个人才,就前去度他。这件事《坛经》中说慧能早就对怀让预言过的,说目后你门下要出一个马驹。 怀让问道一:“要是马车不走了,你是打马呢,还是打车?” 道一茫然不知所措。怀让继续点拨道:“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如果是坐禅,禅本非坐卧;如果学坐佛,佛也没有因定的相状。对于本无所住的事物不应生起执著之心,你执著于佛就是杀佛,你执著于坐禅就不能通达大道!” 道一听了心地一片清明,从此悟入了佛道。 【慧心小语】 道一(709~788年),俗姓马,世称马祖。从慧能以后禅宗中人无人再敢称祖,但由于道一禅风如行云流水,接引门徒法门宽阔,一时间成为众人钦服的禅门宗师。故后人就封他作祖。马祖证悟的故事是禅门著名的公案。 关于禅法机要,马祖曾言:“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慧能强调心地不染不著。马祖进一步发展这种思想,指出: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道中,只是你自己心不平常,偏要思圣思凡,自己不肯安心罢了。 磨砖既然不能做镜子,那你坐禅怎么能成佛呢 ——怀让禅师 【佛海踏浪】 马祖起先特别注重坐禅,一个人独处一室,专门坐禅,什么人也不见,什么事也不管。 禅宗僧人怀让见了之后,便在马祖坐禅的房门外,拿一块砖在石头上磨。 马祖问:“你磨砖做什么?” 怀让答:“做镜子。” 马祖奇怪地说:“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 怀让说:“磨砖既然不能做镜子,那你坐禅怎么能成佛呢?” 马祖当下明白坐禅对解脱无用,从此真正步入禅宗大门,后来成为一位有名的禅师。 【慧心小语】 坐禅不能解脱。那么如何解脱呢?当有人问马祖门下的慧海:“欲修何法,即得解脱?”他答道:“惟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当再问:“何为顿悟?”他答道:“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慧海还对何时能成佛作了明确的回答:“顿悟者,不离此生,即得解脱。”也就是说,凡人只要在一刹那间顿悟,便可由凡入圣,立地成佛。 P10-13 序言 禅,梵名禅那,是一种禅定的方法。禅宗,因主张以禅来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所谓众生心性的本原(佛性、自我)为主旨。相传其传法世系是菩提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的弟子神秀和慧能,前者主张渐悟,后者主张顿悟,并分别在北方和南方弘法,形成“南顿”、“北渐”两派。后来,慧能的南宗取代了北宗,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所以说,慧能是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慧能禅宗是中国佛教中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派,也是中国佛教的最高成就。 禅宗的全部主张可以用《坛经》里的四句话来概括: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我们不妨从下面这则故事来领悟禅宗教义—— 一次,有僧问赵州:“听说您曾亲见过南泉和尚,是吗?” 南泉是赵州的老师,在这儿比为成佛作祖的意思。 赵州答道:“镇州产的大萝卜。” 僧又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赵州答:“老僧在青州做了一领布衫,重七斤。” 又有僧问赵州:“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赵州答:“庭前柏树子。” 与此相同的是,有僧问河山良价“什么是佛”,河山回答“麻三斤”。道悟问石头禅师:“什么是禅?”答:“砖瓦。”又问:“什么是道?”答:“木头。” 从表面看,赵州的回答与僧人的提问毫不相干,甚至根本不能算是回答。因为当我们提出这种问题时,总想对“成佛作祖”或“一归何处”或“祖师之意”加以界说。但赵州禅师忽然提到了“大萝卜”、“布衫”、“柏树子”,前两者可能是赵州忽然想到的,而庭前的柏树子则正好被他看到。当然,这些东西也可以换成别的,比如麻、砖瓦或木头之类。但它们一定都是生活中的日常之物。生活中的大萝卜、布衫、柏树子、砖瓦、木头就是禅,就是道! 生活即是禅,禅不离生活。我们不能离开生活去另觅什么禅、佛。《心经》更是开门见山地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可见,很多人都把佛教看做是消极避世的,其实这是个误解。“远离红尘,遁入空门”,只是佛教的较低层次。在禅宗看来,真正的空门就是红尘,红尘就是空门,而不是红尘以外另有空门。因此,在红尘中须持一颗平常心,佛就在我们吃饭穿衣、情色男女的日常生活中。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对寺庙里供着的泥菩萨五体投地了。 因此,禅宗最后提醒人们“平常心是道”。也就是要人们在平常心中去悟道。如果一味地想通过求佛来悟道,那么佛也是魔;如果想通过阅读经书来悟道,那么这些佛经也就是魔。它们不仅不利于我们悟道,相反,只会让我们离道越来越远。 所以,很多禅师悟出这一点后,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极其洒脱,甚至宁可破规犯戒,也要获得一个“自由身”。比如遇贤禅师有“酒仙”之称,喝醉了就自编自唱:“一六二六,其事已足。一九二九,我要吃酒……只要吃些酒子,所以倒街卧路。死后却是娑婆,不愿超生净土。何以故?西方净土无酒酤。”西天净土买不到酒喝,所以还要投生在现实世界中。 这就是觉悟,真正的觉悟。 吴光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