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寻梦篇
映霞花彤惊落雨,
心帆云影寄梦情。
何畏鬓霜万里路,
寻梦舟里放歌行。
梦是一种幻动,想是一种行动!
谁都有梦想,有梦的天空宽阔而辽远;
我们在寻梦,寻梦的步履稳重而坚定。
寻梦的人啊,在岁月中穿梭,披星辰,戴日月,踏千山,渡万水,不怕风吹不畏雨打,不惧路艰不恐途险,只为去追寻自己心中的那个梦。
梦想毕竟还是幻境,朦胧迷离,只有清晰了它,才能找定人生的坐标。人寻梦想,就像花求雨露。梦想没有了追寻,就犹如雄鹰不曾仰望天宇,怎么会展翼高翔呢?
生命之河,川流不息,寻梦的图腾镌刻永恒!
有寻梦的人生才是有希望的人生。我们每一个寻梦者,在寻找梦想的过程中,拓宽了视野,厚重了思想,升华了境界;唤醒了勇气,坚定了意志,延长了生命!
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撑一支长篙,寻梦,向生命更深处漫溯!
第一节怀玉寻梦盈载史册
如果把人比作树苗,那么梦想就是一粒金色的种子,司马光寻到它,小心翼翼地将它根植于心灵土壤,每天用心耕耘这方沃土,就在历史的生命之树中结出了厚硕的果实!
有梦不觉天涯远,寻到才有蓬勃源。
让潜在心底的梦想,在迈开寻梦的双脚下,变得坚实!
向人生之旅进发!
寻梦,就在脚下!
梦想地图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司马池为宋仁宗宝元、庆历年问名臣。他虽生活在官宦之家,却生活俭朴,笃诚好学。7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他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20岁时中进士甲第,可谓功名早成。但他并不以此“矜夸满志”,因为他还怀揣一份梦想,只是他还在寻觅。
他15岁时所写文章,时人称许之“文辞纯浑,有西汉风”,他喜读《春秋》《史记》《汉书》,心中隐隐有比肩之意。于是,他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豪迈地提出:“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这话折射出了青年司马光的胸怀与胆识,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不求虚名。因此,步人仕途后的司马光,继续深人地学习,达到音乐、律历、天文、术数皆极其妙的渊博程度。其中最用心力的是对经学与史学的研究,尤其对古籍阅读极广,考察极细,可谓通习知晓,烂熟于胸。为寻梦想,他随读随作札记,仅26岁一年所写读史札记,便多达30余篇。终于,他在这当中找到了删削卷帙浩繁的古史成一部编年体通史的著史想法。他立志编纂《通志》,以“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司马光自请离京,退居洛阳,专心编纂《通鉴》,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
司马光立志寻梦,面对“内政多弊,御戎不力,积贫积弱”的北宋局势,而回顾历史,用借鉴历史的方式,实现“有资于治国安邦”的夙愿。清代顾炎武称赞他“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前后共有1362年。作者把这1362年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心灵点击
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去追寻你心中的梦想。
寻梦是一种追问人生意义的精神,是一段真实的生命经历。
司马光是个不折不扣的寻梦者,他立志编撰《通志》,以仁德建功立业。于是,他穿行在浩若烟海的古籍世界里,怀着内心的真诚和勇敢,皓首穷经,守望着梦想的精神家园。寻梦是一个可以触摸的过程,更是一个永恒的召唤。为能实现这一梦想,他不断地加强个人修养,坚持不懈地追寻。在寻梦中,司马光成其人格,树其典范,受人景仰。
青春悟语录
当你明白寻梦的意义之后,相信你必已摆脱了过去迷茫的心态,内心也一定升起一股新气息。这一切都在这一念之间,一但观念改变,便豁然开朗。接下来,你应一股作气,来完成一项更艰巨的工作,那就是唤醒你心中的巨人——心智。写下你此刻心中的感悟,点亮你独有的心境。P1-4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为了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国梦、践行中国梦,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和为实现梦想而奋起读书的远大志向,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组织编写《我的梦中国梦》读本,积极回应基层中小学校开展中国梦的宣教需求。
在哈尔滨市市委宣传部的倡议下,哈尔滨市教育局、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在中小学中组织开展了“我的中国梦”征文大赛、主题宣讲活动、校园文艺展演、主题升旗仪式、班团队会、演讲比赛、学雷锋社会实践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深刻领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励志刻苦学习,积极投身实践,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发展好而努力奋斗。
在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的同时,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德育教研部遴选出优秀的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广泛搜集了来自学生的想法、故事、案例和作品,策划、汇编了《我的梦中国梦》读本。
读本的编写凝聚了哈尔滨市德育教研人员、一线教师的心血和汗水,立意高远、特点鲜明。首先突出了“小、近、实、亲”的特点,收集发生在孩子身边的“梦想故事”“梦想心声”,将其原创作品编辑到读本中。选题入口“小”,以小见大;事例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对学生具有“实实在在”的引领和教育;有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亲身”感受。其次“立足导行,凸显体验”。精心设计了“梦想地图”“心灵点击”“青春悟语录”“梦想体验场”四个环节,着力通过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行为发生改变,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读本成册历时近半年的时间,期间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德育教研部的教研员们深入到中小学校,组织教师开展高质量的学生梦想调查、搜集学生素材,指导编写人员研讨交流、修改书稿。最终历经五稿,于七月初完善定稿。在此对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舒东、杨磊、白晶、陶睿、于红梅、强晓光、丛林、鲁洪财、冯向红、刘尚德,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张蕊、卜向男、杨虹、张宇的鼎力支持和辛勤劳动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的水平和经验有限,读本肯定存在许多瑕疵,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前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梦”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我们要时刻铭记:空谈只会误国,实干才能兴邦。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勾画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并号召各级各类学校以“弘扬‘五四’精神,实现中国梦想”为主题,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积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激励师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同心共筑中国梦。
为打造文明哈尔滨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哈尔滨市正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哈尔滨广大市民正积极行动,努力践行,为建设文明哈尔滨、和谐哈尔滨而团结奋进,戮力同心。各大中小学也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以加强哈尔滨市的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出版《我的梦中国梦》哈尔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丛书,就是要为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把自己的梦和中国梦有机结合在一起。把中国梦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抓手和契机,通过宣传教育,汇聚起追梦圆梦的正能量,引导学生们为中国的民族复兴梦早日成真而努力。
我们衷心期望能以本书为载体,指导哈尔滨市广大中小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就人生梦想,成就祖国伟大梦想。唯有奋斗才能踏进梦想之门,希望广大青少年把实现中国梦的满腔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共同铸就圆梦的辉煌!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梦”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我们要时刻铭记:空谈只会误国,实干才能兴邦。
《我的梦中国梦(中学版)》就是要为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把自己的梦和中国梦有机结合在一起。把中国梦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抓手和契机,通过宣传教育,汇聚起追梦圆梦的正能量,引导学生们为中国的民族复兴梦早日成真而努力。
《我的梦中国梦(中学版)》由由沙丘编著。
梦想是一缕阳光,驱散你前行的阴霾;梦想是一泓清泉,洗净你心中的铅华。梦想的天空多了些许灿烂的云霞,引领着无数的追梦人为之奔跑,如夸父逐日般执著。夸父孤军奋战,其力有限,众人努力追求能移山填海。一滴水飘不起纸片,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只有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才能坚不可摧。勇敢行动、坚持不懈、善于思考的人,最终进入梦想的辉煌殿堂!
由沙丘编著的《我的梦中国梦(中学版)》就是要为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把自己的梦和中国梦有机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