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者,不能不追问教育是什么,学校是什么,学生是什么,否则,一定会迷失方向。教育如果太功利了,就会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去获取那点暂时的利益和表面的浮华,失去的却是学生灵动的生命和张扬的个性。
让思考产生碰撞,让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让智慧形成高品质的工作,让高品质的工作成就教师高品质的职业生涯。在高品质的职业生涯中,教师一定会有职业幸福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用心做校长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时晓玲 |
出版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为教育者,不能不追问教育是什么,学校是什么,学生是什么,否则,一定会迷失方向。教育如果太功利了,就会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去获取那点暂时的利益和表面的浮华,失去的却是学生灵动的生命和张扬的个性。 让思考产生碰撞,让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让智慧形成高品质的工作,让高品质的工作成就教师高品质的职业生涯。在高品质的职业生涯中,教师一定会有职业幸福感。 内容推荐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也可以说,每一所好学校背后都有优秀校长的影子。 有这样一群校长:他们或白手起家,于艰难之中创建品牌学校;或带领薄弱学校艰难攀升,学校终成当地明星学校;或在积淀深厚的百年老校里谱写新的华彩篇章;或在课改和素质教育中执著探索新路并取得骄人业绩…… 他们书写着一个个学校的传奇、教育的传奇。 他们是在“用整个的心来做学校”。 本书是《中国教育报·现代校长周刊》近年文章精选。26位杰出校长的独到见解和独特做法,将为您打开学校管理的新视野。 目录 前 言 尝一回做“靶子”的滋味 第一辑 学校管理创新 1.蔡林森:此身再向学校行/2 2.一位“用数据说话”的校长/10 3.把学生的“缺点”当特点经营/19 4.变革,从课堂开始/26 5.“变化,从认真做好每件小事开始”/33 6.一所边疆中学的管理创新之路/39 7.用心灵解读教育的真谛/46 第二辑 办好学校的理念 1.高峰和他的“幸福教育”/54 2.为学生走出校门做准备/62 3.当好开放式教育的“试验田”/70 4.这里走出幸福的人/78 5.冯凝与她的“早五分钟”/85 第三辑 提升教师素养 1.“三个小土豆”如何变成“一个大苹果”/94 2.百色一中的“秘诀”/105 3.回归教育的原点/112 4.让“士兵”说话/121 5.舵手,一个校长应该扮演的角色/128 第四辑 学校德育这样做 1.德育,改变了这所“县中”/136 2.走出应试教育的藩篱/144 3.德育无痕:就像融化到汤里的盐/153 4.他们是在用心办学/161 5.“我就是要把学校办成素质教育的场”/167 第五辑 学校文化发展 1.百年老校原来可以如此灵动/176 2.“先走一步”的七宝中学/186 3.新建学校同样可以拥有一流文化/194 4.用整个的心做学校/203 试读章节 2008年教师节,蔡林森在河南省沁阳市参加庆祝活动。这是他在沁阳度过的第二个教师节。 蔡林森,就是大名鼎鼎的江苏泰兴洋思中学前任校长——那位将一所地处偏僻,师资、生源都很差的农村中学变成全国名校的领军人物。近年来,洋思中学因其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因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而成为在全国同行中知名度很高的农村学校,而其创业者蔡林森的名字,更是广为教育界所知。 2006年,蔡校长退休了。66岁,一个按照标准来说早已是老人的年龄,他却因一个深深的、不了的情结,勇敢地迈向了一个新的开始,又努力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次不得已的“转身” 蔡林森那个66岁的新开端,是从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开始的。退休,让他做了一次不得已的“转身”。 一进入2006年,已经过了退休年龄的蔡林森校长,就开始了一次痛苦的两难选择:退休,还是继续?按照蔡校长的本意,是想退下来,让年轻人挑大梁,而自己不要分文,协助新校长专抓课改。这年7月,他先后3次递交报告,恳请退休。8月初,领导批准了他的请求。 当真的要与自己奉献了大半生的洋思中学说再见时,这位老人的心情复杂得没人能够体味。此前4年,他刚到退休年龄时,泰兴市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出面请他留任。那时的他谢绝了民办学校的高薪聘请,仍拿着原工资和跟普通教师相比差不多的奖金,拼着命干了一件他一生中最轰轰烈烈的大事:冒着风险自筹资金1.2亿元,在2005年秋季新学期,把洋思中学从位于化工开发区的乡下迁入了城区。而今,当全新的洋思中学开始扬帆起航的时候,为之呕心沥血在所不辞的他却要离开了…… 因为种种原因,蔡校长没能实现自己那个朴素、简单也很崇高的愿望——退休后继续留在洋思,继续做推动学校发展的“义务兵”。 苦闷之时,按照约定,蔡校长利用暑假到河南沁阳市讲学。该市教育局局长得知蔡校长刚退休,便试着请他到民办的沁阳市永威学校当校长。当时,从未动过远离洋思到别处去做校长念头的蔡林森哪里能考虑,他婉拒了对方。但在开学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永威集团董事长和沁阳市教育局领导三赴江苏,力邀这位教育名家。厚道的蔡校长被对方的诚意打动了,他心底深处那个爱学校胜过爱自己的情结驱使他做出了决定。2006年10月中旬,蔡林森含泪告别了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告别了故乡,也告别了曾经奋斗过的洋思中学,带着老伴来到河南。 P2-3 序言 2009年,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325教室里,29名来自全国的优秀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齐聚,进行办学思想和办学主题提炼,以期发现和培育一批教育家型校长,引领中小学教育改革。 交锋异常激烈。从校园美研究到名校集团化下均衡与卓越的价值诉求,再到办学特色的体认……每一个经过实践并在大脑中多次轮回的办学主题提炼在这里都有可能成为讨论的焦点和“靶子”。 有意思的是,尽管出发点和秉持观点不同,但校长们高度认同教育家型校长必须基于实践生成,校长首先应当成为教育实践家这一认识。 毫无疑问,诸如此类讨论问题的方式和内容碰撞必然会引起《中国教育报·现代校长周刊》的关注,而其中不乏具有真知灼见并且身体力行的校长,是自周刊成立以来孜孜以求追踪、锁定的报道目标。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约也是4年前的这个时候,中国教育报新一届聘任刚刚落定,几个矢志要在《中国教育报·现代校长周刊》露一番身手的同人跃跃欲试,希望用心推出一批有教育思想、有教改创举、有教育成就的校长,能够为中国的校长们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而甄别和选择报道的最高标准,就是要看在这些学校里,学生的利益是否被高高举起! 这样的选择标准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在给自己出难题。 当今社会之于教育,多是过分聚焦考试、聚焦分数、聚焦升学;当今社会之于校长,又多是添加了许多本分之外的行政权赋。在光荣与梦想、权利与诱惑之间行走,校长有时也难免惶惑,甚或失去方向。 不苛求完美,但求真实、率性;不希求面面俱到,但求眼前一亮。 对此,我们从不言放弃。 如今,4年时间过去。4年多的时间里发生了太多的改变。 “教育家办学”的思想从提出到引起社会各界共鸣,并且呼声日高,一方面反映当下学校教育的弊端,同时也道出了人们对教育回归本源的期盼。学校教育发展到今天,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回到教育的原点思考”“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教育大会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一些过去长期模糊甚至颠倒的教育观念开始正本清源,一些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社会关注和老百姓疑惑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始得到回应。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也必将开启一个新的航程。 我们的校长们又即将在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上开始重新审视和工作,而当年《现代校长周刊》的编辑们,也大多去了新的岗位,但当年用心留下的篇章则成了记录彼时学校发展、校长成长轨迹的真实样本和案例,也当然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观察视角。 撇去新闻浮躁泡沫之后的沉淀,虽算不上字字珠玑,却是真诚和心血的集结;哪怕是当一回“靶子”,尝一尝被“炮轰”的滋味呢? 如今想来,《用心做校长》实在是无心插柳的天赐之物。 对于每一个怀揣教育理想,希望用心做校长,并且努力想成为教育家型的校长们来说,又何妨拿来一读?! 时晓玲 2010年9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