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奇书,一部经书,一部禁书。
这是一部政治书,一部权术书,一部管理书。
这是一部文学书,历史书,寓言书。
司马迁称《吕氏春秋》“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将其与《周易》、《春秋》、《国语》、《离骚》等相提并沦。班固称《吕氏春秋》是一部“兼儒墨,介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的旷世奇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帝王必读书(漫说吕氏春秋)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张国擎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奇书,一部经书,一部禁书。 这是一部政治书,一部权术书,一部管理书。 这是一部文学书,历史书,寓言书。 司马迁称《吕氏春秋》“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将其与《周易》、《春秋》、《国语》、《离骚》等相提并沦。班固称《吕氏春秋》是一部“兼儒墨,介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的旷世奇书。 内容推荐 有史为证,自泰始皇以后的历朝历代,一旦确立太子,他们的书斋里便有了《吕氏春秋》。不仅如此,从有关记录来看,自秦王朝到清代八十三朝五百五十九位做过帝王的人,他们大凡读过《吕氏春秋》,都从中借鉴到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教训。称《吕氏春秋》为帝王必读书,恰如其分。 然而,历史为《昌氏春秋》布下迷阵!吊诡的是,自《吕氏春秋》成书至今,历朝历代,皇家都将其列为禁书,一般人不能碰,不许看。百姓与官员乃至重臣视为禁书,不能沾,不能看;而太子皇帝却必须看,天天翻。所谓御人者必窥,御于人者不得窥,帝王者心术可见一斑。这也许就是《吕氏春秋》帝王之术、帝王之书名称的由来。 《吕氏春秋》在思想史、文学史上地位非凡、影响卓著。司马迁称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其实这真是一部好看的书。一篇之中,故事、比喻、类推、议论有机结合,错综成文,使文章兴象玲珑,相映增辉,意致深婉,明朗犀利。它记录和保存了大量故事与传说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全书载录完整的故事竟达三百四十则之多。 目录 一、吕不韦的千秋伟业 从“大商人”吕不韦说起 吕不韦的政治抱负 《吕氏春秋》作为“帝王必读书” 《吕氏春秋》的影响 二、酒色为伐性之斧钺 美女亡国不只是妲妃的故事 物质丰裕,尤其要安时处顺 依天地本性安人 为君之道,先重视正身之道,然后施行德政 三、珍爱生命从健康生活开始 从颜阖的追求说起 随珠弹雀告诉我们什么 人本应该追求节欲长生 孙叔敖不负虞丘子推荐 四、商女不知亡国恨 历史上的“范台之会” 君子处于忧患时,不去援救更是不义 别从作乱者门前过 这种昏君,不亡国才怪哩 五、尊师有道则用众道广 从孔子面对困境说起 尊师好学者,必为圣贤 尊师啊,要从小事做起 师德的榜样力量不可小视 学则厚,厚则宽;宽则知人善任 六、贵公在于能去私 重耳选西河太守 荐贤夹私必大害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钜子刑前不藏私 七、雨露滋润禾苗壮 天下,是天下万物的天下 如何选相国,管仲有独见 民不拥戴,君何称主 爱物非仁,爱人为仁 《竹书纪年》上的仁义礼智信 非信不立,信即仁 劝战罢戈,是最大的仁 近朱者赤,仁德也不是与生俱有的 八、执一不二知度有度 楚国的悲剧不仅仅是屈原 齐威王抓住“根本”,一鸣惊人 吴起自酿苦酒自己喝 身以盛心,心以盛智 庸人不荐,荐人不疑 有度而为,方可避免偏听偏信 九、商汤与伊尹的故事 空桑上的孩子 良马需精养,求贤更若渴 治国若烹小鲜 厨师做了太上老师 十、帝王如何防“小人” 鲁昭公听谗言惹火烧身 防范“小人”的挑拨离间 齐桓公未逐小人,引祸殃己 团结“小人”不坏事 十一、帝王最怕是什么 伊尹助履替天行道 武王效法盘庚收人心 得人心者善常胜 蚁穴溃堤罪非在蚁 十二、周鼎入秦的启示 吴起立柱树权威 汤、武待前朝遗民如己国百姓 齐简公用人不慎殃及池鱼 媵人百里奚遇秦穆公得以展雄才 楚庄王羋侣摘缨得良将 十三、君子明理敬贤,天下必定久安 鄢陵大战的教训 假道灭虢,成在贿赂 齐闵王感情用事铸恶果 卫庄公的“你救我,我把这玉给你” 晋钟灭仇的来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提弥明悲壮救赵盾 十四、审时顺势尽智慧 惠盎用仁义之道诤谏宋康王 破衣田赞机智反战 管仲遇明主 宁越巧用文攻懈敌志 咎犯劝晋文公施德政 十五、刻舟求剑与一诺千金 贵在察今,应时势 民无信不立 得黃金百金,不如得季布一诺 贵在切近推知遥远 十六、事必躬亲,不如慎事如敬佛 连环结与白马非马说 入味之化,方可知事物本质 为君者,应有大智慧 李世民用人之“智” 从韩昭侯换“牺牲”说起 事必躬亲非良主 君心平,天下稳 十七、得贤者必有天下 帝王家的头等大事 魏文侯礼遇段干木 尧帝为何能舒袖宽衣喝美酒 大禹走遍民间得圣贤相助 精观细察三年不言的武丁 宓不齐的为官之道 东郭牙初绽才华 帝王要善纳逆言 东郭先生与赵氏孤儿 赵简子善待逆言获大胜 能意直言试宣王 狐援牢骚遭厄运 十八、君子慎言,一诺千金 武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成王戏言封虞侯 青鸟知人性 胜书进言无声 孔子一眼识良友 卫姬观色解忧 大夫苌弘旁观辨真伪 言为心声,行为君身 十九、进言与纳谏 鲍叔牙巧谏进忠言 魏徵敢于“犯颜” 保申鞭君,楚文王熊赀思过成明君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 齐威王的“一鸣惊人” 赵威后劝齐王用良臣远小人 昏庸之君不宜谏 宋王偃不辨善言遭非命 齐宣王狂妄自大失良臣 夫差若听伍子胥的劝,历史将重写 宓不齐治理亶父 二十、言辞贤善方可惠泽万民 靠辩士智慧胜“强敌” 蔺相如与廉颇的故事 人君要善辨“言辞”与“诡辩” 唐鞅自寻绝路 筑巢引凤必先修身 上梁不正下梁歪 经史致用要务实 魏惠王信口开河 魏敬巧纳良言使魏昭王避祸 公孙龙舌劝燕昭王歇战 二十一、奴性与城邦 吕不韦改变了我们的什么 世界村上的风景相近 “城邦制度”的核心 中国“城邦制度”的消亡 最初的意识决定最后的结果 奴性的可悲 二十二、君主之道,奥妙何在 皇帝好坏不由百姓选 “相对论”对官场也有作用 尊君、尊主、定于一尊 秦二世而亡的根源 《吕氏春秋》的真正作用 君可废,而君道不可废 糅万家之学,集千人才智而尽沙出金 二十三、尊孔敬儒恰又提倡杂家 孔子的影响 以“礼”修人性 让民知法而守法 诸子百家让春秋进入“战国” 后记 试读章节 一、吕不韦的千秋伟业 从“大商人”吕不韦说起 说到《吕氏春秋》,便不得不从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大商人”吕不韦说起。因为他是最早也是最赤裸裸地将商业的牟利与政治的牟利联系起来的人。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大国丞相。有人说,如果没有他,秦国的历史一定会重写!这是毫无疑问的。 吕不韦(约公元前292年到公元前235年),战国末年的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禹州。他是当时阳翟的大商人,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年纪很轻时就积累家产逾千金。 据《史记》上说,吕不韦有一次到邯郸做生意,见到街头一个乞丐,凭他的眼力看出这个乞丐并不一般。在小店吃饭时,再次见到这个乞丐,他发现店主对这个乞丐态度很和蔼,便打听此为何人。 店家告诉他,此人是作为人质押在赵国的楚国公子子楚,他当时的名字叫异人。 “哦!——”吕不韦一声感叹,激发起他这个商人的政治家灵感,当他回家与父亲对酒小酌时,两人有段对话,颇为精彩。 吕不韦问父亲:“耕田之利几倍?” 父答:“十倍。” 吕又问:“做珠玉买卖之利几倍?” 父答:“百倍。” 吕再问:“立一个国君之利有多少倍?” 父答:“这就没有底数可参了。” 吕不韦说,耕田、做买卖都非常辛苦,我们辛辛苦苦挣来的这些钱财,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战争毁掉!如果我们用这些财富去做一件大事,比方说,去帮助立一个国君呢?立一个好国君,天下百姓能够安宁,我们自己的子孙不也都有荣华富贵了吗? 父亲见儿子有这样的想法,当然高兴。 原来,子楚是秦昭王的太子安国君庶出的儿子,其母夏姬并不受宠。而秦孝文王安国君宠爱的妃子无生育,恰被册立为华阳夫人。子楚作为人质在赵国,落魄得无人靠近,此时如果在他的身上下点赌注,一旦成功,其收获何止是做成一笔生意?这个没有底数可参的事,成为吕不韦从商人到政治家的奋斗目标! 后人用了一句话概括这件事:“子楚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也就是成语“奇货可居”的出典。 吕不韦的政治抱负 那次父子对话后不久,吕不韦又一次到邯郸。这回见到子楚的吕不韦,不再像过去那样从侧面远远地看着这个落泊公子,而是迎上去,将他请到小酒店里。酒过三巡,吕不韦说:“我能帮助你改变现状,让你富有天下,贵为天子。” 子楚笑着说:“凭你一个生意人?你还是自己先富贵,然后再让我沾沾你的富贵光,我就很满足了。” 吕不韦说:“你有所不知,我真正的富贵是要靠你才能实现的。”接着,吕不韦阐述了他那套理论,并真诚地说:“我从现在起,做每件事,都是为了你能日后登上王位!如果你能听从我的安排,我将这样做了……” 子楚渐渐明白了吕不韦的所指。 吕不韦看他有所领会,放下酒杯站起来说:“此地非说话地方,公子随我来。” 两人离开小酒店,来到吕家,开始了真正的密语。 后人用了四个字:“促膝密语”。 这段密语,史笔这样记载—— 吕不韦说:“我听说当今太子安国君最宠爱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膝下无子,眼下能推立继承人的就只有华阳夫人。你兄弟二十余人,而你排行居中,且你长期扣在诸侯国作人质,又如何能被安国君重视?一旦秦昭王百年后,安国君立为秦王,你也没多少把握去和长兄及诸公子争得太子之位。” 子楚深以为然,说:“依先生之见,该如何是好?” 吕不韦说:“你经济不宽裕,又客居在此,既无资财以奉献亲友,也不能结纳门人宾客。我吕不韦虽不富裕,却想用千金之资去为公子西向游说秦廷,让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公子为继承人。” 子楚听后,忙下席跪拜说:“若先生的谋划真能实现,愿平分秦国与先生共享。” 吕不韦笑笑,心里道:“你说这话未免过早,但我一定能够让你这样做。” 吕不韦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用千金购得奇珍异物,带着西去秦国游说。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然后去见华阳夫人。见华阳夫人时,除了厚礼,更有“忠言”。吕不韦对华阳夫人说:“子楚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子楚常常将‘华阳夫人是我子楚的精神依靠,日夜泣思父王及夫人’的话挂于嘴边,可见其心诚啊!” 华阳夫人听后非常高兴。 受了重礼的华阳夫人姐姐见机行事劝说道:“我听说用美色侍奉,一旦色衰,宠爱也就随之减少。现在你侍奉太子,甚被宠爱,却没儿子,不趁这时早一点在太子的儿子中选择有才能而孝顺的人立为继承人,你再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 P1-3 后记 大约在九十年代初,社会上出现了一股随笔热,大散文热的势头。我在给包括《随笔》的一些杂志写大散文的同时,对于研究了多年的《吕氏春秋》也写下七万多字的随笔。发表后,反响很好,准备再写一部分结集成书,后由于各种原因,便搁下了,一搁就是多年。去年,黄宾堂先生旧事重提,便也圆了我的愿。 为了对读者负责,对于《吕氏春秋》里的许多引文与故事,都得重新进行考证。尤其是该书成书在先秦,随历代的转抄与再版过程中产生的错字、漏文、掉句甚至张冠李戴甚为普遍。因此,我在以清朝毕沅《吕氏春秋新校正》和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校释》作为主要参照本的同时,再比对众家各说,取其中可靠之说,这样,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就可以知道故事真正的出典与可信的选择。在历史人名上,《吕氏春秋》上用的人名与其他同时代书有异的,辨别后选可信的,无参照比对的,只能选择原书上的。历史事件张冠李戴的,尽我所能给它们各就各位。 我因为儿时接触古文,所以能够在大学时代校注北宋爱国太学生陈东的《少阳集》,使此书在成书八百多年后第一次正式出版.成功的喜悦使我也想让《吕氏春秋》像柏杨版《资治通鉴》那样能够老少皆宜琅琅上口,这对于文化的普及是何等有益啊! 学识有限,还望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