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腊尔山台地(苗族村寨的前世今生)/远方的家民族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吴胜之
出版社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充满野性的刀山之舞

苍莽的松桃腊尔山苗疆,盘亘在大山里的一座座苗寨,犹若天空密布的一颗颗星星散落在群兽般的大山环抱之中。也许是崇山峻岭的刻意孕育,或是山光水色的灵性造就。在这神奇的群山深处产出了上百名身怀“履刀”和“蹈火”的绝技大师,他们身怀那充满野性的绝妙之舞,演绎那上刀山、下火海的神奇绝技。随着世风的和暖,大师纷纷从割裂而闭塞的村寨奔出。有的被邀请奔赴在全国各地演艺展示;有的被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漂洋过海,走向世界。他们以苗巫绝技为骄傲,在掌声和鲜花中向人们传播的是中国松桃苗族神秘的文化,展示的是苗族神功绝技的剽悍骁勇。他们的精彩演示,一路盛名远播,好评如潮。人们在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由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中国版图上的一角——贵州松桃。

我的血管流淌着苗族的血液,虽是后裔,但对本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纵观,却像个旁观者。连对苗族最值得骄傲而征服世界文化的履刀和蹈火绝技也感到陌生和漠然。在大脑的深刻记忆中,我首次闻睹履刀和蹈火的绝技演艺的展示,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个明媚的春天,在湘黔边境上的一座苗寨,山民们举行苗族四月八传统节日的集会上。吸纳过阳光浸染的苗家人,在灿烂阳光的沐浴下,感受着节日浓烈的气氛,除了有年轻姑娘和后生们的纵情放歌和花鼓擂动的沸腾之外,山民们还把尘封已久的上刀山、下火海的巫功绝技搬出。在人声鼎沸的草坪上,直竖一根高达数丈的圆状木柱,那木柱两侧还排列着三十多把磨得锋利的钢刀。那一把把钢刀的闪闪寒光让人噤若寒蝉。随着一阵阵紧密的锣鼓声和牛角声的响起,只见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挽裤脱鞋,身轻如燕,一级级向刀梯的顶端攀援而上,那壮汉到达刀梯的顶端之后,又用腹部顶在带锥状的柱头上飞旋起来。这惊险的演示,顿时博得围观人群的阵阵掌声、跺脚声和呐喊声。在人们的惊呼中,那壮汉赤脚底的皮肉没有留下丝毫刀伤的痕迹。在草坪上铺排着十二张被炭火煅烧通红的铁铸铧口,那铧口的红光四射,瞬间着燃了周边枯黄的野草。又见这位中年汉子,他双手接过巫师递送的一碗巫水喝下,弓腰握拳,浑身运足丹气,顿时两眼发射着神光。接着大吼三声,举起一双赤脚,毫不畏惧地踏踩在通红的铧口上。他这蹈火功力表演得非常精彩。他用那双赤脚踏踩铧口,不是瞬间落脚的跳跃越过,而是转身慢步用脚底的皮肉停顿在每一块铧口来回摩擦,仿佛他要用这生灵的皮肉在高温滚烫的铧口上去制造火花。在我惊奇的目光中,只见他那赤脚下冒出一股股青烟,但他脚底板的皮肉上始终没有留下烧黑的印迹。这惊险而又刺激的绝技表演,令人感到神秘无比。

随着多次苗族神功绝技在不同场合的演艺展示,我有幸结识一位叫杨洪的年轻绝技大师,他曾多次到全国各地旅游景点进行履刀和蹈火的神功绝技演出。他不但功力较好,而且又是一个厚道的苗家汉子。在与他的接触中,我十分好奇,总想从他身上得到揭开神功绝技的密码。于是,我曾悄悄地向他询问神奇中的奥秘,同时又叫他说出在进行履刀和蹈火演示中的感受。也许是我的糊涂,一般绝技大师最忌讳外人对这绝技探秘和追本溯源的。但面对好友这异常的发问,他并不感到奇怪,也没有借口回避搪塞,却坦然地说出他演示过程的感慨。他首先肯定地说:“这上刀山、下火海的功夫,不是气功,也不是轻功,更不是魔术,而是苗巫玄秘在人体中传递的一种意念。”他娓娓道出了在演示履刀和蹈火中的惊险程序。任何绝技大师在上刀山、下火海之前,都必须请巫师立坛祭刀造封口诀的典仪。焚烧香纸,请来龙郎师傅保驾护身,还要脚踩八卦,确定九州方位。巫师在上山之前有吹响牛角号和挥舞绺巾的飘动,还有敲响锣钹声的激越,那是在驱赶妖魔鬼怪,以防妖魔施邪法的扰乱,确保演艺人身安全的前奏。他本身也触摸到巫师的那一碗水的奇妙。只要喝下这巫水之后,顿时全身感到轻松。面对圆柱上的钢刀寒光,在大脑反射中的意念,在眼神中的固体静态那是一把平常的木梯,尽管用生灵的皮肉脚踩刀山,但丝毫没有感到恐惧可怕,像平常上下楼梯那样自然。他还说,用赤脚踏踩铧口,在来回的摩擦中,根本没有感觉到铧口高温灼伤疼痛的可惧,就像走在水溪中的跳岩那样轻松自如。杨洪大师向我道出这真实的感受,用唯物者的观点来看,这些解释也许放大了履刀和蹈火绝技的神秘感,但我多次在观摩中感受的视觉冲击,用肉眼来看大师们的演绎确是硬功无疑。

在我同杨洪大师的对话中,我突然想起余秋雨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的东西太少了’无数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我们保留进发的乐趣。如果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这个世界就变得无聊了。”也许是这悬而未知的神秘魅力,才有今天人们对这苗族绝技的思索和神往。在我又一次翻动苗族历史的页码时,我才惊异地发现,原来这履刀和蹈火的绝技,是带着浓厚的苗巫色彩从巫傩中的酬神和驱赶鬼魔的典仪中分离而出的。也就是说,在过去那昏暗的年岁,巫师铸就这神功绝技并不是放在大庭广众之下演示让人们奔着惊险去围观的,而是在封闭的环境条件下,同鬼神交通的巫师在典仪中,用刀、火不入的神功向厉鬼厉神施展的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在那神功的威慑下:“是鬼请你赶快走开,是神请你看着办。”同时从苗族历史层面上诠释:世代传承的这刀火不入的神功绝技,实际是对这个种族生命的一种捍卫。可想而知,我们这支苦难的民族,先祖们从迁徙、游耕,又迁徙,最后到异乡的大山中落居。在人间的岁月,他们要用流血的代价去抗击风尘对生命的席卷,还要用传承的神秘内核去战胜鬼怪妖魔对生命的吞噬。为了生命,他们还要谦卑而虔诚地同山神和谐相处。好在当今天空的阴霾早已烟消云散了,最值得庆幸的是,当今的苗家人也开始懂得把这种神奇变为财富了。

P28-31

目录

1 穿行秘境

 梦游“天国”

 跳神对话

 父亲灵魂超度纪事

 充满野性的刀山之舞

 祭灶日的渊源

 圆坟祭祀

2 苗女原色

 布哥婚事

 月亮湾

 雅菊歌师

 婚缘往事

 湘女“山佧”醉桃城

 吟唱“摆酒”歌

 一个苗女的原色

 又一个苗女原色的释放

 唱出来的故事

3 小镇旧事

 苗王城趣事

 菖蒲草生命

 迟到的玫瑰花

 美国苗寨花鼓情

 填房圆亲

 童贞茶缘情浓浓

 秋天的落日

 爱的角逐

4 走进唐家桥

 菖蒲塘童话

 班拉:祖先的家园

 摔跤定界

 王寨首的轶事二题

 板莎“吉那”

 走进唐家桥

 重返江汉平原的苗族人

 夕阳下的犁耙声

序言

在秘境中穿行

我和吴胜之已经认识很久了。他是一个有着很多想法的人,也是一个善于把想法付诸实践的人。从最初乡镇干部到商海弄潮,到今天的舞文弄墨,这样的角色转换,虽然谈不上华丽转身,但也可以看得出他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的散文大都以腊尔山台地的苗族村寨为背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些事件为经纬,充分展现了腊尔山台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从他的散文中,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找到热爱这片土地的四个理由:一是热爱她的历史丰厚;二是热爱她的风情浓郁;三是热爱她的文化蕴藉;四是热爱她的意境苍茫。

在他的散文中,我们感受得更多的还是历史,是松桃苗族地区,尤其是腊尔山台地的沧桑史。在这里,他首先是以一名经历者和当事人的角色进入这片土地的沧桑、厚重的历史的。他对自己的民族和土地是怀着一种沉迷与追寻的。他笔下的文字,始终带着一名苗族歌者的责任和深情,为我们讲述一段_段的历史。

我一向认为,作家常常也是风情家,是民风民情的集大成者。乡风民俗可以帮助作家的作品更具经典的可能。在他的散文中,我就强烈地感受到了民歌带给我们的那种浓郁的风情。像青草一样旺盛地生长在腊尔山台地的苗族民歌,是苗族人创作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带给听者的享受是无与伦比的。那些飞扬的山歌并不是虚情假意的倾诉,而是运用了艺术手法,一比一兴,水到渠成,把内心里真正想说的话自然而然地引出来。

作为苗族的一员,我也经常被苗族民歌包围着,缠绕着。“一片云朵,有一颗星星做伴;一株小草,有一颗露水做伴。我愿做这样的星星和露水啊,只怕长相丑陋污了阿妹的眼!”这是男人们的歌声,形象生动、巧妙含蓄地表达了他们的喜悦之情和对姑娘们的拥戴与尊重。这时候,姑娘们开始镇静下来,在男人们唱罢之后,她们会接着唱:“月亮是不嫌大的,越大越是光亮;同伴是不嫌多的,越多越是胆壮。阿哥若不嫌弃,结伴走走又何妨!”一唱一和,沟通了彼此的灵犀。他们就是这样坦荡而又率真。他们歌唱的是世俗而又极富风情的内容,声音里饱含着苗家人天性的乐观与放达,像原野上的风铃,悠远脆亮,干净纯朴。他们的表情十分丰富,有着不可抗拒的亲和力与穿透力,仿佛他们的内心里有一团炽热的岩浆,正在喷薄而出。我无法用文字和语言来描述他们,为了昭示他们这种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我只好放弃言说的欲望,而对其进行仔细的倾听。我相信,他们的歌声一定会把我带进一个洋溢着无边幸福的爱情世界。

吴胜之在他的散文世界里为我们勾勒的生命图景,那是一种在深蓝色的苍穹里幻化出的一幅人间图景。苗家姑娘和小伙还在唱着祖传的歌谣,像石头和青草一样安放在腊尔山台地上的苗寨依然是那样宁静而安详。这样的图景具有一种沉郁的力量,具有一种历史的底色和文化的韵味,具有一种人与命运在和谐共存中的互动和平衡。我很难想象吴胜之是怎样在世俗的围剿中把自己的身心剥离开来走进那一片心之圣境,在万家灯火正灿烂的时刻,在洁净的纸上宣泄自己的情怀。

我常常想,一个地方就如一个人,它们绝大多数都要湮没在岁月的河流里。在历史的记忆中很难聚集起人们的目光,只有那些在波澜壮阔的岁月里完成了重大使命的人或物才有可能成为人们心中有限的记忆。从这个层面上说,吴胜之的散文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因为,他用流畅的笔,不动声色地记录下了他的所见所闻,记录下了他的传奇身世,同时也记录下了腊尔山苗寨的那些美丽的风景和悠久的人文。它们大都具有沧桑的岁月感,并带着深沉的怀想,点缀了历史的天空,让人在阅读中对昨天、今天和明天产生某种不朽的情结。正是这样,腊尔山台地在他的笔下变成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秘境。他不断地在这个秘境中穿行,试图获得最后的皈依。

可以说,这样的秘境是他心中永恒的情结,这情结赋予了他更多的责任,那是对家园的一种精神守望,同时也寄托着对故乡热土的一份执着和热爱故乡在他的眼里就是一首诗就是一首歌,就是一种割不断的牵挂,就是自己在山林里、在庄稼的旁边碰到的幸福和苦难的记忆。

从吴胜之的散文里,我看到了腊尔山台地的天在蓝色的背景里空旷着,他就穿行在腊尔山的秘境之间,像一名孤独而忧伤的歌手,吟唱着关于生命与爱情的歌谣。我听到了生动的苗族民歌从寨子的屋檐下飘扬而来,那悠扬的歌声里隐藏着祖先的秘密;我还看到了秘境中的那些树木在他的歌声的感召下,向远方漫漫扩散开去,金色的木纹里印证着岁月的沧桑和逝者如斯的叹喟。

行走在他的散文世界里,行走在松桃的苗族村寨之间,行走在腊尔山台地的秘境中,总会感觉到自己是在多个时空里穿行。在这多维时空中,是_种超然物外,是一种神游八极,是一种在想象的满足中对脚下土地的坚守。我相信,文字的力量将托起思想的深刻和艺术的深度,灵魂的高度因此形成。

行走在他的散文世界里,我在时空中恭候着那久远的歌声的滋润和引领。一切仿佛都在一瞬之间变得清晰和明朗起来,包括惊喜,也包括伤痛。在柔和的灯光的照耀下,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在他的叙述中,有一种情愫就像热烈燃烧的火焰,烧炽着我的心灵。这就是岁月的沧桑和人情的冷暖。这种情愫是所有故事的开始,也是故事的结束。我心知,这是我进入吴胜之的散文世界必经的路口。  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吴胜之的散文难以归行划市。从这本散文集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来看,抒情的成分不多,主要是注重记叙。总体感觉,他的散文属于“原生态散文”。原生态本来是一个生态学名词,一个存在的状态术语,现在却被热捧为一种文学现象。我没有受教于“原生态”的教义,但从许多自认为是原生态写作的作家作品中多少领略了一些原生态散文的味道。在我看来,原生态就是非虚构的实景散文,这类散文的旨意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对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焦灼和挣扎给予强烈的审视。吴胜之的散文莫不如此。

这就是我对吴胜之散文的大致印象。权当为序。

完班代摆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骏马奖获得者

内容推荐

《腊尔山台地(苗族村寨的前世今生)》中,作者吴胜之以腊尔山台地的苗族村寨为背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些事件为经纬,充分展现了腊尔山台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从他的散文中,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找到热爱这片土地的四个理由:一是热爱她的历史丰厚;二是热爱她的风情浓郁;三是热爱她的文化蕴藉;四是热爱她的意境苍茫。

编辑推荐

《腊尔山台地(苗族村寨的前世今生)》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作者吴胜之的散文作品31篇,包括《父亲灵魂超度纪事》、《又一个苗女原色的释放》、《美国苗寨花鼓情》、《王寨首的轶事二题》等,分成4辑编排,包括穿行秘境、苗女原色、小镇旧事、走进唐家桥。

在这些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很多历史,是松桃苗族地区,尤其是腊尔山台地的沧桑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