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7辑,本辑发表了一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美学学科建设的笔谈。对毛泽东的美学与文艺理论的深入研究,是本刊一向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全书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美学学科建设”笔谈、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与文化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和马列文论的发展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译介等内容。
卷首语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美学学科建设”笔谈
朱立元:
对形而上学现成论思维方式的超越
——马克思《巴黎手稿》生成论思想对现代美学的启示
杜书瀛:
艺术·美学:新动向
冯宪光:
重建审美意识形态批判
聂振斌:
“中国特色”与马克思主义美学
王德胜: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意识形态话语与理论原创性
周启超:
在“大对话”中深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巴赫金的“大对话哲学”的启示
周忠厚:
关于文艺是不是审美意识形态的几点思考
高建平:
马克思主义与复数的世界文学
李志宏:
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美学研究中的地位
邹元江: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视野
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理论问题
刘纲纪:
《讲话》解读(续)
童庆炳: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价值取向
刘文斌、王金姗:
在探索中行进
——吴元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述评
庄锡华:
批判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观
嵇山:
以创造为回应
——论“信息化”、“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文化问题研究
黄晓武:
马克思主义与早期的文化研究
陆晓光:
“资本主义生产与某些精神生产部门相敌对”
——关于马克思一个命题的思考
毛崇杰:
文化消费主义与人类进步文化
马睿:
在消费中存在
——全球化时代l的文化特征及其批判
代迅:
跨语际旅行:“文化霸权”的话语实践
朱寿兴:
持存与拓展
as——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与马克思《巴黎手稿》的实践论思想的当代意义
向丽:
交换与社会叙事
——关于两种神话叙事及审美交流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文论与全球化问题
陆贵山:
论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文论建设
王宁:
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理论
危磊:
马克思主义文论与全球化
王卫东:
建构全球化时代的马列文论
王朝元:
全球化与先进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美学和马列文论的发展问题
徐碧辉:
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构想
冯宪光、傅其林: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审美人类学的核心问题及其发展态势
张玉能:
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艺术本质论
马建辉:
马列文论研究需要“走进马克思”
王政:
文物考古与美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译介
路易·阿尔都塞:
来日方长·第十八章(格明福、罗良清译;张叔宁校)
道格拉斯·凯尔纳:
技术政治、新技术与公共领域(闫玉刚译)
斯蒂芬·布隆纳:
修复碎片:沃尔特·本雅明的救世唯物主义(第一部分)(朱宁嘉译)
金元浦:
批判理论的再兴
——新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家及其理论
黄春燕:
本雅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奇特吸收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论新著评介
李心峰:
马克思主义文艺审美理论的可贵探索
——林宝全《马克思主义文艺审美论》读后
马弛:
美学、文艺学研究也要讲科学、重规律
——读严昭柱先生的《批评无须忏悔》
约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