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与启发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喜欢上了古玩。
那时,我在香港工作,深受香港古玩拍卖市场的影响,也试着在市场上买些瓷器、字画,但心中没底。
一次,在油麻地跳蚤市场,一位从内地移民到香港的所谓香港人,专买欧洲制造的旧机器零件,如齿轮、轴承什么的。他看到我是内地来的,手里拿着一个青花盘,就用挑衅的语气说:“你们内地‘表叔’,来这儿尽捡些内地的碗碟破烂,我们香港人,是捡人家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他的这番话,对我自尊心刺激很大。我当场反驳说:“先生,你捡的才是外国的垃圾,而我这是国宝!你知道‘中国’的英文怎么说吗?”他说:“你怎么开口中国,闭口中国的,这里还不是解放区的天。”
我看话不投机,就走开了。
在香港时,我经常光顾鉴真邮品拍卖公司。有一次,老板拿出一枚贴有民国帆船邮票,盖有“洪宪元年”邮戳的袁世凯“洪宪”年实寄封,该封是从新疆伊犁寄往北京的,非常珍贵。这枚邮票当月的拍卖目录标底价五万港元。这数字比我两年的工资还多。老板说,这枚实寄封是他在国内花五元人民币买到的。中国旮旮旯旯到处都藏有宝贝,只要你懂,你有眼力,你有这个文物收藏意识,你用心去找……这位老板的话给我很大启发,大大激发了我收藏的欲望。我心想,自己居住在北京,搞收藏也实在是天时、地利、人和。
我的启蒙老师
一个想进入古玩收藏的人,有了收藏的欲望还不够,还得懂得鉴别。首要是能辨别真伪。为了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我到处寻找有关鉴定方面的书籍。当时,这方面的书籍很少。一次,我在香港湾仔一家旧书店看到一本《古玩指南》,就马上买了下来。这本书是著名文物鉴赏家赵汝珍所著,民国三十一年出版。赵氏在自序中开篇名曰:今日之中国,无一不遭外人之蔑视,其唯一之例外,即中国开化最早,历史悠久,历代所遗留之文物精美奇妙,光怪陆离,非任何外国所能企及,世人对之无不崇拜。中华民族之在今日尚夸耀于世,尚能为世人所称道者,唯此而已。
渎着作者自序,我十分激动和感慨,简直像他乡遇故知。这本书坚定厂我进行收藏的决心。
《古玩指南》目录里有字画、瓷器、铜器、古书、碑帖、古代砖瓦等共三十章。我就按顺序,先读字画部分,再渎瓷器部分,尤其对瓷器部分读得特别认真。
我的老家在河北邯郸,离磁州窑、邢窑以及定窑、钧窑窑址不远。我从小生活在有较高文化的爷爷身旁,爷爷正房里摆有一对瓷瓶,耳濡目染,所以,一开始我对瓷器部分较感兴趣。加上赵氏的书小推崇宋元老瓷,我也特别喜欢老瓷器,因此,对瓷器章节读得较为细致。赵氏的瓷器一章里共写了五节,第一节瓷器源流,第二节瓷器述要,第三节瓷器之作伪,第四节瓷器之鉴别,第五节瓷器之评价。
赵氏在《瓷器源流》中写道:古玩之价值均生自本体。今日贵重之古玩在制作之当时即已高贵,因年代之久远而更宝贵也。故唐代以前之瓷器真品固属不多,即偶得之亦不必认为稀世之宝。他又说:宋代瓷业最高进步,质料、颜色、装饰、做工等均有神奇之造诣,在吾国瓷业史上可谓登峰造极。数百年来均以为法。虽经元、明、清各帝王之极力模仿,卒未有能超越之,优美者其精妙当可想象。
他还依次介绍了定、汝、官、哥、钧的真伪鉴定特点。
赵氏在《古玩何以可贵》里讲道:古玩之可贵尽人知之,唯古玩之所以可贵,除少数人理解外,社会众生多是莫名其妙。怀疑者有之,误解者亦有之,怀疑者以为,珍贵古玩乃系有钱阶级之傲行,或系名人之盲动,藉此鸣高故为风雅。
误解者以为,古玩之可贵只在年代。凡古物即可贵,而愈古愈可贵,其实皆非也。“时代越久远价值越高”,是外行和初涉古玩者的普遍的错误概念。盖古玩之所以可贵者其重要之原因有二:一为古玩之自身者,一为人为者。
所谓自身者之原因,即古玩本质之精妙,做工之优良后世所不能仿做。我理解,比如官窑瓷器,“精妙做工”包含了很多内容,与现在比首先它不计成本;如果是官窑还要将式样、花色让皇帝任命的督陶官监工,其至皇帝直接过目,由皇家窑工直接完成,不合格的当下碎掉,以防流人民间。可不是现代机器批量制造和唯利是图、粗制滥造的仿品所能比拟的。
前些年,电视采访一位自称专家的人,自仿汝窑瓷。当这位“专家”介绍了仿品如何如何好后,电视主持人间,那你说,宋代的汝窑瓷好还是你当今仿得好?“专家”竞信门雌黄:“当然现代的好了!”
“专家”这种荒唐的误导还真见效,听说,潘家园地摊的仿汝瓷马上就涨价了。
所谓人为者原因尤多。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中说:“中国四千多年来完全为君主专制,在圣君贤相天下太平,四民乐业之时期,知识分子固可以畅所欲言,适所欲行。但翻阅四千多年历史,圣君贤相之时能有几何?多数为黑暗政治时期也。昏君暴君之政治下,愚夫愚妇固可以任受支配。稍有知识者,是非善恶之关能无动于衷乎?岂知专制政体下,批评时局、议论政治岂止自身不保,九族均为之担忧。是文人士大夫之脑筋固不能任意所思也,至静至动尤受限制,除读书从政之外,即不准有所活动。集会、结社,在当时均被视为妖行所为,国法所不许,亦议论所不容,万不得已辟出好古之途径,以古玩为唯一消遣妙品。次则,在当日专制时代,政治虽未必均上轨道,然一般官吏尚多畏于清议,其越礼非法之行为,亦必多方掩护,如果年俸不及百两之官吏,十年之后拥有千两以上之房产地业,明晃晃摆在街上,非为御史所必参,也为社会之所不容,古玩无定价,千元之物可以一元得之,为官吏者藏有倍于其所人之古玩亦为事理之所可行,故官吏均以收藏古玩为隐藏。”
《古玩指南》使我颇受教益,可以说,是我最好的启蒙老师。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