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潘家园翻出的历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王金昌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刺激与启发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喜欢上了古玩。

那时,我在香港工作,深受香港古玩拍卖市场的影响,也试着在市场上买些瓷器、字画,但心中没底。

一次,在油麻地跳蚤市场,一位从内地移民到香港的所谓香港人,专买欧洲制造的旧机器零件,如齿轮、轴承什么的。他看到我是内地来的,手里拿着一个青花盘,就用挑衅的语气说:“你们内地‘表叔’,来这儿尽捡些内地的碗碟破烂,我们香港人,是捡人家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他的这番话,对我自尊心刺激很大。我当场反驳说:“先生,你捡的才是外国的垃圾,而我这是国宝!你知道‘中国’的英文怎么说吗?”他说:“你怎么开口中国,闭口中国的,这里还不是解放区的天。”

我看话不投机,就走开了。

在香港时,我经常光顾鉴真邮品拍卖公司。有一次,老板拿出一枚贴有民国帆船邮票,盖有“洪宪元年”邮戳的袁世凯“洪宪”年实寄封,该封是从新疆伊犁寄往北京的,非常珍贵。这枚邮票当月的拍卖目录标底价五万港元。这数字比我两年的工资还多。老板说,这枚实寄封是他在国内花五元人民币买到的。中国旮旮旯旯到处都藏有宝贝,只要你懂,你有眼力,你有这个文物收藏意识,你用心去找……这位老板的话给我很大启发,大大激发了我收藏的欲望。我心想,自己居住在北京,搞收藏也实在是天时、地利、人和。

我的启蒙老师

一个想进入古玩收藏的人,有了收藏的欲望还不够,还得懂得鉴别。首要是能辨别真伪。为了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我到处寻找有关鉴定方面的书籍。当时,这方面的书籍很少。一次,我在香港湾仔一家旧书店看到一本《古玩指南》,就马上买了下来。这本书是著名文物鉴赏家赵汝珍所著,民国三十一年出版。赵氏在自序中开篇名曰:今日之中国,无一不遭外人之蔑视,其唯一之例外,即中国开化最早,历史悠久,历代所遗留之文物精美奇妙,光怪陆离,非任何外国所能企及,世人对之无不崇拜。中华民族之在今日尚夸耀于世,尚能为世人所称道者,唯此而已。

渎着作者自序,我十分激动和感慨,简直像他乡遇故知。这本书坚定厂我进行收藏的决心。

《古玩指南》目录里有字画、瓷器、铜器、古书、碑帖、古代砖瓦等共三十章。我就按顺序,先读字画部分,再渎瓷器部分,尤其对瓷器部分读得特别认真。

我的老家在河北邯郸,离磁州窑、邢窑以及定窑、钧窑窑址不远。我从小生活在有较高文化的爷爷身旁,爷爷正房里摆有一对瓷瓶,耳濡目染,所以,一开始我对瓷器部分较感兴趣。加上赵氏的书小推崇宋元老瓷,我也特别喜欢老瓷器,因此,对瓷器章节读得较为细致。赵氏的瓷器一章里共写了五节,第一节瓷器源流,第二节瓷器述要,第三节瓷器之作伪,第四节瓷器之鉴别,第五节瓷器之评价。

赵氏在《瓷器源流》中写道:古玩之价值均生自本体。今日贵重之古玩在制作之当时即已高贵,因年代之久远而更宝贵也。故唐代以前之瓷器真品固属不多,即偶得之亦不必认为稀世之宝。他又说:宋代瓷业最高进步,质料、颜色、装饰、做工等均有神奇之造诣,在吾国瓷业史上可谓登峰造极。数百年来均以为法。虽经元、明、清各帝王之极力模仿,卒未有能超越之,优美者其精妙当可想象。

他还依次介绍了定、汝、官、哥、钧的真伪鉴定特点。

赵氏在《古玩何以可贵》里讲道:古玩之可贵尽人知之,唯古玩之所以可贵,除少数人理解外,社会众生多是莫名其妙。怀疑者有之,误解者亦有之,怀疑者以为,珍贵古玩乃系有钱阶级之傲行,或系名人之盲动,藉此鸣高故为风雅。

误解者以为,古玩之可贵只在年代。凡古物即可贵,而愈古愈可贵,其实皆非也。“时代越久远价值越高”,是外行和初涉古玩者的普遍的错误概念。盖古玩之所以可贵者其重要之原因有二:一为古玩之自身者,一为人为者。

所谓自身者之原因,即古玩本质之精妙,做工之优良后世所不能仿做。我理解,比如官窑瓷器,“精妙做工”包含了很多内容,与现在比首先它不计成本;如果是官窑还要将式样、花色让皇帝任命的督陶官监工,其至皇帝直接过目,由皇家窑工直接完成,不合格的当下碎掉,以防流人民间。可不是现代机器批量制造和唯利是图、粗制滥造的仿品所能比拟的。

前些年,电视采访一位自称专家的人,自仿汝窑瓷。当这位“专家”介绍了仿品如何如何好后,电视主持人间,那你说,宋代的汝窑瓷好还是你当今仿得好?“专家”竞信门雌黄:“当然现代的好了!”

“专家”这种荒唐的误导还真见效,听说,潘家园地摊的仿汝瓷马上就涨价了。

所谓人为者原因尤多。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中说:“中国四千多年来完全为君主专制,在圣君贤相天下太平,四民乐业之时期,知识分子固可以畅所欲言,适所欲行。但翻阅四千多年历史,圣君贤相之时能有几何?多数为黑暗政治时期也。昏君暴君之政治下,愚夫愚妇固可以任受支配。稍有知识者,是非善恶之关能无动于衷乎?岂知专制政体下,批评时局、议论政治岂止自身不保,九族均为之担忧。是文人士大夫之脑筋固不能任意所思也,至静至动尤受限制,除读书从政之外,即不准有所活动。集会、结社,在当时均被视为妖行所为,国法所不许,亦议论所不容,万不得已辟出好古之途径,以古玩为唯一消遣妙品。次则,在当日专制时代,政治虽未必均上轨道,然一般官吏尚多畏于清议,其越礼非法之行为,亦必多方掩护,如果年俸不及百两之官吏,十年之后拥有千两以上之房产地业,明晃晃摆在街上,非为御史所必参,也为社会之所不容,古玩无定价,千元之物可以一元得之,为官吏者藏有倍于其所人之古玩亦为事理之所可行,故官吏均以收藏古玩为隐藏。”

《古玩指南》使我颇受教益,可以说,是我最好的启蒙老师。P3-6

后记

收藏者的最大欣慰,是对历史的补缺。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涉足收藏,北京后海古玩地摊、潘家园文物市场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每到周末都要到那里去转一转。起初我对陶瓷、字画比较感兴趣,但随着人生阅历和生活体验的增加以及收藏目的的逐渐明确,我开始对现代历史人物的遗物和历史文献以及民间文化感兴趣了,因为它信息量更大,对研究历史更直接而且更准确。凡是我认为有文化品位的、有益于研究历史的材料,只要过我眼目,便疏而不漏地收藏起来。渐渐地我收藏的历史文化资料越来越多了起来,终于有一天我感到有必要加以整理和结集。这就是本书问世的缘由。我名之为“从潘家园翻出的历史”。潘家园者,实乃文物市场之谓也!并非仅限于在潘家困收藏的东西,其他地方收藏的东西同样在其中矣。

在写法上,原本想采取对收藏品进行研究和品鉴的论说方式来表述,但是那样会由于自己知识的局限而偏颇甚至误解,把许多有意思的素材弄得枯燥无趣,使读者望之却步。故思之再三,还是采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把一种原生态的东西不加粉饰地呈现给读者,以便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使读者轻松地去阅读、去欣赏,通过对收藏品的欣赏来了解历史,在历史的感慨中领会人类的奋斗精神和人类的文明。

在本书的编辑和出版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胡靖和杨晓芳两位编辑做了大量的工作,从选题的策划到全书的结构篇章,从内容的修葺到照片和插图的编排,再到文字的修改和校对、无不浸润着他们辛勤的汗水,还有出版社的孟昭宇社长和曹宏举副总编,对本书的筛选、修改和完善亦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没有他们的厚爱和劳作,本书的内容可能还会堆在被人忽视的角落里。在此,我只有深深地表示感谢。

目录

第一章 潘家园入门

 刺激与启发

 我的启蒙老师

 从马路市场到潘家园

 初涉古玩

 巧遇陶瓷鉴赏专家冯先铭

 青花瓷与清代督陶官唐英

 茅台镇与杏花村

 流往海外的宫廷铜版画《中国皇帝出行图》

 逛地摊逛出的尴尬

第二章 潘家园淘史

 现代史拾遗小记

 百年旧照包含的民族屈辱

 张申府致周恩来的一封信

 文人政治家瞿秋白——宋希濂回忆瞿秋白被捕及就义经过

 朱光沐与朱五的情书

 民国人物陈修夫自传

 张丰胄忆西安事变及其抗战日记

 沦陷时期的北平风俗画——董毅及其北平日记

 “一二九”运动的活跃分子魏东明

 毛岸英给向三立同志的一封信

 山西万泉县干部给毛泽东的一封信

 一张办好公共食堂的布告

 吴印咸的“文革”遭遇

 一份反“封、资、修”文件

第三章 潘家园结缘

 古玩市场结缘分

 钟爱青花瓷的老牛

 宋元瓷掌眼大师老王

 收藏古董木雕的小杜

 “破烂王”王富

 周树吾与我的红色文物收藏

 重游北京后海古玩市场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用纪实的散文笔法记叙了作者在潘家园的收藏经历及其心得。再现了八国联军侵华烧杀抢掠及圆明园被毁前后的原始照片,中共创始人之一张申府给周恩来的信,国民党元老陈修夫的自传,国民党将领张丰胄的抗战日记,宋希濂回忆瞿秋白被捕及就义经过的材料,张学良的亲信朱光沬与朱五的惰书,平民知识分子董毅在抗战期间写于北平的日记,一二·九运动活跃分子魏东明的自传,毛岸英给向三立的信,吴印咸在“文革”期间的遭遇……

书中还回忆了改革开放伊始北京自发形成的古玩市场和它发展演变的过程。本书图文并茂,在平淡委婉的故事叙述中,让人体味收藏的文化意蕴与历史人生的沧桑,读来轻松有趣。

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日出版了作家、文物收藏家王金昌的《从潘家园翻出的历史》。书中回忆了改革开放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北京自发形成的古玩市场的发展、演变过程及作者的古玩情缘;再现了早期共产党人张申府给周恩来的亲笔信,国民党将领亲历西安事变的回忆及抗战日记,张学良亲信朱光沐与朱五的情书;展示了八国联军侵华烧杀抢掠及圆明园被毁前后的历史照片。很多资料鲜为人知。本书用散文笔法记叙了作者的收藏经历,在平淡委婉的故事叙述中,让读者体味收藏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人生的沧桑,读来轻松有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