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零到英雄(互联网玩创投三步走)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殷建松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殷建松著的《从零到英雄(互联网玩创投三步走)》主体内容为互联网创业指导,该书从设计人生、设计创业、设计产品、实现产品、产品营销、团队领导以及投融资等七个方面为互联网创业者提供了非常具体,可操作性极强的建议。在创业类图书市场上,大多图书或偏理论说教,或在提供创业建议时流于表面,或讲述创业者的成功故事,难免有纯粹灌输成功学观念之嫌。本书为作者十几年创业经验的总结,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多种实用工具,还在每章末尾特别设置了“动手挑战”环节,为创业者提供实战指导。

内容推荐

殷建松著的《从零到英雄(互联网玩创投三步走)》旨在为读者提供互联网创业指导,该书从设计人生、设计创业、设计产品、实现产品、产品营销、团队领导以及投融资等7个方面为互联网创业者提供了非常具体,可操作性极强的建议,力求避免空洞乏味的理论说教。

本书凝聚了作者10多年的创业经验和智慧,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多种实用工具,还在每章末尾特别设置了“动手挑战”环节,带领创业者进行实战演练。内容翔实丰富,逻辑严谨有序,是当下创业类图书市场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目录

引言

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如果你能全身心投入这个过程中,享受一路上跌宕起伏的别样风景,这不也是一种“玩”吗?这种玩法一定不适合所有的人。而喜欢折腾、能折腾、会折腾的年轻人,人生一定要玩一次。

 01 设计我的人生

在人生刚刚开始时,有大量的可能性要去发展。多采访和观察自己、尝试在行动中思考。

1. 设计思维

2. 人生设计课

3. 纽约设计师的案例

4.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5. 优势测试

6. 自学方法介绍

7. 数字游民

挑战任务

 02 设计我的创业

创业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起步之前,必须先评估自己对创业的热爱和激情是否足够。

1. 创业和打工

2. 财富自由

3. 慢车道和快车道

4. 精益创业实践

5. 创业者的心理考验

6. 真正的创业者什么样

7. 创业者的特质和三大能力

8. 与朋友的创业对话

9. 马克·安德森的创业建议

10. 创业者常见 11 问

挑战任务

互联网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甚至颠覆了传统产业的发展,创意、创新、创业大潮也随之而来。低门槛的互联网软件创业给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从潮流文化到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从人工智能、大数据到比特币和区块链、物联网等,无处不在的创业机会……

 03 设计我的产品

软件产品的设计必须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本章通过谷歌设计冲刺等方法,帮助你快速形成产品设计。

1. 创业的主意

2. 在产品中建立钩子

3. 用户交互体验

4. 谷歌设计冲刺

5. 实用工具推荐

挑战任务

 04 实现我的产品

本章用“黑科技的 5 个层次”理论,帮助创业者自己来动手实现软件产品的功能,我们认为,互联网创业者必须懂一点编程。

1. 编程与厨房

2. 黑科技的 5 个层次

3. 计算性思维

4. 计算机的抽象

5. 自学计算机科学之路

6. 儿童编程工具

7. 我的世界

8. 自组织学习模式

9.Code.org 的应用实验室

10.Thunkable 之移动开发

11. 梦幻版 Eve 之漫长等待

12.Bubble.is 之初恋女友

13.Free Code Camp 之学成码农

14. 实现产品的总结

挑战任务

 05 营销我的产品

再好的产品都是需要营销的,因此,如何找到有效的营销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成败。

1. 产品和营销的本质

2. 市场营销的顿悟

3. 关于销售

4. 市场营销

5. 互联网营销

6. 社群营销

7. 营销工具推荐

挑战任务

怀着一颗改变世界的心,初创者必须时刻快步小跑,初创

团队的协作模式决定了一项事业能走多远,资本也是让一项事

业走上快速发展道路的必备利器。从人才、团队的领导力建设,

到对接资本的一轮轮融资,创业者需要穿越重重迷雾。

 06 领导我的团队

领导是让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认为初创团队的打造过程中,每一个人都要充分发挥其领导力。

1. 人才的临界反应

2.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3. 情境式领导

4. 导师制度

5. 日会、周会和月会

6. 人人都讲商业计划书

7. 联想的复盘

8. 华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9. 管理工具推荐

挑战任务

 07 融资和投资

获得投资不是每个企业必须经历的,但不可否

认融资对企业进入高速度发展轨道的巨大推动力。

1. 互联网未来趋势

2. 滴滴出行的案例

3. 投融资的辩证思考

4. 融资用的商业计划书

5. 股权众筹和区块链

6. 创业团队的股权分配

7. 投融资问答

8. 投资回报率

挑战任务

创业私房书

致 谢

出版后记

试读章节

Dave的人生设计课包含几个方面。首先,调整思维方式,即在我们的人生目标上面要更多地培养好奇心,而不是竞争性;慢慢地灌输尝试的心态,而不是提醒大家要处处小心,因为这个世界还是很安全的,你可以大胆地去尝试;鼓励大家快速地试错,而不是较劲、死扛。总之,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对待任何事物都要说“是的,而且……”而不是一上来就反对。

其次,我们要把人生的目标重新定义。当谈到如何去设定自己的人生方向时,我经常问我的孩子: “你长大了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这个问题太笼统了,孩子往往答不出来。基于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对话。可以换一种方式来问,比如“孩子,你喜欢学习什么?你喜欢尝试什么?”这就具体得多了。

我儿子某一年夏天去秦皇岛参加帆船航海夏令营,那次是他人生第二次独自出门。整个一周下来,人晒得黑黑的,我们看了觉得都不认识他了。对于这次夏令营,他特别开心,因为他勇于挑战自我。通过独自驾驶帆船在大海上航行,他的胆量等各方面都提升了很多。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喜欢尝试的东西,来推测他将来想做什么。还可以问孩子,你遇到过谁?谁的生活看起来很有趣?通过这些问题的答案能够推测他希望成为什么样子。还有,在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开心或者不开心?什么事在吸引你的注意力?能不能告诉我一些你多次尝试之后终于能搞定的事情?这些问题,都是从侧面去采访、观察年轻人,然后帮助他了解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那么,为什么要做人生设计呢?因为人们往往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会忘记事业成功只是人生幸福的一小部分,人生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平衡。对于人生来讲,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未来是无从预知的。也许你今天还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明天就自己创业了。

但是,实际上每个人又都有一些比较确定的资源,比如你有健康的身体,你有未来的2年、5年、10年的时间等。而且你有很多可以学习的榜样,比如史蒂夫。乔布斯、埃隆.马斯克等。还有很多机会会不断地来找你,比如有人拉你去创业,有人拉你做房产投资,有人拉你去出国留学等。

人生就像设计思维,是扩散和收敛的循环过程。要发散性思考,再把它收敛下来做定义、做原型,再发散性思考、再收敛。这个设计过程,就像人生的过程一样,不断地探索,然后安定,再探索,再安定。

我自己曾经创业过多次,基本上3—5年算一个周期吧。在自己的创业公司干一段时间之后,我又会觉得需要去寻找新创事业的刺激,就离开原有的岗位去找一个新的创业方向。终于某一天,我想停下脚步盘点一下人生。做做减法。

那么,我们怎么把设计思维应用到人生规划中呢?

第一步就是要重新定位你的问题。比如对于自己现阶段的生活,你在观念上到底是接受还是排斥它?对于自己的梦想,你是不是很清晰,能不能观察和采访自己?当你遇到一些挑战,不要有负的能量,而是要把这些挑战当成自己的锻炼机会。

第二步就是我们要把人生的规划、想法付诸行动,这叫作“行动中思考”。我有一个朋友,喜欢和我探讨创业。我问他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地方,他说倒是没有什么具体的,只是想和我碰撞一下他的创业想法。我就告诉他。人生有时候就需要两眼一闭冲动地往深渊里跳。想那么多,不去行动,是没用的,重要的是在行动中思考。

P16-17

序言

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一段真实人生经历。2016 年初,我刚度过自己45岁的生日。在生日那天,我写了一首短诗,叫作《人生又短暂又漫长》。

人生太短暂

一眨眼就 45 岁了

人生太漫长

22 岁大学毕业时

说想办一所创业大学

意气风发……

后来岁月蹉跎

我都忘记了自己这一心愿

22 年后的今天

蓦然回首,方顿悟

创业布道师是我的天命

说短暂,是因为一眨眼便已经 45 岁,而我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十来岁时上初中时的情形。炎热的夏天,在浙江的小镇上,我就想着自己赶紧长大,最好能够快快长到 18 岁,那样就可以有更多的自由,去更加广阔的天地。但是,人生又很漫长。上大学的时候,我就跟同学边上学边创业。我们一起在北京东直门内的餐饮一条街上,做卡式炉生意。创业一段时间后,我返回学校图书馆,埋首于经管类图书的海洋中。自学一段之后,我又回去创业,就这样来回折腾了好几次。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才开始认真思考自己将来到底适合做什么。

在毕业典礼上,22 岁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我,跟所有的同学说,我想办一所创业大学,因为我觉得这将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然而,事与愿违,我毕业后,先是去了国企,接着远赴荷兰留学。1997 年回国后,我在外企高科技行业干了 10 年,又自己创业 6 年,开了玩具连锁店,忙碌的人生让我逐渐淡忘了自己青年时代的梦想。去年大学同学聚会的时候,正好人生又过了 22 年。同学们提起:“当年,你毕业的时候讲要办一所创业大学,让我们都印象深刻。”

那时我才猛然发现,原来自己的人生使命是要去办一所创业大学。怎么自己就淡忘了自己的天命呢? 22 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中,我经过了很多创业的历练,成了一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系列创业者。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不正好为自己当初的梦想做了充足的准备吗?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我终于发现自己适合做一个创业布道师。这就是我的天命,是我最擅长的、命中注定要去做的事。所以,我现在跟伙伴们创办了一个叫“校园 VC”(Venture Capital,即风险投资)的项目,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布道。

校园 VC

互联网创业布道师的天命,和校园 VC 项目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校园 VC 这个项目的由来。从 2015 年开始,我把自己的工作重心,从我创办的“爱就推门”玩具连锁店逐渐转移到创业辅导上。我有一个叫“米贵创业营”的“小而美”创业学习组织。在米贵创业营内部,我每天阅读大量的创业报道,对北京中关村以及中国乃至全球创业的前沿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创办了一个叫“创业狗”的自媒体。

2015 年 10 月底,我读到一篇文章,其内容介绍了美国波士顿一家叫Rough Draft(草图)的投资公司。这是一家由大学生创办的,让大学生来当风险投资人的公司。在波士顿地区,Rough Draft 一年会选出 10 位大学生,由这 10 位大学生充当风险投资合伙人来决策投资同样由大学生发起的创业项目。这个报道之所以能够吸引我的注意,是因为能够让学生来拍板做投资合伙人,这一创意在中国市场上还没有。基于这一想法,我在中关村创业大街的车库咖啡找到了一个叫刘辉的朋友来合作此项目。刘辉之前在做一个叫“青年骇客”的公益活动,每个周末带小朋友玩与电脑相关的编程软件和游戏,他对新型的教育方式很感兴趣。我曾经在 2015年初带我儿子去玩过,所以我们相互认识,并且在创业上有共同的话题。以刘辉和我为主,我们邀请了将近 10 个朋友。2015 年 11 月 11 日,我们在车库咖啡开了一个头脑风暴会议。我介绍了美国的模式,有两位大学生,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和国际关系学院,介绍了当前校园中的创业情况。在那个会议上,大家商谈了一下如何来做大学生当风险投资人这个项目。我和刘辉当即表示,我们愿意以几乎全职的方式来开始。从 11 月中旬开始,

我和刘辉每个工作日下午都到车库咖啡上班,开始推动这件事情。我和刘辉首先注册了一个叫“在校生当 VC”的微信公众号。通过这个微信公众号,我们发出了一个不到 100 字的招募志愿者的说明,标题是“革命前夕的拂晓——在校生当 VC”。当时,这个刚诞生的微信公众号,除了我们俩之外几乎没有人关注。然而,这篇文章当晚就通过朋友圈的传播,吸引了 800 多人前来阅读,这说明大家对这样的新鲜事还是很关注的。紧接着,30 多人加我微信来咨询如何做志愿者。

接下来,我们开始了第一轮的面试。最终留下来跟我们一起工作的有四五位,其中最优秀的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大三学生陈帅。由此,我们就建立了第一个团队。校园 VC 要做的是在以北京为主的全国大学生中,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大学生风险投资人,把我们从社会上募集到的天使投资基金交给他们,在早期投资到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中。2015 年 12 月 26 日,即圣诞节和新年之间的一个周六晚上,我们在王府井大教堂后边一个叫 Coffizz(北京共作室)的联合办公空间举办了第一次正式聚会。有 20 多位大学生赶来参加,主要是北京各高校的创业协会会长。我们向学生们介绍了校园 VC 的项目,同时宣布我们将于 2016 年 1 月 9

日在上地的数字山谷,也就是滴滴总部所在地,举办一个创意马拉松,称为“校园 VC 新年大趴”。那次聚会的目的是请他们预热一下,以便让他们回去以后宣传我们的理念。

我们很快组成了一个将近10人的执行团队,成功地举办了创意马拉松“校园 VC 新年大趴”。我们以设计思维工作坊的方式,在现场向北京的创业大学生们介绍了我们的项目,再次吸引了众多的大学生志愿者报名加入我们。

互联网“玩·创·投”

在做校园 VC 项目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了互联网创业的正确打开方式,要从创业生态切入。我把“生态”定义成“玩”“创”“投”三个部分。我们可以从右边这张图片看到这三者的关系,它们是三个相互重叠在一起的圆,这意味着它们相互之间有着依存共生关系。

“玩”是指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找到自己觉得好玩的创业方向。创业有九九八十一难,如果你做的事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就会相对容易坚持下去。如果你能坚持 5 年以上,投入到创业中的时间达到 1 万小时,那么你离成功就不远了。“创”是指创意、创新、创业、创变等。我国政府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被称为“双创”。我认为,“双创”的关键是要由创新人才来推动。而有趣的是,创新人才并不把对这种创意、创新、创业或创变的推动视为负担,反而会将之视为“玩”。

“投”是指人力资源和资本的投入。投是一个放大器。由创变者开发的、经过了市场验证的新产品和新模式,在投入人力资源和资本之后,会加速和放大,继而产生更大规模的影响力,直至改变世界。玩、创、投三者相结合,培养出来的是“全栈 CEO”(CEO 即首席执行官)。

“全栈”这个词,是全能的意思,是我从互联网软件开发领域借鉴过来的。在互联网软件的网页应用(Web App)开发方面,原本分为前端工程师(做用户界面的设计和编程)和后台工程师(实现后台服务器上的逻辑)。然而,随着 Javascript(一种网页编程语言)的流行,有一类新的人才被称为“全栈工程师”,他们可以同时完成前端和后台的编程开发。而全栈 CEO 这个概念又比全栈工程师的概念更进了一步。与工程师相比,CEO 还要担负很多业务方面的责任,比如从发现问题开始,寻找解决方案,进行市场测试,构建创业团队和商业模式等。全栈 CEO 与数字游民有一种转换关系。数字游民即在旅行中工作、在工作中生活的人,这一概念在书中有详细介绍。

校园 VC 作为对大学生最友好的创新加速器,能够从人才和资本两个方面加速大学生“发展兴趣,推动创新,改变世界”。其目标就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全栈 CEO 或数字游民。  殷建松

2016年7月

后记

2015年夏,建松兄找到我,说公司的经营已上了轨道,不用过多费心力,我为他初人不惑之年便实现了人生的财富和时间自由感到由衷的高兴,这可是太多人的梦想。在接下来的谈话中,他说他终于可以全心全意去做他一直热衷的教育事业了,他要做公益性质的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教育。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在谈到创业布道师这一使命时,他满满的热情和眼里闪烁的光芒。

因为我的工作性质关系,我们几乎是一拍即合,所以当下便决定一起做一本互联网创业指导书,给年轻人看。互联网创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市场上的创业图书不一而足,也不乏许多优秀者。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我要帮助建松兄完成这第一本书的决心,因为我看到,愿意像建松兄这样,真切地去关心大学生创业群体,毫无保留地为校园创业者们提供无私帮助的创业布道师少之又少。从一开始我就相信,除去知识和经验,这本书还将是充满真情实意的倾心之作。

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有了更多机会到北京的各个大学校园。见到一些心怀创业理想的在校大学生。我想对任何一个离开校园久了的社会人来讲,那些年轻心灵所散发出的希望与活力。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它让我们可以短暂地挣脱俗世的束缚,去悉心欣赏眼前青春的智慧与力量,这是美好而独特的体验,是无畏失败,是充满想象。当然,大学校园也是创业的沃土,充满无限的可能性。因为心怀使命,成书过程中遇到的一切困难与波折都变得微不足道,建松兄从未气馁,从不妥协。

2016年春夏之交,当完整的书稿呈现在我们眼前时,尽管它还有太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可我们还是迫不及待地想要与人分享,也希望听取更多人的意见。出乎意料的是,书稿得到了创投圈和教育界诸多朋友的鼓励和肯定,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朋友,为我们助力。这里要隆重感谢李开复先生、查立先生等人慷慨作序,感谢俞敏洪先生等人对本书的推荐。另外,还要特别感谢一直致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景大智先生和他的团队为本书辛勤付出。

随着这本书的正式出版,建松兄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开展的两期校园VC创业营也已完美收官。我想我们终于扎实地迈出了这一步,大学生创业的热潮不息,建松兄创业布道师的热忱不息,从零到英雄,我们也还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最后,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再次感谢其他所有对本书表示关心、提供帮助的人,没有你们,就没有这本书的问世。

北京出版集团伦洋图书冯悦

2016年7月

书评(媒体评论)

创新工场在过去的 6 年,积累了大量实践中的创业成功和失败案例。我们现在对大学生的创业,持有乐助其成的态度,并且也希望看到大学创业者英雄辈出。建松的《从零到英雄:互联网“玩·创·投”三步走》是一本以行动为导向的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书,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操作手册。

——李开复,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建松的《从零到英雄:互联网“玩·创·投”三步走》是一本给大学生做互联网创业入门导引的好书。从这本书里,我读到了乔布斯所秉承的创业精神,“Stayhungry , 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对于初创企业,书中提供的大量先进工具和实用方法很解渴。

—— 俞敏洪,新东方集团董事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0: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