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学习问题和学习困难是多种多样的,引起学习问题、学习困难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儿童做作业慢,就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学习问题,它的原因就可能是:孩子存在注意力多动问题,或是视动、手眼协调问题,或是视觉广度不足、环境问题、习惯问题或智力问题。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老师,在想帮助孩子解决学习问题、学习困难之前,先要了解孩子是怎样学习的和引起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针对孩子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矫正训练……
《让孩子成功地学习》作者崔冬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从心理学、教肯学、医学多角度出发对各类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和诊断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有效训练方案。
作为父母和老师,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健康成长,学业有成,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然而,现实中却是高达20%~30%的儿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学习困难问题:智力正常的孩子也有60%~70%存在学习能力失衡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儿童的学习和全面发展。
《让孩子成功地学习》作者崔冬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从心理学、教肯学、医学多角度出发对各类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和诊断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有效训练方案。
《让孩子成功地学习》是一本全面提升儿童学习能力,帮助学习困难儿童重拾学习信心,在学习上迎头赶上,最终全面发展的好书。是老师、家长、心理学工作者的得力助手。
肖成是个五年级的孩子,有一天他父亲带着他来找我做智力测定。他父亲告诉我,肖成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是倒数第三名。每门功课基本都在60分左右,地理稍好些能考个80~90分。他每天都说自己太笨,学不会,在学校里同学欺负他,看不起他,老师也不想他上学了。他父亲说;“崔老师,你看看他脑子是不是有问题,或干脆你就写个他智力低下的证明,不影响他教师的教学教评(因为学校要根据学生成绩每年对老师做一次政绩考查,决定老师工资和奖金级别),让他再在学校混够这两年,小学毕业了,然后就跟我做生意去。”
根据肖成父亲的要求,我给肖成做了韦氏智力测试,智商在u8分。我去告诉他,你一点也不笨,相反,你很聪明,但肖成显示出很惊讶的样子说:“从小到大,没一个人说我聪明,妈妈整天说我脑子笨,好像个榆木疙瘩。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与她同学家孩子玩,那个孩子又唱又跳又背诗,可妈妈让我来表演,我什么也不会,妈妈就骂了我又打了我。从那以后我就觉得自己是天下最笨的孩子,什么也学不好!”
儿童的自我意识、自尊来源于幼年时期成人对他的评判,是聪明的、是笨的、是漂亮的、是丑的,这些概念的形成都是成人对孩子固化的产物,所以在幼年时期一定要保持好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多鼓励、欣赏孩子,千万不要扼杀幼小的灵魂。缺乏自信、自尊的孩子大部分是由于得到负性的、不成功的体验太多造成的,他们的学习或生活往往经常达不到老师或家长的要求,久而久之就变得不自信,逃避或抵触学习。例如孩子有道数学题不会,去请教父亲或母亲,父母的希望当然是自己的孩子能“一点就透”,如果没能一点就透,但至少应该讲一遍就该大彻大悟。可是如果讲一遍孩子还不能明白,父亲或母亲就会越讲越急,语气也越来越重,后来的结果不是孩子挨了打,就是挨了骂,父母也往往气得最后会蹦出这样的一句话:我不知道怎么生出你这样笨的孩子。还有的家长经常在孩子跟前显示自己的强大:“这孩子怎么不像我小时候,我小时候数学特别好”、“我上学的时候语文特别好,这孩子怎么作文就不入门”,这样若反复几次,当孩子学习有困难或其他生活上有困难时就不会来寻求帮助了。我们做家长的不妨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弱一些,这样对孩子的自信是有好处的。
孩子缺乏自信自尊是负性的、不愉快的、不成功经验造成的,所以要想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就必须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有愉快的成功的、感到自己有能力的体验,孩子的自信才能慢慢恢复起来,所以我们要对孩子建立起合乎孩子能力的期望值,目标低一些,让孩子的目标一步一步都能实现,那么孩子的自信自尊就会一天一天地恢复。
三、自尊/自信不足儿童的表现
你的孩子的自尊水平是否很低?是否缺乏自信?
总喜欢贬低自己,比如认为自己“笨”,“学不会”。
是否经常说同学或老师不喜欢他。
四、对学业的影晌
自尊低的孩子,学习总是失败,失败又让他们自暴自弃。自尊自信有助于儿童的自我体验,产生强烈的积极向上的愿望和动机,坚持把学习任务完成。
五、训练方案:情商训练
(一)自我肯定训练
目的:
让成员学习自我肯定的技巧,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找出自己的优点。
材料:无
程序:
1,两人一组互相注视对方眼睛50秒,不可以躲闪。告诉参加者,这代表自信和诚恳。
2,两人再注视对方的眼睛,肯定地做1分钟自我介绍。
3,很肯定地说出三句:“我对××最有把握。”例如:“我对绘画有把握”,“我对学英语有把握”,肯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再次轮流大声说3次这3句话。P21-23
作为孩子的父母,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学业有成,能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每个孩子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习出类拨萃、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希望自B为国家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但不幸的是,我们的良好愿望并不一定能实现,孩子上学后,他们不停地被老师或家长反映有这样或那样的闫题,他们学习成绩上不去,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上课坐不住,爱说话,做作业慢,有时连考试题都做不完,家长也反映这些孩子整天丢三落四,不愿写作业,不喜欢阅读,不喜欢写作文,学习不上心,没有上进心,起床、做作业都要家长催促,逆反、对抗心理严重,很多家长感到孩子上学后自己每天很累很累。面对这些种种学习问题,孩子苦恼,家长着急,请家教、开小灶、打骂训斥、批评教育,但孩子的注意力仍没好转,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并且孩子慢慢出现情绪低落,厌学、逃学的现象。据统计,当前我国大中小学,甚至学前班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学习问题、学习困难都比较突出,高达18.6%~36.4%!在美国有20%——大约1500万的儿童和青少年因为行为和学习困难而面临学业上的失败。
孩子的学习问题和学习困难是多种多样的,引起学习问题、学习困难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儿童做作业慢,就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学习问题,它的原因就可能是:孩子存在注意力多动问题,或是视动、手眼协调问题,或是视觉广度不足、环境问题、习惯问题或智力问题。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老师,在想帮助孩子解决学习问题、学习困难之前,先要了解孩子是怎样学习的和引起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针对孩子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矫正训练。
我国传统教育对孩子学习能力的认识普遍不足。孩子数学不好补数学,语文不好补语文,是父母通常的做法。其实孩子该补的,是他所欠缺的那项能力。例如,有的孩子做不出数学应用题,而经旁人口头说明,立即就会做了,这往往是因为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不足。若一味强调多做题而忽略对语言理解力的开发和训练,效果肯定不理想。例如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回家靠辅导,而我国基础教育学习主要是靠听完成学业,如果不解决注意力问题,不提高听课质量,无休止地辅导又怎么能彻底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呢?这些孩子可以进行科学的学习能力测试,找出偏差,进行有针对性的注意力、自控能力、听觉、视觉或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及身体动作协调性等方面的训练,提升与其年龄不符的基本学习能力,开发学习潜能,帮助孩子找到适合某种个性的学习方法,学生才会有正常的学习表现;否则,有可能成为儿童学习的障碍。
早期传统教育的一大误区就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对孩子来说学习能力不足,“知识”就变成了压力。在新世纪,教育成为人的终身需求,学习能力也成为每个公民的必备素质。很多孩子上学后学习成绩不好,老师无奈,家长着急,学生自己也看不起自己,大部分是因为学习能力没准备好而匆匆上学造成的。在日本每个孩子入学时都要完成智力和学习能力、心理成熟度的测查。而在我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家长只是忙于让孩子学认字、学英语、背经书、学数学、学钢琴等抢先武学习。初中的课程小学来学,小学的课程急不可待地让幼儿来学,其结果如何呢?我们的孩子是比同龄的孩子提前认了一些字,多学了几个单词,但随着孩子上学后年级的逐渐增加,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学了多年的英语,考试成绩也越来越不理想,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的早期教育重知识、重技能培养,而轻学习能力培养造成的不足。
本书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多角度出发对各类学生产生学习问题、学习困难的原因、分类、表现、如何判断和针对性的有效训练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讲述和分析,希望为广大父母、心理学者、教育学工作者提供帮助和参考。让在学习方面有问题有困难的孩子争取早日得到矫治,减轻家长压力和学生负担,让孩子学有所成,顺利完成各项学业,成为学习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