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大家贺友直、诗人白桦、作曲家陈钢、作家陈村联合推荐学者钱文忠教授作序推荐。
一位年轻的资深媒体人,通过文字和镜头,以独特的视角,带你亲历她的深度旅行与另类思考。清新、思辨、锐利、这是一本寻找旅行和艺术背后的人文意义的美丽图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行走的书房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谢奕青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绘画大家贺友直、诗人白桦、作曲家陈钢、作家陈村联合推荐学者钱文忠教授作序推荐。 一位年轻的资深媒体人,通过文字和镜头,以独特的视角,带你亲历她的深度旅行与另类思考。清新、思辨、锐利、这是一本寻找旅行和艺术背后的人文意义的美丽图书。 内容推荐 本书集合了作者近年来发表在不同时尚及专业刊物上的文章作品,主要以旅行见闻、空间评论和艺术评论为主,配合作者亲身经历的图片,图文并茂,颇有趣味。作者虽身为女性,但行文风格犀利独到,旅游散文亦非表面浮光掠影的介绍,而是深入人文背景,一针见血地把握住所写目的地或人物的精神内涵。 目录 序言 行走 行走,与艺术发生关系 维也纳 云上高原的纯净年味 千面伦敦 出城,向西 冰雪,不单是视觉游戏 闲走瑞士 尼泊尔的片断 那一些白色的往事 掠过祖鲁 告别的冬天,为了纪念纯粹的尽头 上信越5天4夜 说三道四 空间 让房子去旅行 佩一支新绿的发夹 古调沉吟 空间理想 极少主义的片言只语 爱上仓库 别墅化生存 让直线说话 说三道四(Ⅱ) 书房 老头子,好样的 ——写在家父《春彦三卷》出版之际 关乎生存状况下的(哲学)隐喻 道听途说的康德 哦,都那么远了…… --杂说诸子 “子恺漫画”论(节选) 说三道四(Ⅲ) R10 年 K.C. 云 老崔 社交 2008.8 老腔 青春 The Bubble 乡下 生趣 王子复仇记 借佛献花 后记 试读章节 旅行,在我的理解里,是生活在别处。从你的城市到他的乡野或者我的滨海,空间移动而已,时间还是你的,心眼手脚背叛不了你的头脑,柔软不了你的意志。入乡随俗只是表层的变化,那种叫“生活”的东西如影随形,铺展出并不如烟的往事,渗入你的骨头。所以,你应该珍视你的旅行,尽可能不要做一个被小旗了指挥得浑浑噩噩不知所云的懵懂者,你想艳遇猎奇购物尝鲜松弛归隐遁入桃花源,在别处的生活一样要溺爱你的身体和精神,去选择你自己的哈姆雷特。 打出生起,和艺术瓜葛着,注定旅行也是如此。套用一本艺术杂志的广告语,我的行走,不自觉的,和艺术发生着关系。我想,那就是我要的旅行。梵高的阿尔 没有生灵的风景是空洞的,没有故事的风景是单调的。1888年的阿尔,有文森特·梵高浓烈的痕迹。一百多年后的上海,一个小孩从那本叫《渴望生活》的书里知道了阿尔,欧文.斯通的文字和梵高的油彩蛊惑着少年的想象。那时候她的法国地图里没有堂皇的巴黎和精致的戛纳,她以为阿尔是唯一吸引她去法国的理由。那时候她不知道南法还有女人们都喜欢的薰衣草,她以为那只是让她尖叫的向日葵的热烈天堂。 十年之后,远走普罗旺斯,经过邦道、马赛、阿维尼翁……薰衣草依旧让人波澜不惊。阿尔好像一枚作书签的叶子,夹在厚厚的书本里太久太久,茎脉分明。正午时分,长大了的小孩站在拉马丁广场,炽热的太阳呛着眉眼,1888年2月的某个早晨,刚下火车的梵高是否也从同样角度打量过这个新鲜的小镇呢?这样的猜想让我兴奋,记忆里的树叶书签被霍然抽出,清晰得如同小刀的锋芒。 沿着罗讷河进入市镇,逼仄的旧巷纵横交错,有些褪色的屋顶层叠出各种好看的深红浅绛。经过圆形竞技场,转到古市场地下回廊,历史停留在千年之前,古罗马的宏伟废墟没有留住我的眼睛,我的阿尔是梵高笔底的田头村合酒馆庭院。 百多年前,这个寂寂无闻的穷画家扛着画架无数次穿行于街巷和田埂之间,除了被认为疯癫失常,几乎得不到任何平等的关注。如今的阿尔,梵高的名号无处不在,吊桥、旅店、咖啡馆、基金会……现在的“梵高中心”曾是著名的割耳行动后为画家治疗的医院遗址,图书馆、大展厅,甚至还有卖糕点的小吃店,改变不免让人无所适从,幸好栽满小花的中庭和画上的样子没有什么出入。 天蓝得澄明单纯,太阳还是肆无忌惮的灼烫艳阳,风还是飞扬跋扈的密斯脱拉风,看到了吗,那个带着草帽的画家在麦田里立起了画架,把绯红、柠檬黄、孔雀绿、普鲁士蓝挤在调色板上,阿尔大地的生命在刺鼻的油彩中火一样翻滚。 接下来是黄昏时分看不到头的向日葵田,没有边际的金黄一下子把我撞倒,跳跃和尖叫接踵而至。尖叫之后是长时间的失语,对最热爱的东西,我往往找不到艳俗的形容词和矫情的长短句。 天黑的时候,去著名的“梵高咖啡馆”小坐,四周挤满了和我一样附庸风雅的异乡人。猛一抬头,无数粒星子朝眼睛里弥漫过来,心情也渐渐地闪闪烁烁起来,那个关于阿尔的向往终丁在闪烁的星空下告一段落。 P9-10 序言 奕青的尊翁,著名的画家、艺术评论家、诗人、策划人春彦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兄长。这不是当下时行的酒桌上、杯盘间的“大哥”,而是在艺术、人生方面都惠我孔多的良师益友。这样的交往,转瞬也已经有将近二十年了。 因此,尽管不能说我是看着奕青长大的,却总还是对她相当熟悉。聪慧秀雅、善良可爱的小女孩,今天将喜赋于归,我这个作叔叔的自然也很高兴。奕青的为人处事恪守读书人家的修养规矩,但是,她的思路从小就是独特可喜的。她象所有的女孩那样遵循传统,精心安排自己的人生大礼;然而,奕青终究与其他的女孩子不同,她还能一如既往地神闲气定、优雅淡然,编集了自己自少女时代起所发表的文字,汇成这本《行走的书房》。 自小生活在艺术氛围、人文气息中,奕青一直沐浴着尊长亲友的爱,快乐而自由的成长。我拜观过舂彦先生的一幅作品,画的是还在襁褓中的爱女。这是春彦先生标准的早年风格,恩师叶浅予先生的影响豁然可见,确实还看不出春彦先生后来的独门谢家风采。然而,我坚持认为,在舂彦先生数量庞大的创作中,这是一幅极精的神品。篇幅不盈尺,却满溢着浓得化不开的爱意。 奕青的善解人意、冰雪聪敏,使她赢得了很多老一辈艺术宗师的心。谢家的墙上悬着好几幅黄永玉先生的精品,仔细一看,居然全都是题赠给奕青的。这就让与黄永玉先生一起品烟赏酒、行走山水的舂彦先生多少有点“不平”。自称自题“山东大王”的春彦先生难得一见醋意酸情,虽然是小小的,却被我点化成大大的笑料。只是他的醋意之下竟还是隐藏着更多的对女儿的得意。 可爱的小女孩仿佛在不经意之间就长大了。她快乐地按部就班完成了自己喜欢的教育,又快乐地踏上了几乎就是注定的事业行程。如我们大家所愿,也如她自己所愿,奕青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记者、编辑。她的文字,她的照片,忠实地记录着生命里的真善美。至于她的行走,其实也有春彦先生之风,只不过,襁褓里的女儿早就走出了父亲的画幅,踪迹所至比舂彦先生更远更广了。 我期盼,并且相信,奕青会用新的作品,当然不仅限于文字,让我们感受不惊奇的大欢喜。 后记 据说处女座的人都有洁癖,我对星座没有研究,外出游荡的时候也不算计较。不过知道自己有文字洁癖,喜欢却不曾深陷。过分在意了就失了乐趣,我更愿做一个闲散的边缘人。 集结的文章大多散见于近年被动的约稿中。做杂志久了,深知写字不易,常常把这样的活计抛给别人。当然,出来混还是要还的。在各位媒体同仁温柔地催促下,七七八八写了一些旅行散记、空间评论和美术评论,每每匆促完成,惶惶而不能终日:往往发宏愿铺设,却这样那样的草草结尾。好歹也能蒙混过关,不免哈哈侥幸得意,好在得意不过48小时,就偃旗息鼓另谋他乐去了。 唯有最后一章“Rio”(我的洋名)乃主动的文字,放松,不讲究,但愿这些云山雾罩的字句能水到渠成,并交替着忧郁哈姆雷特和周星星的气息。 拍照对于我,却始终有种奇怪的问离感,总觉得那些图片不是自己的作品,更是旁观姿态。我是个太随性的人,不刻意钻研技术,自己的照片常常是用好就忘记,数年来也是一堆。 那些被遗忘的图片和含糊不清的文字仿佛故事梗概,在无聊无趣的大多数日子里可以让自己逃离围城,翻飞一下记忆。无论行走的彼时多么困顿渺茫,此时能呲摸出的唯有快乐和安稳。 如果你也热衷行走,你一定深知,旅行的所闻所观所感所知永远比之后记录下来要生动许多。说得太多容易把自己说空,还是用行来践生活好些。如是,才有了行走的书房。 感谢为我这本区区小书,促成并作序的钱文忠教授,视觉指导的王震坤学长,劳心劳力美化设计的颜明好友,以及负责编辑的冯磊先生,并叩谢诸位前辈的推荐美言。 愿一切美好的人和物依然美好。 把这本书献给心深处的奶奶。 书评(媒体评论) 慧眼摄美景,心灵表美境,情感出美文。 ——贺友直 你一路走来,在我们共同的蓝天下,翻阅着一本美不胜收的画卷,同时情不自禁地在这些巨幅画卷上涂抹着少女的色彩。我跟在你的背后,悄悄的分享着你的发现、你的惊奇、你的思考、你的创造和幻想,并在心底里频频发现惊叹。我想: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此了。 ——白桦 奕青的文字恬静淡雅,捎带着悠然的音乐律动,她的图片丰富多姿,闪烁着绚丽的生命异彩。 ——陈钢 在一个好年纪,读点好书,看点好画,去点好地方,写点好文章,谢奕青正是这样的好姑娘。秀于艺术,秀于自然,阳光照耀人生。 ——陈村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