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一部重要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就跟大家见面的哈克贝利·费恩。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忠心耿耿的黑奴,他为了逃脱被主人再次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两个人历经种种奇遇。这部小说从思想到技巧都有许多创新。小说赞扬了男孩哈克贝利的机智和善良,谴责了宗教的虚伪和信徒的愚昧,同时,塑造了一位富有尊严的黑奴形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美)马克·吐温 |
出版社 | 山东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一部重要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就跟大家见面的哈克贝利·费恩。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忠心耿耿的黑奴,他为了逃脱被主人再次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两个人历经种种奇遇。这部小说从思想到技巧都有许多创新。小说赞扬了男孩哈克贝利的机智和善良,谴责了宗教的虚伪和信徒的愚昧,同时,塑造了一位富有尊严的黑奴形象。 内容推荐 马克·吐温编著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描写主人公哈克和黑奴吉姆的流浪故事。哈克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恳、忠心耿耿的黑奴,他为了逃脱被主人再次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他们一起漂流在密西西比河上,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亲爱的朋友,你曾经读过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那本《汤姆·索亚历险记》吗?假如你未曾读过,你一定不认识我。不过,那也没有什么,那本书虽然讲的都是事实,但一些地方确实有夸张的嫌疑。 生活中,不说谎的人真的很少,一次谎也没说过的人更是少见。不过,万事总有例外,我见过的人中就有不说谎的。 那本书里有汤姆的包莉姨妈,还有玛丽和陶格拉斯寡妇,那本书里讲的很多都是真的,但是就像我说过的,难免有夸大的地方。 那本书好像是这么收场的:我和汤姆找到了海盗藏宝的山洞,很快就发了一笔横财。我们每人分得了几千块金币,真是件叫人高兴的事情。可是后来撒切尔法官把钱拿去藏了起来,害得我和汤姆每天只能得到一块金币。 还有,陶格拉斯寡妇认我做了干儿子,让我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可是在她家我总觉得过得不舒服,你要是知道那寡妇有多循规蹈矩、刻板沉闷,你也就能明白为什么我会溜掉了!我又穿上了以前的破烂衣服,钻进了我的那个大木桶,好不自在逍遥。可是汤姆却找到了我,说他要纠集一帮强盗,如果我重新回到寡妇家里,他就会让我也加入,所以我就又回到那寡妇家里了。 看着我重新回来,寡妇唉声叹气地说我是只迷途的羔羊,还一个劲儿地骂我,但我知道她对我并没有一点儿恶意。她为我换上新衣服,我一时又吓得不知道怎么办好,浑身直冒冷汗,好像进了监狱一样。这下好了,过去的日子又开始了。寡妇开饭的时候,会一个劲儿地摇铃,我就得马上跑到餐桌前,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而且不能马上就吃,必须等寡妇低下头,对着饭菜嘀嘀咕咕地抱怨一会儿,其实那和饭菜根本毫不相干。我的意思是:这儿的饭菜都是单独做熟的,如果都搅在一块儿做成一锅大杂烩,各种味道都混在一起,那就好吃多了!她也就不会抱怨了。 晚饭后,她会取出一本书,给我讲有关摩西和草箱子的故事。我总是急着要知道他们最后怎么样了,可她总是那么不急不慢地讲,后来总算说到摩西死去。听到那儿,我再也不想往下听,因为我对死人可不感兴趣。 那时候,我的烟瘾犯了,我就请求寡妇让我抽烟,可她不答应。她说抽烟是不好的习惯,是不卫生的,让我必须把烟戒掉。有些人就是这样,对自己根本不懂的东西胡乱讨厌。此刻她操心摩西的事,可那个摩西和她非亲非故的。最重要的是他早就死了,对谁都没有一点儿用处。可一听说我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她还总是挑我的毛病。她自己也吸鼻烟的,当然了,那倒没什么,因为这是她自个儿犯的。 她的妹妹华珍小姐是个瘦骨嶙峋的老姑娘,戴着一副眼镜,最近才搬过来和她住在一起。这会儿,她正拿着一本拼写的书逼着我学。她吃力地教我学了大概一个小时,寡妇才允许她休息一会儿。可是,我早已经受不起这样的煎熬了! 接下来,那一个小时的时间真是难熬,我坐立不安。华珍小姐说:“别总是把脚放在那儿,哈克贝利。”“别总是缩头缩脑的,哈克贝利,腰杆挺直。”不一会儿,她又说:“别一直打哈欠伸懒腰的,哈克贝利,你要规矩点!” 后来,她给我讲了地狱的许多坏处,我就说我真的想下地狱。她听了气得要命,我并不是要故意气她的,我只不过是想到一个地方去,换个活法,况且我又不是指什么具体的地方。 华珍小姐说我说话总是很邪恶,她自己死也不会说出那种话来。她要好好做人,将来死后就可以去天堂。哼,我可看不出她要去的那个地方有多么好,所以我打定主意不向那方面努力。但是,那话我没直接对她说,因为那肯定会给我惹麻烦,一点儿好处都没有。一谈起那个话题,她就滔滔不绝地给我讲天堂如何美好。她说人在那地方不用干别的,就是抱着竖琴漫游,弹琴唱歌,永远都是那样。可我感觉那儿并没有什么好,不过我没说什么。我问她汤姆会不会到那儿去,她回答我说,才轮不到他呢。我一听立刻高兴起来,因为我真的想和他在一起。 华珍小姐总爱挑我的毛病,搞得我心里很郁闷。过了一会儿,她们找来一个黑人一块儿做祷告,做完就各自回去休息了。我端着蜡烛来到楼上自己的房间里,把蜡烛放在桌子上,坐在靠窗户的一张椅子上,本来要想一些令人雀跃的事,可是无论怎么想都高兴不起来。那一刻,我忽然感到很孤独,心想还真不如死了算了。 那时,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树林里的树叶簌簌作响,听起来十分凄凉。我听见远处有猫头鹰不停地号丧,准是有人死了,我想。我还听到一只夜莺和一条狗的号哭,风儿轻轻地吹着,好像在倾诉着什么,可是我听不清它说什么,不由得浑身一阵阵发凉。 我还听见远处的树林好像有鬼叫的声音,那鬼分明是有心事,可是想说却说不出来,所以不在坟墓里老实待着,大半夜跑出来。 我感到很孤独,很恐惧,真希望能有人和我说说话。不一会儿,有只蜘蛛爬到了我的肩膀上,我一下子就把它弹掉,正好落在蜡烛上,很快,它被烧成了一团。我知道,这是个不祥的预兆,我会倒霉的,我吓得魂飞魄散,浑身抖个不停。 我迅速站起来,在原地转了三圈,每转一圈就在胸口画个十字,又用线绑住一绺头发,意思是把妖怪吓跑,可我心里还是不安稳。有人说,如果你捡了个马蹄铁,没有钉在门上,又弄丢了,那你就可以这么干。但是我不知道,如果弄死一只蜘蛛,用这个办法消灾灵不灵。 我又坐起来,仍是浑身打战,我拿出我的烟来抽,屋子里死一般寂静,寡妇她们也不在。 大约过了很久,远处传来了钟的声响,响了十二下,一会儿,周围又静了下来,比刚才还要静。忽然,只听见黑暗的树林里有一根树枝折断的声音——树上有什么东西在不住地扑腾。我屏住呼吸,侧耳倾听,只是依稀听见那里好像是“喵!喵!”的声音。太棒了!我心里说,一面也轻轻地“喵,喵”叫了两声,随后吹灭蜡烛,爬出窗户,到外面的棚顶,又悄悄地跳到地上,猫腰钻进树丛里,我很有把握——汤姆·索亚一定在等着我。P1-3 序言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马克·吐温(Mark Twaln,1835-1910),美国著名作家、演说家,本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门罗县的一个律师家庭,当过印刷所学徒、报童、排字工人、水手、淘金工人、记者等。为了纪念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和领航员的那段生活,他在从事写作后,选用了水手们常喊的一句话——“水深12英尺”(Mark Twain)作为他的笔名。马克·吐温的作品多以讽刺、幽默见长,有研究者认为,他既是一个正统的喜剧家,又是一个有喜剧特点的悲观主义者。他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历经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竞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的一些作品,如《赤道环行记》(1897)、《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有所显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作开始于马克·吐温完成《汤姆·索亚历险记》后不久。本书讲述了少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的故事。哈克是汤姆·索亚的朋友,本来被好心的华珍太太收养,开始过文明的生活。但后来他爸爸回来夺走了他,并且酗酒的爸爸经常虐待哈克。哈克忍无可忍,找机会出走。在密苏里河的一个小岛上巧遇华珍小姐家出走的黑奴杰姆,二人决定顺流而下。他们遇见各种险情,有一次遇到几个带枪的亡命之徒,但是哈克机智地脱离了险境。有一次他们的木筏被汽船撞翻,哈克误打误撞被一家人收留,那家人对他特别好,却因为种族仇杀而被灭门。哈克找到杰姆后再次漂流,却错过了该改道顺流而上的地点,只得继续向下漂流。他们遇到两个骗子,随着两个骗子经历各种冒险,因为看不惯两个骗子的所作所为而设计营救善良的曼丽.吉恩一家。哈克逃脱后却又遇上两个骗子,杰姆被别人抓走,哈克只得上岸试图营救杰姆。巧合的是抓住杰姆的那家人正是汤姆。索亚的亲戚,并且汤姆正赶往他家探亲。哈克被误认作汤姆,真正的汤姆装作是汤姆的兄弟锡德,汤姆特别喜欢冒险,没有险情,自己也要创造惊险的机会。二人设计救出了杰姆,汤姆却受了伤,后来杰姆又被抓回去。最后西洋镜被拆穿,才知道汤姆早就知道杰姆已经在两个月前因为华珍去世而获得了自由,这一切都是因为汤姆想历险而故意隐瞒的。最后他们竟然决定继续出逃,历险到美国最南端的新奥尔良。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达到了马克·吐温现实主义艺术技巧的高峰。它不仅是优秀的世界儿童惊险小说,而且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曾七次被美国电影界搬上银幕。 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书,它真切地反映了儿童充满童趣的生活。故事取材于作者儿时在故乡——汉尼拔小镇上的亲身经历及所见所闻,所以令人感觉十分真实有趣,孩子们或许能在书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相似的地方,而大人们也能在书中体味到一些自己童年时的乐趣。作品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杰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了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曾说过:“整个现代美国文学都起源于马克。吐温的著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是我们最优秀的一部书,此后还没有哪本书能和它匹敌。”诗人托·艾略特认为这部小说开创了英美两国的新文风,是“英语的新发现”。他还认为哈克的形象是永恒的,可以和奥德修斯、浮士德、唐璜及哈姆雷特相媲美。美国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也说:“我认为马克·吐温是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他的后继人。”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马克·吐温为我们创造的充满童真而又满载着深刻思考的历险世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