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才人,薄命君王。词人的盛誉,几乎掩盖了李煜曾经的帝王身份。在故国的雕栏玉砌边,李煜经历过怎样的春花秋月,留下过哪些令他永生难忘的往事?湖南师范大学赵晓岚教授做客百家讲坛,锦心绣口,声情并茂,将李煜斑斓的人生和绝美的艺术境界,娓娓道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林花谢了春红(赵晓岚说李煜)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赵晓岚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绝代才人,薄命君王。词人的盛誉,几乎掩盖了李煜曾经的帝王身份。在故国的雕栏玉砌边,李煜经历过怎样的春花秋月,留下过哪些令他永生难忘的往事?湖南师范大学赵晓岚教授做客百家讲坛,锦心绣口,声情并茂,将李煜斑斓的人生和绝美的艺术境界,娓娓道来。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帝王的故事。一个失败的帝王,却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怀念、在赞美。因为,他又是那个时代最有天才、最为杰出的文学艺术家。 “落花流水春归去,一种销魂是李郎。”南唐后主李煜,曾有“手提金缕鞋”、“教君恣意怜”的缠绵爱情,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更有“最是仓皇辞庙日”的垂泪呜咽、“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故国感念。他跌宕起伏的薄命人生,蜕变而成一首首人间绝唱。 湖南师范大学赵晓岚教授做客百家讲坛,锦心绣口,声情并茂,将李煜斑斓的人生和绝美的艺术境界,娓娓道来。现整理增订,润饰成书,并配有精美的相关插图。书后辑录的李煜词和词评,为读者提供了理解李煜、诵读欣赏李煜词的可靠读本。 目录 序章 第一章 意外登基 第二章 弱国君主 第三章 情海生波 第四章 啼笑因缘 第五章 危机重重 第六章 错上加错 第七章 兵临城下 第八章 国破身降 第九章 囚徒生活 附录 李煜大事年表 李煜词总评选辑 李煜词集评选辑及简注 后记 试读章节 公元961年,战乱不断的五代十国已经进入了它的晚期,北方的中原大地上,一个日后将要统一中国的政权——宋朝,已经建立起来了,一代雄主赵匡胤正在皇帝的宝座上筹划着他吞并天下的大计。在七月二十九日这天,他关注的目光大约会投向南方,投向南唐国的首都金陵(今南京),因为就在这天,这里要举行一场盛大的登基典礼,一位名叫李从嘉的青年,将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新主人。 当李从嘉身穿黄袍,踩着红地毯,在文武百官的祝贺声中,走向那张象征着最高权力的龙椅的时候,太阳正在升起。从此之后,他也将拥有一个阳光灿烂的名字——李煜。“煜”,是“照耀”的意思,象征着他今后要象太阳一样,把光辉洒遍他的国土和人民。然而,他真的能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去照耀别人吗?他的脚步,在此时只怕有几分沉重,几分犹疑,因为这一刻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意外了!一直以来,他都是活在别人的光芒和阴影里,从不曾幻想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他一心追求的,不是把权力握在手中,而是远离权力。在不久之后递交给宋太祖赵匡胤的报告中,他这样说: 自出胶庠,心疏利禄。被父兄之荫育,乐日月以优游。思追巢许之余尘, 远慕夷齐之高义。(《即位上宋太祖表》) 这段话意思是:我自从出了学校,对功名利禄心不在焉,靠着父亲和兄长的庇护和抚育,日子过得自由自在。心里希望追随古代宁做隐士不做皇帝的巢父、许由,羡慕着伯夷、叔齐选择做隐士以逃避王位的高风亮节。 那么,这个出身皇家、并且最终成为了一国之主的年轻人,为什么会一点权力欲都没有?他的父亲和兄长,究竟对他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他为什么要选择做一个隐士?他又是怎样从一个隐士被推上了帝王之位的呢? 要解答这些疑问,就必须从他的父亲和兄长说起。 一 李煜的父亲李璟,是南唐国的第二任皇帝,历史上称为“中主”。这个李璟,治国的本事稀松平常,不过写历史的人对他还算客气,有褒有贬,认为他有经营天下的志向,但可惜不会用人。在他领导期间,南唐曾一度进行过扩张,先后派兵攻打南方的闽国和楚国,但因用人不当,结果是得不偿失;而当他面对北方后周部队的进攻时,又因为实力的差距,被打得几乎是跪地求饶,最后以割地赔款称臣收场。 在朝廷内政上,他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任用了冯延巳等问题人物。这冯延巳很有文才,曾陪李璟读过书,但他的品行却很成问题,对上吹牛拍马,对同事和下级专横猖狂,被当时人视为“五鬼”、“四凶”之一。传说他有一次和一位开国元老对骂。他讽刺对方:“你有什么本事,竟然做这么高的官?”那位元老也不甘示弱,回敬说:“我只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书生。玩文字,十个我也比不上你;玩唱歌喝酒说笑话,一百个我也比不上你;若是比拍马屁玩手段,那我永生永世都不是你的对手。不过,我虽没什么本事,至少对国家对人民没有害处;你有这么多本事,却反而足以祸国殃民!”对冯延巳这样的人物,李璟却一直偏心袒护。有人弹劾冯,他就在中间和稀泥,或者,来个各打五十大板的处罚。史书上曾表扬李璟“仁厚”,其实就是说他心慈手软,该出手时不出手,讲人情不讲法律。这样做的结果,是朝廷内部拉帮结派,内讧不断,这朝政自然是好不到哪里去。 P3-5 序言 这是一个帝王的故事。 这个帝王,是一个失败的帝王。他所拥有的,只是三千里地的狭窄山河,而且最后连这三千里地的山河也保不住;他从登基开始,就与屈辱相伴,最后又在屈辱中痛苦地死去;尽管他曾为自己的国家进行过顽强的挣扎,但最终仍然避免不了悲剧的命运,只能成为历史的配角。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失败的帝王,却有许许多多的人怀念他、赞美他、敬仰他。因为,这个失败的帝王,同时又是他那个时代最有天才、最为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他所创作的歌词,几乎首首都上了那个时代的最流行金曲榜,其中有一些至今都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打开电视,我们也许就会听到有人在吟唱“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在追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在倾诉“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在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在悲叹“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这些词句,都是从他那多情而敏感的心灵中流出来的,虽然与我们隔了千余年的时光,然而,却依然会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沉醉。 事实上,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特别是在词的世界里,这个在现实中被人征服、被人打败了的帝王,却完完全全地征服和打败了别人,完成了开创性的伟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永远保持着一个帝王的地位和荣耀。 这个集失败者和成功者于一身的帝王,就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的最后一任君主,历史上称为李后主的李煜。 那么,李煜是怎样将这矛盾的人生角色集于一身的呢?在故围的雕栏玉砌边,他经历过怎样的春花秋月,留下过哪些令他永生难忘的往事?在他那传奇而复杂的一生中,又品尝过哪些不同于一般的滋味?那匆匆凋谢的林花,诉说了他多少繁华落尽的凄凉?而在那滔滔东去的一汀春水里,又容载了他怎样的人生长恨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煜的人生,走进他真实的心灵世界。 后记 李煜有一句词:“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谢新恩》)原意是思量之极,反倒说“懒思量”了。他思量的对象,也许是他的爱人,也许是他的欢乐往事,也许是他的江南故国,而他本人则成了千年以来人们所无尽思量的对象。 我和读者诸君一起,与李煜短暂相见了这么一段时间,也仿佛是在梦里相聚了一会。其实关于他,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细思量”的,但却远不是这本小书所能做到的了,就把它留给有兴趣的朋友去做进一步的探究吧。在这里,请允许我暂时“懒思量”而就此为他划上一个句号了。 感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分管主任魏淑青女士,制片人万卫先生,策划解如光先生,导演高虹先生,制片吴林先生,执行主编孟庆吉先生,编导李伟宏女士、郭巧红女士、王珊女士的热诚指导和帮助! 感谢责任编辑葛云波先生、胡文骏先生为本书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感谢我的博士生符继成君,在讲稿和书稿写作全过程中的鼎力相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