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未来学研究所专家佛内尔博士说过:“明天的资本,就是智慧”。每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想很好地发展自我,就要掌握一定的智慧。而真正的智慧不是堆砌许多无足轻重的信息,而是选择那些最重要的和最实用的知识。
35岁正是一个人在人生的起跑阶段,有许多人想飞而飞不起来,为什么?因为缺少智慧的翅膀。智慧的力量远远高于知识的力量,智慧不仅具备驾驭知识的能力,也是融会贯通知识的魔掌。智慧是浓缩的知识,是人生瞬间的参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35岁前要有的66种智慧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丁宁 |
出版社 | 地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国际未来学研究所专家佛内尔博士说过:“明天的资本,就是智慧”。每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想很好地发展自我,就要掌握一定的智慧。而真正的智慧不是堆砌许多无足轻重的信息,而是选择那些最重要的和最实用的知识。 35岁正是一个人在人生的起跑阶段,有许多人想飞而飞不起来,为什么?因为缺少智慧的翅膀。智慧的力量远远高于知识的力量,智慧不仅具备驾驭知识的能力,也是融会贯通知识的魔掌。智慧是浓缩的知识,是人生瞬间的参悟。 内容推荐 《35岁前要有的66种智慧》一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轻松地阐释了年轻人必须掌握的人生哲理和生存智慧。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客观认识自我,合理规划人生 ●你的工作态度决定了你在职场的前途 ●积极提升自己的智慧创造力 ●培养成功者的特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为人要把追求崇高的品德放在首位 ●在人际交往中实现利人与快乐的统一 ●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争取幸福 如果你希望摆脱生活的困境,如果你想追求卓越的品质,如果你想改变平凡的生活,如果你想探索成功的奥秘,一定会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得到指导。获得启示,感到鼓舞,得到力量。 目录 第一章 客观认识自我,合理规划人生 智慧01 正确认识自我,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智慧02 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智慧03 树立足够的自信,克服自卑的倾向 智慧04 了解如何塑造健全的人格 智慧05 给自己准确定位,明确奋斗的方向 智慧06 精心为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智慧07 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努力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智慧08 只求自己尽心尽力去做事,而不追求完美 第二章 你的工作态度决定了你在职场的前途 智慧09 工作的满足感取决于你的工作技能和表现 智慧10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地把工作做好 智慧11 在矛盾冲突中积极完成上司布置的各项任务 智慧12 掌握使自己在职场脱颖而出的基本技巧 智慧13 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老板的青睐 智慧14 克服易犯错误的弱点,避免成为“事故链”中的一环 智麓15 尽力喜欢眼前的工作,强化自己的使命感 智慧16 为获得高薪而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智慧17 掌握高效工作的要领,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第三章 勤于思考,充分挖掘自身的创造力 智慧18 勤于思考,才能促进和保持头脑的灵活 智慧19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智慧20 采取简便易行的方法有效地改进思维能力 智慧21 学会如何激发潜在的创造力、应变力以及洞察力 智慧22 遇到问题不要怕麻烦,要多动脑,多思考 智慧23 敢于独辟蹊径,不要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 智慧24 学会灵活地运用逆向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智慧25 努力寻找最佳做事方法,争取最优效果 智慧26 学会避免常见的几种有碍创新的不良倾向 第四章 培养成功者的特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智慧27 每个追求成功的青年人应奉行的基本原则 智慧28 了解最有助于一个人追求成功的七种特质 智慧29 培养成就大业者应具备的九种心理品质 智慧30 树立有助于自己迈向卓越的七个信念 智慧31 挑战失败、战胜挫折的智慧 智慧32 排除自我心理障碍,培养敢于冒险的精神 智慧33 知难而退,敢于从头再来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智慧34 知道如何促进自己的情感 智慧35 确立积极良好的自我形象 智慧36 为了在社会中争得一席之地,要努力去追求卓越 智慧37 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努力避免重蹈覆辙 智慧38 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喜欢自己 智慧39 审时度势,培养灵活敏捷的应变能力 第五章 为人要把追求崇高的品德放在首位 智慧40 认真做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智慧41 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一定要尽心尽责 智慧42 培养自我约束的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 智慧43 真诚、正直和诚实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智慧44 培养良好的个性,积极弥补自己的缺点 智慧45 人不能被名利牵着鼻子走,更不能唯利是图 智慧46 培养宽容的性格,多理解及容忍别人 智慧47 积极追求人格上的成熟和稳定 第六章 在人际交往中实现自利与利人的统一 智慧48 重视友谊,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交往 智慧49 求同存异,不以个人的爱恶喜厌定交往 智慧50 主动和得体地去应酬,学会控制场面 智慧51 时刻注重客气有礼,避免伤害朋友 智慧52 避免犯忌,与不同的同事得体交谈 智慧53 学会有效地倾听,赢得别人的好感 智慧54 学会真诚并恰如其分地去赞美别人 智慧55 掌握在日常生活中争取主动的谈判智慧 智慧56 积极培养与他人密切合作的能力 第七章 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争取幸福、维护快乐 智慧57 摆脱悲观,学会更乐观地去思考 智慧58 改变观念,让自己从内心快乐起来 智麓59 学会感恩惜福,拥抱快乐 智慧60 不值得耗费精力为那些琐屑的小事而烦恼 智慧61 与其抱怨别人和环境不如去调整自己的心态 智慧62 去掉消极的念头,找出脱困的方法 智慧63 正确对待金钱,别让恐惧和欲望控制你 智慧64 学会如何通过积极的行动改变自己的心境 智慧65 追求简单的生活,享受快乐的人生 智慧66 把握生活,充分享受目前拥有的一切 试读章节 心理学家发现,缺乏自信,常常是一个人性格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为了正确认识自我,更好地发展自我,就要树立足够的自信,克服自卑的倾向。 那么,一个人该如何正确地看待自信和自卑的问题,以早日走出自卑的阴影呢? 1.正确地看待自信和自卑 (1)从最简单的角度来定义自信和自卑,自信是个体相信自己,对自己有积极正面的评价;自卑是个体否定自己,对自己有消极负面的评价。 (2)自信与自卑其实是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的,它们应该是一个连续体,绝对的自信和绝对的自卑是这个连续体的两极。当然,世界上并没有完全绝对的事情,所以,完全自信和完全自卑的人是极少的——心理学家发现,完全自卑的个体,在处于某些特殊的情形之下时,比如说严重的抑郁时,可以说是存在的。 (3)为了更好地描述个体身上的自信和自卑倾向,我们可以给个体的自信和自卑打分,不妨假设两者加在一起满分是100分。举个例子来说吧:当个体处于自信的状态时,或者说他是一个比较自信的人时,他的自信分数可能有70分,自卑分数只有30分。所以,他感觉良好,别人也觉得他比较自信,而且他的外在表现,也容易让他人有如此的评价。而一个相当自卑的个体,他的自信得分也许只有20分,而自卑的得分却有80分,他的外在表现也就体现出明显的自卑。 (4)从认知的角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和看待自己。在自信和自卑的评价上,一般容易倾向于走极端。当我们学会以客观公正的方式来看时,有助于明白自己并非就如自己所认定的那么自卑,他人也并非如我们所看见的那样自信。这样,心里会舒服和好受一些——我其实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5)在一个人的身上,自信和自卑的感觉以及自我评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这一切,通常来源于和外界的比较,和过去的比较,以及外界对个体的评价等。 2.自卑的来源以及化解 从小父母长辈等周围的人对你的评价,可能会对你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从小妈妈就说你长得很丑,那个时候的你,是会不加分析和判断地接受这种评价,即内心认定自己是丑的。不管事实如何,就算是长大以后你变得漂亮了,你依然会认为自己是丑的。那么,对于外表和长相,你是自卑的。再比如,开始上学了,因为父母小时候的成绩很好,故也以此要求你。可是你因为不怎么适应学校生活和学习,成绩只是中等。父母经常批评你:“怎么这么笨啊!和我小时候完全不一样!”在潜意识深处,你可能会接受了“我是个笨孩子,我不会学习!”等观点,在学习上,自卑也就不自觉地伴随着你了,总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如他人。 对于这种情形,我们要如何化解呢?首先需要明白自己小时候接受了一些什么导致自卑的信念,然后客观地去分析和看待自己,尤其是注意自己在所谓的不怎么样的方面,有什么或者有过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要避免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自己的一切!是自己真的如此,还是这种信念使得自己成为现在的状态?若自己真的如此,那么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若是信念的束缚所致,则勇敢地放弃它们!不同的情形需要做的具体工作会有所不同。 我们往往从小养成不自觉地和他人比较的心态。在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容易感知到自己的不足,自己和他人的差距,对自己产生不满……当然,这种时候,自卑心理自然而然也就存在着了。可是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自己和他人会有这些差距。不管是什么外在的表现形式,都有内在的原因。举个例子,从小父母一味要求我们学习,没有培养我们唱歌跳舞的兴趣,那么,自己在这些方面不如他人是正常的,这不是你的错,仅仅只是缺乏学习和锻炼而已。如果需要,我们也可以花一些时间精力让自己在这个方面有所长进——不过,可别给自己设定太高的目标,否则自卑还是无法缓解。关键要记住: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可以发挥我的优势来表现自己,你也可以发挥你的优势来表现自己。接受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还有就是从小接受的各种错误教育,使自己养成了过分在意他人看法的习惯,爱面子,对自己要求过高,追求完美……如果对自身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自信,一些生理上的缺陷也将成为一种深深的自卑。 自卑的本质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能接纳,任何导致不能很好地接纳自我的信念(比如我是不讨人喜欢的),对待自己的方式(比如批评,自责,低估等),看待他人的方式(比如高估,片面等),都有可能是自卑的来源。所以,这一切都是需要在自我察觉的基础上逐渐放弃的。P10-12 序言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一只喜鹊对聪明的猴子说:“如果你到我家去,我会给你看好多有趣的东西!它们全是珍宝,都藏在一个洞里。” 猴子跟着喜鹊来到它的家。喜鹊取出了半条鲜艳的丝带、一个皮带卡子、两枚徽章、半个梳子、剪刀鞘、一团纱布、吉他上的三个弦轴和其他废物。 “怎么样,”喜鹊说,“猴子,你不妒忌我吗?你不感到惊讶吗?其他喜鹊可没有我这样的财产。” 聪明的猴子看了一眼喜鹊,摇摇头说:“荒唐,你收集了一堆毫无用处的垃圾。在这方面,我就做得比你好。因为,我只保存有用的东西。不信,你看看我的颚骨。我的颚骨下面有两个腮,也叫颔下肉,可以伸缩,可以张开。有了多余的食物,我就把它放在两个腮下,等我饿时再吃。你只收集了一堆废物——破布和垃圾;而我收集的是核桃、榛子、糖、肉、还有其他不可缺少的美味营养品。” 这个小故事可以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化时代,在信息量极度扩展的今天,智慧已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国际未来学研究所专家佛内尔博士说过:“明天的资本,就是智慧。”每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要想很好地发展自我,就要掌握一定的智慧。而真正的智慧不是堆砌许多无足轻重的信息,而是选择那些最重要的和最实用的知识。 生命之舟要扬帆远航,离不开智慧的风帆。智慧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智慧是人生的无价之宝,是成功之母。 中国有一句老话:“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之年的一半,是35岁。干部年轻化的标准,一般界定在35岁以下;公务员考试的年龄,一般也限制在35岁;很多招聘广告上对年龄的限制,都是35岁以下…… 35岁应该说是一个人一生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35岁之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积累的阶段。无论是知识上,经验上,还是在心理方面,人都在走向成熟。可以说,一个人在35岁之前拥有的智慧越多,越实用,他在一生中的成就就越大,就越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开创更加幸福美满的人生。 一个人在35岁之前,一定要懂得,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不能笼统地说要重视知识,而要把握那些使你受益一生的知识——多学有用知识,少学无用知识,不学垃圾知识。通过自己悟性,把自己从知识强势转化为智慧强势。这样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35岁正是一个人在人生的起跑阶段,有许多人想飞而飞不起来,为什么?因为缺少智慧的翅膀。智慧的力量远远高于知识的力量,智慧不仅具备驾驭知识的能力,也是融汇贯通知识的魔杖。智慧是浓缩的知识,是人生瞬间的参悟。书中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轻松地阐释了年轻人必须掌握的人生哲理和生存智慧。如果你希望摆脱生活的困境,如果你想追求卓越的品质,如果你想改变平凡的生活,如果你想探索成功的奥秘,就一定会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得到指导,获得启示,感到鼓舞,得到力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