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社会,凡干大事、成大业者,都有自己的一套处世哲学。都有一套独特的做事方法。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做人做事更要有方法。办事不周全,就会四处碰壁。举步维艰;办事周全。就会柳暗花明,事事如意。做事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策略。会做事的人有敏锐的目光,有有效的方法,有正确的态度,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扭转局势,使自己最终赢得人生胜局。
柏顺编著的《心机处世,手腕做事》从方圆处世、做人心机、势道、权谋、合作、交际、说话、求人八个方面。详尽阐述了做事与做人的重要原则、策略和方法,帮助读者把“能做事”与“会做人”统一起来。带给读者全新的做人做事的理念,告诉读者怎样避免掉入人生陷阱的心计,帮助读者掌握左右逢源、巧手通天的说话办事本领。增长谋划人生,做大事、成大业的卓越智慧。
办事的智慧是在人际交往中思考出来的。而办事的艺术,则是在为人处世中用心感悟出来的。因此,柏顺编著的《心机处世,手腕做事》把“能做事”与“会做人”统一起来,不只是对高超手腕的简单套用,还告诉读者辩证思维的方法;不只是表现小聪明,还要开启大智慧;不只是要做好一个普通人,还要成为做大事、成大业者。
竞争激烈的现实生活中,要让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有更好地发展和突破,就必须学会心机处事手腕做事。《心机处世,手腕做事》将重点叙述成功做人做事的要领以及方法,让你轻松面对人生。
3.敬君子,畏小人
商场上有一句名言,叫“不得罪任何一个客人”。这句话用在待人处世上,有更明显的作用。因为人心叵测,你得罪的人,很可能成为置你于困境甚至死地的敌人。因此,做人处世要常怀敬畏之心。
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讲礼义廉耻,小人则唯利是图。君子以品德立世,小人以钻营为生。历史上也是有很多皇帝既“亲君子”,又“亲小人”的,而且效果不错。小人可以满足领导自私的需要,满足领导的某些欲望。另一方面,又不可无“君子”在旁辅助。这样既可有相当的政绩,又没有错过私欲的满足,领导们何乐而不为呢?让君子与小人互相牵制,是一种领导能力,需要相当的水平。看看清朝的康熙大帝,他就把这两种人的相互制衡作用发挥得很好,以致能够成就“康乾盛世”。
自古以来的官场就是君子与小人的较量。你处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之中,就不能不抱着敬君子、畏小人的心态。
君子坦荡荡,其心正,光明磊落,却疏于防范。
西汉时韩安国,字长孺,成安人。起初他在梁孝王那里做事,封为大夫。后来犯了罪,被逮捕了。监狱官员田甲为人凶暴,在监狱里辱打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不会复燃吗?”田甲说:“如果再燃,就用尿淋熄它。”过不多久,梁国内史一职空缺。汉朝使者授韩安国为梁孝王内史,田甲怕他报复,逃走了。韩安国说:“田甲不回来就职,我要诛灭你一族。”田甲只好脱去上衣光膀到韩安国那里请罪。韩安国笑道:“你这等样子的人,还值得我来报复吗?”
韩安国可谓君子,令人敬佩。但小人就不同了,他们用心邪恶,阳奉阴违,暗箭伤人,不露声色,报复之心也特别重。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名叫夷射的大臣,有一天他受齐王之邀参加酒宴,因为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便到门外吹风。守门的是个曾受过刖刑(断足)的人,他向夷射恳求说:“若有剩酒,请赐我一杯!”
“什么?到一边去!像你这样的囚犯还敢跟我要酒喝,真是胆大至极!”当守门人还想再恳求时,夷射已经离去。这时,天刚好下了一阵小雨,门前积了一片小便状的水滩儿。
第二天早晨,齐王出门时看到了这滩水,心中不悦,厉声问道:“是谁在这里随便小便?”那时,在门前小便是一种大不敬的行为。
“我不是太清楚,但小的昨夜只看见大臣夷射一个人在这里站了好一会儿,再没看见其他人来过这里。”守门人诚惶诚恐地汇报说。
结果,齐王立即赐夷射毒酒而死。
一杯酒,本来不算什么,夷射却在不经意间给自己留下了陷阱,被很不起眼的小人轻易地送上了断头台。
五代时期的冯道,瀛洲人,经历了五代八个皇帝。开始执掌书记,后升为端明殿学士、同平章位司空。本来是农民出身,相貌粗野朴实。曾有一次入朝,任赞、刘岳走在他的后面,冯道边走边回头看了几次,任赞问刘岳:“他这是干什么?”刘岳说:“他家的《兔园册》掉了。”冯道听后很生气,立马把刘岳降为秘书监。《兔园册》是唐初虞世南奉皇帝之命为乡间老师教农牧民编写的一本书。刘岳的意思是嘲笑冯道浅薄无知,虽然只是一个玩笑,但小人还是要计较的,他被贬职是自然的事了。
凡略懂历史的人都知道,许多大人物的失败和王朝的崩溃,大多为小人所为。像战国晚期赵国的名将廉颇、李牧,当年曾戎马倥偬,南征北战,为赵国的强盛立下过多么大的功劳,可是让赵王身边的宠臣郭开、韩仓等人一玩手脚,便处处碰壁,大祸临头,一个仓皇逃命,流亡到异国他乡当“寓公”,在百无聊赖中郁郁而终;另一个不幸遇害,抱恨终生。又如燕国名将乐毅,统帅五国联军伐齐,攻克齐国城池70余座,几亡齐国,为燕国一洗昔日遭齐入侵之国耻,功勋盖世。可是让燕惠王身边的小人一挑拨、一捣乱,即刻便有性命之虞,没奈何只好逃亡赵国,其彻底平定齐地的夙愿就此付诸东流;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被秦桧诬陷,血洒风波亭;清代“戊戌六君子”被袁世凯陷害,喋血菜市口。正人君子的血映红了大地,也映红了历史,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君子不畏谣言,不畏攻讦,因为他问心无愧。有些小人看你暴露了他的真实面目便会在心里暗暗愤怒。为了自保,为了掩饰也为了泄愤,他会对你展开攻击。也许你不怕他们的攻击,也许他们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有些小人始终隐藏在暗处,用的始终是不合乎道德的手段,而且不达到目的决不会轻易罢休。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小人离我们很近,我们无法拒绝和逃避小人。所以,我们平常遇到小人,要与之保持一定距离,但不必嫉恶如仇地与他们划清界限,他们也是需要自尊和面子的。若处身于小人的包围之中,我们要坦然面对,要靠智慧来应付,就视作人生的一场演习,一种考验。
P30-32
提及手腕,人们总是联想到阴谋诡计、奸诈行为,甚至把它放到法律和道德的天平上,称来称去。事实上,手腕与谋略、计谋、策略、智谋、手段等词相近,无非是指灵活处世规则而已。一个人活在世上,没有手腕不行,一个人要是想有所作为,在人群中拔得头筹,没有手腕更是万万不可。
做人,是一门艺术,是一个永远的难题。在生活中,那些春风得意的人都是做人的高手,他们之所以在做人方面有成就,完全得益于他们知道了人生的奥妙,懂得做人之道。我们称这样的人就是有“心机”的人。
做事,是一门学问,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如果一个人能在纷繁的环境中,措置裕如地驾驭人生局面,使其在做事中做到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并把不能的事变为可能,最后达到成功,那么他一定是一个懂道理、会做事的人。我们称这样的人是有“手腕”的人。
纵观古今,博览中外,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政坛精英,还是商界巨子;不论是高官贤达,还是市井百姓,那些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会做事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做人方面很成功的人。他们都是做人有“心机”、做事有“手腕”的人。
如今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中,要想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更需要掌握做人做事的手腕。
本书借鉴古今案例,详尽阐述了做人与做事的重要规则、策略和方法,帮助你把“能做事”与“会做人”统一起来,带给你全新的做人做事的观念,告诉你怎样避免掉人人生陷阱的心计,掌握左右逢源、巧手通天的办事本领,增长谋划人生,做大事、成大业的卓越智慧。若广大青年朋友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便是笔者最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