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琳编著的《日本战国物语(下)》从应仁之乱发生的历史根源讲起,一直写到江户幕府首任将军德川家康病逝,其中也包括丰臣秀吉悍然发动的侵朝战争(即壬辰战争)等多起著名历史大事件。书中所描写的年代、事件和人物皆以史为据,文字生动活泼风格鲜明,读此书不仅能享受阅读的快感,亦可增长历史知识,系统、全面地了解日本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日本战国物语(下)/日本文化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孙琳//不戒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孙琳编著的《日本战国物语(下)》从应仁之乱发生的历史根源讲起,一直写到江户幕府首任将军德川家康病逝,其中也包括丰臣秀吉悍然发动的侵朝战争(即壬辰战争)等多起著名历史大事件。书中所描写的年代、事件和人物皆以史为据,文字生动活泼风格鲜明,读此书不仅能享受阅读的快感,亦可增长历史知识,系统、全面地了解日本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诸侯割据、烽烟四起的时代。 这是一个礼崩乐坏、尔虞我诈的时代。 十五至十七世纪的日本正处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室町时代末期,幕府和地方守护权威尽丧,各地豪强甚至平民纷纷崛起,称霸一方。他们互相征伐,掠夺地盘,对领地内部实行严格统治,对外则进行军事扩张。在这一百多年的动乱中,父子相残、兄弟争位的事件屡见不鲜。 孙琳编著的《日本战国物语(下)》从应仁之乱发生的历史根源讲起,一直写到江户幕府首任将军德川家康病逝,其中包括了战国霸主织田信长身亡的“本能寺之变”、丰臣秀吉悍然发动的侵朝战争(即壬辰战争)、导致丰臣政权垮台的“大坂冬之阵”、“大坂夏之阵”等多起著名历史大事件。 书中所描写的年代、事件和人物皆以史为据,文字生动活泼风格鲜明,读此书不仅能享受阅读的快感,亦可增长历史知识,系统、全面地了解日本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 目录 第四十六回 统天下太阁立志 整军备倭贼用兵 第四十七回 兴变法万历中兴 起朋党李朝衰败 第四十八回 狂风乌云进朝鲜 迅雷闪电击庆尚 第四十九回 迎敌寇匆忙南下 弃汉城仓惶北逃 第五十回 驱龟船舜臣立功 举反旗岁久自尽 第五十一回 丢平壤三都失守 占朝鲜八道分割 第五十二回 揭竿而起斩妖魔 诱敌深入驱虎狼 第五十三回 清正强取咸镜道 承训惨败平壤城 第五十四回 沈惟敬贪财使倭营 李舜臣进兵战釜山 第五十五回 血鏖晋州六日火 尸撒朝鲜四道烽 第五十六回 将计就计赚倭人 天兵天降围平壤 第五十七回 众贼酋退守汉城郊 李提督误走碧蹄馆 第五十八回 遭败绩如松退平壤 借胜势敌军攻幸州 第五十九回 袭龙山釜底抽薪 议媾和偷梁换柱 第六十回 明使初访日本国 倭兵再攻晋州城 第六十一回 贼寇屠城雪前耻 行长瞒天修降表 第六十二回 出使扶桑传圣旨 莫须罪名斩关白 第六十三回 闻册封猴容骤变 遭冤屈名将下狱 第六十四回 提重兵再征朝鲜国 救藩属二渡鸭绿江 第六十五回 披星戴月擒国贼 风疾浪高战漆川 第六十六回 杨总兵苦战丢南原 麻大帅聚兵守汉城 第六十七回 稷山大捷传佳报 鸣梁海战显神威 第六十八回 舜臣计和陈都督 清正死笼蔚山城 第六十九回 图反击功败垂成 保泗川力挽狂澜 第七十回 战露梁胜败已定 终浩劫得失小论 第七十一回 谋后事梦似虚幻 分派系势同水火 第七十二回 千利休誓死悟茶道 七武士泄愤讨三成 第七十三回 家康设计驻大坂 左近献策反德川 第七十四回 布流言调虎离山 征会津引蛇出洞 第七十五回 寻联盟谋定思动 议举兵蓄势待发 第七十六回 驻江户静观其变 据伏见誓死守城 第七十七回 长政苦说福岛氏 家康惊接弹劾状 第七十八回 将聚一堂论韬略 兵分两路取岐阜 第七十九回 真田诈降引秀忠 高次反水诱敌兵 第八十回 振士气巧胜杭濑川 避劣势佯攻佐和山 第八十一回 会关原诸将争锋 遭狙击左近阵亡 第八十二回 小早川临阵里切 诸大名闻风倒戈 第八十三回 风云儿血溅六条河 黑田军兵扫九州岛 第八十四回 勇庆次轻骑闯敌阵 诡家康阴谋分领土 第八十五回 独眼龙煽动和贺一揆 新将军创立江户幕府 第八十六回 大御所退位隐骏府 江户城扩建设大奥 第八十七回 干涉朝政揭丑闻 私自贸易食苦果 第八十八回 鸟尽弓藏逐老臣 咬文嚼字引战端 第八十九回 丰臣氏困笼大坂城 幕府方炮轰天守阁 第九十回 幸村疾风追家康 丰臣斜阳落尘埃 尾声 元和偃武战乱终 明智维新幕府亡 【附录】 甲 背景知识介绍 乙 日本战国时代国名、郡名一览表 丙 足利家系图 丁 毛利氏家臣团 戊 日本战国时代武将绰号、称号一览表 己 日本战国时代主要剑术流派传承图 庚 日本战国时代主要官职一览表 辛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天下一统,百废待兴,遭受百年战火荼毒的日本终于可以安定了下来。早在未完全统一之前,丰臣秀吉就已经开始着手治理内政,以恢复国家的元气,其中主要包括:刀狩令、太阁检地、禁止基督教、乐市乐座,货币统一、兵农分离、海贼禁制令。 战国时代,民间拥有大量的武器,而且经常发动一揆。天正十六年(1588年),秀吉下达刀狩令,禁止百姓拥有刀、枪、火器等各种武器。在此之前,也有一些大名实施过刀狩令,但只是地域性的,而秀吉的刀狩令则是全国性的,比较彻底。实施刀狩令后,各地一揆大大减弱。 在秀吉成为太阁的这一年,开始作全国性的检地,以重新测量土地面积,并调查作物产量,史称为太阁检地。早在天正十一年(1583年)起秀吉就开始实施检地政策,经过严格的检地之后,每块田地的产量都统计得很清楚,农民具有耕作权,同时必须缴纳年贡,农民与政府之间的豪农剥削关系从此消失。 天主教于天文十八年(1549年)由西班牙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Francis Xavier)传入日本,并在鹿儿岛建起了日本第一所教堂。永禄六年(1563年),肥前藩国的领主大村纯忠成为第一个受洗的天主教大名。从此上流社会的贵族信教之风一发不可收拾。天正十年(1582年),在大友宗麟和大村纯忠的主持下,日本派遣了四名少年及一干随从出使欧洲,面见教皇。他们出使的目的是要求罗马教廷多派传教士,加大力度向日本传播天国福音,顺便也可给日本一些经济上的援助。这个出使团还带回了许多欧洲的见闻和知识,令日本人大开眼界,史称“天正遣欧少年使节团”。此时,日本的天主教徒已经到达十五万人,可以说是一百个日本人当中就有一个天主教徒,可见天主教的传播速度非常快速,这与许多大名和武士受洗成为天主徒,从而促进了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然而在天正十五年(1587),丰臣秀吉却发出一道命令,禁止天主教传教士进入日本,并迫害了一些传教士。其最大的原因是,丰臣秀吉唯恐天主教大名将领地捐献给教会,再度出现类似一向宗信徒暴动的局势。 日本的封建行会称作“座”,源于以公家、寺社为主的同业特权团体。各级领主为了巩固领国统治权,意图削弱乃至剥夺座对市场的统治权。随着自由工商业者势力的壮大,与座在生产和交易权方面的矛盾日益激化,此时失去大名及小领主庇护的座已成为新型商业模式的桎梏,“乐市乐座”政策应运而生。“乐市” 和“乐座”两个不同的阶段,但都是为了扶植自由工商业者,加强领主对领地的控制。乐市政策就是要免除城下町的市场税和商业税,废除座商人特权;乐座政策则是彻底废除座这种市场的绊脚石。虽已失去特权,但座在乐市政策下仍然存在,而乐座时期已开始消灭座了。天文十八年(1549年),近江国大名六角定赖建构的城下町石寺新市是关于乐市最早的活动。天正五年(1577年)五月,织田信长对安土城发布的十三条法令是众多乐市乐座法令中最著名的,它否定座的特权,奖励商人来安土城城下町定居,贸易自由,免除徭役,免除房屋税等等。天正十三年(1585年),秀吉下令废止京都座头职等中间剥削权,两年后废止奈良、大和郡山的部分座,天正十九年(1591年)废止京都、奈良所有的座及相关组织;另一方面以城下町为中心,大力发展新型工商业。自此座就走消亡。乐市乐座政策使商业繁荣,从侧面也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和春秋战国时期一样,由于长年混战,地方割据,各大名都在领内发行各自的货币,而且度量衡也大相径庭。当时,日本境内货币种类繁多,而且进行贸易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严重的阻挠了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如果一家大名灭亡了,他们的货币顷刻变成废纸,许多人因此倾家荡产。为保险起见,商品买卖一种是采用原始的物物交易,但是这种方式,存在明显的缺点;另一种则是流通比较稳定的外国货币,大明朝永乐通宝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货币之一,织田信长也曾用印有“永乐通宝”花纹的旗帜作为军旗。秀吉统一天下后, 废止地方货币,发行统一的大判和小判金银币,这两种货币从室町末期天正年间一直沿用到江户幕府末期。大判外形为大椭圆形,重十两约一百六十五克,一枚当小判十枚;小判为薄椭圆形,重1两,也称一两判。同时秀吉也统一了度量衡。 P1-3 序言 看我中华,古国文化。经史子集,洋洋洒洒。 兵法智囊,源远流长。名扬海外,教化邻邦。 且观小倭,精研中国。而我民众,知其不多。 反思历史,知己知彼。闻古明今,晓利晓弊。 应仁之乱,群雄反叛。烽烟四起,号炮连天。 尼子经久,毛利元就。各出奇谋,纷乱不休。 甲斐越后,关东八州。高山流水,银月如钩。 猛虎信玄,风林火山。蛟龙谦信,昆沙门天。 霸主信长,征战四方。玩世不恭,却把命丧。 太阁秀吉,初成统一。风卷残云,迅雷闪击。 将军家康,终得称王。老谋深算,百忍成钢。 战国一开,一百余载。且听小生,慢慢道来。 读博期间,心忧甚烦。权为消愁,本书得现。 文中所记,尊重历史。参考虽多,绝非抄袭。 茶余饭后,无处可走。看此史话,聊以解忧。 工笔颇糙。文采不高。只为博君,嫣然一笑。 ——不戒2007年底于北京中科院学生宿舍 日本战国一词出自甲斐大名武田信玄制定的分国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头就写道“天下战国之上”。其实,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而是用来称呼室町时代末期爆发的“应仁之乱”到江户时代初期,这一百余年内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 室町时代末期,幕府和地方守护权威尽丧,各地豪强甚至平民纷纷崛起,称霸一方,都想成为掌控日本的“天下人”。他们互相征伐,掠夺地盘,对领地内部实行严格统治,对外则进行军事扩张。在这一百多年的动乱中,父子相残、兄弟争位的事件屡见不鲜。本书从应仁之乱发生的历史根源讲起,一直写到江户幕府首任将军德川家康病逝,其中也包括丰臣秀吉悍然发动的侵朝战争(即壬辰战争)。 本书在描述历史事件和故事的同时,也穿插了相关的为人、处事和出仕的道理,特别是对于家族兴衰的整体描写和历史事件的宏观叙述,希望使读者可以明白因何而盛,又因何而衰,人如此,家族如此,国家亦如此。 我们花费近两年时间查找了大量史料,力图将当时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和名胜古迹等元素融为一体,穿插于故事情节当中,使读者能够系统、完整地了解日本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文化深深浸透在当时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书中描写的年代、历史事件和人物皆以史为据,本书以时间为主线,按时间顺序将这一百余年间发生的故事串联起来,为行文需要,偶有时空逆转。日本战国时代正处在冷热兵器交替的年代,火器的大量应用是那一时代的显著特征。因此,在战术应用上,它完全不同于纯粹的冷兵器或热兵器时代,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后记 历经近两年的辛勤劳动,拙作终于完成了。望着书房里几大摞文献资料和厚厚的文稿,我们思绪万千。这是我们夫妻共同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创作初衷是尽可能还原日本战国时代这段历史,客观描述历史事件和人物,希望各位读者能更多地了解其对东亚,尤其是对我国明朝时期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以古鉴今,可以明得失,以人为镜,可以知荣辱!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如资料的缺失、庞杂的事件和人物关系、采用何种体例将同时发生的事情串联在一起,等等。不过,乐趣也正在于治学的过程,学海畅游无论苦与乐,我们一起分担;无论悲与喜,我们共同度过,乐此不疲,反而更加地热爱从事的这项创作。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中曾以三句宋词概括了治学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此第三境也。也就是说,治学首先要有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孜孜不倦、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炉火纯青,泛舟学海胜似闲庭信步,漫步书山能悟其中真谛的怡然自乐和欣喜恬适。当作品终于付梓时,我们也体悟到了其中的一些道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