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同一场客旅”,能用一个学者的博识和文人的敏锐,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是作者由来已久的一个梦想。本书便记录了作者的梦想。
本书以文学和经济的双重视角,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在蓝天白云下探访尼泊尔、以色列、埃及、土耳其……带着故乡去远行,从离乡的那一刻起,他乡和故乡在作者心中成了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的年轻……随云远行,这才是生命中最倾心的景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眼界世界(我的行走笔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国云 |
出版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生如同一场客旅”,能用一个学者的博识和文人的敏锐,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是作者由来已久的一个梦想。本书便记录了作者的梦想。 本书以文学和经济的双重视角,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在蓝天白云下探访尼泊尔、以色列、埃及、土耳其……带着故乡去远行,从离乡的那一刻起,他乡和故乡在作者心中成了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的年轻……随云远行,这才是生命中最倾心的景致。 内容推荐 本书以文学和经济的双重视角,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在蓝天白云下探访尼泊尔、以色列、埃及、土耳其,穿越满山遍野枫树的加拿大,登在半山腰俯瞰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在美国遭遇“9·11”,到英格兰追寻英伦情人的真谛等独特经历。人文、历史的观感和经济、体制的对比阐发,一定能让读者发现生命中最倾心的景致。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遭遇“9·11” 第二章 在水一方 第三章 小国崛起 第四章 文明碎片 第五章 帝国绚丽 第六章 爱的天堂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遭遇“9·11” 在九月的噩梦里,冥冥 正寻找着我们,无助的呼喊 不等待我们的回应 世纪的窄门如此地难过 是怎样的门神 不放过我们呢 ——余光中 在攻读美国工商博士学位时,非要把《危机管理》作为必修课,美国人的做法令我不解。 难道就一个“9·11”事件,就把美国人吓得屁滚尿流?后来,我到英国的剑桥和牛津、中国的清华和北大,发现国内外许多著名院校都纷纷开设了这门课,又让我惊叹不已。 套用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的话,世界就是一个危机组合体,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危机。人有生老病死,这是人生危机;物有盛衰兴亡,这是社会危机。 本来“911”是美国人的报警电话号码,谁能想到2001年9月11日,给美国人带来的是无辜的灾难,给世界人民带来的也是一种恐怖。 巧合的是,“9·11”的时候,我刚好在美国读书,这一天仿佛世界末日来临一般,让我刻骨铭心。 现在看来,我那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地点,来到了一个错误的地方。那年,对世界是一个黑色之年,对我本人似乎也是一个黑色之年,不知何故,这一年各种灾难不断: ——记得在2月,被国家追认为优秀公务员的原那曲地区科委主任张家明,英年早逝。离世之前,他在医院还拉着我的手说:“我现在有时间了,可以慢慢看你的书。” 我永远忘不了和他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吃一锅饭,在那海拔5000米连空气也吃不饱的地方援藏的三年。 有人自我安慰地说:“天高地厚的西藏离天最近,家明是独自去天堂享清福的。” 家明兄,这是真的吗? ——记得在8月,由我单位组织参与援藏工作的两位厅级领导,在忙完一个援藏电站工程的奠基后,在赶回拉萨的路上遭遇车祸,当场身亡。 我永远忘不了那次本应派我去西藏,组织上在得知我将赴美国时,照顾我这一次没上高原。让人难以捉摸的是,他们出车祸的地方,离西藏唯一的火葬场仅一步之遥。 有人悲痛欲绝地说:“他们是当今中国最廉洁的官员,连死也是自己去火葬场的。” 伙伴呵,命运是否对你们太残忍了? ——记得在10月,身体一直硬朗结实的父亲突然病故,死也未闭的眼睛,等我走到他老人家的遗体前,才慢慢地给他合紧。 我至今也不明白,十多岁参加革命,一路饱经风霜的父亲,在年迈的时候对谁都毫不留情,就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那位老将军,唯独在我这位小儿子面前总是百依百顺,甚至连我呵责他几句,他也会忍气吞声。为什么我到美国没几天,你就匆匆而去呢? 有人劝解我道:“你爸爸到天堂是‘革命’去了,革命者永远都年轻。” 老爸呵,你真的又革命去了?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难怪美国人醒悟了,赶忙给世界灌输《危机管理》。 谁都明白,一旦发生危机,对人可谓是死亡,永久的消失。对社会可谓是灾难,永久性的灾难。 其实,灾难死亡本无所惧,人自出生之日起得到的仅是一张来世的船票。而航行的船终归要靠岸,即便“9·11”这样惊天动地的大难,我们仍能从中得到警醒: 危机是什么? 没有什么, 只是引你远离死亡: 死亡是什么? 没有走过所有通向危机的路, 仅剩下一条路, 那就是死亡。 1 与我足迹所至的所有地方一样,美国已留存在我的记忆中,这份记忆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奇怪的是,从地图上找到一个地名,一般很难进发情感,而当自己双脚踏上这个地方,它马上变得亲切和温暖起来,也许这就叫缘分。 那天上午10点,我从上海浦东机场乘坐美国西北航空公司波音747飞机,途经日本东京,于美国时间下午2点30分抵达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 应该说,像我们这批在“文革”中长大的人,以往提起美国这类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生活条件的西方国家,一直是以“腐朽的资本主义”来痛批的。现在来到这里,我对它自然一半是鄙视,一半是警惕。 位于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是从亚洲跨越太平洋到美国的门户,处在一个布满小山丘的半岛上,和我国山城重庆模样相似。 旧金山,又名三藩市,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西部,濒临太平洋。这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美国城市。19世纪中叶,随着加州淘金热的兴起,第一批华人从这里登陆,他们把这个象征着希望与财富的地方称为金山。P1-3 序言 人生如同一场客旅 随云远行 是生命中最倾心的景致 “人生如同一场客旅”,能用一个学者的博识和文人的敏锐,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是我由来已久的一个梦想。 好些年前,写过几本经济类的专业著作,记得有位编辑第一次见到我时惊讶道:没想到你才二十出头。看你如此老到的文笔,还以为你是位白发老人。 是呵,我们这些人,稍做点学问就立刻冷漠古板起来,学着老声呻吟。大概是怕人说嘴上没毛,说话不牢吧!其实,如此做人沉重呀! 面对苦涩,我悄然离开案头,带上远行的背囊,与走惯远路的台湾作家三毛一样迷惑: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呢?人生总会有不得已的别离,使你不得不抛弃所有的忧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远行的力量,释放了心,倍增我去敲击键盘的勇气,码出另一串与经济文章浑然不同的字符。劳累时,我又转到经济那本属于自己的方阵中。 八小时之外,我把别人吃茶喝咖啡的时间,全花在码字上,不停地在文学、经济两大阵营中穿梭,时不时有人探问:不累吗? 我笑答:比打老K、搓麻将轻松多了! 我喜欢寂寞和恬静,并在这准隐居的生活体验中,成就了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思想。 我讨厌不能静下来思考的浮躁,也看不起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虚伪,就如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这也验证了思想是一种卑微的野草,仅适宜在低洼地生长蔓延,而那些在高处招摇的,往往都是跳起的花朵——短暂风光之后是永远的凋谢。 “我轻轻地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是徐志摩远行的忠告。 我想任何与生命相连结的地方都是故乡,任何有亲情有亲人的地方都是故乡,任何使焦虑浮躁的心灵安宁净化的地方都是故乡,那些怀着一份虔诚之心去思念去感激去怀想的地方就是故乡。 他乡和故乡,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安放无限大的心灵。正因为有了这种真实情感和信念,人才不会丧失精神的栖息地,也不会在人生旅途上迷惘。 当然,国外只是生命中的一个驿站,我们无需期待何时再去。其实,只要热爱生命,心怀感恩,人生每一个洒满阳光的早晨或每一个不起眼的瞬间,都是我们又一次新的旅途的开始,而生命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旅程中,得到延伸并激情进发。 当下人们不是很喜欢用文学解读经济、用经济催生文学吗? 当我把这本书羞涩地捧给大家时,无疑在文学和经济间获得了惊险一跳的快感。 著名散文家王鼎钧先生说:“故乡是我的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而列维·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中说得更直截了当:“人是把家园带在自己身边流浪的。”这就意味着我们还得远行下去。 2006年,已78岁的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到浙江,参加游子文化论坛,赞许我这是“带着故乡去远行”。经他这一点拨,我豁然开朗。 带着故乡去远行,从离乡的那一刻起,他乡和故乡在我心中成了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的年轻…… 看来随云远行,这才是生命中最倾心的景致。 张国云 2008年2月13日 于西子湖畔山水人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