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远古以来,就在未知事物的召唤下,凭着难以来满足的好奇心和大无畏精神,开始向远方探险。谁是最早的探险家?什么是“科学探险”?希腊、中国和阿拉伯探险家们的见闻是怎样流传至今的?希罗多德、莱夫·埃里克森、库克与洪堡等人的发现,又是怎样为确定已探明的地区或大陆的疆域做出了贡献?陈庚雅所著的《走进西部》将对这些问题提供清晰而有文献依据的问答;并将沿着历史的足迹,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引领我们置身于勘探世界和宇宙的可歌可泣的史诗之中,直至进入人类等三个千年的开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走进西部/西域探险考察大系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陈庚雅 |
出版社 | 新疆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类自远古以来,就在未知事物的召唤下,凭着难以来满足的好奇心和大无畏精神,开始向远方探险。谁是最早的探险家?什么是“科学探险”?希腊、中国和阿拉伯探险家们的见闻是怎样流传至今的?希罗多德、莱夫·埃里克森、库克与洪堡等人的发现,又是怎样为确定已探明的地区或大陆的疆域做出了贡献?陈庚雅所著的《走进西部》将对这些问题提供清晰而有文献依据的问答;并将沿着历史的足迹,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引领我们置身于勘探世界和宇宙的可歌可泣的史诗之中,直至进入人类等三个千年的开端。 内容推荐 《走进西部》——陈庚雅在走进西部的过程中,西北现状之颓败,从来未能遮挡住他对西部历史发展过程的透视。西部历史遗产的丰厚、西部人情的朴实、西部地貌的奇异独特、西部所蕴藏的能量、西部所凝聚的生机、西部所吞吐消化的文明,《走进西部》使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目录 出版说明 新疆考古发现与西域文明 中国边疆研究60年与西域探险考察 西望天山(代序) 缘起 马序 自序 出发动机 离沪晋京领护照 由京北上 新疆物产出超 凭吊故都古物 赴新路线 到张家口 察哈尔省建设状况 塞北习俗一斑 大同活泼地与大佛寺 绥远建设近况 改进中之绥省教育 新绥公路沿线景象 包头商业与衰观 绥区屯垦与包头实业 包头杂讯一束 黄河水势与草地景色 草地与五原之租税比较 租耕蒙地之办法 “蒙古包”与“板申” 蒙人摩顶结婚及天火葬 驼马性真人心常假 欣然遥望贺兰山 事权大于男子之蒙妇 到宁夏人笑影亦笑 宁省当局谈政况 宁夏水利农矿之富源 宁夏教育概况 宁夏战事趣闻 宁兰道中 小坝与大坝 青铜峡之险要 中卫划分新县 西北驿道行路难 天灾人祸之遗迹 怕的就是老天不赏雨 砂地作用与兰州夜景 甘省民政概况 甘省教育情形 甘省建设事业 甘省特产与兰市胜景 由兰州赴西宁 横穿甘青省界之享堂桥 青省林产丰美 青省不种毒卉 青海省概况 青省民政情况 青海之生产事业 西宁教育与青海风光 青海藏族生活概述(上) 青海藏族生活概述(中) 青海藏族生活概述(下) 黄教始祖诞生地之塔尔寺(上) 黄教始祖诞生地之塔尔寺(下) 乐都县之骡马大会 甘新驿道首途后 武威城市乡村之一瞥 各自为垒之乡居 绕过张掖 裸体儿女之姿态 变相卖儿女之悲剧 盛暑下之酒泉风景 酒泉之放足运动 嘉峪关外之石油与煤 过玉门而抵安西 安西县城之景色 安西农村概况 瀚海奇观 敦煌农村经济与拨款制度 敦煌商业矿务及民风 敦煌月牙泉与千佛洞 从安西到白墩子 红柳园闻匪警 西北交通要具之旱船 草木青葱之马莲井 过猩猩峡后之骇遇 望天山无限欢感 旧烟墩新烟墩全毁兵燹 新疆坎井之水利 小天山与哈密瓜 到哈密城 哈密概况 概述新疆近年变乱之经过 新疆政治体制与金融 新疆军队与教育 新疆交通情形 新疆丰美之物产 归途随笔 甘肃牧业前途有望 额济纳及阿拉善之金银矿 武威恶俗与西路概况 朱绍良氏之禁烟种棉谈 亟待开发之甘肃省水利 甘陕途中 平生第一次遇盗 隆德六盘山与三关口 陇东首邑之平凉 甘陕要冲之长武县 大佛寺与左公柳 由乾县经咸阳至长安 欣欣向荣之西京市 长安县政俗之一斑 陕西建设事业及其计划(上) 陕西建设事业及其计划(下) 陕西省教育之概况 陕西物产之概况 由西安至华阴 洛阳教育及郑县商业趋势 郑县风俗及其关系歌谣 平汉路风光及定县状况 平教会定县实验工作 北平儿童节剪影 归游济南三胜与孔林 编辑说明 试读章节 由京北上 十一日下午,离京渡江,由浦口乘七时特快车北上,人少位松,与沪平通车略似,惟新洁不如耳。车行三十五分钟,抵安徽滁县,见卖篾篓、提篮、活鸡者甚众,各贩灯火,照耀如画。滁人张德崇君上车,谈城中有省立第八中学,学生数达五百馀,设备亦较完整,惟女子不得同学,邻县亦无女中,故女子小学毕业,绝少继受中等教育之机会,此殆江北大致相同之学风也。张君现任全椒县宫厂办事处主任,复称皖省荒山荒圩甚多,全椒一县,即达八万馀亩,约占耕地十分之三今已开垦半数,每亩售价,不出念元,官厂处尚赢大利云。 明晨五时,细雨蒙蒙,车抵铜山(即徐州),城当津浦陇海两路之冲,绾毂苏鲁皖豫四省,商业素称发达,去岁因受不景气影响,钱庄商号,倒闭甚多,为时已久,市面迄无复苏之生气。由此往北,铜元只通用“大枚”(即当二十文者),若有当十小枚,即须于此换出,计每八小枚,可得五大枚。银角子或不同省名之角票,北地皆不通用。前往西北,若非取道绥宁,在此即应转车西行。 鲁境滕县,小贩多售满筐黄梨,价廉且便携带,但质粗味淡,中看不中吃。车行窗眺,雨歇云霁,万顷麦畦,叶苗已长二三寸,行列整齐,间以黄土,直若“黄地起绿条”之大花布,北人种麦成行,雅非南国乱播可比。畦旁多悬微着春意丝丝下垂之柳线,其上且有小鸟,飞跃如梭,每于火车戛然停止之后,即悠然闻其啁啁乱鸣之声,大有自鸣其自由乐趣之意,古谓“大块假我以文章”,信不谬也! 鲁境河流,雨期则涨溢,干期则全涸,而变为道路,水利少见。大水如黄河,尤害多而利微,古今治理。竟未发现一劳永逸之善法。故田地灌溉,多恃井水,用人力或牛力绞汲之,事倍功半。井数甚多,井口砌石置杆,占地面亦复不少。此外耕地,杂埋坟墓,垒土如丘陵,附栽土地神碑,皆足以使耕地逐步减少。有谓田野葬墓,若千年后,经风雨剥蚀,大可变小,小可变为平地。但究须年代久远,且石碑仍旧屹立,确非改良不可。 十一点三刻抵兖州,站筑津浦花园,有池有山,惟少林景。县城雉堞圮毁,但甚高,城内屋顶不可见。曲阜有孔林、周公庙、至圣庙、颜子庙、启圣王墓、周鲁泮池诸名胜,距站甚远,一无所见,惟有巉巉黑山,绵亘不断,且移且高,以示泰山将临。无何至泰安,人多争观泰岱,一乡人竟忘玻璃透视,欲探首窗外,砰然碎玻璃一块,既骇且惭,额角亦已流血。出药库为敷伤处,他人且劝其移座他车,以避赔偿。泰岱为中国五岳之首,嵯峨百里,俯视众山,中有玉皇阁、王母池、观瀑亭、丈人峰、日观峰、秦皇无字碑等胜迹,诚为宇内巨观,该乡人“仰止高山”,碰头流血,非无故也。尝忆去春北上,正值长城战兴,沿途所见抗日标语,愈北愈多,且愈激烈,今则适得其反。泰安站前:马鸿逵氏纪念十九年之役,新建“第十五路讨逆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及号令山上之“纪念亭”,当以满贴标语,未识庐山真面,今复过之,始悉为此。又去岁所见广贴各种标语之各城墙上,新旧漆有斗大字迹之仁丹等广告,复已大放异彩,殊觉刺目! 此去各站,上车者渐多,什八皆为农民,传往津滦探亲,实则仍欲潜赴东北谋生也。尝询一初登车之乡人曰:“鲁境童山濯濯,何不种树”?曰:“山不宜树,种亦不发。”车诣崮山,路东土石夹杂之层峦,满种高仅三四尺之柏林,苍翠欲滴,彼乡人亦瞥见之,相视默然。 薄暮到济南,上车者先候栏外,以让下者,徐徐而出,讵料启栏门时,竟一拥而人,至踣伤妇孺五六人,国人之不顾社会秩序,宜速痛改。济市当胶济津浦二路之会,工商教育,均颇发达。名胜以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三者为著,馀为舜井、秦叔宝住宅、省立图书馆等。幼年读国文“济南三胜”课,师传千佛山有石佛千尊故名,曩尝游之,并无其事,是乃顾名思义之误。或谓千佛二字,乃仙祓二字讹音云。城内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大明湖为七十二泉之总汇,风景如画,趵突泉为七十二泉之巨擘,池底’?勇泉,汨汨有声,翻出水面,高二尺许,昔仅三股,今人工添凿六股,藻苔虾鱼,各具幽致,诚非笔墨所能形容,语称“耳闻不及目睹”,即在此等处。 夜来风声狂吼,时觉有物,飘触车窗,微作碎玉音。一梦醒来,晨光稀微中,忽见纷飞雪花,反光焖灼万点,宛如玲珑透明之水晶。柏树枝头着雪,状似乍开棉花,下落石阶铁轨者,亦堆而未化融,视车站标牌,知到天津,因欲向驻津新绥长途汽车公司接洽汇兑事;且所执沪平通票,在京耽搁,至此亦已失效,故即下车,住南开校友楼。 P6-8 序言 自汉代张骞通西域后,文献中有了关于西域的正式记载,而历代对于西域的界定,又大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但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西域的主体部分都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辖范围。因此,人们往往会把西域——新疆作为同一概念联系起来使用。 西域这一片位于中国西部的广袤地区,自然环境多样,地理位置独特。几千年来,在这里繁衍生息的人们,与来自中原地区的先行者一起开拓经营,创造了辉煌一时的历史。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贯穿全境,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会,形成了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荟萃的特点。然而,自14世纪以后,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世界格局的改变、海运的畅通,以及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片曾是东西交通枢纽、人类几大文明的交会之地,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沉寂之后,从17世纪起,在世界列强扩张殖民地、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西域重新吸引了人们关注的视线。随着中亚地理考察热的出现与国际东方学的兴起,不同国度不同学科的探险考察者纷至沓来,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形成了一个高潮。而在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知识界的觉醒使一批抱着固边强国愿望的有识之士也形成了一股西行考察的热潮。尽管这些探险考察者的目的不同,一些人的行为受到指斥,但他们以全新的视角和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观察与探索着新疆,他们让世界了解了新疆。因此有人说,20世纪是重新发现中国西部的时期。 20世纪末,中国了近2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经济建设战略重点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设想被提出,而中国学术界也在西域历史文化、敦煌吐鲁番学与丝绸之路研究等有关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总结10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西域的探险考察历史,让人们真实、准确、全面地认识西域、了解新疆,并为今后的考察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些专家学者的共识。从出版者的角度来说,那些考察著述,不仅有着相当高的学术价值,也呈现了雄奇壮阔的西域风光、神秘诱人的古代遗址、多姿多彩的西域风情、惊险曲折的探险经历,更是难得一觅的出版资源。于是,新疆人民出版社在20世纪90年代推出一套大型系列丛书《西域探险考察大系》(第一版)。 丛书第一版总主编宿白,主编马大正、杨镰、陈重秋、荣新江,另设编委14人。丛书选题设计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外国探险考察者的著述。(2)中国历史上关于西域考察的著述。(3)现当代中国学者的探险考察及其著述。但由于多种原因,在实际出版过程中,主要实施的是第一项规划。共计出版了十余种著作,部分图书还以精装和平装两种版本面世。在这一过程中,编译者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炼句结章、索证求实,其艰难程度甚至会超出原创作品;而主编运筹调度、加工润色、事必躬亲的作风也体现了传统的学者风范。丛书出版后,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随之而来的相关出版热潮,促成新疆人民出版社塑造出一个自有品牌。 20年之后的今天,人们对西域探险考察的认识更加明确,了解也更为深入。当更多的资料被发现、更多的研究成果呈现在面前时,新疆人民出版社决定编辑出版《西域探险考察大系》第三版。在新版中,除保留原有的部分选题外,又新增了20多种,计划出版30种。在新版的选题中,学术性与可读性并重是基本原则。在西域探险考察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又富于生动细节、符合一般读者阅读兴趣的著作被优先选用。中国作者原创性著述占有一定的比重,是新版图书在选题结构上最明显的变化。图文合一、相辅并重是这次新版的一个突出特点。在编辑出版过程中,近年来西域探险考察的研究进展与新的发现是修订整理的依据;读者定位与市场反馈是必要的参考:而由主编为每一部著作写一篇导读性序言,则是继续保持的风格。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宿白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大正先生为丛书撰写了总序,提纲挈领,开宗明义。读者藉此,不仅可对西域探险考察的性质与意义了然于胸,对正确认识中华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的发展也将获益良多。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西域探险考察大系》第三版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