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完整记述新中国建立的政治运作过程!
写作修改十余年,采访百余位首届政协会议亲历者,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文献资料,结构中国各党派政治日志!
史实翔实,人物刻画准确,文字简洁明快,以时间为轴结构1948~1949年中国各党派政治日志,为本书一大特色。
根据本书内容改编的影视作品有电影《肝胆相照》,电视连续剧《开国前夜》,电视纪录片《协商共和》,电视讲座《协商建国》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协商建国(中国民主1949)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郝在今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独家完整记述新中国建立的政治运作过程! 写作修改十余年,采访百余位首届政协会议亲历者,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文献资料,结构中国各党派政治日志! 史实翔实,人物刻画准确,文字简洁明快,以时间为轴结构1948~1949年中国各党派政治日志,为本书一大特色。 根据本书内容改编的影视作品有电影《肝胆相照》,电视连续剧《开国前夜》,电视纪录片《协商共和》,电视讲座《协商建国》等。 内容推荐 本书独家完整记述了新中国建立的政治运作过程——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五一口号”,实施“军事南下,政治北上”,加快解放战争进程,想方设法“迎接”国统区及香港地区的民主人士,突破国民党的“堵截”,到解放区召开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协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始末,再现了国共两党围绕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展开的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讴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及各界人士的相互合作。 本书的写作修改历时十余年。作者采访了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国家安全部等机关,采访了童小鹏、罗青长、周子健、刘昂、罗涵先、张克明、司徒丙鹤等百余位首届政协亲历者及李济深、张澜后人等,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文献资料。 史实翔实,人物刻画准确,文字简洁明快,以时间为轴结构1948~1949年中国各党派政治日志,为本书一大特色。 根据本书内容改编的影视作品有电影《肝胆相照》,电视连续剧《开国前夜》,电视纪录片《协商共和》,电视讲座《协商建国》等。 目录 引言:谁是共和国的母亲 第一章 宪政之争 1948年的“五一口号” 过去有过一个“政治协商会议” 撤离延安前夜成立的新机构 国民党不再需要中间派充门面 独角戏遭遇对台戏 第二章 悬疑难解 毛泽东发出密信 香港成了左派大本营 猜疑 上海乃左右逢源之地 南京毕竟有政权手段 高级特工遭遇突袭检查 毛泽东头上掉下炸弹 周恩来批评潘汉年 毛泽东批评林彪 第三章 烈火焚身 秘密外贸运输线 在美国街头演讲的中国将军 贤达登台,太子出马 水泊梁山聚义旗 千古憾事 第四章 谁敢涉险 毛泽东的时间表 南下、北上,都是险棋 罗隆基向中共提出自己的政纲 第一批海上冒险家 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傅作义 新政协增添建国使命 李济深也有自己的战略判断 第五章 恩仇似海 胡愈之修改毛泽东的时间表 李济深身不由己 周恩来心细如发 圣诞夜,到处都有大动作 第六章 第三条路 两份元旦文告 一条第三道路 “寡助”者“失道” 争论“一边倒” 今夜与君共舞 政治蒙太奇 代总统李宗仁乃第三力量领袖 莫斯科来的神秘客人 第七章 第四方面 林彪入城那天的傅作义 “知北游” “四老”、“三通”、“第四方面” 进京赶考,千古绝唱 毛泽东怎么打麻将 周恩来月下飞车追何人? 一步之差 斯大林有没有反对中共过江? 第八章 热血交融 毛泽东没有踏进紫禁城半步 刘少奇到天津走亲戚 柳亚子牢骚何来 上海浴血 美苏大使都离任 册封西藏班禅 第九章 大事多难 地方的“政治协商” 参加新政协的资格 老蒋的“封海”计划 中共领袖失踪 美国送来白皮书 名角汇聚,好戏连台 两个没有亲生孩子的女人 仙山国宴,香岛枪声 第十章 人事问题 怀仁堂声乐辉煌 头发的故事 北平有些满族人哭了 新中国的旗号 人民政协长期存在 有争议的副主席人选 开国大典前夜 附录 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致李济深、沈钧儒电 各民主党派与民主人士李济深等响应中共“五一口号”的通电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复各民主党派与民主人士李济深等电 到达解放区的民主人士李济深等五十五人发表对时局意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各单位代表名单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后记 试读章节 这天,周恩来、任弼时抵达河北平山西柏坡。中央机关的干部战士和民工一起动手,打窑洞、盖房子,安营扎寨。 第二天,南京举行第二轮选举,三名候选人中李宗仁领先。蒋介石顾不得民主门面,亲自出马助选孙科,激怒另两位候选人,程潜、李宗仁先后宣布退出选举。25日,南京国大停摆。 这天,毛泽东还在城南庄。由于准备赴苏联访问,他停留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城南庄,没有去中共中央机关驻地西柏坡。毛泽东致电西柏坡的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就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提出六项议题,开首就是:“邀请港、沪、平、津等地各中间党派及民众团体的代表人物到解放区,商讨关于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并成立临时中央政府的问题。” 就在国民党忙于窝里斗的时候,毛泽东把成立临时中央政府摆上首要日程! 不过,此时,毛泽东提出的“商讨”,尚未规定“政治协商会议”这个形式。 两天后,也就是27日,毛泽东致电晋察冀中央局城市工作部部长刘仁,委托他转告北平的民主人士张东荪、符定一,邀请他们及许德珩、吴晗等民主人士来解放区参加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会议,讨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和关于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合作及纲领政策问题。毛泽东写道:“会议名称拟称为政治协商会议,开会地点在哈尔滨,时间在今年冬季。” 这是中共中央首次明确部署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此前,1947年的一份文件也曾提到召开政协的设想,但尚未实施。 一边“国大”,一边“政协”,宪政竞争开始了! 28日,南京国大复会,第三轮投票选举副总统,程潜被淘汰。当晚,蒋介石亲自布置支持孙科,反对李宗仁。 29日第四轮投票,蒋介石一直守候在收音机旁听取点票,当听到李宗仁票数过半时,蒋介石一脚踢翻收音机,气喘如牛。民主也是双刃剑。本想用来制服别人,如今却制约了自己。 蒋介石驱车在郊外狂奔,刚开到中山陵,又喝令调头飞驰;刚开回总统官邸,又上车开向汤山。 南京选举热闹。河北,共产党的新华社连日发表评论:《新筹安会》、《破车不能再开》等等,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 共产党内了解老蒋脾气的人不少,国民党元老廖仲恺的儿子廖承志就是一个。老蒋越生气,廖承志越乐和。 廖承志天性活泼幽默,讲笑话,画漫画,都是高手。新华社有对年轻男女结婚,他赠送一幅漫画,画中男女头像惟妙惟肖,可是,两人的下半身,却像油条一样拧在一起!笑得大家肚子疼,羞得新娘不敢看。此时,一个小青年突然发现:廖社长的屁股后面怎么钻出个扭动的虫子?定睛看去,原来是廖承志的裤子破了一个洞,他把自己的手指头从里面伸出逗人。 如此出身,如此性格,却深得毛泽东、周恩来器重,赋予发布新闻之大权。据说,数十年后,廖承志又被确定为国家副主席候选人,可惜在选举前因病去世。 南京的“副总统”可没有这般轻松。4月30日,头天当选的李宗仁携夫人到黄埔路总统官邸拜见,在会客室里枯坐30分钟,蒋总统夫妇才姗姗而出。相对无话,李宗仁尴尬辞出。 宪政,留给南京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就在同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在河北城南庄召开。 撤离延安以后,中共五大书记首次聚首,毛、刘、朱、周、任,大家挤在低矮的民房里,烟气弥漫,屁味浓郁,廖承志电报又引起哄堂大笑。 笑声中,会议首先讨论五一口号。 周恩来说:在1946年政协破裂之时,我们就决定:如蒋自行改组政府,召开国大,那是他先分裂,我即召开人民代表会议。现在的五一口号,从形式上看是恢复1946年1月政协会议的名称,但这个政协内容和性质都不同。五一口号不是宣传口号,是行动口号。 刘少奇说:我们先提政协这个口号,可以起号召作用,团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目前,召开政协会议的时机已经成熟。 当天,五一口号通过新华社电波发出。 国大闭幕,正好是5月1日。蒋总统从共产党那里收到五一口号这个大礼。 观看闭幕演出的蒋介石,此时不得不忧虑:毛泽东那边在上演什么戏? 毛泽东在唱“三堂会审”。 文戏要靠武戏开场。发出五一口号之后,毛泽东的注意力立即集中在中原战局。 为了把战争引入敌占区,导致攻守的转换,毛泽东已派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大别山。现在,毛泽东又要部署粟裕率三个纵队南下江南,与刘邓配合,在敌军腹地搅海翻江。可是,粟裕却提出反对意见。这天,中央五大书记在城南庄聚会,集体审听粟裕意见。 与中央军委主席唱反调,大将粟裕心中也不免忐忑。但是,粟裕还是要唱。因为毛泽东不是蒋介石。 毛泽东与蒋介石都要指挥全国战事,蒋介石可以飞来飞去现场督战,毛泽东却只能蹲在窑洞运筹帷幄。但是,蒋介石飞到哪里都是强迫哪里执行自己的命令,毛泽东发出指令却总是尊重现地指挥员的意见。“具体部署,由你们在战场相机行事”,这是毛泽东给部属的电报的常用语言。 南京那边,蒋总统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往往一意孤行。 城南庄这里,毛泽东却吸收粟裕意见,同意粟裕部暂不渡江,在中原地区打几个大仗。 对于粟裕的“抗上”,毛泽东非但不恼,还把司令员陈毅调走,把华东野战军的指挥权都交给粟裕。 后来的战果证明:粟裕的见解相当科学。 同时也证明:毛泽东的决策堪称民主。 南京就职典礼,长袍马褂的蒋总统身边,肃立身着军便服的副总统李宗仁。 蒋介石得意,李宗仁看来像自己的副官。 李宗仁恼火,老蒋在着装这样的小事上都玩弄副职,以后怎么共事? 二十世纪中期,中国的政治舞台,最受欢迎的剧目是宪政民主。 “国民大会”,对于中国的各党派是个重要检验。历史证明:凡是追随国民党参加国大的党派,如民社党、青年党,都失去将来参与新中国政治的机会。 “五一口号”,对于中国的政治格局是次关键的转折。历史表明:凡是响应中共“五一口号”的民主党派,大都参与政治协商,成为新中国的参政党。 但是,在1948年5月1日的时候,南京那里,还是世界各国承认的中央政府;西柏坡这边,不过是共产党割据的反叛根据地。 中共的五一口号能否得到普遍响应,尚属悬疑……P10-13 序言 人皆有母,谁是共和国的母亲? 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国家主席,决定中央人民政府组成人员。那么,共和国是由全国人大批准成立的? 可是,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召开是1954年,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却是此前的1949年。显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并非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经全民普选产生;而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这就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法律程序。 问题在于:首届全国人大产生于建国五周年之后,那么,五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由哪个机关履行法律程序? 这不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问题,而是中国政治的实际问题。 历史事实是: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代宪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定国号、国都、纪年、国歌、国旗、国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中央人民政府,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授权中央人民政府筹备并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次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举行。 我们的共和国就是这样诞生的。 一个国家的诞生! 能够决定共和国诞生的“全国政协”,当然引起格外的关注。 这又带来下一个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是否符合民主政治的要求? 让我们回放历史的镜头…… 后记 历史永远是新鲜的,只要你的眼睛永远新锐。 作为共和国同龄人,我自然对共和国的诞生格外敏感。这就发现,新中国的建立,既是枪杆子“打”出来的,也是开大会“选”出来的。历史经验,为现代政治提供了深刻的警示;历史故事,也为现代文学积累了生动的素材。我决心写本书,填补从政治角度描写开国的空白。 人所共知,中国的1949是个辉煌的年代,规模宏大的解放战争,名角汇聚的政协会议,令人赞叹敬服。当时,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政治斗争,重要焦点是争取中间党派。以往关于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记载,多是一呼百应,肝胆相照,一切阻力不过来自国民党破坏。可深入考察,就会看到历史的复杂性:中共与民主党派之间,也有从相疑到相知的历程;中共领袖与民主人士之间,也有私人关系的恩怨情仇;共产党内部,也有山头和怪话…… 我采访了首届政协的亲历者童小鹏、罗青长、周子健、刘昂、罗涵先、张克明、司徒丙鹤、朱世同、梅黎、成元功、陈播、宋垄、王仲方、刘坚夫、任远、李云等,周恩来后人周秉德、李济深后人李筱桐、张澜后人张梅颍等,请教有关专家熊华源、许卿卿、黎明中、靳晋、石光树、鲁振祥、王双梅、蔡庆新、张燕妮、高建中、王志坚、尹祺、张源洪、李海文、郑振环、明振江、赵继烈等,查阅有关档案,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素材。撰写修订十余年,独家完整记述新中国建立的政治运作历程。 依据这本书的内容,我参与创作了重大题材电影《肝胆相照》、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开国前夜》、五集纪录片《协商共和》,主讲6期电视讲座《协商建国》。 时间改变色彩,有些事情越来越淡,有些事情却越来越浓。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时创立的国家政治体制,沿用至今。那时创造的政治运作方式,也被今人称为“协商民主”。20世纪中叶,这地球似乎只有苏联和美国两条道路可走,21世纪行来,人们却发现还有一条跑得更快的中国道路!人世间颇有些珍贵遗产,像基因一样,贯穿历史,直抵未来。 古人云:隔代修史。时间隔得久些,写书人也超脱些。可当代人等不及,当代科学不仅要寻找基因,还要改造基因!我也不甘心,我们这代人应该审视自己,既要查验自己的诞生,也要检讨自己的成长。我已经写了新中国的诞生,我还要写新中国的成长,这是我们这一代的亲身经历,写来应该更为生动。 衷心希望更多的知情人和广大读者,为我提供新的素材。 本书照片由当事人亲属提供,请摄影者与作者联系。 郝在今 2010年4月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