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此次“拟话本小说”单元推出的作品之一是李渔所撰《十二楼》。全书分十二卷,每卷演绎一个故事,以每一故事中的楼名为篇名。故事多写男女爱情、家庭婚姻,间及社会百态。与大多数同类小说不同,其内容并非都是摹写社会人生的实况,多篇作品中营造的小说世界与现实生活的情境似是而非,尤其是作品在其中融入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境遇和体验,着意宣示作者自己别出心裁的经验之论和游戏人生的意趣。除了作者投入自己、表现自己外,当然也避免不了那个时代的作品所特有的关乎名教、风化的说教。作品构思别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出人意表,可读性较强。
《十二楼》又名《觉世名言》。原刊本刻于清顺治间,署“觉世稗官编次,睡乡祭酒批评”。首有杜濬序,署“顺治戊戌(1658)中秋日钟离濬水题”。觉世稗官即李渔;睡乡祭酒、钟离濬水均为杜濬别号。
李渔的《十二楼(插图)/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分十二卷,每卷演绎一个故事,以每一故事中的楼名为篇名。故事多写男女爱情、家庭婚姻,间及社会百态。多篇作品中营造的小说世界与现实生活的情境似是而非,尤其是作品在其中融入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境遇和体验,着意宣示作者自己别出心裁的经验之论和游戏人生的意趣。构思别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出人意表,可读性较强。
合影楼
第一回 防奸盗刻意藏形 起情氛无心露影
第二回 受骂翁代图好事 被弃女错害相思
第三回 堕巧计爱女嫁媒人 凑奇缘媒人赔爱女
夺锦楼
第一回 生二女连吃四家茶 娶双妻反合孤鸾命
三与楼
第一回 造园亭未成先卖 图产业欲取姑子
第二回 不窝不盗忽致奇赃 连产连人愿归旧主
第三回 老侠士设计处贪人 贤令君留心折疑狱
夏宜楼
第一回 浴荷池女伴肆顽皮 慕花容仙郎驰远目
第二回 冒神仙才郎不测 断诗句造物留情
第三回 赚奇缘新诗半首 圆妙谎密疏一篇
归正楼
第一回 发利市财食兼收 恃精详金银两失
第二回 敛众怨恶贯将盈 散多金善心陡发
第三回 显神机字添一画 施妙术殿起双层
第四回 侥天幸拐子成功 堕入谋檀那得福
萃雅楼
第一回 卖花郎不卖后庭花 买货人惯买无钱货
第二回 保后件失去前件 结恩人遇着仇人
第三回 权贵失便宜弃头颅而换卵 阉人图报复遗尿溺以酬涎
拂云楼
第一回 洗脂粉娇女增娇 弄娉婷丑妻出丑
第二回 温旧好数致殷勤 失新欢三遭叱辱
第三回 破疑人片言成二美 痴情客一跪得双娇
第四回 图私事设计赚高堂 假公言谋差相佳婿
第五回 未嫁夫先施号令 防失事面具遵依
第六回 弄巧生疑假梦变为真梦 移奸作荩亏人改作完人
十卺楼
第一回 不糊涂醉仙题额 难摆布陕婿完姻
第二回 逞雄威檀郎施毒手 忍奇痛石女破天荒
鹤归楼
第一回 安恬退反致高科 忌风流偏来绝色
第二回 帝王吃臣子之醋 闺房罢枕席之欢
第三回 死别胜生离从容示诀 远归当新娶忽地成空
第四回 亲姐妹迥别荣枯 旧夫妻新偕伉俪
奉先楼
第一回 因逃难姹妇生儿 为全孤劝妻失节
第二回 几条铁索救残生 一道麻绳完骨肉
生我楼
第一回 破常戒造屋生儿 插奇标卖身作父
第二回 十两奉严亲本钱有限 万金酬孝子利息无穷
第三回 为购红颜来白发 因留慈母得娇妻
第四回 验子有奇方一枚独卵 认家无别号半座危楼
闻过楼
第一回 弃儒冠白须招隐 避纱帽绿野娱情
第二回 纳谏翁题楼怀益友 遭罹客障面避良朋
第三回 魔星将退三桩好事齐来 囮局已成一片隐衷才露
合影楼
(合影楼)第一回防奸盗刻意藏形 起情氛无心露影
词云:
世间欲断钟情路,男女分开住。掘条深堑在中间,使他终身不度是非关。堑深又怕能生事,水满情偏炽。绿波惯会做红娘,不见御沟流出墨痕香?
——右调《虞美人》
这首词,是说天地间越礼犯分之事,件件可以消除,独有男女相慕之情、枕席交欢之谊,只除非禁于未发之先。若到那男子妇人动了念头之后,莫道家法无所施,官威不能摄,就使玉皇大帝下了诛夷之诏,阎罗天子出了缉获的牌,山川草木作刀兵,日月星辰皆为矢石,他总是拼了一死,定要去遂心了愿。觉得此愿不了,就活上几千岁然后飞升,究竟是个鳏寡神仙;此心一遂,就死上一万年不得转世,也还是个风流鬼魅。
到了这怨生慕死的地步,你说还有甚么法则可以防御得他?所以惩奸遏欲之事,定要行在未发之先。未发之先又没有别样禁法,只是严分内外,重别嫌疑,使男女不相亲近而已。儒书云“男女授受不亲”,道书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这两句话极讲得周密。男子与妇人亲手递一件东西,或是相见一面,他自他,我自我,有何关碍,这等防得森严?要晓得古圣先贤也是有情有欲的人,都曾经历过来,知道一见了面,一沾了手,就要把无意之事认作有心,不容你自家做主,要颠倒错乱起来。譬如妇人取一件东西递与男子,过手的时节,或高或下,或重或轻,总是出于无意。当不得那接手的人常要画蛇添足,轻的说他故示温柔,重的说他有心戏谑,高的说他提心在手、何异举案齐眉,下的说他借物丢情、不啻抛球掷果。想到此处,就不好辜其来意,也要弄些手势答他。焉知那位妇人不肯将错就错?这本风流戏文,就从这件东西上做起了。至于男女相见,那种眉眼招灾、声音起祸的利害,也是如此,所以只是不见不亲的妙。不信,但引两对古人做个证验。李药师所得的红拂妓,当初关在杨越公府中,何曾知道男子面黄面白?崔千牛所盗的红绡女,立在郭令公身畔,何曾对着男子说短说长?只为家主公要卖弄豪华,把两个得意侍儿与男子见得一面,不想他五个指头一双眼孔就会说起话来。及至机心一动,任你铜墙铁壁,也禁他不住,私奔的私奔出去,窃负的窃负将来。若还守了这两句格言,使他“授受不亲”,“不见可欲”,那有这般不幸之事!我今日这回小说,总是要使齐家之人,知道防微杜渐,非但不可露形,亦且不可露影,不是单阐风情,又替才子佳人辟出一条相思路也。
元朝至正年间,广东韶州府曲江县有两个闲住的缙绅,一姓屠,一姓管。姓屠的由黄甲起家,官至观察之职;姓管的由乡贡起家,官至提举之职。他两个是一门之婿,只因内族无子,先后赘在家中。才情学术,都是一般,只有心性各别。管提举古板执拘,是个道学先生;屠观察跌荡豪华,是个风流才子。两位夫人的性格起先原是一般,只因各适所天,受了刑于之化,也渐渐地相背起来。听过道学的,就怕讲风情;说惯风情的,又厌闻道学。这一对连襟、两个姊妹,虽是嫡亲瓜葛,只因好尚不同,互相贬驳,日复一日,就弄做仇家敌国一般。
起先还是同居,到了岳丈岳母死后,就把一宅分为两院,凡是界限之处,都筑了高墙,使彼此不能相见。独是后园之中有两座水阁,一座面西的,是屠观察所得,一座面东的,是管提举所得,中间隔着池水,正合着唐诗二句:
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
陆地上的界限都好设立墙垣,独有这深水之中下不得石脚,还是上连下隔的。论起理来,盈盈一水,也当得过黄河天堑,当不得管提举多心,还怕这位姨夫要在隔水间花之处窥视他的姬妾,就不惜工费,在水底下立了石柱,水面上架了石板,也砌起一带墙垣,分了彼此,使他眼光不能相射。从此以后,这两份人家,莫说男子与妇人终年不得谋面,就是男子与男子,一年之内也会不上一两遭。
P1-2
觉道人山居稽古,得楼之事类凡十有二。其说咸可喜。推而广之,于劝惩不无助。于是新编《十二楼》,复裒然成书。手以视余,且属言其端。余披阅一过,喟然叹觉道人之用心不同于恒人也。
盖自说部逢世,而侏儒牟利,苟以求售,其言猥亵鄙靡,无所不至,为世道人心之患者无论矣;即或志存扶植,而才不足以达其辞,趣不足以辅其理,块然幽闷,使观者恐卧而听者反走,则天地间又安用此无味之腐谈哉!今是编以通俗语言鼓吹经传,以入情啼笑接引顽痴,殆老泉所谓“苏张无其心.而龙比无其术”者欤?
夫妙解连环,而要之不诡于大道,即施、罗二子,斯秘未睹,况其下者乎!语云“为善如登”,笠道人将以是编偕一世人结欢喜缘,相与携手徐步而登此十二楼也,使人忽忽忘为善之难而贺登天之易,厥功伟矣!
道人尝语余云: “吾于诗文非不究心,而得志愉快,终不敢以小说为末技。”嗟呼!诗文之名诚美矣,顾今之为诗文者,岂诗文哉?是曾不若吹篪蹴鞠,而可以傲入神之艺乎!吾谓与其以诗文造业,何如以小说造福;与其以诗文贻笑,何如以小说名家。
昔李伯时工绘事,而好画马,昙秀师呵之,使画大士。今笠道人之小说,固画大士者也。吾愿从此益为之不倦,虽四禅天不难到,岂第十二楼哉!
钟离睿水题于茶恩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