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蒋介石与黄埔三杰》由尹家民著,介绍了黄埔“三杰”——陈赓、蒋先云、贺衷寒所走的不同道路、爱情悲喜。全书分为十二章,包括:辞职——角逐校长的赌注、黄埔“三杰”来自湘江、婚变的根子早已埋下、学生军能打赢第一仗吗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蒋介石与黄埔三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尹家民 |
出版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本《蒋介石与黄埔三杰》由尹家民著,介绍了黄埔“三杰”——陈赓、蒋先云、贺衷寒所走的不同道路、爱情悲喜。全书分为十二章,包括:辞职——角逐校长的赌注、黄埔“三杰”来自湘江、婚变的根子早已埋下、学生军能打赢第一仗吗等。 内容推荐 大革命狂飚起落的壮观图景,黄埔“三杰”也由此书而广为人知。这本《蒋介石与黄埔三杰》由尹家民著,将蒋介石初创时期的“励精图治”、他的政变与情变、以及黄埔“三杰”——陈赓、蒋先云、贺衷寒所走的不同道路、爱情悲喜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本《蒋介石与黄埔三杰》适合民国历史爱好者阅读。 目录 回顾黄埔军校(代序) 楔子 一个美国记者访问蒋介石与周恩来 他为何盯着宋美龄的尖指甲 拜访博闻强记的周恩来 第一章 辞职——角逐校长的赌注 证券交易所的政治交易 宋美龄出现 筹备处群龙无首 廖仲恺急电蒋介石 在军阀烟榻上求款 心绪不宁的蒋介石打了毛氏 请蒋不如激蒋 第二章 黄埔“三杰”来自湘江 警方悬重赏缉拿的蒋先云 穷困僚倒的贺衷寒 考错学校的陈赓 考场角逐 蒋介石视为奇才 家里是另一个世界 陈洁如自恋 第三章 婚变的根子早已埋下 任命书 表白婚姻 一场火烧出蒋介石的笑 戴季陶辞职 陈赓、蒋先云被禁足 贺衷寒给邓演达一个难堪 第二夫人出现在卧室 校长说媒 周恩来像一团火 蒋先云有难言之隐 贺衷寒决心另立门户 白花与血花 对台戏 贺衷寒青春骚动 第四章 学生军能打赢第一仗吗? 护卫车厢里唇枪舌剑 孙中山似乎预感来日不多 平定商团叛乱 手令 蒋介石落马,陈赓救命 第五章 前线传来的内幕消息 蒋介石的三件宝 携儿上战场 敢死队宣传队 世界作战史上少有的恶仗 “军校为何不招女生?” 蒋介石写情书的心情被搅乱了 辩才贺衷寒巧言说动廖仲恺 第六章 三杰各领风骚 周恩来发令过江遇险 蒋介石从自我陶醉中惊醒 左打一下,右打一下 麻将风波 前敌总指挥被炸掉半边身子 第七章 刺杀令 驱逐令 插小旗的汽车中弹 回东山别墅途中被截杀 廖仲恺倒在血泊中 周恩来险遭不测 后辈与元老、把弟与把兄 蒋介石想起许崇智手中信,像吃了个苍蝇 第八章 “向使当初身便死” 汪、蒋已不是第一次联盟 贺衷寒、蒋先云共同提升 惠州苦战 蒋介石不死即被俘,陈赓搭救 贺衷寒自怨命运不佳 周恩来喝酒,蒋介石乘机要名单 第九章 中山舰的迷雾 “当侍从,可以磨炼你的性格” 娼妓陷阱 密报引起蒋介石共鸣 共产党员名单上的圈 中山舰奉命起航 李之龙落入圈套 周恩来被囚造币厂 戒严令之夜 蒋介石说:“等到我死了,你们看我的日记。” 第十章 “三杰”人生的戏剧性一幕 心冒火 枪走火 秘书与夫人各含苦衷 莫斯科城 贺衷寒重整旗鼓 从密室到礼堂胡汉民大讲苏武牧羊 第十一章 戴上总司令的金冠 北校场誓师陈洁如蒙羞 “一正压三邪” 最得意的学生与先生貌舍神离 蒋、白小庙求签 劝蒋如劝小孩 第十二章 政变与情变的车轮同时运转 政变前,蜘蛛般结网 始于上海又终于上海的婚姻 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都秘密会议 血腥的四月 周恩来又一次脱险 相逢在武汉街头 “活着回来,我陪伴你” 爱情是火,而心是火焰 到任 惨烈悲壮的最后一瞥 周恩来说:“撮合你们的是我,拆散你们的也是我” 且作焦山一游 宋美龄想起美国小镇 并非最后的结局 附录 蒋先云:壮怀激烈的黄埔英才 介绍他入党和报考黄埔军校的都是毛泽东 入学考试和毕业考试都列第一的奇才 深得蒋介石信任又坚决脱离蒋介石 最惨烈悲壮的牺牲,写就光辉而短暂的人生 陈赓三次腿伤传奇 惠州苦战,陈赓右腿第一次受伤,他拔出子弹继续前进 会昌城外,腿又负重伤,治腿的医生感动得当了红军 扶山寨,腿再度负伤,离队治伤,一路充满了凶险 陈赓四进南昌城 一进南昌:婉拒蒋介石留用,逃离险境 二进南昌:参加起义,撤离时身负重伤 三进南昌:又见蒋介石,誓不相从 四进南昌:虽为座上宾,却不以胜利者自居 贺衷寒后来的事 试读章节 苏兹贝格飞往高雄。蒋介石患了感冒,在那里养息。 蒋介石的住所是一幢宽大的、外表不显眼的建筑。房子周围树木苍翠,快乐的雀鸟在呜叫。它坐落在高雄市外的海滨西子湾,不时传来海浪细微的扑打声。会客厅方方正正,周围摆满了又重又大、有细工雕成龙凤花样的靠背椅,上面铺了松软的坐垫。还有一些人造革面的沙发,样子不好看,坐着倒还舒服。 苏兹贝格刚坐下,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步入客厅。苏兹贝格打量着蒋介石。按西方人的标准,蒋比他想象的要矮小得多,高不过5、6英尺,很消瘦,但很健康,装束也整齐。一身笔挺的中山装。苏兹贝格认为,那是一种不带军衔章的高领军装。当他的目光转向宋美龄的时候,他的蓝眼睛着实惊愕地张大了,浑身微微打卜阵寒战。 来此之前,他曾耳闻不少宋美龄的风流韵事和非凡才能。包括1940年得了2200万票,仅以500万票差距,败给罗斯福的美国总统共和党候选人威尔基的传闻。1942年8月26日,威尔基应邀访问重庆。晚宴席间,威尔基与宋美龄悄悄离座,不知去向。这可惹怒了蒋介石,他带领三名荷枪实弹的随身侍卫,挨个检查房间……直到清晨4时,威尔基才像个快活的小伙回到寓所,向同伴叙述一幕幕发生在他和宋美龄之间的事,感叹道:“夫人的仪表和风度,令我心神荡漾。我已邀请夫人同返华盛顿,她也愉快地接受了邀请。”陪同威尔基访华的出版界大亨,同时也是苏兹贝格叔父的朋友考尔斯闻言色变,怒不可遏:“我完全同意蒋夫人是我们所见过的最美丽、聪明和性感的女人之一。我也了解你们之间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在重庆报界关于你们的流言蜚语已经够多了。你在这里代表了美国总统,你还希望1944年能再度被提名,竞选下届总统。”威尔基仍然不从。直到考尔斯说出届时他的太太和儿子可能会到机场接他,蒋夫人的出现将造成如何尴尬的场面时,威尔基才气得跺脚离去…… 苏兹贝格很想证实这段花边新闻。可眼前的宋美龄却令他失望。他看着她走过来,肩膀稍许有点耷拉下来,步履也很蹒跚。她穿着一件长长的、圆筒形的中国式黑旗袍。他猜想她过去可能是漂亮的,现在她的面容却带着凶相,又很粗糙。从这一点,他确信考尔斯在重庆市中心妇幼医院顶层一个公寓找到宋美龄,告诉她不能和威尔基先生一起回华盛顿时,宋美龄的长指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考尔斯脸上使劲抓了一下,以致整整留了一星期的疤痕,这件事肯定是真的(后有文章论述此事并不属实)。一第二年,他带着这种疑惑,去伦敦访问了丘吉尔夫人。丘吉尔夫人显然觉得宋美龄很狡猾善变。她问道:“蒋夫人现在仍然那样漂亮吗?”苏兹贝格回答:“她现在脸上显出更多的是邪恶而不是漂亮。”丘吉尔夫人赞同地笑起来。她说她对蒋夫人实在无法容忍。罗斯福夫人对她说过,蒋夫人有一次旅居纽约,跟罗斯福夫人回到她自己的旅馆房间里,发现在门外的两名联邦调查局人员正在打瞌睡。次日,蒋夫人问起罗斯福夫人那两名调查局人员怎么样了。后者说,她猜想他们一定受到了训斥。蒋夫人用手齐着脖子比划了一下,说:“在中国早该这样!”“这对女主人实在太无礼了,你说是不是?”丘吉尔夫人问苏兹贝格。她又说,她丈夫在开罗会议之前从未见过蒋夫人。在那以前,有一次他在华盛顿拜访罗斯福的时候,总统说:“我希望你能见到蒋夫人,她是一位漂亮的女人。”于是罗斯福给她打个电话,邀请她第二天同丘吉尔一起午餐。蒋夫人回话说,除非是丘吉尔先去拜访她,否则她不来。丘吉尔夫人还说,她虽然穿着中国式时装,但是她的旗袍和首饰都是西方名家商号设计的…… 苏兹贝格把目光又回到蒋介石身上,他们的目光劈面相遇。过了一会儿,苏兹贝格抬起头来,看看四周略有些斑驳的壁面,问道: “在你为了建立中国统一政府的漫长斗争生涯中,这个时期是否算是最低潮了?” 蒋介石吃了一惊,勉强地笑笑:“不。我命运中的最低点是在1926年。当时刚从广州出发,带领着我的不到五百名的学生军。”P1-3 序言 回顾黄埔军校 中国大革命时期,全国各地都知道广州有两所著名的革命学校,一所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毛泽东同志办的;一所是广州黄埔岛上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广州的这两所学校,为中国革命培育了一大批革命的火种和军事人才。 黄埔军校名扬中外,一度是全国革命青年向往的革命学府。尽管后期的黄埔军校变成了蒋介石培植私人势力的反动大本营,它的前期还是进步的,革命的。我记得,黄埔军校招生是从1924年初开始的。当时,我正在太原谋事,听太原国民师范学校的同学说,黄埔军校在上海招生。我们十几个同学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和个人生活出路的愿望,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上海应考。那时,我们只是朦朦胧胧想革命,知道孙中山是伟大人物,并不知道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帮助下创办的。 为什么要办黄埔军校?事后得知,由于孙中山搞了多年的革命,没搞出个名堂,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要走俄国人的道路。他对十月革命的胜利十分钦佩,曾致电列宁,提出“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1921年,以列宁为代表的共产国际派代表马林到了中国,在桂林与孙中山举行了秘密谈判。这次谈判,促进了孙中山做出改组国民党及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决心。此后,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一步步加深。1923年8月,孙中山派蒋介石、张太雷等四人组成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到苏联去考察党务和军事,并参观了苏联的红军和一些军事院校。不久,在孙中山领导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决定,建立“陆军讲武堂”,正式命名为“国民军军官学校”,由孙中山任校长。苏联对孙中山说,要搞一支革命的军队,靠旧军队是不行的。什么滇军、湘军、赣军、桂军、鄂军,都靠不住。孙中山就下决心先办军校。原定的“国民军军官学校”,还没开办,又决定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任蒋介石为筹备委员会的委员长,并指定以黄埔岛上的旧水师学堂和陆军小学的旧址为校址。 黄埔军校招生具体简章,我们到上海以后才看到。政治思想条件、学历条件、身体条件,要求是颇严的。什么“能了解国民革命速须完成之必要者,或者有接受本党主义之可能性,无抵触本党主义之思想”,什么“旧制中学毕业及与中学相当程度之学校毕业”,什么“营养状态良好,强健耐劳,无眼疾、痔病、肺病、花柳病等疾害”。考试规定既要笔试,又要口试,笔试要考作文、政治、数学,口试要“观察对于三民主义了解之程度和性质,志趣、品格、常识、能力等项之推断,及将来有无发展之希望”等等。其实多是些空文,后来并没能完全办到。 4月中旬,在上海环龙路一号进行了初考。初试比较容易,考试第三天,我就接到通知被录取了c接着,每人发给了_一点路费,大概是五块钱,要我们到广州参加复试。 我是和十几个同学,从上海乘坐火轮船去广州的。此时的五羊城,和北方、上海都大不一样,革命的气氛很浓,《广州国民报》天天公开登载革命者活动的消息,孙中山大元帅的名声很大。一天,我们听说孙中山在一个学校演说,就自动跑去听。接连听过三次,因为是头一次看到这个伟大人物,只顾看人,他讲的话又多是广东官话,听不大懂,印象深的是讲民主主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要“以俄为师”。我们在太原国民师范读书时,听说过俄国革命,知道列宁和劳农政府,孙中山这时明确地提出这些主张,使我们对这位革命领袖很钦佩,更坚定了考黄埔的决心。 复试是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进行的。政治试题不难,由于我们从报纸上看到一些文章,记了些术语,考的结果不错;作文也还可以;数学、三角、代数,因为没基础,几乎交了白卷。复试下来,大家心里又凉了。每天蹲在小旅馆里,不知命运如何,心神不定地等着。一天,忽然来了通知,想不到我们山西的十几个同学,全被录取了。大家十分高兴。 5月初,我们就到黄埔岛,开始了军校生活。 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举行了开学典礼。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乘江固号军舰来到黄埔岛,先巡视了学堂和寝室,又进大礼堂作了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他的话精辟,革命性强,说服力也强。他说:“中国的革命有了13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孙中山要求黄埔同学: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一心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他特别强调:一个革命军人要有舍身精神,要不怕死。他说:“我敢说革命党的精神,没有别的秘诀,秘诀就在不怕死。”孙先生这篇《在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的演说》,当时对大家是极大的鼓舞,是篇很好的讲话,今天读起来仍感亲切。 黄埔军校第一期录取了470人。开始是四个队。我在第一队。以后湖南讲武堂来到后又编了第五、六队。我所在的第一队140多人,分为九个班,同学中各省的人都有。第一次上课是填表,集体加人国民党。毫无思想准备,想不到人国民党的手续这么简单,一堂课下来,都成清一色的国民党员了,后来一些同志都当笑话说。 黄埔军校初期的组织,是以孙中山为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军校设教授部、政治部、军需部、管理部和军医部。政治部主任开始是戴季陶。此人讲话总是贩卖礼义廉耻、忠孝节义一套。由于学生哄他,不久下台了。嗣后政治部主任换成了周恩来同志。聂荣臻同志是政治部秘书。何应钦为军事总教官。共产党员恽代英、肖楚女等都任过军校的教官。学校的课程是很多的,军事、政治每天都排得满满的。政治教育是以革命理论和革命知识为主要内容。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列入正课。在军校训令中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书籍,本校学生皆可阅读。”黄埔的军事课,主要是讲典范论和四大教程,如《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野外勤务》以及《战术学》、《兵器学》、《筑城学》、《地形学》,另外还设有《军制学》、《交通学》、《实地测图》。总之,从单兵动作到排连营,行军、宿营、战斗中的联络和协同,都依次循序实施,每天的活动都很紧张。训练和一日生活要求都很严格。操场紧靠珠江口,涨潮时操场里的水都漫过了脚,照样要出操。学生兵不准吸烟,会吸烟的人只得偷着吸。一个学生发10个毫子零用费,因为不准出黄埔岛,连这点钱都花不完。 黄埔军校从成立就不是闭门读书。记得第一期开学不久后的8月,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这是北洋军阀混战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段祺瑞联合张作霖,反对直系的曹锟、吴佩孚。孙中山与段祺瑞、张作霖呼应,亲自率兵到韶关,准备北伐。孙中山这位大元帅,在广州只有个大本营,没有多少部队。那时陈炯明在东江,已经与孙中山唱对台戏了。赣军、湘军、滇军、豫军、桂军,都靠不住。孙中山当时认为比较可靠的,是黄埔这帮学生兵和教导团。9月上旬,我们第一队作为孙中山的卫队到了韶关,任务是放哨、警卫。这次随孙中山一起到韶关的还有宋庆龄同志,以及苏联顾问鲍罗廷和他的老婆孩子。在韶关,我们住在一个山坡上,喝水很成问题,水又不干净,蚊子很多,几乎没有不生病的。“双十节”这天,孙中山在韶关飞机场举行了阅兵,受阅部队,除了樊钟秀部、吴铁城部,还有我们黄埔军校的学生。检阅完毕,孙中山还作了简短的演讲,主要是讲北伐的意义,号召参战部队勇敢作战,彻底打垮北洋军阀曹锟和吴佩孚的统治。就在“双十节”这天,广州城内发生了商团叛乱。一时广州形势十分紧张。为平息叛乱,黄埔军校又回师广州。在平定商团叛乱的战斗中,黄埔军校学生第一次上战场,大家很勇敢,首仗打出了军威。 黄埔第一期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分配在第一、第二教导团工作。1925年2月,参加了第一次东征。这时我已毕业,分配在人伍生第三期第三队当排长,也参加了东征作战。从广州出发,历时两个多月,打遍了东江,直捣汕头。作战中,我们这支学生军担任右翼作战,可以说是人人奋勇。当时,同学中有一个口号:“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每天高唱着校歌:“以血洒花,以校为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战斗中不少黄埔学生英勇献身。6月初,滇系军阀杨希闽和桂系军阀刘震寰发动叛乱占领了广州。东征军又立即回师广州,参加了平乱,收复了广州。所以说,黄埔军校学生是从斗争中学习,又从实践中锻炼,做到了“知行合一”。正如当时一些人说的,第一期黄埔生五百人,都是热血青年,是从艰难与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五百学生和学校中的教导团,是两次东征作战的基干。没有黄埔的力量,就没有国民革命军。 毛泽东同志说过,蒋介石是靠办黄埔起家的。蒋介石这个人,有许多鬼名堂。黄埔军校开课以后,他每个星期都到学校来,要找10个学生见面,谈上几句话。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和蒋介石单独见过面,谈过话。学生多是些刚刚走向社会的青年人,当然不可能懂蒋介石那一套笼络人心的手段。许多人对蒋介石亲自找去谈话,虽是一般地问几句,都觉得高兴和新奇。一些有见识的同学,说蒋介石有点装腔作势,但多数人对他还是满意的。蒋介石通过这种个别见面和谈话,认识了不少学生,也拉拢了不少人。后来,蒋介石嫡系部队里的许多将领,都是黄埔生。 黄埔军校初期,所以有这样的革命性、进步性,是与许多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努力奋斗分不开的。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大部分是我党从各省秘密活动来的“左派”青年。黄埔从筹建开学之后,在共产党特别支部领导和支持下,以共产党员蒋先云同志为代表的进步学生,发起成立了“青年军人联合会”。这个联合会,名义上是青年军人的群众组织,实际上是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军校政治部联系青年军人的桥梁,是我们党对青年军人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蒋先云是第一队的学生,我们受他的影响很深。当时我和一队的同学大都加入了“青年军人联合会”。蒋先云同志是湖南新田具人,1921年我党成立不久,他就加入了共产党。这个同志家境很穷,考入黄埔以后,我们常常看见他晚上还在灯下读书。他斗争坚决,作战勇敢,头脑敏捷,堪称青年军人的榜样。我们在以蒋先云为首的“青年军人联合会”的旗帜下,不断地与国民党的右派和“孙文主义学会”中的反共分子斗争。“孙文主义学会”,是假借学习孙中山的学说为名的反共小集团,主要头目为贺衷寒、缪斌等,成员多是国民党右派。黄埔军校中这两个组织的斗争,越来越激烈。后来,“青年军人联合会”虽然解散了,它的影响却扩展到滇、桂、湘军所设的军官学校。它所传播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思想,为广大的青年军人所接受。我们黄埔第一期的许多同学,所以能成为共产党员,也是与“青年军人联合会”的影响分不开的。我们怀念初期的黄埔军校,同时怀念蒋先云为首的“青年军人联合会”。 黄埔军校从创立到大革命失败,培养了四期毕业生,先后还在潮州、南宁、长沙、武汉等地设立了分校,其中以武汉分校最著名,那里设立女生队,第一次招收了女生。在这些期的学生中,不少人在国共分裂以后,成了我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中坚力量和红军骨干。仅在鄂豫皖地区红四方面军和我一块工作的,就有第一期的陈赓、蔡申熙、许继慎、倪志亮;另外,还有我们大家熟悉的左权、周士第、周逸群等同志,他们也都是黄埔第一期的。黄埔第一期,也出了一批反动集团的军事头目,这也是人所共知的。尽管如此,黄埔军校初期还是值得纪念的,它的创业精神,它的革命校风是应记取的。 徐向前 一九九○年元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