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品读老子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李凤飞//张大生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老子》是一本我国最早的哲学著作。全书共五千余言,探寻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内在法则,既建构起一种包括宇宙论、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的哲学体系,又落实到治国经邦济世、立身为人处世的实用理性层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思想和“柔弱不争”的修身处世伦理原则,为道家学派思想奠定了深厚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本书品读老子,感受千古智慧的绝响。

内容推荐

《老子》作为一本哲学著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其中一至三十七章为上篇,称为道经;三十八至八十一章为下篇,称为德经,所以《老子》又被称为《道德经》。《老子》一书总结了前人的思维成果和同时代人的思想精华,创立了一个以“道”为核心,内容涉及天道人事、政治伦理和处世养生等问题的思想体系。它的成书和问世,标志着道家思想的正式形成。

目录

第一章 品读《老子》:一个古老而崭新的领导艺术学科

 第一节 老子与《老子》

 第二节 道家、道家学派与道教

 第三节 老子思想、“君人南面之术”与领导学

第二章 “道法自然”的科学发展规律品读

 第一节 道不可言先天地生

 第二节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三节 道无其不有无所不在

 第四节 从事于道者道法自然

 第五节 道莅天下善贷且成

第三章 “天心即民心”的民本思想品读

 第一节 域中四大人居其一

 第二节 守愚致柔独异于人

 第三节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第四节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第四章 “清静心明”的全局观念品读

 第一节 致虚守静观复知常

 第二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三节 知子守母没身不殆

 第四节 无观其妙有观其徼

第五章 “天道人事”的和谐管理思想品读

 第一节 有之为利无之为用

 第二节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第三节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第四节 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第五节 推天道明人事

第六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决策运筹方法品读

 第一节 善为道者蔽而新成

 第二节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第三节 然而善谋不争而善胜

 第四节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章 “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理政思想品读

 第一节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第二节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第三节 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

 第四节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第五节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八章 “厚德载物”的高尚品格修炼方法品读

 第一节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第二节 厚德载物治国安邦

 第三节 尊道贵德少私寡欲

 第四节 多予少取功成弗居

 第五节 化而欲作镇之以朴

 第六节 贵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第九章 《老子》原文

试读章节

《老子》一书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千百年来,由于研究者的身份、职业、文化素养和认识的角度不同,所以,发现的价值也不一样。政治家看到的是治国方略;军事家看到的是用兵之道,企业家看到的经营管理经验,阴谋家看到的是玩弄权术,养生家看到的是延年益寿的道法之术……凡此种种,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人们对《老子》的注释、发挥和应用,遂形成了经久不衰的研究老子思想的文化景观。《老子》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一是有的学者说《老子》是一本教人厌世、出世的书。因为它充满了消沉、厌世、出世的思想。他们列举老子在其书中所提出的一些观点,例如:无为、不争、谦退、柔弱、虚无、清静等观念,曲解其意,或望文生义、或牵强附会;同时,还因为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一文中指出: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有学者认为,老子自身都“见周之衰,乃遂去”,自隐而寻求其所向往或理想的社会,追求自身的自由,所以认定《老子》是一本教人厌世出世的书。

二是有的专家认为《老子》是一本阴谋诡诈、玩弄权术之书。他们列举《老子》书中诸如“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等文字,解释为权诈之术,为搞阴谋诡计之人提供了理论根据。这种误解,最早见于韩非子的《解老》《喻老》两篇文章之中。他说:“术者,藏之胸中,以偶(遇)众端,潜御群臣者也”,把道家的“无为”思想定义为“潜御群臣”之术。导致现在一说到老子,就与搞阴谋的人联系到一起;一说到谋略,就必说到老子学说是一门很阴险的学问,是指导领导者和人们搞阴谋诡计的学说。

三是有的学者认为《老子》是一本兵书。据传,毛泽东曾有“《老子》是一本兵书”的说法。而此观点最早见于唐代王真著《(道德经)论兵要义述》一书,认为《道德经》涉及到用兵的问题,该书“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明清之际,王夫之在谈到《老子》一书历史地位时,也特别强调它尤为“言兵者师之”。而实际说来,我们仔细考查该书,可以发现,出现“兵”字的只有九章,而这九章的内容也不是全都在谈兵,而是以兵事来阐发其哲学观点和政治观点的例证,并以此来引申、说明其哲学观点,以示其反对战争、主张和平的思想。李泽厚先生说:“《老子》是兵家的现实经验加上历史的观察、领悟、概括而为政治一哲学理论的。其后更直接衍化为政治统治的权谋策略。”当代政治家说得好,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或者说战争是政治的最后阶段。《老子》全书反对战争、反对用兵,就是对国家最高领导者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的劝诫——“夫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第三十一章),要求领导者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要用战争来解决国家间的纷争。所以,说《老子》是一本兵书,这只能说是以偏概全,只看到书的部分而没能把握老子思想的全部。

概而言之,《老子》既不是一本阴谋诡诈、玩弄权术之书,也不是一本兵书,更不是一本教人厌世、出世的书,而是一本我国最早的哲学著作。这一论断已为绝大多数专家学者所认同。《老子》五千言,的确是一部文辞优美、意义锤炼的“哲学诗”,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一样,是中国哲学的开创者。台湾著名学者陈鼓应先生指出:一部中国哲学史,“……实际上是一系列以道家思想为主干,道、儒、墨、法诸家互补发展的历史,而决不是像一些学者所描述的主要是一部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作为中国最早出现的系统哲学,老子哲学的全面与深刻是许多同时代及后代的哲学所不及的”。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些基本观念,如“道”“德”“理”“一”“无”“有”“常”等等,多是来自于《老子》,并自成一套独特的宇宙论、认识论、方法论、自然哲学与人生哲学体系。  《老子》作为一本哲学著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其中一至三十七章为上篇,称为道经;三十八至八十一章为下篇,称为德经,所以《老子》又被称为《道德经》。《老子》一书总结了前人的思维成果和同时代人的思想精华,创立了一个以“道”为核心,内容涉及天道人事、政治伦理和处世养生等问题的思想体系。它的成书和问世,标志着道家思想的正式形成。

《老子》全书共五千余言,探寻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内在法则,既建构起一种包括宇宙论、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的哲学体系,又落实到治国经邦济世、立身为人处世的实用理性层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思想和“柔弱不争”的修身处世伦理原则,为道家学派思想奠定了深厚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宇宙论方面,老子创立以“道”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认为“道”是物质世界的实体,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天下万物都是由“道”转化而来。这既体现了老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又在消除封建迷信和神学支配人的思想和观念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老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以理性的方式,宣传无神论思想的哲学家。他否定了作为人格神的“天”的尊严,而且同时赋予“天”以新义,认为天地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依照其自身规律自成自化,不需外力的推动和安排,第一个提出以自然之天来代替有意志的人格神之天。

在辩证法方面,老子的朴素的辩证思想揭示事物之存在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他从理论上系统而明确地揭示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同时,还初步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两大规律:一是对立转化规律,认为事物发展到某种极限程度时,就会转变为它的反面,即“物极必反”;二是循环运动规律,认为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种运动循环往复是永不停止的。老子的这些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认识论方面,老子在引导人们如何认识“道”的过程中,首先要求人自身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即“致虚极,守静笃”,引导人们从“静观”“玄鉴”、直觉等多方面深层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其次,强调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的重要性,提出“知常日明”的思想,表现老子对真理的炽烈追求,启迪着后来者在认识真理的道路上不断进行有效探索。

在方法论方面,老子把大“道”顺自然以行而无私的法则应用到治国爱民上,提倡领导者在工作方法上应实施“无为而治”。治国爱民上的“无为”就是无私无主观固执,随顺万物自身发展变化规律,教育领导者如何“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实现治国爱民平天下的目的。

在人生哲学方面,老子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宗旨,提倡“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第二十一章)。告诫领导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在名利财富面前做到适可而止,引导领导者按“道”的“守柔”“不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功成身退”等方法修身养性,在工作中按“天之道”,行“圣人之道”和“人之道”。

总而言之,老子作为一个朴素的自然主义者,他所关心的是如何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如何使人们生活幸福安宁。他著《老子》一书,所期待的是:所有人的行为能取法于“道”的自然性与规律性;领导者实行“无为而治”,引导人们消除狡诈机巧之心,返回到真诚朴质的心境与生活形态;政治权力不干涉人民的生活,摒弃奢侈的生活,消除战争的祸害,使国家长治久安,人们安居乐业。《老子》书中所蕴涵的睿智、智慧和哲理,标志着道家及道家思想的正式形成。P13-1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8: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