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梁实秋散文集(第5卷)(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梁实秋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梁实秋散文在台港及海外文学界影响颇大,近些年在国内也备受欢迎。究其原因,其散文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选取“普遍的,固定的人性”作为表现生活的视角,对古典艺术美的审美追求和典雅、稳健、传统的情韵美是其散文内在的“神”。另外,幽默的美学品格和优美简洁的文笔也是其散文的出色之处。《梁实秋散文集(第5卷)(精)》一书保留梁实秋散文中最精华的部分以飨读者。

内容推荐

《梁实秋散文集(第5卷)(精)》精选了梁实秋散文中“骂人的艺术”、“秋室杂忆”和“雅舍谈吃”三辑共一百余篇散文。在这些文章中,随意而不失典雅,既超脱又厚重。写尽世相人情,在最世俗的生活中品味出高雅。

目录

骂人的艺术

 自序

 骂人的艺术

 生病与吃药

 花钱与受气

 蚊子与苍蝇

 老戆看跳舞

 雅人雅事

 记诗人西湖养病

 好容易过了端午节

 吃相

 是热了!

 戒烟

 小声些!

 时间观念

 吃

 看相

 忙什么?

 小报

 粤发

 上座

 悲观

 太随便了

 挤

 司丹康

 麻雀

 阴历

 大学教授

 打架

 吐痰问题

 感情的动物

 铅角子与新角子

 旅行

 小德出入

 半开门

 缠足

 虎烈拉

 束胸

 哀挡

 信纸信封

 名片

 乐户捐

 铜板

 撒网

 招聘

 拳战

 甚有心得

 应酬话

 住一楼一底房者的悲哀

 附录

 绣衣记

 新都归客谭

 “第三种水”?

 这也算得时髦!

 留学生市价低落

 张竞生丑态毕露

 上海赛马

 记罗家伦

 当面撤换

 丹甫杂记

 《青光》启事

 留学生纽约遇盗纪

 广告

 所谓“流氓式的洋装”者

 《青光》启事

 断屠

 《到上海来的“屈死”听者!》按语

 汉口英租界出售

 一封怪信

 穷疯

 《青光》图案释

 消遣

 丹甫杂记

 跳舞

 乾坤定矣——Hr.P.T.Chen与Hiss Hidda Yen

 麻木的笑

 “凉血动物”

 新名词

 为下流的小报辩护——与上流的小报无关

 睡觉与强奸

 五卅纪念

 开会

 五卅纪念还没有过

 编辑者言

 来函照登

 粽子节

 笑话

 病从口人

 “诙谐”

 记诗人俞平伯

 笑话

 草帽

 杀人放火

 洋兵的天堂

 “竞学”大纲

 剪发的恶剧

 丹田?

 《文学大纲》第三册中译名的商榷

 我所望于我的芳邻者——留声机问题

 性学博士

 妇女的装束

 从南京回来后——四个月前的事

 检查小报

 家政

 在电车里

 商店北伐

 留声机问题

 新月书店

 高雅的“芳邻”

 “听说”、“据说”、“听人说”

 翻译家

 行为的公式

 蒙古归客之一夕话

 姓名趣话

 国语

 笑

 在里教小史

 记云裳公司

 取缔淫书

 雷殛

 电车让座问题

 饭碗

 废妾运动

 记日本之饮食店

 小人开心

 绰号

 洗澡

 让座的惨剧

 记黔人之伏虎术

 何前恭而后倨也

 一颗星

 剪发

 理想的“饭碗”

 北蒙风俗趣谈

 告张竞生

 大菜

 “竞学”大纲

 取缔性书

 狗

 再记北方人之毁身求财

 寻人

 挑痧匠

秋室杂忆

 序

 我在小学

 清华八年

 啸

 《琵琶记》的演出

 忆“新月”

 华北视察散记

 附录

 略谈《新月》与新诗

 《新月》前后

 我与《青光》

雅舍谈吃

 序

 西施舌

 火腿

 醋熘鱼

 烤羊肉

 烧鸭

 狮子头

 两做鱼

 炝青蛤

 生炒鳝鱼丝

 酱菜

 水晶虾饼

 汤包

 核桃酪

 铁锅蛋

 瓦块鱼

 溜黄菜

 酸梅汤与糖葫芦

 锅烧鸡

 煎馄饨

 核桃腰

 豆汁儿

 芙蓉鸡片

 乌鱼钱

 韭菜篓

 蟹

 炸丸子

 佛跳墙

 栗子

 海参

试读章节

好容易过了端午节

好容易过了端午节!我昨天一天以内,因为受了精神上压迫,头部和背部流出来的汗,聚在一起,恐怕要在一加仑以上。为什么要在端午节那天出这些汗呢?这就一言难尽了,容我分作许多言来说罢。

过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菖蒲,这些事都很足以令人乐观,做起来也无须出汗。但是除此以外,还有一件极重大的事,先生小姐们,这件事在你们也许不大理会,但是在我就是一件性命交关的事,这件事便是还账!柴,米,两项大宗的账,不能不还的。但是店铺也真太不原谅人,还账只准用钱还,而我所缺乏的只是钱。

一清早,叩门声甚急。我战战兢兢的开了门,只见一位着短衣的人,手里拿着一张纸条,问我:“这里是姓王吗?”我登时面无人色,吞吞吐吐地从喉咙深处哼出一声:“是的!”我伸手把纸条接过来,心里想着也不必看了,一定是来要钱的。我懒洋洋的走上楼,像是小孩子上学似的,一步一步的挨着走,心里真有一点悲哀。前天到当铺里当得五块钱,这一笔账还可以付,第二笔便无法付了。我把钱拿在手里,低头一看账单,咦!哪里是一张账单,上面分明写着:“王兄:兹送上枇杷一筐,诸希哂纳是幸。弟李思缘拜。”原来李先生送节礼来了。我笑了。

“喂,你把那筐枇杷拿进来吧……这是给你的酒力钱……回去谢谢李先生啊!……”

那个人笑嘻嘻的,我也笑嘻嘻的。那个人看了我一眼,我可是没有敢望他。他走了。我也上了楼,把那五块宝贝钱重新收起,把一颗枇杷塞进口内。

嗒!嗒!嗒!又有人叫门了。我自己明白,这一回恐怕逃不过去。我怕吓破了胆子,力求我的太太下楼去开门,她倒胆大,把门开了,只见挤进了半个戴绿帽穿绿衣的人。因为我的太太只开了半尺来宽的门缝,所以只挤进了半个人,还有半个在门外。“你有什么事?”

那半个人说:“我来拜节。”

一角钱从我的太太的衣袋里走了出去,那半个人从大门缝退了出去。

平平安安的又过了半点钟。忽的又有人叫门了!大门开处,只见又有半个戴绿帽穿绿衣的人挤了进来。他说他也是来拜节的。我心里猜想,一定是方才没有挤进来的那半个人。经我严重质问之后,才知道他是送快信的,与方才来的那半个人不是一回事。于是乎我又付了一角钱的拜节账。

我的太太日:“讨账的虽尚未来,而拜节的则纷至不已,呜呼,此地岂可久居?”

我曰:“然则走乎?”

我们走了。走到一个顶远的地方,走出了许多的时候,天黑了,我们回来,娘姨表示热烈的欢迎,她说:“啊哟哟!柴店和米店的伙计自从你们走后就来了,守候了一天,饿不过才走的……”  我就这样的战胜了端午节。

吃相

我是学生出身,十几年间同桌吃饭的不知凡几,可说是阅人多矣!现在谈谈吃相中之最杰出的人才之最拿手的好戏。

一中学时代

这时候大家的身体都在发达的时候,所以在吃的时候,不注重“相”,而注重在“吃得多”,并且“吃得好”。学校的饭食,只有一样好处——管饱。讲到菜数的味道,大约比喂猪的东西胜过一点。四个碗四个碟子,八个人吃。照规矩要等人齐了才能正式用武。所以快到吃饭的时候,食堂门口挤得水泄不通,一股菜香从窗口荡漾出来,人人涎流万丈,说句时髦话,空气是非常的紧张。钟点一到,食堂门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长驱直入,唯恐落后。八个人到齐,说时迟,那时快,双手并用,匙箸齐举。用筷的方法,是先用“骑马式”,两箸直用,后来碗底渐渐发白,便改用“抬轿式”,用两箸横扫。稍微带几根肉毛的菜,无一幸免。再后来,天下事大定矣的时候,大家改换工具,弃箸而用匙焉!最后,大家已有九分饱,碗里留些剩水残羹,这时节便有年长一点德高一点的人,从容不迫地从头上拔下一根轻易不肯拔的毛来,放在碗里。照例碗里有毛,厨房要受罚的,所以厨房情愿私了,另赔一满碗菜。结果是大家一人添一碗饭。有时厨役也晓得个中情形,所以在学生装模作样喊叫“有毛!”的时候,便说:“这大概是狗毛罢?”学生面面相觑。

二大学时代

年纪大了,学业进了,吃相也跟着改良。这时代吃起来讲究不动声色,而收更大之实惠。所以大家共同研究,发明了四个字的诀窍,日:狠、准、稳、忍。遇见好吃的菜,讲究当仁不让,引为己任,旁若无人,是之谓“狠”。一碗的肉,块头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有肥有瘦,要不假翻动而看得准确,何者最佳,何者次之,是之谓“准”。既已狠心,而又眼快,第三步工作在用筷子夹的时候要夹得稳,否则半途落下,费时耗力,有碍吃相,是之谓“稳”。最后食既到嘴,便不论其是否坚硬热烫,须于最短时间之内通通咽下,是之谓“忍”,言忍痛忍烫也。吃相到这个地步,可以说是没有挑剔了。P21-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