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与其等待死亡不如创造奇迹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康宇//韩谨鸽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康宇、韩谨鸽编著的《与其等待死亡不如创造奇迹》介绍了,32年坎坷人生路,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从失望到绝望,从相信奇迹到奇迹的产生,至击心灵的故事,铸成了一生不可错过的励志经典!CCTV、北京卫视、凤凰卫视……20家强势媒体共同见证!多位知名媒体人、企业家联袂推荐!李康宇的传奇人生,让我们再也找不到不去创造奇迹的任何借口!

内容推荐

李康宇、韩谨鸽编著的《与其等待死亡不如创造奇迹》是一本关于一个残疾人坚强不屈,不断创造人生奇迹的书。书的主人公李康宇是“渐冻人”,他从7岁起开始瘫痪,至今已经32年。在这个32年里,他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从家庭不和谐到父亲的离世,从母亲离世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历经苦难、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他,并没有因为生活抛给他的打击而退宿。通过自学,他学会了上网聊天,认识了马来西亚女孩颜淑英,并由此展开了一场震惊中国的跨国恋情。

面对真爱,李康宇和颜淑英俩人不顾亲人的反对、社会的舆论,毅然决然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他们用自己的故事书写着爱的力量,用坚强的意志,鼓励着更多人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奇迹。

目录

推荐序一/梁凯恩

推荐序二/许伯恺

推荐序三/陈霆远

引言/韩谨鸽

第一部分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唐山大地震

 无法确诊的病因

 活着,就是最好的报答

 对学习充满渴望

 抓住机会让自己成长

 爸爸的爱

 有尊严地活着

 不放弃,才有希望

 致命的打击

 生死线上的争扎

 自学上网的日子

 妈妈去世之后

第二部分 生命存在着无限的可能

 来自外国的知心网友

 出乎意料的跨国恋

 第一次与淑英相见

 知道感恩,才会收获祝福

 在焦虑和担忧中等待

 面对压力,坚定不移

 担心总是多余的

 人会被精神感动

 不离不弃的爱

 相信产生奇迹

 在信念的指引下

第三部分 去创造属于你的奇迹

 困难面前不能退缩

 坚持与收获

 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贵人与恩典

 做一个值得帮助的人

 改变命运的机会

 永远别说“不可能”

 去创造属于你的奇迹

 颜淑英心中的李康宇

结语 我的中国梦

后记 一位大叔写给李康宇的信

附录一 我的感恩和目标

附录二 让我们一起将爱心传递

试读章节

在我6岁的时候,当我看到邻居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姐姐们每天都去上学,尤其是邻居家的孩子放学回来时那种神气、开心的样子,还可以一边走一边玩耍,真的让我非常羡慕。那段时间我每天都会早早起来,看着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背着小书包上学;下午我又会在家里等着他们放学,因为邻居家的孩子放学后吃饱饭就会过来陪我玩耍一会儿。

我每天就是这样羡慕和期待着。虽然我那个时候不明白上学会对未来有什么帮助,也不知道学会什么内容对人生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好玩。最后我常常按捺不住自己心里的渴慕,多次哭泣地求妈妈让我和他们一样可以去学校读书。妈妈总是回答说:“你在生病,不方便去上学。等你病好了,妈妈一定带你去学校。”

我自己知道,我的病可能还要一段时间才会好呢。但是我心里却是极度的渴望可以像周围的同龄孩子一样去学校读书。后来妈妈和爸爸商量我的事。爸爸也不支持我去上学,担心我的病。但爸爸对妈妈说:“不如你带着他去学校问问,若学校愿意接受他,那么我们就让他去读书吧!”当天晚上妈妈告诉我明天带我去学校。我听了非常的高兴,期待很久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早上妈妈拉着我的手,一起去学校。当时学校距离我家大概有一里多路。这是我第一次踏进校门,心里非常激动。那时学校的墙壁是砖垒成的,房盖是瓦砌成的,因为这是1976年地震后建的新学校。妈妈找了一位老师,正巧她在教书,她请我们在外稍等片刻。我在教室外面看到我的同龄者在读书,期盼自己也能够加入其中。学校课间休息的时候,那位老师请妈妈和我一起到休息室详谈。妈妈就将我的实况告诉了老师。老师看着一瘸一拐的我,对妈妈说:“对不起,你家孩子有病,腿脚又不好,我们这里不方便收他为学生。你看看,孩子们都很淘气,万一不小心碰到你的孩子,我们也很难交代。还是等孩子病好了再来上学吧!即使是一两年的时间,到时我们也是一样欢迎他。”

那个时代还没有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制度,没有小班、中班、大班的教育制度,有的只是育红班,不分年龄和阶段。有些孩子10岁了,家长才送他们来读育红班,读完一年后的育红班就可以进人小学一年级了。

妈妈听完后,也同意了老师的建议。然而,我却非常生那位老师的气,因为我极度渴望上学,难得妈妈在我多番的苦求之后,终于答应让我去学校,却遭到学校的拒绝。我非常失望和难过。和妈妈离开学校的时候,我非常愤怒,我没有让妈妈牵着我的手,而是靠自己一瘸一拐地慢慢地挪回家。回到家我的气还没消,生气不和妈妈说话。妈妈看到我这个样子,她也不耐烦地以我的病为由说了好多话,给我施加压力。我看到妈妈发火了,就安静了下来,不和她吵了。  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当时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生病就不能上学?为什么我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呢?我心里非常难过,但这又能怎样呢?时隔多年,当我渐渐长大后,才明白他们的做法是对的。妈妈是那么细心地关爱我、保护我;我也感恩那位老师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从学校回来后的几天,我还是闷闷不乐。我的脑海里时不时就出现邻居家的孩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的画面,以及那天我在学校里看到他们上下课活泼欢快的样子。无论是躺在炕上,或是坐着,我都会想着这些画面,非常的憧憬。有一天,我感到自己身体不是那么疼痛,比较有力气,就趁妈妈忙着的时候,自己偷偷地去了学校。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来到课室旁,隔着窗户,看着小朋友们在读书,其中也包括我的三姐在内(原本排行第四的姐姐,但因为排行第三的姐姐在唐山大地震中遇难,就将四姐称为三姐)。不大一会儿下课了,三姐和其他小朋友们都蜂拥而出。就在这个时候,三姐的一位同学认出了我。她赶紧去告诉三姐,说:“你弟弟来了。”三姐急速地来到我跟前,问道:“你怎么来啦?你怎么来啦?”我看到她很不高兴的样子。不一会儿,她的泪水就流了下来。那时我就深深地感觉到姐姐觉得自己有一个残疾的弟弟是一件很羞愧的事。她不想在这么多人面前见到我,她说:“快回去,快回去,以后不要再来了!”我很无奈地一瘸一拐地走回家了。

回到家我反复思想刚刚姐姐和我发生的事。放学后,三姐把今天我去学校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很生气,对我批评了一番:“以后不准自己再去学校了。现在你还在生病,身体不好,等好了妈妈一定带你去学校。”但是在家里待着的时候,小朋友在学校里上学的样子就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每次看到这些画面,我就非常的羡慕、渴望和渴求。其中一个原因也许是我感到很孤单,因为在家里除了爸爸妈妈会陪陪我之外,三个姐姐很少理我,邻居们的孩子只有放学后才过来陪我玩一会儿,但也不是天天都会来。所以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总觉得很孤单。但是假如我可以去学校的话,那里有很多小朋友,我就不是一个人了。P14-17

序言

多数人会专注自己所没有的,创造奇迹的人会专注自己所拥有的。——梁凯恩

第一次见到康宇,我就深深地被感动。一开始,我并没有很主动地去跟他交流,因为我心里在想:“天啊,这个人这么惨,全身都不能动,躺在床上在那边听我演讲,他是不是特别痛苦呢?”出乎意料的是,当我去接触康宇的时候,发现他充满了热情,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希望,他告诉我他一定要学会演讲,他一定要通过他的故事帮助更多的人重现自信。

认识康宇之后,我的第一个感受是我要从他身上学会感恩,因为我似乎从来都没有感谢过我的身体!我的手指能动,我的脚趾能动,我的脖子能动,我的手臂和脚都能动,我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我本来就应该健康”,“我本来就应该快乐”——然而相像它失去的时候,我才会懂得去感恩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所以,我觉得康宇是我感恩的老师,感恩的典范。他让我学会了感恩自己的身体,感恩我身体的每一个部分。

这是从康宇身上学到的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是康宇和他爱人淑英的关系让我非常感动。如果你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他俩的伉俪情深真的可以震惊世界。淑英居然能鼓起勇气嫁给全身瘫痪的康宇,并且心甘情愿地照顾他,还在我的课堂上当着全部学员的面说“康宇是我生命当中的钻石,我担心如果我不赶紧和他在一起,会有其他人抢走他”。他们的爱,感动了我,他们是我心目中幸福的典范。

还有就是康宇写下的101个目标,让我感受到即使一个全身不能动的人也有他的梦想,也有他的希望;他要环游世界、他要买大平米的房子、他要成为畅销书作者,他要成为演说家、他要用他的故事影响更多的人……一个全身瘫痪的人都能设定人生目标,让自己能够坐起来、站起来,并且能够借由自己的故事影响千千万万人,那么一般人为什么做不到呢?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可以让很多人明白,很多人会专注在自己所没有的事物里面,所以会充满抱怨,而创造奇迹的人会专注他们所拥有的东西。就像康宇,虽然他现在全身瘫痪,但是他的舌头是能动的,他愿意到处去演讲,通过他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去激励影响更多人。对于这一点,我深深地敬佩他、尊敬他,尽管我是他的老师。但我也完全相信,通过了解康宇的故事,通过读这本书,哪怕随便翻几页看看,你都会对感恩、希望和勇气有全然不同的认识!

后记

一位大叔写给李康宇的信

我和康宇是邻居,和他父亲是一个年代的人,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的。我是一名教师,接触过很多青少年,但是,像康宇这样从儿童时期就有这样的遭遇和处境,并且取得如此成绩的人,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康宇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农的家庭,他的父亲勤劳、善良、坚毅,虽然只读过几年小学,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但却知道如何为人处世、教育子女;康宇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妇女,没有文化,一生都在为家里的事情操劳。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让康宇从小就养成了不怕吃苦,不个自困难,勇往直前的性格。

我非常了解康宇的经历,所以他的坚韧给我留下了无法忘却的印象。

首先,他这种不怕吃苦的拼搏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他的四肢完全僵硬,除了手腕和肘关节能略微活动之外,其他关节完全不能动,连头都不能扭,吃饭时只能用一个一尺多长“勺子”把饭送到嘴里(他坚持自己吃饭,不希望别人喂,说这样既锻炼自己,又不麻烦家人)。除了生活上的困难,康宇还要忍受疾病带来的疼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完成了很多正常人都很难完成的事情。我们想象一下,这得需要克服多大的困难?

其次,他对生活的态度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一般人面对康宇这样的家庭环境和自身的条件,很难鼓起对生活的信心,可是他做到了。他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未来,并为之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这对于一个瘫痪在床的人来说,学习认字写字、上网聊天、经营网店、外出演讲并为全国各地朋友做心理辅导……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耐心。所以,在康宇面前,我们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吗?康宇的确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再有,他的努力,他的坚持,使他得到丰厚的回报。全国很多网友成为他的挚友和粉丝,他们无话不谈;各电视台纷纷请他去做节目,好多企业和公司也请他去做演讲,以激励其他人。相信他的经历会感染世人,使人们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尤其是让身处逆境的人看到光明和希望,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我想,如果康宇的父母在世,看到他今天的成绩,也会和我一样如此幸福和开心。康宇没有辜负他父母的期望,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李继宗

唐山市丰南区柳树圈教育界人士

书评(媒体评论)

因为工作原因,我一直在做励志访谈节目,关注各行各业每一个奋斗典范的故事,也采访过很多“成功”人士,而李康宇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谨鸽笔下的李康宇,我期待,我喜欢。——温梦欣,CCTV《商界传奇》栏目主持人

采访后我一直在思考爱情、梦想甚至生命与现实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怎样处理这些关系便是我们每个人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让生命的价值更有意义的过程。一起阅读此书,一起随着康宇和淑英的故事审视生命的价值。——刘姝婧,CCTV-4《外国人在中国》节目主持人

李康宇应该是我这么多年做的访谈节目中最让人感动和最令人难忘的一个嘉宾……李康宇和颜淑英的故事,我真的觉得是一段传奇和佳话,我推荐身边的年轻人来读读他们的故事。——王芳,北京电视台《选择》节目主持人

有人说生命的力量在于不妥协。在康宇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人对于命运的不妥协。而他美丽的新娘明白,等待他们的是真真实实的生活,她跟我说:我准备好了……——裴琳,北京电视台《北京客》节目主持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