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皇帝的女人们
1.后官嫔御制度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一点月窥人,倚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
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这是后蜀主孟昶写给他的美人花蕊夫人的一首《玉楼春》,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纵情欢娱的后宫生活景象。时逢盛夏,炎炎的热风如幽灵般在天地间游荡。然而,在后蜀主迷恋的御苑摩诃池上,香风流溢,荷花盛开,灿烂如朝霞的木芙蓉花,蜿蜒数十里,如同一条赤色的长蛇,美丽娇艳。御苑的山坡上,瀑布飞溅,雾气蒸腾,水面上浮动着万千珍珠。充满百合、牡丹、并蒂莲和栀子花花香的薄雾弥漫在灰蒙蒙的水面上。
皇帝和他的女人们尽情地游览着微波荡漾的摩诃河,在流光溢彩的龙舟上彻夜狂欢。夜色中的御苑格外宁静,浩瀚的天空广漠无边,蓝色天幕下的星空格外灿烂。这是一幅清香扑面、风软树静的画面,这御苑胜地,就是金枝玉叶的人间天堂。可是,仿佛是刚刚游乐了摩诃河,宋军就突然兵临城下,宋太祖俘虏了孟昶和他的妻妾。宋太祖踌躇满志,在御苑的摩诃河边设宴庆功,让花蕊夫人献诗。夜色中的花蕊夫人格外美丽,她看了一眼奢华的宫苑,一挥而就: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再无一个是男儿!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造就了五百多位帝王,或者说,有五百多位专制帝王成就了两干多年的铁血统治时代。皇帝为了王朝能够传承千万代,广选天下美女,充实后宫。后宫是一个无声的战场,皇帝和他的后宫女人们,演绎着一幕又一幕悲欢离合的故事,上演着他们的爱恨情仇。在中国古代的宫廷之中,皇帝蓄养着成千上万的女人。据说,唐代时达到了4万,这是后宫女人数量的最高峰。可以说,这个数量十分惊人,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宫廷之中,女人的数量没有具体规定。不过,历代性喜渔色的帝王们,如同竞赛一般,竞相打破后宫女人数量的记录。饱读诗书的儒生体谅皇帝的苦衷,苦心孤诣地为皇帝建立了一套嫔御制度。他们把为皇帝提供性服务的制度称为嫔御制度,嫔御们所居之地称为六宫。皇后是皇帝的正式配偶,位居中宫,统率六宫,是六宫之长。因此,嫔御制度又称六宫制度。六宫嫔御成为制度,就需要给为皇帝提供性服务的女人定立名号。周代天子之时,正式确立了六宫名号,皇帝后宫,设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共一百二十一人。
周代这套后宫制度,明确后妃的身份,用于后宫内治。用于治内的六宫制度,和用于治外的六官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一内一外,共同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六官制度确定的是一相、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也是一百二十一人,他们辅佐皇帝,治理朝政。在中国的儒家观念中,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家是十分重要的。皇帝的家就是后宫,六宫制度就是管理后宫、为皇帝提供服务的制度。
皇帝是天,皇后是地。天为乾,地为坤,皇天配后土。皇帝君临天下,皇后母仪天下,皇后是皇帝的正妻。中国各个朝代基本上都是设立一个皇后(有些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例外)。皇后正位宫闱,体同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知丧祭宾客,女御伺王燕寝。当然,这只是礼制上相关嫔御的分工,她们在后宫中的主要职责,就是为皇帝服务,伺候皇帝。皇后虽然体同天王,但她的身份还是依附于皇帝。如果皇帝不喜欢,或者皇后与皇帝喜爱的宠妃发生激烈冲突,皇帝都可以废除皇后,另立自己中意的女人。
P1-2
1979年,当我迈进武汉大学风景如画的校园的时候,经历过浩劫的文化中国正在复苏,开始步入一个光明的、充满梦幻般希望的新时代。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真是如白驹过隙。我们这代人,从总体而言是躬逢盛世,但就某些个体来说,也是蹉跎岁月。说到躬逢盛世,是指我们有机会参加高考,顺利地进入大学深造,在风华正茂的岁月开始从事学术研究,继承前人被一度中断的事业,在充分掌握大量的、第一手的、真实资料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国学,怀着惶恐和敬畏之心,迎接一个新的儒学时代的到来。说到蹉跎岁月,其实,是一种人生煎熬。
1983年,我从武汉大学毕业,到故宫博物院工作,真是很幸运,也是我一生的福气。我在故宫工作,主要关注的是中国君主。如果说,我较喜欢哪个历史人物,我想,自然应该是君主了,比如,皇帝是乾隆皇帝,女皇是武则天、慈禧太后。因为,他们作为最高统治者,执政长达半个世纪,几乎可以代表一个时代。乾隆的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是无人能出其右的,比如《四库全书》、《满文大藏经》、十全武功等。他的成就和功绩令人敬仰,至今仍惠及华夏儿女。武则天在男权社会的中国君主席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干得有声有色,可圈可点。比如说,唐代的疆域,在她的手上,翻了一倍,很好地完成了中华各民族的大融合。可以说,她活得很有个性,令人钦佩。慈禧太后,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叱咤风云半个世纪,为后世留下了一大堆历史疑团。
二十余年来,我一直默默地在红墙碧瓦的宫院之中,从事宫廷历史、宫廷版本方面的研究。每当从落满尘土的古书中发现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一件令人惊叹的史料,就会欣喜若狂。每当从厚厚的尘土中发现一份档案、清理一部部古书,再一一进行著录、编目,就会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最初的时候,我也觉得奇隆,许多人都在躁动不安的经济时代奋不顾身地投身到商海之中,我怎么能如此平静地坐在这紫禁城中,在万籁俱寂的宫殿,踩着皇太后曾经无数次走过的金砖,一头埋进故纸堆中,徜徉于数百年的风云历史,与古人对话,替皇帝分忧?可是,当我真正接触到一部部明黄缎面的古籍,看到一件件档案中那沉默的史迹时,我突然明白了,历史就是人生,历史是鲜活的。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这也正是我想要的工作环境,它虽然寂寞,但我知道如何工作,如何在工作之中享受。
在整理宫廷古籍和珍贵档案时,我常常感叹,中国历史真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文明史之所以没有像古代其他文明那样中断,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文字的力量,儒学的力量。越积越厚的文化遗产,令那些曾以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帝王们为之叹服,为之花费一生的精力和大量时间虚心学习,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从古书中感觉历史,从档案中感受历史,从文字中感知历史,历史是鲜活的,历史人物就在眼前,触手可及。翻开那些纸质变黄的宫廷古籍和墨香犹存的档案文献,你会觉得,历史并不遥远,皇宫生活仿佛就在眼前。有一次,我翻开清逊帝溥仪的练习册,看到他在空白的练习册上,用铅笔十分清楚楚却歪歪扭扭地写道:溥佳是个疯子。风光两百余年的大清在溥仪手中灭亡了,可是,还是孩子的溥仪,不知道丢失江山的悲痛和羞耻,更不知道、也不会理会成群的遗老遗少正在为失去的荣耀而长吁短叹。孩子就是孩子,不管是帝王之身还是平民百姓。
每天,像上朝一样,穿过长安街,进入西华门,供职于宫中。坐拥书城,面对先贤,我常常感慨万端。我极敬佩那些孜孜不倦从事国学研究和那些为民请命、默默无闻工作的学者、长辈,佩服他们的人品、学识。我对生活要求不高,只期望每天能看看书,有所收获,能够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充满感恩、知足常乐的人,一个回忆青春往事不后悔的人,如是而已。工作之余,我查阅了大量的宫中文献、档案和有关资料,熟悉皇宫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皇宫红档》是在故宫工作二十余年来完成的一部有关宫中后妃的作品,是一部历朝后妃的全景生活记录。书中,既借鉴了大量的档案、史料,也参考了相关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参考书目太多,不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致谢。
诗人杜甫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人,不可能永生,但是,文字,却能够超越千百年的时空。
衷心感谢读者,敬请不吝赐教。
向斯
2014年8月26日
《皇宫红档(中国历代后宫女人的爱恨情仇)》作者著名宫廷历史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向斯,为读者揭开宫中女性的神秘面纱,展示和解读后宫女人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和精彩人生:三位女皇的成功与失败;皇帝女人的明争与暗斗;古代宫廷的选秀和进御;历代知名女J性的时尚和风采……
妒情燃烧的后宫是中国数千年宫廷之中无声却最惨烈的战场!
风情万种的皇帝女人或荣华富贵或万劫不复的命运就在于心计?
《皇宫红档(中国历代后宫女人的爱恨情仇)》作者宫廷历史专家向斯鲜活讲述历代皇宫真相,附赠故宫青藏绝美嫔妃首饰高清彩图!
皇帝为了一姓血脉传之万代和皇室的享受,从全国各地选美人宫,充实三宫六院,少则数十人,最多达四万余人!这些后宫的金枝玉叶构成皇帝的庞大妻群。成千上万个女人伺候一个皇帝,后宫无法安宁。皇帝的女人们为了生存,千方百计地争宠、生子、立嗣,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爱恨情仇的悲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