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且以永日(安妮宝贝散文精选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安妮宝贝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男子

??每个女人,都会有对男人的好色之心。如同喝水般自然。漂亮的男子,如同空气中的花香,虽不是生活的基本原料,但与精神层面的自我暗示有关。它使一个女子对自己的身体和感情产生敏感。

??世间关于美的标准,总是一贯乏味。清凉眼眸,甘甜唇齿。一双骨节清晰的手,手背上宛转延伸的蓝色静脉如同山峦起伏。这样的男子,脸上会混合女人与孩子的轮廓特征。这样他才会美。

??他们很少出现。对你的生活实际内容没有实质性推进。你不会希望与他谈一场恋爱。因为会畏惧试图穿越那具光华的皮囊,触摸到一颗庸碌而与常人无异的心。他们像光线一样出现。漫无边际,照亮天地。这是唯一的作用。

??而见到最多的平常男子,面容相似,衣着单调,有鲜活雷同的世间性情,用途广大并且作用实际:共事,恋爱,畅谈,或者结婚。他们像所能购买到的结实而价格适宜的牙刷,每天都要相见并且使用。每过几个月都想换,但换与不换也并无明显不同。

??你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和地点遇见他。此起彼伏。是注定彼此联盟的另一半。

??男人在睡觉,受伤,吃饭,信任某个女人的时候,会像个孩子,有着天然的脆弱和纯真。而女人不同。女人会随着岁月变得坚硬实用。

??每个女人在对男人的其象选择上,都会有自己的一些微小记号。有些女人喜欢男人有长的眼睫毛(落泪的时候让人心碎),理非常短的平头(攻击性的象征),穿灯芯绒裤子(性格温和),偶尔会非常干净地穿一件白色细麻衬衣(内心有对人际关系及梦想的洁癖)。这都是私人化的情结。

??她会如何对待她的父亲,哥哥或者弟弟,就会如何地对待她爱的男人。越是计较的感情,越是依赖至骨髓。有时候她像一个母亲一样无私。有时候像孩子一样需索。男人很难明白女人对他们的感情。

??而在一个女人的一生中,其实很少有机会碰到真正适合她的男人。她会有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与普通牙刷的互相依存上,从黑暗的青春期开始。就好像大浪淘沙,来势汹涌,身不由己。她走在超市里寻觅一柄牙刷的姿态,看起来是一个悲剧的形式。再怎么走,也是在超市里。再怎么找,找到也只是牙刷。每天刷完牙,还是失望。

??好的男人,能够帮助一个女人提升自己。带她摸索灵魂的另一个层面。替她打开一扇门,看到别处的天地。她因此而更喜欢那个新的被发掘的自己。被一双聪慧的手雕琢,有了高贵的线条。她获得改造。

??而这样的男人,非常少。并且他们在塑造完一件作品之后通常会有倦怠之心。因为他们不是牙刷,不能被用来日日夜夜使用。

??女人对一个男人的态度,要么如同隔岸观烟花,心里惊动,无关痛痒,满目照耀。要么就是冷暖自知,血肉纠缠,不依不饶。她没有中间状态。

??——《清醒纪》(2004年)

??素食爱情

??某个朋友热衷一夜情,最喜在酒吧里搭讪初次见面的男子,带他回家。日光升起,各奔天涯。

??有男性公然声称自己的三大恋爱原则,不主动,不拒绝,不为女人花钱。又有一条件优异的外籍男子,提到那些为各种目的接近他的内地女孩,说她们太功利。但我也可以接受身体,什么也不给。言语落地有声。

??茶餐厅。如花妖媚的年轻女孩坐在形容猥琐的中年已婚男子身边。漆黑发亮的长靴子。一双市价一万多的名牌靴子,是否值得出卖青春。物质与对爱的感知互相比拼。

??而她说。反正青春迟早会过去。我一样会一无所有,还是贫乏。深夜穿梭的肮脏地铁车厢里,眼圈发青的十八岁模特。眼神冷漠。

??城市动物们有他们的速食爱情。此起彼伏,轰轰烈烈,这样热闹,却也落寞。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江湖过于广阔深远。便让人有了畏惧。总觉得走不长,也走不远。急功近利的人,用欲望剩余的唾沫,湿润卑微的心。

??这所有的事,所有的人,如同电影胶片无序地拉过。相同的是。台词精彩纷里,但都似乎与爱没有关系。它们辛辣鲜香,形状奇突。唯独缺少的,却是爱情。

??一直觉得会有一种素食爱情。清淡、朴素。吃起来无味。手工种植最为珍贵。事隔多年。依旧会让人觉得缓慢。并且温柔。就像《春逝》里风吹过田野的声音。即使有再多的眼泪和挫折,到最后,留给自己的,还能是一片空阔清明的天地。

??《春逝》中那个忠厚落寞男子的情怀,是接近素食爱情的表达方式。

??是走在凛冽深夜寒风之中,醒着亲吻的滋味。在睡梦中可以握在手里的另一双暖而柔软的手。给予温柔的哲言,即使不能天长地久。这来自内心的供词,也因坦白而获得了生命。慢慢地一起走路。生老病死。心里有爱,所以会有忧有惧,让人变得脆弱。但这火焰,让人暖,并且获得重生。

??即使离开。也是要记挂着彼此的好。时时想念。这就是留给自己在动荡世间的,一簇小小温暖火焰。有情有意。心有留恋。

??——《清醒纪》(2004年)

??P9-12

作者简介
安妮宝贝,著名作家。著有《告别薇安》《八月未央》《清醒纪》《莲花》《素年锦时》《春宴》等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摄影散文各式作品。
二〇一一年,主编文学读物《大方》。二〇一三年,出版散文集《眠空》,文化随笔《古书之美》,散文精选集《且以永日》。
目录

自序

编者评序

【壹】终鲜兄弟,维予二人—一情爱随笔

?消失

?想起来的爱情

?爱人

?男子

?素食爱情

?对话

?合适

?可能

?叙旧

?晚餐

?烟花会

?情书

?记得

?恋情

?花瓶

?他

?余地

?表达

?凋谢

?爱慕

【贰】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人海感悟

?旅行夜车

?危险的美感

?少年事

?水仙和彗星

?天分

?气味

?写信

?意愿

?蝴蝶

?北京

?出现

?Stay

?礼物

?说话

?流深

?存在

?植物女子

?过路客

?谈话

?寂寞

?交际

?评论家

?风格

?片段

【叁】棘心天天,母氏劬劳——所谓亲情

?河岸

?栀子

?弟弟

?他她

?人情

?兰花

?童年

?锦衣

?孩子

?她

【肆】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即景惜物

?栀子

?海啸

?小镇

?大雪

?方言

?搬家

?质感

?大宅

?回顾

?首饰

?静物

?相见欢

【伍】命不易哉,无日高高在上——经历生死

?再见,时光

?诗句

?关系

?文森特

?眼睛

?生日

?老去

?祖母

?客观性

?她

?气味

?物品

?文身

?规律

【陆】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敬畏神圣

?空谷幽兰

?死囚漫步

?祈祷

【柒】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写作纪程

?《彼岸花》自序

?《蔷薇岛屿》自序

?《二三事》自序

?《清醒纪》自序

?《八月未央》(修订版)自序

?《莲花》自序

?《素年锦时》自序

?《二三事》等新版序

?《春宴》自序

?《十年典藏》序

?《眠空》自序

序言

??[与作品]

??我在一九九八年,兴之所至,以一个随意的笔名开始写作。从二〇〇〇年出版《告别薇安》起,至今出了十二本书,写作的生涯已行进到十五年。这些书题材纷杂,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摄影图文、采访、与音乐摄影的合作集等等。比较集中的依旧是散文和长篇小说。

??对读者来说,有些更偏爱我的小说,有些更偏爱散文,取向不一致。而我会一直把散文和小说交错着写下去,不会放弃任何一种其他形式。因小说与散文的属性完全不同。

??小说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重大的舞台,人物轮番上场,虚拟出一个悲欢离合的世界。散文是小花园,有茶席,有一炉香,花好月圆,有一个聆听的人。小说呈现写作者的价值感和思考,有探索个体和世间之秘密的动力。散文轻巧许多,但需要真性情。

??我的散文,写得最多的,不过是自己的生活。旅行、家人、物品、阅读、情爱观、人生观、审美观……把这些文字写给自己,以此作为一种思省、记录、整理、清洗。而当它们印刷流动之后,我就忘了它们。我会继续开始写下一本书。我在生活中很少回忆往事,但若在某个时刻,有必要,则会丝毫不差地回忆起若干细节。它们是一些被打包起来的行李,搁置在某个角落。

??一些读者在他人的散文里读到自己的经验,或感受到种种印证和确认,也很正常。文字需要真实的性情,阅读一样需要真实的性情。若其中任何一方不够诚意,这种联接无法成立。所以,人们选择自己阅读的书,书也一样在选择阅读它的人。

??我的写作经验是慢慢积累和生长的,并非那些一出手就不凡的作者,所以,会更喜欢自己后期的新的作品,而对早期的一些作品产生挑剔的审视。虽然如此,早期作品里性情的痕迹压过了文字本身的技巧或表现力,无法跳过它们。它们是一路走过来的铺路石。

??之前全部作品出版过一套作品集,没有出过选集。这是第一本散文精选集,由郜元宝教授选择篇目和做评注。这个尝试很有意思。看到别人如何从他的角度,来选择这些文字。如果由我自己选,那么篇目会有何区别?自己看自己,和他人看自己,终有不同。

??[与郜元宝教授]

??认识郜元宝教授是在二〇〇一年的上海。在出版公司组织的聚会上,他恰好坐我身边。我不擅长交际,人不热闹,那晚,他是我唯一一个说过话的人。我们讨论的一本书叫《耶稣的一生》。此后我一直未曾再出席过这样的场合,也甚少参加写作和评论圈子的活动,但他与我探讨一本书的因缘却断断续续留存下来。

??至二〇〇六年,出版长篇小说《莲花》。当时《新京报》编辑想讨论这本书,便牵线我与郜元宝教授对谈。他说,“文字岂能抵达神性体验的万一?文字不必,也不配。但文字无法回避。神性感动忽然而至,文字只能不管不顾地迎上去。”此刻,好像又回到了在桌子边的第一次相识,众人喝酒喧哗,而我与他交谈着一本关于耶稣的书。

??那次对谈之后,又再没有见过面。偶尔几次,他来北京,一起吃了饭,但也不曾说过什么。

??二〇一一年我出版长篇小说《春宴》。这是我写作历程中很重要的一本书,我个人喜爱它的程度超过《莲花》。但它的写作方式任性,叙述密度大,有大量哲思,人物的行径复杂,未免让一些读者产生阅读障碍。那本小说,郜元宝教授又写了一次评论,在其中写道,“《春宴》颇考验读者的耐心和眼光。全书命意,渐次显明,非读至卷末不能明白作者用心。翻到一半便下判断,那就易生误解。”

??其间,我们交流了一些电邮。如果我对他的某个观点不甚认同,便会写邮件给他,阐述自己写作时的想法和初衷。他亦说出他的旁观之想。他曾写来一信,告知在阅读中产生的,对《春宴》某些字词和修辞的意见,供我参考。认真而细致的探讨,对文字的尊重和讲究,是老派作风。仿佛回到不复再来的旧时代。

??那个时代,文人应如此联接,沟通异同。而这个时代终究是速度过快了,发生和消失都很迅速。彼此给彼此下的结论太快。

??记得一个冬天,在北京吃饭小聚,是旧四合院的餐厅,结束时走过庭院,他深吸一口气,说,北京的冬天冷得特别。他当时搓掌露出一种对寒冷的好奇和欣喜。只有心里敏感和对万物关注的人,才会有这种当下的体会。这即是一种真性情。

??我素来游离在文坛的圈子之外,与学院派的评论家们生疏。大概是性情中某一脉相近的属性,使我与郜元宝教授之间的文字联接持续到今日,并最终一起合作了一本书。

??这次出版散文的选集,由郜元宝教授选择篇目和进行评注,是因着这延续了十多年的清净而恬淡的因缘,他给予我的对镜映照。

??[与写作]

??所谓的对镜映照,是在别人剖析和观察我们的心迹时,自己也可以得到更清晰的观照,得到成长。因为里面有流动,有印证,也会有在写作时不曾想过的新的发生。作品需要被理解,而在被故意或偏执地曲解或攻击的时候,也可以保持孤立。作品是可以被无限地解读的。作品也是始终孤轮独照的。

??世间的事物,一直都在变化。人们总是习惯随意想象和归类他人,冠上各式概念和标签,仿佛他人是没有生命的物体。人与人之间缺少安静、耐心,缺少聆听、阅读、感受、体会,缺少进入彼此心灵和思考的尝试,却觉得一切理所当然。

??通常,一个写作者的作品,如果被大量广泛地推动,就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人,才会真正去试图了解它们说了什么。

??作品被读者以各种方式各种层面去解读,是一种孤独。被剧烈地夸赞,剧烈地攻击,也是一种孤独。跟风的人很多,对他人口唇刻毒的人很多。写作者会被当作大众娱乐对象,当作大众心目中被幻化出来的偶像。但人们所夸赞的,不过是一个幻象。所攻击的,也不过是一个幻象。

??此刻,写作者不能被自己的这个幻象冲跑了方向。他更需要知道自己处在哪里,在做什么。

??同样,读一本书,也不在于别人说了什么。听闻了它如何好,或如何不好,都抵不上自己与它亲身贴近时的感受。

??十余年写作,伴随着作品的争议一直像暴风雨一样。我的心却在这些风浪里越来越静。也由此看到自己的局限,个体的局限,思考与实践之间的局限,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局限。但局限是可以被打开,被融合的。潜入越深,越容易看到阔远的空间。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持续写出新的作品,是重要的事。

??而且作品不能只是为当下的人而写,也应该是为过去和未来的灵魂而写。

??安妮宝贝

??北京

??二〇一三年五月

内容推荐

??《且以永日:安妮宝贝散文精选集》系安妮宝贝首部散文精选集。安妮宝贝最好的散文,尽集于此。

??安妮宝贝、著名评论家郜元宝教授、知名设计师HANSEY,写作、评论、设计三界翘楚联手打造。

??十五年来,安妮宝贝的写作主题,不外乎男女情爱、人际邂逅、家人亲情、即景惜物、感慨生死、敬畏命运和反思写作。

??《且以永日:安妮宝贝散文精选集》以“诗经”作为编选脉络,围绕七大主题,精心编选,完美呈现。

??“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安妮宝贝把当作聊以度日并从中取乐的方式。而作为读者,阅读安妮宝贝的作品,亦是一件消遣时光的美事。

编辑推荐

??《且以永日:安妮宝贝散文精选集》是安妮宝贝散文精选集,精选安妮宝贝十五年经典散文,内容更精练,阅读更纯粹。精选安妮宝贝已经出版的《蔷薇岛屿》《清醒纪》《素年锦时》《眠空》《古书之美》五本散文集的内容,根据情爱、人生、亲情、惜物、生死、敬畏、写作历程七个主题,集合成此书。作者以“诗经”作为笔触,叙及爱、情感、家人,以及生死。读者在与作者沟通的同时,可以享受到独特的文字质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9: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