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英、杜相忱、马允伦、朱仲玉、滕明道编写的《中国历史小故事2》由《廉颇请罪》、《张俭选布》、《深山画虎》、《唐寅学画》四部分组成,共132个故事。其中《廉颇请罪》讲述的是古人善于规劝和勇于改过的故事;《张俭选布》讲述的是古人节俭、朴素的故事;《深山画虎》讲述的是古人勤学苦尊师好问的故事;《唐寅学画》讲述的是古代名画家刻苦追求技艺,达到出神入化境地的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历史小故事(2)/中国孩子历史大讲堂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莫英//杜相忱//马允伦//朱仲玉//滕明道 |
出版社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莫英、杜相忱、马允伦、朱仲玉、滕明道编写的《中国历史小故事2》由《廉颇请罪》、《张俭选布》、《深山画虎》、《唐寅学画》四部分组成,共132个故事。其中《廉颇请罪》讲述的是古人善于规劝和勇于改过的故事;《张俭选布》讲述的是古人节俭、朴素的故事;《深山画虎》讲述的是古人勤学苦尊师好问的故事;《唐寅学画》讲述的是古代名画家刻苦追求技艺,达到出神入化境地的故事。 内容推荐 《中国历史小故事》分为四册。书中的小故事,均精心选自史籍,多是一人一事,篇幅短小,语言浅显,图文并茂,却能以小见大,寓意深刻,老少咸宜。从这些流传久远、耳熟能详的历史小故事中,读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引起学习中国历史的兴趣。《中国历史小故事2》收有故事82篇,讲述的是古人尊师好学、直言敢谏、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故事,这些故事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和美德,都是我们应该传承的。 《中国历史小故事2》由莫英、杜相忱、马允伦、朱仲玉、滕明道编写。 目录 廉颇请罪 荀息堆鸡蛋 给马办丧事 要想到老百姓 讳疾忌医 提意见的有奖 孟子改过 廉颇请罪 刘邦向老人请教 张良巧劝刘邦 惊马罚金 等他自己认错 张纲埋车轮 梁上君子 割发代首 一坛鱼的教训 周处除害 痛改前非 浪子回头 学问无止境 兼听则明 魏徵劝上 忠言逆耳 县官拉纤 献书不献镜 赵普荐贤 陈禾撕龙袍 司马光剥核桃 赵概投豆 状元登门赔罪 张俭选布 季文子教训仲孙 不应该忘记过去 露台不要造了 哪一位是王良夫人 新娘子打水 一对俭朴的夫妻 把床铺安在马厩里 几口袋锅巴 竹头木屑派用场 卖狗嫁女 批评浪费粮食的使臣 不应该讲究排场 原来是一箱子书 明天的酒席不要摆了 狭窄的宰相府 佩戴的宝玉好看吗? 张俭选布 阴沟里的白米饭 不同意盖新房子 陆游住旧草堂 生丝做的新衣 两斤肉过生日 打补丁的袍子和靴子 记住父亲的教训 一包袱树种子 御史捕鱼 祝渡老翁 深山画虎 养叔教楚王射箭 师旷谈学习 纪昌学射箭 张良拜师 司马迁写《史记》 路温舒读蒲草书 凿壁偷光 猪倌好学 不要半途而废 邴原好学 利用“三闲”读书 管宁割席 葛洪苦读 病中学医 囊萤映雪 父子练字 织帘先生沈辚士 祖冲之算圆周率 李铉苦学 “推敲”的故事 白居易写诗 深山画虎 喻皓学建筑 欧阳修做文章 立雪程门 郑樵读书 范仲淹夜读 岳飞勤学 宋濂访师 王冕学画 李时珍修药书 马锦学戏 盲人学作诗 梁九学手艺 柳敬亭学说书 顾炎武读遍天下书 叶天士学医 戴震好问 唐寅学画 赶不走的苍蝇 假鲫鱼换来真水獭 三根毫毛和几块岩石 一百万钱哪里来? 张僧繇画龙点睛 鸟儿不敢再飞来 阎立本千里学画 剑光闪闪绘草图 把风景记在心里头 从小伙计到大画家 韩斡画马 双管齐下巧作画 戴嵩画牛 小牧童批评大画家 用手抹出来的画 周防画赵郎 善于学习的黄筌 不改原画 以假乱真 顾闳中绘《韩熙载夜宴图》 是谁挡住宰相进宫? 钟隐拜师 范宽进山学画 胸有成竹的故事 生病也没放下画笔 画中人在喊什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孔雀是怎样起飞的? 学画不怕难的少年 寺庙藏在画意中 这幅画,想得好 两个聪明的画家 郑思肖画兰花 从火里抢出来的名画 戴进的“寻人启事” 唐寅学画 “八大山人”怪画多 板桥画竹 试读章节 荀息堆鸡蛋 两千六百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有个糊涂的国君,叫晋灵公。有一次,他命令手下人盖一座九层高的台,给他玩。盖这么高的台,要花费好多好多钱,他手下的大官们都说太浪费了。可晋灵公听了挺生气,对大官们说:“谁敢来阻拦我盖高台,我就宰了他!”这么一说,大官们都不敢吭声(吭keng)了。 这时候,有一个叫荀息(荀xun)的官,一点儿也不害怕,他跑去见晋灵公。晋灵公一瞧见他,就不高兴地说:“你来干什么?”荀息不慌不忙地说:“我来给您耍一个有趣的把戏。我能用十三个棋子搭成一个小台子,还能在台子上再堆九个鸡蛋。” 晋灵公一听这把戏挺新鲜,就高兴地说:“这我倒没见过,你快堆给我看看。”说着,就叫手下人去拿棋子和鸡蛋。 荀息接过棋子和鸡蛋,就蹲在地上搭起台子来。他先把棋子一个一个搭起来,接着就往上面堆鸡蛋。 在旁边看热闹的人,都替荀息捏着一把汗。晋灵公也弯着身子,瞪着眼睛看,嘴里连连说:“好危险哪!好危险哪!” 荀息说:“这算什么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事呢!” 晋灵公惊讶地问:“什么,还有比这更危险的事?那是什么?” 荀息站起来,说:“那就是您要盖九层高台这件事呀!您想一想,盖这么一座高台,要很多老百姓花三年工夫。在这三年里头,男人不能耕田,女人不能织布,大家吃的穿的从哪儿来呀?这么一来,不仅国库空了,老百姓也必定怨恨大王。要是邻国乘这个机会打进来,还会弄得国破家亡。到那时候,您到九层高台上去看什么呢?” 晋灵公听荀息这么一说,吓了一大跳。他叹了口气,说:“唉!我的过错多么严重啊!”说着,就叫手下人别再去张罗盖高台的事了。 给马办丧事 这个故事也发生在春秋时候。那时候,有一个楚国。楚国的国君楚庄王非常喜欢马。 有一次,他弄到一匹好马,喜爱得不得了,就叫手下人给马披上带花的毯子,让它住在华丽的房子里,睡在软软的席子上,用甜蜜蜜的枣脯(fu)来喂它,一点儿也不让它活动。可是,这么一来,这匹马越长越肥,不久就死了。 楚庄王听说马死了,很伤心,就叫手下人给马做口上好的棺材,还要按照给大臣办丧事那样来埋葬这匹马。大臣们都劝他不要这么做。楚庄王一听来了气,下了一道命令,说:“谁要是再敢来劝我,我就杀了他!” 这时候,有一个叫优孟的聪明人,想了个主意,去见楚庄王。他一走进王宫,就哇啦哇啦大哭起来。楚庄王看他哭得那么伤心,就问:“你为什么哭哇?”他擦干了眼泪,说:“我为那匹死马哭哇!我们楚国这么强大,要什么没有啊!可是您只按照给大臣办丧事那样来给这匹好马办丧事,太亏待它了。依我看,应该用给国君办丧事那样来给这匹马办丧事,才对得起它呢!” 楚庄王一听,挺高兴地说:“你说的正合我的心意,你看怎么办好?”优孟说:“请大王用白玉雕成棺材,用最好的木料做棺套;叫士兵去挖个坟坑,叫老人和身体弱的人去运土;出殡(bin)的时候,请齐国派人来站在棺材的前面,请晋国派人来站在棺材的后面。这么一来,诸侯都知道大王对待一匹马比对待任何人都隆重,大王的名气可就大了!” 楚庄王听着听着,觉得不是味,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他想:要真的这么办了,这种事情传出去多丢脸啊!于是改换口气说:“这么做太过分了!可是到底该怎么埋葬这匹马好呢?”优孟说:“依我说,就用铜锅做棺材,用炉灶做棺套,用葱姜上供,给它穿上火做的袍子,埋在人的肚子里,这是最好的葬礼。” 楚庄王听了,没话可说,只好让大伙儿把死马煮熟吃了。 要想到老百姓 这里说的还是春秋时候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齐国接连下了几天大雪,天气冷极了。老百姓因为缺吃少穿,饿死、冻死的人不少。 一天,齐国的国君齐景公穿着大皮袍子,坐在皇宫门口观赏雪景。他待了一阵以后,身上感到热了起来。他挺奇怪,怎么下这么大的雪,一点儿也不冷呢?这时候,有个名叫晏婴的大臣来找他。齐景公问他:“晏子,人都说下大雪非常冷,我怎么没有一点儿冷的感觉,反而身上发热呢?” 晏子听齐景公这样问他,觉得又可气又可笑。他想了想,说:“大王,我听说古时候有这样的事:凡是关心百姓的国君,当他吃饱了美味佳肴以后,常常想到天下还有许多人没有饭吃;当他穿着大皮袍子的时候,会常常想到天下还有许多老百姓没有衣服穿。” 晏婴说到这儿,齐景公不以为然地说:“晏子呀,我可是常常想着老百姓的呀!” 晏婴冷冷一笑,说:“臣愿您也是这样圣明的国君。不过,今天您在宫里穿着皮袍子,烤着炭火,您不感到天冷;可是,您是不是也想到在这场大雪里,有多少老百姓在挨饿受冻呢?” 晏婴这番话,说得齐景公面红耳赤,他不好意思地说:“晏子,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快去把国库里多余的皮衣服、棉衣服和粮食发给穷苦老百姓吧!” P3-7 序言 《中国历史小故事》是一套特意为小学生编辑出版的历史普及读物。它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陆续出版,直到八十年代,先后出版了《深山画虎》《女娟救父》《包拯审案》《姚崇治蝗》等14个分册。因为这套书的文字作者有朱仲玉、金受申、张习孔、马允伦、杨牧之等著名历史普及读物作家,插图作者有任率英、孟庆江、钱贵荪等著名画家,所以出版后深受读者的喜爱,曾经多次再版。又因这套书讲述的历史小故事有四百多个,讲的又多是古人的故事,所以它又曾以《炎黄子孙四百轶事》的书名合集和套装出版。许多四五十岁的人,童年时代曾读过这套书,受益匪浅,至今还印象深刻。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发生过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历史事件,也涌现出许许多多青史留名的人物。把这些记载下来的历史文献可以说汗牛充栋。为了让小读者能够了解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和人物,对历史产生兴趣,走进辉煌灿烂的中国历史长廊,作者和出版社的编辑们从浩如烟海的史籍中,精心选取了适合小读者阅读的四百多个小故事,编写成这一套书。 《中国历史小故事》与我社出版的历史读物《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和《中国通史故事》有所不同。林汉达先生所著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以丝线串珠的手法,把历史人物和事件串联起来,用带有“京味儿”的语言,把故事娓娓讲述出来,如道家常一般,很受读者的喜爱,所以,老少成宜,出版四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成为历史普及读物的经典。《中国通史故事》是以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为主线,从洪荒的远古时代讲起,古代、近代一直讲到现当代,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基本都讲述到了,内容丰富、厚重,是一部历史长卷,适合小学中高年级以上的读者阅读,也是一部可以伴随少年儿童成长的书。而《中国历史小故事》是以“小”见长,故事虽大多也取自《史记》《资治通鉴》等史籍,但视角多是从一些小事入手。故事中的人物,有的机智勇敢,有的勤俭朴素,有的勇于改过,有的勤奋好学,有的诚实谦虚,有的敢于创新,有的聪明睿智。故事的篇幅短小,一人一事,一事一议,生动活泼,真实感人,情节不复杂却含义深刻,语言通俗又好读易懂,很适合小学生阅读。这些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历史小故事,就像史海中撷取的一颗颗晶莹剔透、熠熠生辉的珍珠,对陶冶小读者的情操、增长历史知识、学好语文都有很大的帮助。 少年儿童在阅读文学、科普读物的同时,选读一点儿历史方面的课外书很有好处。因为他们很喜欢听或读历史故事。他们通过阅读历史故事,可以了解一些历史上的人和事,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知道什么样的事是好事,什么样的事是坏事。知荣辱,明是非,学会怎样做人、做事,这就是少年儿童从历史故事中所得到的最重要收获。这也是许多家长要为孩子选购一些课外历史书的重要原因。我们编辑出版少儿历史普及读物的初衷也在于此。如果《中国历史小故事》的修订再版,能让小读者们通过阅读历史小故事有所收获,对学习中国历史和了解祖国灿烂文化产生兴趣,作者和编者就会感到十分欣慰。 为了让今天的读者更好地阅读这套书,这次修订再版中,我们仍然原汁原味地保持了原书的文字和插图风格,只是依据现行的编辑规范,对文字作了适当的技术性修订。原版《女娟救父》中的故事《冯婉贞勇退英国兵》,虽然写得很生动,但据后来的历史学家研究考证,不是历史事实,而是出自笔记小说,本着尊重历史、修正错误的原则,这次修订再版时予以删除。令人遗憾的是,因为离最初的出版时间过于久远,插图的原稿无法找到,只能根据已经出版的图书复制,致使一些插图不很清晰,影响了观赏效果。 在本书这次修订再版时,朱仲玉、金受申、张习孔、马允伦等几位为少儿历史读物出版作过很大贡献的作者已经离世,我们谨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还有几位作者或作者的亲属,因通信地址的变迁,编辑部一时无法联系上,希望见到此书后,尽快与出版社联系,续签出版合同和领取稿酬。 编辑部 2012年6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