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浓缩了古代先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镌刻了古圣先贤对道德修养、伦理教化的价值规范。它采用原译文对照的形式,精选原书中千古流传的珍句名篇,以最新的视角解读最传统的文化经典,以最新的形式整合中华文明的千年积淀,带读者跨越千年时光,与古人作一番心灵交流,全面领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丰富遗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四书五经(特惠超值版)/三最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春秋)孔子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浓缩了古代先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镌刻了古圣先贤对道德修养、伦理教化的价值规范。它采用原译文对照的形式,精选原书中千古流传的珍句名篇,以最新的视角解读最传统的文化经典,以最新的形式整合中华文明的千年积淀,带读者跨越千年时光,与古人作一番心灵交流,全面领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丰富遗产。 内容推荐 《四书五经》的内容包括哲学、伦理、政治、教育、史学、经济、地理、艺术、天文、科技等方面。这些著作的内涵极其广泛、深刻。它不但对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中国的现在乃至将来的社会发展都将会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录 大学 中庸 论语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日篇第二十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下 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章句下 滕文公童句上 滕文公章句下 万章章句上 万章章句下 周易 乾卦第 坤卦第二 屯卦第三 蒙卦第四 需卦第五 讼卦第六 师卦第七 比卦第八 小畜卦第九 履卦第十 泰卦第十一 否卦第十二 同人卦第十三 大有卦第十四 谦卦第十五 豫卦第十六 随卦第十七 蛊卦第十八 临卦第十九 观卦第二十 噬嗑卦第二十一 贲卦第二十二 剥卦第二十三 复卦第二十四 无妄卦第二十五 大畜卦第二十六 颐卦第二十七 大过卦第二十八 坎卦第二十九 离卦第三十 尚书 虞书 夏书 商书 周书 诗经 国风 鄘风 陈风 小雅 大雅 周颂 礼记 月令 礼器 学记 仲尼燕居 冠义 昏义 春秋春传 隐公(元年~十一年) 桓公(元年一十八年) 庄公(元年一三十二年) 闵公(元年~二年)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试读章节 原文 汤①之《盘铭》②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③《康诰》日:“作新民。”④《诗》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⑤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⑥。 注释 ①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②盘铭:指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这里的器皿是指商汤的洗澡盆。③苟:如果。新:这里的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义则是指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④作:振作,激励。新民:即“经”里面说的“亲民”,实应为“新民”。意思是使新、民新,也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⑤“《诗曰》”句:这里的《诗》指《诗经·大雅·文王》。周,周朝。旧邦,旧国。其命,指周朝所禀受的天命。维:语助词,无意义。⑥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是故,所以。君子,有时候指贵族,有时指品德高尚的人,根据上下文不同的语言环境而有不同的意思。 译文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①《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②。”子日:“干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诗》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佣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谊兮!”④如切如磋者,道⑤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悯兮者,恂栗⑥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⑧不忘也。 注释 ①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诗经·商颂·玄鸟》。邦畿,都城及其周围的地区。止,在这里指居住的意思。全句意为,都城及其周围的地区都是人民向往居住的地方。②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引自《诗经·小雅·绵蛮》。缗蛮,即绵蛮,鸟叫声。隅,角落。止,栖息。全句意为,“绵蛮”叫着的黄鸟儿,栖息在山冈上。③“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引自《诗经·大雅·文王》。穆穆,仪表美好端庄的样子。於,叹词。缉,继续。熙,光明。止,语助词,无意义。④《诗》云句:这几句诗引自《诗经·卫风·淇奥》。淇,指洪水,在今河南北部。奥,水边。斐,文采。瑟兮佣兮,庄重而胸襟开阔的样子。赫兮喧兮,显耀盛大的样子。谊,《诗经》原文作“谖”,遗忘。⑤道:说、言的意思。⑥恂栗:恐惧,戒惧。⑦於戏!前王不忘:引自《诗经·周颂·烈文》。於戏,叹词。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⑧此以:因此。没世:去世。 译文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经》又说:“‘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吗?”《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诗经》说:“看那洪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这里所说的“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严,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是指由于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诗经》说:“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君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①无情者不得尽其辞②。大畏民志④。此谓知本。 注释 ①“子日”句:引自《论语·颜渊》。听讼,听诉讼,即审案子。犹人,与别人一样。②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③民志:民心,人心。 译文 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作抓住了根本。 原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④物而穷④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④,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⑤。 注释 ①即,指接近,接触。②穷:穷究,意思是彻底研究。③未穷:未穷尽,未彻底。④益:更加。⑤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两句。朱熹认为,“此谓知本”一句是上一章的衍文,“此谓知之至也”一句前面又缺了一段文字。所以,朱熹根据上下文关系补充了一段文字,这里所选的,就是朱熹补充的文字。 译文 所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原文 所谓诚其意①者,毋②自欺也。如恶恶臭④,如好好色④,此之谓白谦⑤。故君子必慎其独⑥也! 小人闲居⑦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④,掩⑦其不善,而著⑩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日:“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注释 ①其意:使意念真诚。②毋:不要。③恶恶臭: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味的含义宽泛。④好好色:喜爱美丽的女子。好色,美女。⑤谦:通“慊”,心安理得的样子。⑥慎其独:在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⑦闲居:即独处。⑧厌然:躲躲闪闪的样子。⑨掩:遮掩,掩盖。⑩著:显示。■中:指内心。下面的“外”指外表。■润屋:装饰房屋。■润身:修养自身。■心广体胖:心胸宽广,身体舒泰安康。胖,大,舒坦。 译文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白吹自擂。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①,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注释 ①身:程颐认为应为“心”。忿健:愤怒。 P3-6 序言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国家。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四书五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四书五经》成了金科玉律,儒家学者对其推崇备至。历代科举考试,试卷命题一定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朱熹按由浅入深的规律,将四书按《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的次序排列,作为学习儒家经典的初级入门教材,叫做《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也叫四子书,还有别称为“学庸论孟”。其中《大学》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朱熹认为《大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把它列为四书之首。《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理学家认为《中庸》是“孔子传授新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成为宋以后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论语》在古人心目中是修身治国的宝典,因此,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人的圣书,它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过深远、持久的影响,后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孟子》记述“亚圣”孟子的言行及他与时人或弟子相互问答的一部典籍。唐代思想家韩愈认为,孔子的思想精髓唯孟子传承,“柯之死,不得其传”,可见孟子的地位。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此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设立五经博士,奠定了儒家经典的尊贵地位。《易》又称《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博大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卦辞和爻辞共约5000字,体现了先贤对自然与社会变化关系的认识,它不但反映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而且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尚书》是我国现存最古老而完整的史书。分为夏、商、周书,它是对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历史最原始最真实的记录,保存了我国上古时代极为珍贵的史料。《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了解先秦社会风貌的珍贵材料,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礼记》是最早的封建礼制教科书。它是一部记述关于古代礼节习俗、规定、界定和轶事的文集,是儒家博大精深的理学思想的汇编,也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中最著名的有《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其中《左传》影响最大。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和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千百年来,《四书五经》启迪了中国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受,启发了华夏儿女的智慧灵根,让众多名人一生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箴言,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穿越千年时光,与古代先贤进行一番心灵的交流,尽情地汲取先贤智慧并将其发扬光大! 书评(媒体评论)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温家宝总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