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好妈妈教出好孩子--平凡母亲18年成功家教手记
分类
作者 阎静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母与女在家教问题上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来自平凡母亲独特的教育思考。好妈妈,好孩子,是谁造就了谁?知心姐姐卢勤倾情推介,众多媒体争相报道。阎静编著的《好妈妈教出好孩子——平凡母亲18年成功家教手记》让我们一同见证平凡母亲创造的教育奇迹!

内容推荐

《好妈妈教出好孩子——平凡母亲18年成功家教手记》由阎静编著。

《好妈妈教出好孩子——平凡母亲18年成功家教手记》简介:

小涂鸦,大秘密。用身体语言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有说话的份儿。好成绩是睡出来的,女儿从没得过物质奖赏……

她没有为女儿报过任何一个辅导班,却让女儿轻松考上了北大;她几乎从不对女儿的人生指手画脚,却让女儿的每一步都走得从容稳当。当女儿决定放弃北大,而进入另一所大学就读自己心仪的专业时,她选择了支持。后来,她的女儿刚一进入大学就被点将,做了导演陆川的助手。再后来,她的女儿成为了国内著名的跨界青年艺术家、展览策展人兼导演。

她是一位普通的母亲,没有令人艳羡的高学历,也没有研究过高深的教育理论,如果说她有着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她真正懂得孩子成长的规律,真正做到了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也真正成就了孩子的人生。98个家教故事,是一个平凡母亲成功教子的真实记录,寓深刻独到的家教智慧于质朴生动的字里行间,让您体会成功家教的伟大力量,更让您读懂真正的母爱。

目录

序一:生命的感动卢勤

序二: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刘彭芝

序三:做一个又懒又智慧的妈妈?当当书友

序四:素质教育的典范?家庭教育的楷模?当当书友

自序

1.我怕狮子追上小鹿

2.孩子,你自己爬起来

3.别拿哭吓唬人

4.这不是我想要的玩具

5.小涂鸦?大秘密

6.鼓励女儿游戏再创造

7.有些话不该对孩子说

8.巧用身体语言和孩子对话

9.一旦许诺就要兑现

10.女儿不会看电视

11.动词是儿童的代名词

12.别负强化孩子不喜欢的食物

13.爱吃菜从准妈妈开始

14.我家的“三胡”

15.多想出智慧

16.学会亮出自己

17.孩子,咱别闯红灯

18.孩子怎么坐不住

19.要不要提前登上小学快车

20.让自信永远陪伴孩子

21.讽刺的话最伤人

22.棒打出逆子

23.不能让“三好”误了孩子

24.有心理压力的请举手

25.学习是一种习惯

26.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27.读懂别人的好

28.分享是独生子女必修课

29.让我们荡起双桨

30.让我再玩几分钟吧

31.文明要做给孩子看

32.毛驴拉磨顺着来

33.女儿教我不伤害动物

34.女儿喜欢的老师

35.孩子为何远离快乐

36.做一个“听话”的家长

37.做个聪明的懒妈妈

38.家是孩子坏情绪的回收站

39.不打孩子,无论什么时候

40.一堂公开示范课

41.快乐英语自己创造

42.一堂别开生面的课

43.质疑永远比答案重要

44.好成绩是睡出来的

45.明确学什么,不在乎考多少

46.孩子成长中的性与爱

47.别让“陪读”赔掉孩子的独立性

48.教科书不是书

49.家教真的有必要吗

50.家庭厨艺大比拼

51.孩子的成长不能“包办代替”

52.别让孩子的创意沉睡

53.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54.捍卫孩子的学习兴趣

55.不在学习上论功行赏

56.家长跟风孩子苦

57.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儿

58.永远不要否定孩子

59.赞美让孩子更优秀

60.我要爸爸也要妈妈

61.你猜我最烦的人是谁

62.保险能保孩子的未来吗

63.“妈妈,我不愿意让你变老”

64.妈妈--一个多变的角色

65.你可能不知道的智商加减法

66.先根深而后叶茂

67.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双赢

68.尊重个性 成就人才

69.有“野心”不是坏事情

70.小松树真的长大了

71.女儿有男朋友了

72.锻炼需要时间和空间

73.与人交往和上学同等重要

74.要分数更要能力

75.女儿要放弃最好的学府

76.做有目标的人

77.尊重孩子的选择吧

78.女儿的主动学习观

79.做个不听话的好孩子

80.发扬个性的光辉

81.让我们跟上孩子的脚步

82.糟糕的教育要不得

83.谁是孩子的贵人

84.把你的表情调成微笑

85.感恩之心不可无

86.需要说声“对不起”

87.“你没有工作经验”

88.创业就业,哪个适合你

89.逆时针的问责

90.踏上四万里征程

91.养儿育女别图回报

92.营造祥和与温馨的家庭氛围

93.在不满意与知足之间

94.放弃常常意味着快乐

95.当好妈妈的五种能力

96.常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97.我与女儿一起成长

附录一:正是因为妈妈爱你

附录二:由宓简历及主要经历

后记:把伟大的母爱变成伟大的课题

试读章节

1.我怕狮子追上小鹿

“三翻、六坐、八爬、一岁走”,从女儿会坐的那一天,我就为她准备了很多婴儿画报和一些漂亮的刊物围在她的周围。彩色的画面,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果真吸引了她的眼球。她摸摸这本,抓抓那本,两只小手忙个不停,渐渐地她的周围成了书的海洋。女儿一天天长大,可慢慢添了一个毛病:撕书。看得出来,她不是不喜欢书,因为往往是她看得最兴奋的时候,就连喊带叫“嚓嚓”地撕开了。

我耐心地对她说:“书撕坏了,你再想看就没有了。”我拿来垃圾筐给她看丢进去的画报,她依然快乐着,撕着。

有一天,我把所有的画报都藏起来了。她虽然还说不清话,但看得出她有些着急,两眼在四处寻找不见的画报。这时候我对她说:“那些被你撕坏的书让我对你说,它们去医院了,等修好了,它们才能出来和你玩儿。”第二天,她仍然没有见到心爱的婴儿画报。她拉着我的手,意思是让我带着她找。我仍然没有拿出来,对她说:“如果你能爱护它们不再撕了,它们才会出来和你玩儿。你是不是特别想看到你的婴儿画报?”女儿瞪大眼睛看着我。我让保姆先抱着她,大声说:“变变变出来,宓宓爱看的书快出来。”我从柜子里拿出两摞书,一边是完整无缺的,一边是被女儿撕坏被我粘贴好的。女儿张着两只小手迫不及待地扑了过来。“你看,这些书都被妈妈修好了,可是它们都带着伤,也不好看了,以后宓宓会照顾好它们的,是不是?”从那以后,女儿再也不撕书了。

又过了好长时间,一天晚上,我帮女儿收拾书,我拿起一本画报一看,书的右上角就连着一指不到了。好长时间不见女儿撕书了,这次怎么又开始了?我有点儿想发火,但还是捺着性子问她:“这书怎么成这个样子了?”“我怕狮子追上小鹿,就把路给撕断了。”可以听得出女儿有些内疚。我拿过书仔细一看,原来是狮子追到森林的尽头,小鹿看到有一条小路转身拐了进去。狮子突然发现小鹿不见了,“噢,差点儿上了小鹿的当”,于是向右转又朝小鹿的方向追了去。眼瞅着狮子马上就要追上小鹿了,这时,只听“嘶啦”一声响,也许,这就是女儿为小鹿“断路”的缘故吧。我深深地为孩子的童真童趣感动了。“妈妈我不对,我又撕书了。”“不,你非常勇敢,小鹿没有被狮子吓倒,你也没有被狮子吓倒,这条路断得真是时候。”再往下看,最终小鹿没有逃脱狮子的追逐,也许是成人的思维,不免让人看着有些伤感。但是在女儿的帮助下,狮子追赶小鹿这样的结局不更符合孩子的想象吗?我没有批评女儿反而夸奖了她,她可高兴了。从此以后,女儿每次看书前她都会大声对自己说:“爱护。”

给她一个小小的惩罚。这种简洁、明快、清晰的惩罚一定要有针对性,一定要与孩子现在的具体行为结合起来效果才好。当我知道她后来的撕书,的确是一种想象力的展现,不但没批评她,还让这种想象得到鼓励。

像喜欢新奇玩具一样,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童话故事的。人类出于好奇的天赋,应该是越读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读的书越多。最初我想让孩子通过色彩、图像以及成人的语言来理解这种以图画为主的读物时,其实是让她阅读的开始,你可不能低估孩子们,对他们真正有兴趣的东西他们是绝对能够看懂的。他们边喊边叫地撕书,甚至咬书,实际上是在向我们表明:“我很喜欢书!”“这本书真好看!”这真是件大好事,让她撕、让她咬、让她为书设计自己的结局,不撕不咬了,她的阅读也就正式开始了。

孩子的评语:

从咿咿呀呀地拿着书撕着玩,到像大人一样装模作样地看起来,却不知道自己拿倒了,接下来就是和妈妈一起体验阅读。正是在爱的氛围里来阅读,所以对阅读产生兴趣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2.孩子,你自己爬起来

我特别喜欢看刚刚学走路小孩儿踉踉跄跄的样子。那时的女儿正在学走路,不是大手牵着小手就是在她腰间扎根宽腰带,再就是两个大人蹲在两边接着她然后加大距离。这天,约上好友带上双方的孩子,我们来到离京城不远的一片绿地停了下来,这里的草地像厚厚的绿色地毯,绝对是“放羊”的好地方。在城里水泥森林里待惯的两个小伙伴见到这莹莹绿色可高兴了,一时玩得火热,咿咿呀呀地讲着只有她们才懂的语言。

不一会儿,为抢一个东西两人翻脸了,本来就站不稳、走不好的双腿不听使唤,只听“哇”的两声,两个小东西摔倒在地。

“你不要管她们,让她们自己爬起来。”我坚定地说。P1-3

序言

朋友的孩子 辍学了,朋友的朋友的孩子离家出走了,不相识朋友的孩子自杀了……看到这些心碎的父母,我思考了许多问题:为什么在大力提倡的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厌学的孩子反崦越来越多?为什么小小年纪的孩子患孤独症、焦虑症、抑郁症的年年呈上升趋势,为什么孩子家离出走的现象频频发生?为什么正值花季的孩子要远离我们而去?……

什么使得这类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

教育好孩子真的只是父母纯真的愿望吗?

怎么才能真正遏制不该发生的事情?

面对孩子的各种想法我们该怎么办?

……

马克思曾经说过,家长的事业是教育子女。然而世界上任何职业都要培训、考核、竞争上岗,但在今天唯有“父母”这个岗位可以没有任何资质就能上岗,社会上也没有一个机构来监督父母培养孩子对与错。有史以来,只有学校、老师和家长没完没了考孩子的份,那么家庭教育的这张试卷又有由谁来打分才合理?我们在思考现代教育的不足的同时,想想家长是不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对孩子成长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应起怎样的重要作用?即将为人父母的你,或是初为父母的你,对如何养育即将或已经到来的新生命,作好准备了吗?

这不是一部必血来潮时写的书,而是近二十年的经验总结。今天,我想以电影回放的形式,把女儿不同阶段成长的镜头记录下来,以一张已经写过的答卷展现在你的面前。今天,我更愿挑战自己,重新回到一个久别了学生的位置,将养育女儿近二十年的试卷交由她来评判。

我不是学教育的,但生活都会了我许多,我更不是什么专家,和你一样拥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妈妈。是时候看看了,这本我用身边现成的碎片拼贴组合的书,相信对于你来说,也是一次挑战,挑战我们是否放下预设的位置和观念,重新体验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我只敢说,这本答卷女儿给了我肯定,至于教育专家或家长们给我的评价,我并不看中,有几个对钩就知足了。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让人拿得起放不下的书。它会吸引着你从第一页,一直看到最后一页。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感动。

——知心姐姐卢勤

尊重个性的体现,素质教育的典范。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刘彭芝

本书的经验表明:沟通是成功教育的钥匙。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冯忠良

由宓走在北京现代化的前沿,这代表了中国的和她自己的梦想。

——德国二台ZDF对由宓的评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