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达利自传/汉译传记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西班牙)萨尔瓦多·达利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萨尔瓦多·达利是本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之一。在《达利自传》中,作者始终宣称自己是现代艺术文化的救世主,每天都在创造丰功伟绩,但字里行间却让读者贴切地感受到天才的平凡和平凡的强大生命力。这本书同时也是优秀的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在直觉、梦境、幻觉的状态中展示着超现实主义文化的力量和一种超越逻辑的逻辑。

内容推荐

萨尔瓦多·达利编著的《达利自传》原名《萨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书中画家从出生前子宫里的回忆谈起,到孩提时的饮食怪癖,到青年时公众面前的每次恶搞,再到成年后对超现实主义的拷问与坚守,书里细述激发画家每次怪诞行为背后的灵异想法、行为进行中引发的精神上的强烈快感,以及诱发画家“灵魂偏执狂的蝴蝶现身、蜕化,变得鲜活和真实”的目的达到后的欣喜若狂。本书是达利最具趣味性与揭秘性的著作,值得一读。

目录

引言

序文

第一部

 第一章 自画像轶事

 第二章 子宫里的回忆

 第三章 萨尔瓦多·达利出生

 第四章 童年的虚构回忆

 第五章 童年的真实回忆

第二部

 第六章 青春期。蚱蜢。被学校开除。欧洲战争结束。

 第七章 “那个”。哲学研究。不满足的爱情。技术试验。石器时代。一场爱情的终结。母亲去世。

 第八章 光荣学艺。父亲认可我的艺术职业。入学考试。马德里美术学校留级。纨绔子弟作风。监禁。

 第九章 重返马德里。最终被美术学校开除。巴黎之旅。邂逅加拉。与我独一无二心上人的艰难缠绵。被家庭抛弃。

第三部

 第十章 开始社交生活。拐杖。贵族。卡里一勒一罗埃特城堡旅馆。利加特港。发明。马拉加。贫困。《黄金时代》。

 第十一章 我的战斗。我参加超现实主义革命以及在其中的位置。“超现实主义目标”抗拒“梦境解说”。偏执狂一评判活动反对机械行为论。

 第十二章 牙齿间的荣耀,两腿间的苦闷加拉发现并启发我灵魂中的古典主义。

 第十三章 变异。死亡。复活。

 第十四章 佛罗伦萨。蒙特卡洛的慕尼黑。邦维特一特勒里的欧洲新战争。夏内尔小姐与卡卢特先生。重返西班牙和里斯本。拍摄思想的设备。宇宙起源学。叶形装饰的胜利。文艺复兴。

结束语

试读章节

有些人在微笑的时候,粘在他们牙齿上难看现眼的菠菜残叶——尽管残叶很小——常常会露出来,幸好我不是那种人。并不是因为我刷牙比别人仔细,而是因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不吃菠菜。原来,我对菠菜就像对差不多所有直接与佳肴有关的东西一样,赋予它道德与美学范畴的基本意义。当然,反胃这个监督者一直严阵以待,严格挑剔,客客气气地关注着我在饮食方面的苛求。

我只喜欢吃形态清晰的东西,它可以抓住灵性。我只是由于菠菜完全没有成形的特性才摒弃它,对此我坚信不移,而且我从没有一刻动摇地坚持认为,能在那个可恶食物里找到的唯一好的、贵重和可食用的东西就是沙子。

与菠菜完全相反的是甲壳类的东西。我要说明一下我为什么如此喜欢吃甲壳类海产,特别是各种小甲壳类的东西,也就是海鲜。要说甲壳,海鲜的外骨骼真可以说是甲壳,这种甲壳可以说是把一种极其奇特又有灵性的想法变成了有形现实,即把外面的骨骼做得比里面好,这与通常情况相反。

这样,甲壳类可以用自己的防护器官结构把里面柔软又富有营养的谵妄保护起来,将它置于严密而尊贵的壳体里面,让它免受亵渎,只有在去壳战争——即舌尖战争——中,才会受到最高形式帝国主义征服的伤害。把小鸟的小小头颅敲碎是件多了不起的事呀!怎么可能还会有其他方式吃动物脑髓呢?鸟们非常像海贝。它们也有骨骼,更确切说,还非常敏感。保罗.乌切洛画的骨架就很像小圃鸦,并赋予它一种完全符合鸟儿真实特性的美姿和神秘,其学名也由此而来。

我多次说过,人最富有哲理的器官是牙床骨。实际上,有什么比慢慢吸吮骨髓的时刻更富有哲理呢?骨骼被臼齿毁灭性的臂端强力地压住,这让你有权利相信你已经毋庸置疑地掌控了局面。因为发现了真实的本身味道,发现了被牙齿坚定叼住的从骨壳里露出来的赤裸柔软的真实,那才是达到某种东西精髓的崇高时刻。

一旦清除了障碍,剩下的美味还“保留原样”,绝不会被看作那么黏黏糊糊、胶质状态、颤颤巍巍、模糊不定、瘫软不堪,那么不招人喜欢,现在它已经成了崇高的鱼眼睛黏体,滑溜溜的鸟脑子,某种骨头里精子般的骨髓或柔韧丰满的牡蛎肉。你们肯定会问我:如果是这样,那你喜欢吃卡门贝干酪吗?它保持了自己的形状吗?我会回答说,我崇尚卡门贝干酪,恰恰就是因为当它被做熟并开始控干时,正好变成了我的著名软表形状。由于这是人工加工而成,所以不能让它来承担不能保持原来形状的全部责任,尽管它原来的形状很体面。另外我还会再加上一句,如果把卡门贝干酪加工成了菠菜样,我也许同样不喜欢它。

不过,不要忘记了山鹬,把它的肉恰到好处地烤熟,上面再浇上高度数烧酒,以巴黎最豪华餐厅的全部礼仪把它连同它的排泄物一起端上来,对于我来说,在这个重大饮食领域里,它一直代表着一种真正文明的最精美象征。裸身躺在盘子里的山鹬看上去多美呀!可以说,它优雅的结构已经达到了拉斐尔风格的完美比例。

我确切而凶残地知道我想吃什么。而当常常看到周围那些人什么都能吃下去,并且带着渎圣的错误信念来满足他们的某种苛刻需求时,我还是惊愕不已。

不过,尽管我一直确切地预知我的器官想要得到什么,但我的情感却做不到,它就像肥皂泡般轻盈而脆弱。所以,总体来说,我从来不可能预知我行为的歇斯底里狂妄过程,更不用说行为的最终结果了,而我常常是这些行为的第一个惊骇观众,这些行为在其高峰时往往可以达到铅弹般的灾难性威力。事情正如每次从我情感里冒出的千百个彩虹泡沫中,总会有某一个泡沫在它转瞬即逝的生命过程中偏离出来,并且奇迹般着了陆。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刻,它演变成一项重大行动,即刻从一个透明立体的东西变成一个不透光、有恐吓性的金属东西,就像个炸弹。任何人都不能比下面为本章选择的这些故事更能阐明这一点。这些故事不是按照年代顺序,而是按照我生活的轶事流向排列的。它们就像现在这些情况一样,具有严格的真实性,而且是原原本本地记述,这些轶事会提供它自己的特色和情况,能够保证准确无误地接近事实,这点对于一幅自画像的崇高意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它们可能永远只是平平常常的秘密。我对本书的想法是,尽可能地消灭这些秘密,用我自己的手消灭它们。P3-5

序言

达利在其《一个天才的日记》卷首引用法国作家蒙田的一句名言:“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差别,要远大于两个不同种类动物之间的差别。”以此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

的确,达利自幼便与众不同,五岁时他与比他小点儿的一个男孩在一起玩耍,突然将其推到桥下,跑回家中说那男孩掉到桥下去了。六岁时为了偷食而想当厨师,七岁时,看到马黛茶桶上拿破仑那不可一世的高傲形象,便想当拿破仑。他觉得尿床好玩儿,就故意尿床到八岁。当他情欲萌动时,便开始偷窥女人和裸露自己,为展示自己的裸体,他有意在清晨女仆来叫他起床之际蹬掉被子而假睡。在学校里,为了哗众取宠,他不惜从台阶高处往下跳,摔得鼻青脸肿而心中却特别舒坦;他还在同学中用十分钱兑换五分钱,为弥补损失,他只好常从家中偷钱出来。由于他的特立独行和狂妄自大,他经历了被学校开除,被家庭驱逐,被超现实主义团体除名以及几次牢狱之灾。

然而,达利的才华也正是在这种“胡闹”中日渐显露的。他二十一岁时在巴塞罗那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引起当时画坛巨匠毕加索和米罗的关注。二十四岁时与人合作导演的超现实主义电影《安达卢西亚的狗》获得巨大成功。二十七岁即创作了他最具代表性的名作《坚守记忆》(亦译作《记忆的永恒》或《软表》)而成为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

这幅名画的产生也是出于厚积薄发或“灵感一闪”的偶然之间。一天晚上,达利本来要和夫人加拉及几个朋友去看电影的,但他因有点儿头痛而作罢。别人走后,他久久坐在餐桌旁思考着晚餐时那块肥厚乳酪在他心中引发的“超级柔软”的哲学问题。睡前,他习惯性地去画室再最后看一眼正-在做的画。那幅画描绘的是利加特港附近的一处风景,画中的石头被一束透明而忧郁的夕阳照得闪闪发亮,画面的前方是一棵被砍掉枝叶的橄榄树。他觉得这一景物为表现某种思想和某种惊人的形象创造了环境,但却不知道究竟应该表现的是什么。正当他关灯准备退出画室的一瞬间,他“看到了”两只柔软的钟表,其中一只被令人痛心地悬挂在橄榄树的枝头。此时,他顾不得头痛了,急忙准备好调色板,立即投入工作,两个小时之后,大作即告完成。这幅油画被视为超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画中的一切所表现的似一只是一个梦境,可是,表盖上栩栩如生的蚂蚁和表盘上的一只苍蝇又把人拉回到现实世界。软表上,时间不可逆转地流逝着,给人一种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个人世界濒临崩溃的感觉,具有强大的震撼力。

达利是个奇才、怪才加鬼才,但在个人情感生活中,他对年长自己十一岁的妻子却爱得十分专一。一九二九年,达利的经纪人卡米耶·克芒斯同意达利在巴黎画廊展出自己的全部作品,并从展览收入中提成,这对达利自然是一件大好事。因为这不仅意味着他的绘画从纯艺术作品变成了商品,而且也标志着他从此进入了巴黎艺术界。画展期间,在一次与超现实主义画家的聚会中,达利遇见了法国诗人艾吕雅的妻子加拉。加拉身材优美,眼睛迷人,被当时的超现实主义者们奉为女神。达利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她,为她机敏风趣的谈吐、橄榄色的肌肤和随风飘动的白裙而着迷,立刻就爱上了她。而达利的特立独行和盖世才华也让加拉十分倾慕,两人一见钟情,很快便疯狂地相爱了。由于妻子在自己眼皮底下红杏出墙,艾吕雅只好黯然离去。巴黎画展结束后,达利和加拉双双回到巴塞罗那。然而,当达利的父亲得知儿子带回一个大他十几岁的有夫之妇时,断然将他们拒之门外。达利只好带着加拉到巴塞罗那东北部一个偏僻的小渔村利加特港,买下一栋小房子,在此开始了艰难的绘画生涯。加拉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达利的人生,她的循循善诱和因势利导给达利放荡不羁的生活带来了秩序,为他桀骜不驯的性情配上了笼头。她在达利一生中同时扮演着情人、妻子、母亲、模特和事务总管等诸多角色。他们从一九二九年在巴黎相识相爱,到一九八二年加拉去世,两人始终相濡以沫,不弃不离。达利在自己的许多作品上签名为“加拉.萨尔瓦多·达利”,足见加拉在他艺术事业中的重要性。

达利也是个经商天才,他在二十五岁被父亲赶出家门时,身上一文不名,但他凭着对艺术的执着,对金钱的追求和对自己的炒作,不仅创造了一个想象与梦幻的艺术世界,还创造了一笔巨额的物质财富。更为令人惊叹的是,他临终时立下遗嘱,把自己高达三百六十亿美元的遗产全部捐献给国家。此举在世界艺术史上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读者对达利的了解始于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弗洛伊德的作品开始进入中国并且受到众多中国读者的追捧,他的一些理论书籍的封面及插图大量使用了达利的绘画,达利的绘画解析了弗洛伊德的作品,读者对弗洛伊德作品的理解反过来又加深了对达利绘画的领悟,从而得以进入达利光怪陆离的超现实主义世界。而新世纪之初,达利作品在中国多个大城市的巡展,则最终将中国的“达利热”推向了高潮。当然,真正让人们记住达利的,还是达利的作品。本书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达利画好《坚守记忆》之后,正巧加拉看完电影回来了,达利让她闭上眼睛坐在这幅画前,喊了声“一、二、三,睁开眼睛!”此时达利仔细观察加拉的面部表情,他从加拉脸上看到了毋庸置疑的叹服和惊讶,遂问她:“你会在三年内忘掉这幅画吗?”她回答:“一旦看过这幅画,谁都不会忘记。”于是达利心中有数了。在他们走向卧室时,达利又问:“你刚才看的电影怎么样?好看吗?”加拉回答说:“我不知道……我已经记不起来了!”由此可见,好的作品可以让人铭记终生,反之,则看过即忘。让我们更容易记住的达利绘画还有《红唇形状的沙发》、《七个裸女骷髅》以及《带抽屉的米洛的维纳斯》等,尤其还有达利脸上那副向上竖起的八字胡。这些带有冲击力的形象,的确让人过目不忘。

达利的大名在中国美术界可谓尽人皆知,他的绘画作品也时常见诸报章杂志。然而,也许由于他的作品太难理解和翻译的缘故,学界对他的介绍和研究文章或专著并不多见。达利本人写的《达利的秘密生活》,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同时有两个中译本问世,但都不是从西班牙语翻译的。近几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汉译传记丛书”决定将达利纳入其中,并邀约我们从西班牙语直接翻译,我们觉得这是一件虽已迟延但很有意义的事情,这对我们既是一种考验也令我们引以为荣。

《达利的秘密生活》于一九四一年七月写成于作者侨居的美国汉普顿庄园,一九四二年在纽约出版。作品主要以英文写成,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西班牙文和加泰罗尼亚文,出版时统一为英文;稍后又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但这部传记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西班牙走上民主化进程之后,才被译成西班牙文,于一九八一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出版。

懂翻译的人都知道,一部作品如果几经翻译,其中的原意肯定会有所丢失。但好在达利这部用“外文”写成的作品,在近四十年后又还原为他的母语,而在翻译和出版母语版的时候,达利仍然健在,他不可能不对自己心爱的作品亲自加以校改和审定,而且这一点从书中段落的调整和字句的修改、尤其是涉及到数字和年份月份的变更中都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此外,西班牙文版中的注释很多,有原作者注、原编者注、原法文译者注和原西班牙文译者注(除原作者注之外,其他所注主要是纠正一些与史实有出入的事情或说明某个特殊事件,由此可见,本书在西班牙出版时,编者和出版者是多么重视和认真的了。可以说,这个西班牙文版本是一个权威版本。如今,我们在将其译成中文时,除了把原来的所有注释全部译出之外,还对书中所提重要人物事件及历史掌故等,又加注百余处。这些注释都是依据《简明不列颠g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圣经辞典》及其他权威材料的相关条目编写而成的,简明而准确的注文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而注文本身也颇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达利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后来有很长时间在法国和美国度过,他对世界艺术了如指掌,同时到过世界许多地方去旅行,因此,他的作品中常会提到许多世界名人、风景名胜和历史事件,对于这些人名和地名的翻译,我们本着“名从主人,约定俗成,数名通用而从众”的原则予以准确翻译,非西班牙语的,则请教相应语种的专家,力戒用西班牙语的译音去译其他语种的名称。

达利宣称自己拥有多方面的天赋和才能,而绘画和文学创作只是他诸多天赋中“最不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便如此,他从二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一直坚持写作,发表的散篇文章和成书作品共达数十种之多,内容主要以自己的创作活动和谈论艺术为主。达利的文学创作也同样具有鲜明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在这部自传作品中,他笔端奇趣横生,行文如诗如画,其中的大量想象和幻觉描写,时而低回婉转,如泣如诉,时而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更有一些转义、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这些文字翻译起来令人颇费踌躇。感谢来华工作的西班牙专家胡利奥·里奥斯·莫瓦尼亚的悉心解释和指点,译者倾力将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希望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高超的表达能力。

本译文所依据的西班牙文版是最终版本,也是绝版,即该版本经作者修订后,作者去世,因而不可能再进行修改。另外,出版社采用了绝版印刷方式,即永不再版。也就是说,从今以后在世界各地的书店里再也买不到本作品的西班牙文版新书了。

译者

二○一三年十月

书评(媒体评论)

疯子与我之间的唯一区别在于疯子就是疯子,而我不是。——萨尔瓦多·达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4: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