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芬翻译并全力推荐,最权威的亲密关系指导方案。
这本《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克里斯多福·孟著)能提供给读者什么?
1.使您亲身感受并真正相信亲密关系的幸福开关就在自己手上:
子女,成为生命的老师
父母,成为力量的源头
人际,成为自我的镜子
2.使您亲身感受并初步掌握帮助身边人走出痛苦、赢回力量的基本工具:
如何洞察与消融情绪及情绪背后的原始信念
如何释放潜藏已久的不舒服
如何接受当前问题并转化为欣赏
走出受害、迫害与拯救的无休止循环
学会用“走过程”与欣赏迎回无条件的爱
连接直觉与内在的指引
这本《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克里斯多福·孟著)是一本探讨两性之间亲密关系的书籍。本书是真实婚姻成功见证者的经验。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我们都曾经历过酸甜苦辣,我们渴望建立永恒真挚的亲密关系,却又害怕受到伤害。作者告诉我们如何正确的审视自我,用爱酿造幸福秘方——没有人能年复一年地活在火辣、热情、浪漫的亲密关系之中,但我们能在亲密关系的旅途中,学习面对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质,学习接受和放手,最终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梁。
几乎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很棒的亲密关系。这么说可能还不够贴切,许多人终此一生,花费大量精力在寻觅伴侣这个似乎永无止境的冒险旅程中不断地寻找、失去或离开某个人,如此反复循环,直到觅得理想的伴侣或至死方休。即使寻觅最终得偿所愿,有时亲密关系也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在最初始的兴奋与希望退去之后,不满与挣扎可能随之而来,其中复杂的情绪困扰,就连天才也无法解决。
亲密关系问题的真正根源往往像个无解的谜,因为在看似单纯的寻找和留住那个“特定的人”的过程背后,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目的。你也许会很惊讶,但事实上所有亲密关系的问题和挫折,都为了这个目的而存在,而且蕴藏着希望。在我的个案中,每当我告诉案主,在亲密关系中,痛苦的浮现是件好事时,他们总是既惊讶又怀疑。
彼此伤害怎么可能有意义呢?应该这么说,只有了解到每段亲密关系的开始都是一段伟大的探索旅程时,我们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
当开始寻觅人生伴侣时,我们通常不会察觉,其实我们真正在追寻的事物,伟大得超乎想象——要比两个灵魂之间可能发生的事伟大得多。我称之为“从亲密关系中体验到的真理”。在“灵魂关系”的路途上,我们不单是在寻觅爱情,还是在寻找一种能让我们一再陷入热恋的经验。就像勇敢的骑士寻找圣杯一样,我们希望从亲密关系中得到能满足身、心、灵三方面渴望的东西。表面上看来,我们似乎只是孤单或渴望能有人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但事实上,在每段亲密关系的背后,我们的灵魂都在运作着,引领我们去体验灵性上的满足。
我们当中有许多人想要亲密关系,并且需要的不只是慰藉与陪伴,这本书就是为这些人写的。我们需要的是能鼓励我们超越自我的伴侣;我们在追寻的是能激发人生意义与方向,并在我们受到考验时,给予我们帮助的人际关系。这也就是“灵魂关系”。
在这样的结合中,我们不只是想得到什么,而且希望付出——不自私、不求回报地付出。直觉上我们似乎知道,当我们真正沉浸于爱中时,我们会很快乐,而快乐时就自然地想要付出。我们希望无条件地付出,因为在我们心灵深处觉得这是对的。在我们所有的梦想背后,在所有对力量、目标或意义的追求背后,唯一的欲望其实是想了解无条件的真爱。一开始也许我们只想跟另一半分享这份爱,但从“灵魂关系”中得到的真爱不能被局限在两人之间,而是要推及整个世界。
“灵魂关系”就像圣杯一样难以捉摸,而社会的力量更使它难以寻获。在观察现代人际关系时我们会发现,我们就像在黑暗中摸索,没有地图、罗盘或手电筒的引导,只隐约觉得有什么在呼唤我们,却又往往因为痛苦、挫折、无聊、困惑或疑问而放弃。
有时候,起初很美好的事物,最后会变得十分丑陋。事实上,在北美洲,被亲密伴侣攻击的概率比遭到陌生人攻击的概率还大。
通往“灵魂关系”之路,似乎每一步都布满荆棘。朝夕相处的亲密关系是高层级的“灵魂关系”的第一阶段,但这个阶段中充满了许多陷阱与困难,令人惊讶的是,竟有许多伴侣仍能维持住感情而不分开。更令人惊讶的是,尝过分手痛苦的人还能重新振作,再接再厉!导致分手的争执往往十分痛苦,令双方都受到创伤,但人们并不是为了自寻痛苦而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没有人会说:“我需要亲密关系,我已经厌烦了出外寻求苦难,如果能在舒适的家里受苦受难那该多好啊!”只不过,在这个年代,亲密关系似乎总会让人露出丑陋的一面,而这一面往往令伴侣难以接受而选择分开。但不论先前受了多深的伤,我们仍不放弃继续寻找“完美的伴侣”。为了寻求真爱,不管是一开始的浪漫、绚烂,还是之后的争执及无尽的阻碍,我们都一路走来。
P2-4
这是我读过两遍以上的书
张德芬
作家,著有《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真高兴克里斯多福老师的书《亲密关系》要在祖国大陆出版了。我个人在几年前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这是讲述亲密关系的经典之作,任何对亲密关系有兴趣的人都不能错过。
但凡是人,几乎就不可能没有亲密关系的烦恼,亲密关系并不仅限于男女的爱情关系,只要两个人亲密到一定程度,向对方敞开到一定程度,室友、同学、同事、朋友、家人等,都可以算是亲密关系的一种。当然,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是能量最大、张力最强的,因此冲突也最大,也最让人心碎。
克老师的基本观点(这个观点也为众多的心理学家、婚姻专家甚至灵性大师所赞同)是:你的亲密关系伴侣,是来帮助你更加认识自己,进而疗愈你的创伤,最终找回真正的自己,因此,亲密关系是通往我们灵魂的桥梁。
克老师把亲密关系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绚丽、幻灭、内省和启示。很多人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当初在绚丽期爱得死去活来的两个人,在幻灭期可以形同陌路或仇人。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说就是,我们通常会把自己从小到大得不到的、未满足的需求,全部投射在那个爱我们、让我们觉得特殊的人身上,觉得有了他(她),这些需求都会得到满足了。
其实这种投射,是把我们理想父母的原型投射在对方身上。当然,世界上不可能有人能满足你所有需求,填补你从小以来的匮乏。然而爱情是如此的盲目,我们的头脑也是会愚弄我们的,在恋爱初期我们最欣赏的对方的优点,可能到了后期正是我们想离开他的原因!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我们以为对方拥有我们幸福快乐的钥匙,竟然胆敢不给我们。克老师用了很大的篇幅让我们知道,在幻灭期我们和伴侣会用什么样的偏差行为来进行权力斗争,让对方屈从,好让我们自己快乐。
而很多佳偶在幻灭期就阵亡了,他们未能进入内省阶段,看到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是如何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而要对方为自己负责。他们未能把亲密关系看成是修行的道场,而在其中成长、学习。
这实在太可惜了。错过了这样成长的机会,下一次的关系可能会再次发生同样的情形,因为你没学会你的人生功课。克老师的书,让我们在幻灭阶段有所觉察,在内省阶段能有所指引,因而获得启示,真是亲密关系艰难旅途中的一盏明灯。
最让我感动的是,克老师总是毫不吝惜地与我们分享他自己婚姻生活中遭遇的种种挫折。他的开诚布公,他的谦虚真诚,在字里行间就能打动读者,引起共鸣。
这是少数我读过两遍以上的书,我知道我还会再读它,因为生活当中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而我们又是如此健忘,常常忘了智慧和宝训其实都在我们唾手可得之处。
希望阅读本书的读者都能够学习到亲密关系的真谛:当你出发去寻找真爱时,你就踏上了自我追寻的旅程。祝愿我们的旅程都一路丰收到终点!
这是少数我读过两遍以上的书,我知道我还会再读它,因为生活当中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而我们又是如此健忘,常常忘了智慧和宝训其实都在我们唾手可得之处。
希望阅读本书的读者都能够学习到亲密关系的真谛:当你出发去寻找真爱时,你就踏上了自我追寻的旅程。
——张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