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伊丽莎白·毕肖普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狄金森之后,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经典诗集。

布罗茨基、希尼、帕斯……众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推崇备至。

《波士顿邮报》年度最佳诗集!

囊括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古根海姆奖等所有美国重大奖项!

诗作入选美国大学必修课和耶鲁大学公开课。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选自迄今最权威的毕肖普诗歌完本,特别收录诗人创作手稿15篇。

全球唯一授权简体中文版。

内容推荐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人中的诗人,被认为是“狄金森后,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一生都在流浪和漫游中度过,自称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收录了毕肖普最为经典的诗歌,包括《失眠》《一种艺术》《旅行的问题》《致纽约》等脍炙人口的名篇。选译于Farrar,StrausandGiroux出版社为纪念毕肖普诞辰100周年出版的两卷本《毕肖普诗歌散文全集》之《诗歌卷》,被《波士顿邮报》评为年度最佳诗集,也是迄今最权威的毕肖普诗歌选本。

目录

辑一 寒春

 致纽约

 失眠

 寒春

 两千多幅插图和一套完整的索引

 海湾

 夏梦

 在渔屋

 香波

 从国会图书馆看国会大厦

 浪子

 瓦里克街

 争论

 致玛丽安·摩尔小姐的邀请函

辑二 旅行的问题

 巴西

 抵达圣图斯

 旅行的问题

 占屋者的孩子

 雷暴

 雨季之歌

 巴西,1502年1月1日

 犰狳

 第十二日;或各遂所愿

 别处

 六节诗

 风度

 加油站

 星期天,凌晨四点

 矶鹬

 特洛普日志选段

 新斯科舍的第一场死

 访问圣伊丽莎白医院

辑三 星辰是唯一的游乐船

 雨季;亚热带

 吊死耗子

 他们忘却了一些梦

 歌谣

 被发现者

 在窗下:黑金城

 去糕饼店

辑四 地理学III

 第六课

 第十课

 五台阶之上

 一种艺术

 麋鹿

 在候诊室

 克鲁索在英格兰

 夜城

 三月末

 物体与幽灵

辑五 我们钟爱的岛上鲜花盛开

 北海芬

 粉红狗

 十四行诗

辑六 北与南

 地图

 小练习

 早餐奇迹

 睡在天花板上

 卡萨比昂卡

 想象的冰山

 韦尔弗利特涉水

 空气越冷

 夜间空气

 铁路

 夏洛特绅士

 硕大糟糕的画

 从乡村到城市

 人蛾

 爱情躺卧入眠

 巴黎,早晨七点

 奥尔良码头

 不信者

 纪念碑

 冬日马戏团

 耶罗尼莫的房子

 野草

 海景

 站着入眠

 鱼

 首语重复

 库切

辑七 落下的阴影,攀爬的光

 洪水

 和你说句话

 山峦

 换帽子

 三首给眼睛的商籁

 责备

 智慧

 北风—基韦斯特

 致谢纸条

辑八 埃德加·爱伦·坡与自动点唱机

 文本说明

 我们前往街角的暗穴……

 为了以石灰写在镜子上

 给A.B.

 一起醒来多么美妙……

 埃德加·爱伦·坡与自动点唱机

 我做了噩梦……

 那些那么爱我的娃娃去了哪里……

 猫头鹰的旅程

 短暂缓慢的一生

 基顿

 亲爱的,我的指南针……

 含羞草之死

 朦胧诗(朦胧的情诗)

 早餐之歌

 给祖父

试读章节

《失眠》

月亮从妆台镜子中

望出一百万英里

(或许也带着骄傲,望着自己

但她从未,从未露出微笑)

至远远超越睡眠的地方,或者

她大概是个白昼睡眠者。

被宇宙抛弃了,

她会叫宇宙去见鬼,

她会找到一湾水,

或一面镜子,在上面居住。

所以把烦恼裹进蛛网吧

抛入水井深处

进入那个倒转的世界

那里,左边永远是右边,

影子其实是实体,

那里我们整夜醒着,

那里天国清浅就如

此刻海洋深邃,而你爱我。

《致玛丽安·摩尔小姐的邀请函》

从布鲁克林,掠过布鲁克林大桥,在这晴朗早晨,

请飞过来。

在一片火焰般苍白的化学试剂云朵中

请飞过来,

进入上千只小蓝鼓急遽的翻滚

下降自鲭鱼蓝的天空

越过海湾那微光灼烁的水波看台,

请飞过来。

汽笛、三角旗和烟雾正吹响。船只

友善地打出数不尽的旗语

旗帜飞升,降落,鸟儿般布满了港湾。

请进吧:两条河,优雅地负荷着

无数玲珑晶莹的果冻

在拖着银链子的雕花玻璃糕盘中。

这飞行多安全;天气已全然安排。

在这晴朗早晨,波涛在诗行中奔涌。

请飞过来。

来吧,每只黑鞋都伸着尖尖的脚趾

拖出一道海蓝宝石的高光,

裹着满是蝶翼和妙语的黑斗篷,

天知道有多少天使

骑在你宽阔的黑帽沿上,

请飞过来。

带上一只听不见的音乐算盘,

皱着略爱挑剔的眉头,系着蓝丝带,

请飞过来。

事实和摩天楼在潮汐中波光粼粼,曼哈顿

在这晴朗早晨已被道德湮没

所以请飞过来。  跨上穹宇,以天然的英雄气魄,

凌驾于车祸之上,凌驾于恶毒的电影、

出租车以及逃逸的不公之上,

而号角在你曼妙的耳中回响

它们同时还聆听一种

缱绻的、尚未发明的乐音,适合麝香鹿,

请飞过来。

庄肃的博物馆将为你

彬彬有礼如雄花亭鸟,

可亲的狮子们将为你

躺卧等在公共图书馆的台阶,

渴望起身,追随你穿过一扇扇门

向上进入阅览室,

请飞过来。

我们可以坐下啜泣,我们可以去购物,

或者玩一个始终弄错

一组珠玑词汇的游戏,

或者我们可以勇敢地表达痛惜,但请

请飞过来。

否定句结构的朝代

在你四周晦暗并死去,带上它们,

一种语法骤然旋转又闪光

如一群翱翔的矶鹬,带上它,

请飞过来。

来吧,如白鲭鱼天空中的一道光

来吧,如白日彗星

带着一长串并不云遮雾绕的词句,

从布鲁克林,掠过布鲁克林大桥,在这晴朗早晨,

请飞过来。

《一种艺术》

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

如此多的事物似乎都

有意消失,因此失去它们并非灾祸。

每天都失去一样东西。接受失去

房门钥匙的慌张,接受蹉跎而逝的光阴。

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

于是练习失去得更快,更多:

地方、姓名,以及你计划去旅行的

目的地。失去这些不会带来灾祸。

我丢失了母亲的手表。看!我的三座

爱屋中的最后一座、倒数第二座不见了。

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

我失去两座城,可爱的城。还有更大的

我拥有的某些领地、两条河、一片大洲。

我想念它们,但那并非灾祸。

—即使失去你(戏谑的嗓音,我爱的

一种姿势)我不会撒谎。显然

失去的艺术不算太难掌握

即使那看起来(写下来!)像一场灾祸。  P004

序言

一、引子

伊丽莎白·毕肖普(1911—1979)的诗歌生涯逡巡于在场与隐形的两极。很少能举出一位像她一样的美国诗人,早早誉满天下,却在诗歌之外的一切场域保持了近乎完美的沉默。在本土,毕肖普通常被看作艾米莉·狄金森之后最优秀的女诗人。如果说狄金森生前是彻底隐形的(几乎无发表,全无文名),毕肖普却从出版第一本诗集起就陆续囊括了包括古根海姆奖(两次)、普利策诗歌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纽斯塔国际文学奖在内的各项桂冠,也曾担任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俗称的美国桂冠诗人)、哈佛驻校诗人等职位。

即使如此,在1990年代的两本重要传记问世前,在书信集《一种艺术》和《空中词语》经后人整理出版前,人们对她的生平所知甚少,甚至没有多少人听过她公开朗诵。1983年,毕肖普去世不到4年,纽约大学诗歌教授丹尼斯·奥多诺在《喧嚣的鉴赏者:现代美国诗歌中秩序的观念》一书中如此介绍她:“1911年2月8日生于麻省伍斯特,8个月时丧父,母亲……在她五岁时被送入新斯科舍达特茅斯的精神病院。伊丽莎白再也没见过母亲。”奥多诺得出结论:“表面看来,她的一生没什么戏剧性。”这大致代表了当时大部分读者对她的印象。

20年的研究积累使读者对她的生平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2002年,爱尔兰小说家科姆·托宾在随笔集《黑暗时期的爱情:从王尔德到阿莫多瓦的同性恋人生》中为毕肖普专辟一章,称在戏剧性方面“她的一生可与西尔维娅.普拉斯媲美,成为永远令人着迷的主题”。可我们不应忘记,“永远令人着迷的”首先是她的诗歌:缤纷、冷凝、节制、澄澈,从高度专注中诞生的美妙的放松,以及博物志视野下对最幽微而深刻的情感事件的聚焦。即使有着最谦卑乃至羞涩的外表,这些诗句仍指向一颗沉静有力的心脏,一支缓慢而苛刻的笔——两者在毕肖普的时代如同在我们的时代一样罕见。

没错,她写得那么少又那么慢,以至于其诗歌全集薄得令人尴尬,算上未正式收录的作品也不过百来首。处女作《北与南》(1946)出版9年后方有第二部诗集问世,即《诗:北与南;寒春》(1955),其中还收录了第一部诗集的全部内容。又是漫长的10年后,《旅行的问题》(1965)问世。此后则是她自己删定的《诗全集》(1969),包含了八首新作。7年后,毕肖普出版了生前最后一本诗集《地理学Ⅲ》(1976)。这差不多就是全部。

1956年,毕肖普致信格蕾丝姨妈:“我写了一首关于新斯科舍的长诗,是献给你的。出版之时,我会给你寄一份。”这首名叫《麇鹿》的诗16年后才彻底完成。一首诗改上10多年在毕肖普身上是常有的事,她的终身好友,美国自白派诗人罗伯特·洛威尔在一首题为《历史》的献诗中对此有所描述:“你是否/依然把词语挂在空中,十年/仍未完成,粘在你的公告板上/为无法想象的词组留出空格与空白/永不犯错的缪斯,令随意之物完美无缺?”这也是两人之间的书信全集《空中词语》的出处。节制与舒缓自始至终主宰着毕肖普的诗艺,也主宰她的创作态度,这从她的一封信中可以窥见端倪:

“看起来,人们在艺术中需要的——为了体会艺术而需要的——是一种忘我的、完全无用的专注,而创造艺术也绝对离不开它。”

如果我们幸或不幸地了解她的生平,很容易将这看作一种自我救赎的表述。不过,这种“忘我而无用的专注”,首先是毕肖普诗歌给读者的一个直观印象。……

中译本脚注分两类:一小部分特别注明为“全集注”,译自2011年汉密尔顿版《诗歌卷》脚注;其余未作标明的均为译者注,体例所限,无法逐条标出写作译注过程中查阅的资料,在此仅举几本比较重要的著作,供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阅读。它们包括:罗伯特.杰鲁(Robert Giroux)所编《一种艺术:毕肖普书信集》(One Art:Letters),其中收录了500多封毕肖普写给玛丽安·摩尔、洛威尔等人的书信,日期从瓦萨学院时代直到她去世当天,可以说是我们了解毕肖普其人最可靠的一部“传记”;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所编论文集《现代评论:伊丽莎白·毕肖普》(Modern Critical Views:ElizabethBishop)为理解许多诗作的写作背景提供了详实资料;此外,巴西女作家卡门·奥莉薇拉所著传记《罕见而寻常之花》(Flores Raras e Banal i ssimas)以及上文提到过的书信集《空中词语》(Words in the Air:the CompleteCorrespondence between Elizabeth Bishop and RobertLowell)也是两本不可错过的精彩之作。

最后,在翻译策略上,我希望这个译本至少可以做到两点:一是在保证准确的基础上,尽可能还原毕肖普本身的语言风格;二是译诗作为诗歌能够成立。出于第一个考虑,我没有对原诗的语言做过多归化,没有试图使之“温暖治愈,平易近人”,因为这些品质本来与毕肖普无关。在不明显影响汉语表达效果的地方,也尽量保留了原诗的句序、分行、韵律,力求减少对原文的偏离。而第二个考虑,我只能将它交付给自己作为一个习诗者的语感。至于译本是否做到这两点,只能交由读者诸君评判。

特别感谢本书的两位编辑余西和戚开源,他们敬惜字纸,在我本人对译稿的四次校对之外又对照原文做了至少两遍认真详尽的校对。我们都希望以汉语呈现一个尽可能本色的毕肖普,但也明白这类尝试注定充满缺憾。诚心期盼译本中可能存在的错漏得到方家赐正,使这种缺憾在未来逐渐减少。

包慧怡  2014年夏,于都柏林猫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