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点滴
大自然是孕育所有生命的母亲,万物都在她的怀抱里成长。从人类诞生的一刻起,她独特的美就给予我们最基本的熏陶,让我们在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所在。亚里士多德说:“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荤和欣赏也是天生的。拜伦就说:“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
而如今我们都生活在被喻为“水泥森林”的都市里,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限制了我们的视野,车水马龙阻碍了我们外出的步伐。我们看到的动物,是驯养在家中的宠物和关在笼子里的野兽;我们接触的植物,是养在盆中的花草和被修剪整齐的枝桠;我们呼吸的空气,是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连我们饮用的水,也是加了漂白粉的自来水。这样的生活距离大自然太远了。
出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们自然不会知道大自然所代表的含义。他们不知道种子如何破土而出,不知道小鸡是如何被母鸡;阵化,不知道草莓什么时候成熟,更不知道生命是如何生生不息。他们只知道超市里卖的水果一年四季都有,甚至认为肯德基里的鸡块才是真正的鸡,他们对流浪的猫咪投掷石块,更无视受伤的小动物的挣扎和无助。如果孩子离大自然太远的话,他就不会懂得对生命的尊重和敬仰。
因此,作为父母,培养孩子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的美是非常必要的。
习惯故事
是的,在这里,我要向父母们推荐一份报纸,也许你会对我的推荐不屑一顾,因为你已经读过很多很多快餐式的文化消息。可是这份报纸是非常特别的呢,它所刊登的,不再是人的消息,而是那些在广袤的大地上、在茂密的森林里跃动着的自然界的生命。它所记录的,不再仅仅是人的事情,而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亲近和敬畏,还有人类对大自然的爱。这份报纸就是《森林报》。
在俄罗斯广阔的土地上……哎,你的孩子可能觉得那是俄罗斯的地方,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你可以告诉孩子,大自然的魅力是不分国界、不分地域的,整个地球迎接的都是同一个太阳呢!好吧,在广阔的土地上,时时刻刻都有生命在苏醒、在生长、在衰亡。《森林报》每个月都会出一期报纸,认真地记录每个月森林里发生的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每一期森林报都有“林中大事记”、“城市新闻”、“集体农庄新闻”、“打猎”和“东南西北无线电通报”这几个栏目,每个栏目都详尽地囊括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活动的点点滴滴。当我们打开《森林报》的时候,会由衷地赞叹大自然的魅力与广博。
森林的春天是从3月开始。春天的阳光慢慢地带来了温暖和希望,地上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到处都在滴滴答答地滴着水,但榛子树枝上已经早早地绽开了第一批春花。森林里的动物们开始慢慢地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秃鼻乌鸦成为第一批回到故乡的鸟儿,随即椋鸟和云雀也在森林里唱起了婉转的歌儿,森林里逐渐热闹起来了。城市和集体农庄里的人们都能从空气里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于是初春的打猎开始了。猎人们一路能捉到结实的松鸡,还能近距离欣赏琴鸡交尾场上的表演,精彩极了。在早春的第一个月里,大地太过广袤,从北极的冰川到中亚细亚的沙漠,各自呈现出的样貌差别太大了,可是各地都不约而同地有了生命的脉动。
春季的第二个月——4月——是候鸟回乡的时节。候鸟们像汹涌的浪潮一样,大批大批有秩序地向故乡迁移。娇小的身躯要穿过遥远的海岸线,抵抗着沿途的暴风骤雨寒冷迷雾,还要躲避随时冒出来的猛禽与子弹,冲破一切障碍,飞向它们的故乡。故乡的积雪融化得差不多了,饮足了春水的大地上繁花似锦。森林里热闹极了,柳树的花儿、柔荑花儿都开得纷纷扰扰,蝴蝶、蜜蜂之类的昆虫飞来飞去,忙着采集花粉,忙着寻找花蜜。融化了的雪水哗啦啦地冲出河道,有时候也会给小动物们带来一些困扰,有一只不大聪明的小兔子就被大水困在一棵大树桩上,被大水波及到的小松鼠会主动跑来乘船,连一部分鸟儿都会因此受苦。可是这个时候在水下,睡了一个冬天的鱼儿们都出来了,爱钓鱼的人赶紧出发吧,一定会满载而归的。这个时节里,林木种族之间的战争刚刚打响,云杉种族首先抢占了砍伐禁地,它们能否获得胜利的悬念我相信会吸引孩子一直看下去的。
5月是歌唱舞蹈的最好时节,这个时候春天才开始郑重其事地给森林穿着打扮,高大的树木都披上了崭新的绿叶衣裳。从清晨到黄昏,森林里的所有动物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奏乐歌唱,即使到了晚上,也有森林通讯员发回通讯,报告夜晚的各种声响。林木种族之间的第一场战争开始了,小云杉打败了草种族,才刚刚站稳脚跟,白桦的种子也来到了这个地方,预示着战争才刚刚打响,特派员将会继续关注。农庄里的人们在这个时候非常忙碌,他们播种、施肥、除草、剪枝,孩子们还会用各种方法捕鱼,休息与工作相结合,可快活了!因为地理气候的差异,很多猎人都赶到北方去打猎了:夜里划着小船拿着鱼叉去捕鱼,清晨在丛林边拿着猎枪打鸟,还有的猎人巧妙地设下诱饵捕获黑熊,收获颇为丰富呢。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