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再别康桥(徐志摩经典诗歌珍藏版)(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徐志摩
出版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从中国现代诗歌艺术的发展来看,徐志摩的诗是有着积极影响的,他的诗在艺术形式上富于变化,但又不失整饬;语言清新,洗炼,以口语入诗,但又不失文雅;音乐性强,但又不囿于韵脚,而追求的是内在的节奏感和旋律美。他的诗音韵和谐、格调轻快,富有意境美,情、景、境水乳交融,更显艺术魅力。

本书精心辑录了其部分诗歌经典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内容推荐

徐志摩短暂的一生唯情、唯爱、唯真,他洋洋洒酒、酣畅人间,带给了与他同时代的人们以无数惊叹和拨撩,同时更像一盏长明于人类精神家园的不灭的心灯,照亮着那些物质富足却心田干渴的灵魂们的回归之路……

目录

一九二二年

 春

 “两尼姑”或“强修行”

 悲观

 沙士顿重游随笔

 康桥西野暮色

 情死

 月夜听琴

 小诗

 私语

 你是谁呀

 清风吹断春朝梦

 康桥再会吧

 秋月呀

一九二三年

 北方的冬天是冬天

 希望的埋葬

 一小幅的穷乐图

 哀曼殊斐儿

 月下待杜鹃不来

 默境

 泰山日出

 悲思

 雀儿,雀儿

 破庙

 一个祈祷

 铁柝歌

 一家古怪的店铺

 石虎胡同七号

 冢中的岁月

 灰色的人生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

 沪杭车中

 先生!先生!

 叫化活该

 恋爱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一九二四年

 东山小曲

 自然与人生

 在火车中一次心软

 《沙扬娜拉十八首》

 庐山小诗两首

 太平景象

 毒药

 白旗

 婴儿

 天国的消息

 一个噩梦

 残破

 为的是

 鲤跳

 秋月

 别拧我,疼

 山中

 两个月亮

 歌

 车上

 猛虎

 在病中

 一个星期

 火车擒住轨

 雁儿们

 给——

 献词

 你去

 难忘

 领罪

诗论

 坏诗,假诗,形似诗

 诗人与诗

 《猛虎集》序

试读章节

白话词十二首

(一)转调满庭芳

池边青草,院里绿阴,向窗外一望,晚晴真好啊!帘也打起来,门也打开来,有客来么,正好。我一个人吃酒正觉得寂寞,又想起行人未归,好不难过,坐下吃一杯酒吧,荼縻是开过了,还有梨花可赏呢。

不要谈到从前赏花的胜会,打扮起来,高朋满座,看着外面的王孙公子,车水马龙,虽然遇到风雨,依然觉得痛快,如今没有这种兴会了,这样的好时节也是空的。

原词:转调满庭芳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惟口口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醵落尽,犹赖有梨花。

当年,曾胜赏,生香薰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二)蝶恋花

这样的长夜,真不好过,去是想去的,怎样去呢?告诉他快些回来吧,大好的青春,不要孤负啊。

随便吃一杯呢,有点醉意有点酸意也活得有趣,不要笑我这个年纪还要戴花,不只我老了,春也快老呢?

原词:蝶恋花上已召亲族

永夜厌厌,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宣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三)怨王孙

困处在深闺,春要快去了,行人一点的消息都没有,寄一个信给他么?托谁寄呢?这怎么好。

多情的自然是什么都放不下,寒食又到了,这静悄,秋千也空着,只有向月亮浸着白白的梨花。

原词:怨王孙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四)浣溪纱

登楼一看,天气真好,不过春已远了,人还未归,触景伤怀,我真不愿意再看。

楼下呢,新竹也长成了,落花片片,给燕带到巢里,这都是伤心的,何况树上的杜鹃叫得尤其难听。

原词:浣溪纱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五)减字木兰花

刚才向花担卖(买)得一枝春花,新鲜得很。泪珠般的朝露。还未干呢?

恐怕那个人会笑我“没有春花长得好看”。我要戴起来,定要他说出我好看还是花好看。

原词: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六)品令  啊!秋雨来了,今年来得这样早呢?对着这黄昏雨景,那不能不吃一杯酒,写一首诗,莲花的季节快完了,莲房还小呢。

花草虽然有情,怎比得人情好呢,有一句话,我要待酒后向荷花问一问,“你比去年老了一些么,我呢?”

原词:品令

急雨惊秋晓。今岁较,秋风早。一觞一咏,更须莫负,晚风残照。可惜莲花已谢,莲房尚小。

汀苹岸草。怎称得,人情好。有些言语,也待醉折,荷花问道。道与荷花,人比去年总老。

(七)行香子

秋天的光景是不错的,不过我有一点伤感,看见菊花黄又晓得是重阳快到了。

P97-99

序言

徐志摩和他的名作《再别康桥》

陈默

在中国的现代诗歌史上,似乎没有人能够取代徐志摩的地位。他的经典名作《再别康桥》也很少有诗歌作品能够超越。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留学,在伦敦剑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学。剑桥时期,受到西方教育的熏陶以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任北大教授。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1928年,任《新月》杂志主编。1931年初,与陈梦家等人创办《诗刊》。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徐志摩正式出版的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四部。他的诗歌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20世纪之初的中国,正是西风渐进之时,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意识依然存在。人们向往民主与科学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思想可以是自由的,身体却被封建的礼教所深深束缚,大学者胡适是如此,大诗人徐志摩也是如此。

作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徐志摩以对“爱”、“美”、“自由”的不懈追求和潇洒空灵的才华受到人们的瞩目。这三个词也是徐志摩诗歌主题的概括。他的诗既有对纯真爱情的歌颂,也有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总是笼罩在爱与美的光环之下,常常弥漫着浓浓的情谊,往往营造出爱的氛围,美的境界。而且尽可能的运用各种手法和风格,达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象征,比喻,反复在诗作中最为常见。

如上所述,徐志摩的诗歌作品,充满着对爱的诠释和对未来的期望,无论是《再别康桥》时的轻轻挥手,还是不平而鸣的《呻吟语》,都发自内心的深处,有着无尽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很轻易的就穿过了读者的心扉,使人们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随着时间的飞逝,他的大多数作品并没有被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给中国的现代诗歌史留下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1924年的《雪花的快乐》,以“假如我是一朵雪花”开篇,定下了全诗柔美朦胧的风格,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笼罩在淡淡的忧伤里。随之而来的是裹不住的热情,“飞飏,飞飏,飞飏”激情高昂,坚定执著;“消融,消融,消融”,醉心的美,都只为梦中的她。她是诗人梦醒的归宿。她可爱朦胧,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她华美清高,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具有着柔情似海的胸怀,把冰冷的雪花深深融进诗人温暖的心底。

1925年的《残诗》,全篇运用口语化的创作,描述了封建帝王的没落。连用几个有代表性的“瓷花砖”、“白玉石阶”等词汇象征宫廷的豪奢。再用“赶明儿”、“台阶儿”等下层人民的日常口语,寓示着昔日的强盛现已败落,一切都失去了原有的色彩。“瓷花砖”早已堆积灰尘,“白玉石阶”也要长满荒草和青苔。

在这首诗里,诗人用纯朴自然的市井语言去叙述,有着书面语无法表达的语境和情调。何尝是蕴含了嘲弄呢?还包含了诗人心中的窃喜,说白了,就是对封建王朝衰落的幸灾乐祸,真是“不是徐志摩,做不出这首诗”!

散文诗《婴儿》寄托了徐志摩的政治理想。他痛楚的现在,只是向往更光荣的将来,盼望着一个活泼婴儿的出世。这是作者站在绝望的边缘唱出的希望,象征着诗人全新的民主自由的社会理想。在这首诗中,徐志摩充分运用了象征手法展示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有力地把握住了读者的情感和联想。

再如1930年的诗作《黄鹂》,也可以当成具有象征意味的诗歌,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已经漫漶不清,因何而作也无从考察。也许只是诗人看到黄鸸而诗情大发的一时之作。当时的诗人经历了太多的变故,最初的理想也四处碰壁而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轻烟似的微哀”。

然而,以“文坛才子”著称的徐志摩,身边自然是少不了浪漫的爱情。从早年与张幼仪成婚,到热恋才女林徽音,后来倾心陆小曼,尤其是对陆小曼的痴情,无一不是有着浪漫的情调。要不是这些佳人给他带来的诸多灵感,我们未必能读到像《偶然》那样的传世名作。

可惜的是,诗人在36岁那年,乘飞机遇到大雾,不幸坠机身殒。正如他的诗,“挥挥衣袖走了,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宛若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今的诗人大多致力于语言的锤炼。“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而徐志摩对文字的驾驭却是那么的轻松自如。

他的诗,以独抒性灵的个性风靡一时,轻灵飘逸,幽婉洒脱,融合了中外诗歌艺术的特色,有着意境美、建筑美、音节美和绘画美,若隐若现。如恒河细沙,相互映衬。这些特点在《再别康桥》中可见一斑。

他的名作《再别康桥》,是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以及自我心情的抒发。诗中的景物描写真实细腻,康桥在诗人心中打下了极深的烙印。就像他所说的:“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然而,当时的中国,满目疮痍,是非颠倒,民生艰难,诗人的政治理想算是破灭了。

整首诗情景交融,构思的巧妙体现在取裁上。从开头“轻轻地,我走了”到结尾“悄悄地,我走了”,一前一后,这一瞬间在心中定格下来,诗人热烈的情感与康桥的自然景色浑然一体。深挚含蓄的情感,优美自然的意境,精巧别致的诗思,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包含着诗人那淡淡的离别愁绪。

读《再别康桥》,如观楼,如吟歌,如赏画,能让人感受到淡淡的爱恋与哀愁。也许,这正是它能为世人所喜爱的原因。

书评(媒体评论)

志摩,情才,亦一奇才也,以诗著,更以散文著,吾于白话诗念不卞去,独于志摩诗。

——林语堂

他深信理想的人生必须有爱,必须有自由,必须有美:他深信这种三位一体的人生是可以追求的,至少是可以用纯洁的心血培养出来的。

——胡适

诗人既禀赋着极高的文才,加之以这样矫矫出尘的外表,不知多少女郎为他倾心,视之为最高的择偶对象。

——文学家 苏雪林

上天生一个天才,真是万难。而聪明人自己的糟踏,看了使人心痛。

——冰心

徐志摩的心情是洁净的,头老拾得那么高,胸中老是那么完整的诚挚,臂上老有那么许多不折不挠的勇气。

——林徽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1: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