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治天下。
从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都是中国人心中一部不能逾越的经典著作。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了世代中国人。人生中不断有先人的智慧铺垫,我们才能在永恒经典中体味生命的价值。
《论语》的要义在于教人为人处世的思想和方法。读《论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人生智慧的启迪,获取心灵的快乐,找到人生坐标,并从中得到一种美的愉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论语品读/国学精粹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周广宇 |
出版社 | 朝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半部论语治天下。 从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都是中国人心中一部不能逾越的经典著作。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了世代中国人。人生中不断有先人的智慧铺垫,我们才能在永恒经典中体味生命的价值。 《论语》的要义在于教人为人处世的思想和方法。读《论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人生智慧的启迪,获取心灵的快乐,找到人生坐标,并从中得到一种美的愉悦。 内容推荐 《论语》是一部包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的书,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作为中国人,不论文化程度如何,也不论从事何种职业,身在何处,都能够从《论语》中获得有益于自己身心发展的东西。 目录 成长篇:志向学业 人生需要规划 志向决定人生 学习更要思考 做通才还是专才 先修学业后做官 善于取长补短 不要不懂装懂 不懂就问不为耻
成熟篇:圆融变通 做事要有分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原则还要灵活 装傻是一种智慧 不居功,不逞能 既要远虑,又要近忧 说话精练,说到点子上
成功篇:做事方略 靠信用立身处世 一切皆求之于自己 己欲达而达人 不要怨天尤人 谨慎但不优柔寡断 发财要走正道 别把利看得太重 欲速则不达 勇于改正错误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进退成败都靠自己 兴趣激情引导成功 寻求贵人相助 珍惜时间 人生不能犯的四个错误
修身篇:品格修养 诚信质朴不虚伪 做人要思想纯正 利益之上还有道义 和而不同,和而不流 言从其行,言行相符 善恶皆可为师 人要有骨气 谦受益,满招损 简单生活最快乐 管住自己的虚荣心 成就人生使命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始终如一保持好品德 不迁怒,不贰过 一生三戒 培养良好职业道德
养性篇:心态性情 君子坦荡荡 快乐在于心态 尽人事,听天命 做好眼前事 随遇而安 胸怀豁达 知足常乐
家庭篇:亲情孝道 孝顺,顺为先 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金钱不能替代孝心 不要成为啃老族 孝要发自内心 爱,不能溺爱
处世篇:人际交往 不要轻看比你小的人 患难见真情 交益友不交损友 要信人,也要防人 亲君子,远小人 做自己该做的事 凡事适可而止 谦逊礼让,公正竞争 有才早晚会出头 邻居好,赛金宝
管理篇:领导艺术 好领导的素质 用人格魅力影响人 领导慧眼识人术 学会因势用人 实行人性化管理 弄清事实真相 人无欲则刚 采用最好的领导策略 试读章节 先修学业后做官 原文: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吾从先进。 ——《论语·先进》 译文: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后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选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修养好礼乐的人。” 在古代,贵族士大夫是有特权的,他们可以选择先做官,一边做官一边提高自己的修养。平民百姓,必须先提高自身的修养,才有做官的可能。那么,“先进”与“后进”,孔子更赞同哪种观点呢? 孔子的学生子夏说:“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道。”这实际上就是“先进”与“后进”的区别。孔子的主张是先学习,提高修养后再去做官,而不大赞成先得了官位然后再去学习。 以我们今天的情形比拟,孔子的主张是先读书,从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做到研究生,拿了高等文凭后才参加工作,分配到政府中去做公务员,然后慢慢升迁而坐上官位,担任领导人,而不大赞成先工作,提拔成干部,然后才去夜大或干部培训班进修学习拿文凭。 那时的孔子注重修养礼乐的实际内容,要求修身宜早不宜迟,倒不是看重文凭。只不过,文凭是你拥有修身经历的证明,外在的形式与内在的实际也是有所挂钩的。所以,我们今天的干部制度把文凭作为提升的一道硬性指标,是不是也与圣人的思想渊源有关系呢? 礼乐是孔子时代一个人的必修课,是一个人文化知识水平高低的象征。先学习礼而后做官的人,犹如今天在某种专门学校学习结业后,具有某一级学业学历的文凭,或资格证书,再担任某种领导职务。先做官而后学习礼乐的人,则如现代社会的现象:让没有读书学习过的人担负一定的领导工作,找机会再进修提高。这两者的结局,显然是大相径庭的。 直到现在,孔子“学而优则仕”的主张仍然是科学的。难道不学无术者能够当好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吗?所以,“读书做官论”在当今社会也仍然具有较大的合理性。我们不能武断地批评读书为做官就是“官本位”思想,读书做官没有什么不对,关键是看你想要做官的目的是什么、怎么去做官。 因此,我们今天选用领导干部,除了看一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政治思想和品德作风外,还要有知识、有文化、懂管理、会经营、具备经济头脑。试问,不读书学习的人,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吗?能做好领导工作吗? 时代在前进,科学技术在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要求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的二等兵可以当营长,今天未经军事学院培训的人,就连排长也当不上。这就是为什么军事学院出来的高材生,在部队里升迁比较快的原因。他们所欠缺的,无非是实战的经验,最难搞定的理论知识他们早已滚瓜烂熟了。一个不具备现代军事科学知识的指挥官,能带领用先进军事武器武装起来的现代化部队,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取得胜利吗?所以,还是直接用从军事学院出来的高材生比较好。 正在学习的青少年们,必须把自身的修养和学历提高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学业有成,才能获得成为公务员的资格,才有机会做一名领导者。国家之所以提倡“公务员考试”,就是要为政府机关选拔优秀的人员,不能“任人唯亲”,而要“任人唯贤”。 有志于走仕途的学子和正在当官的人,别忘了学习啊!人生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奉献、不断进取的过程! P18-20 序言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语行事的一部书。历史上,每个时代的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论语》的微言大义,从中获益。 林语堂说:“《论语》这部书,是孔学上的圣经,是一套道德的教训。”《论语》的要义在于教人为人处世的思想和方法。《论语》是国学绕不过去的经典名著,不读《论语》,几乎无法找到“如何成为一个人”(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的“人”)的答案。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作为中国人,不论文化程度如何,也不论从事何种职业,身在何处,都能够从《论语》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东西。那么,现在的人们应该如何研读这本儒学经典?从中学习哪些实用的智慧呢? 读《论语》,可以学到成长的智慧。孔子倡导积极的人生,教导人们自信、自爱、自尊、自强、自立、自省,及早确立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规划。要想实现自我的人生规划,决然离不开学习。孔子详细阐述了学习的方法、方向和重要性,这些宝贵经验都值得现代人借鉴。 读《论语》,可以学到成熟的智慧。孔子的思想多是讲中庸之道的,但孔子那洋溢着智慧之光和人性温情的变通之法,恰恰是他思想的精髓。学习孔子的圆融变通,将使我们的头脑更加灵光,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强,左右逢源而又不偏离中庸之道,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加畅通无阻、坚定自如。 读《论语》,可以学到成功的智慧。对于现代人来讲,“成功”是一个极富魅力的字眼。孔子的事业观、人生观、金钱观,有助于现代社会中急功近利的人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成功”,以及如何“成功”,如何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等现实问题。这些都是成功的秘诀,是孔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读《论语》,可以提升自身修养。什么都不缺,只是缺修养。这已经成为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人的一种危机,加强个人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孔子在修身养性方面有很多有益的教化。今天,学习孔子思想,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做有文化涵养的文明人。 读《论语》,可以培养理想的心态和性情。《论语》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态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换句话说,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寻找个人坐标。 读《论语》,让我们懂得如何做到家庭和美和睦。孔子特别重视对人性情感的教育,他有很多关于孝的言论,教育人们常存仁孝心。只有做到对父母孝,才能做到对朋友义、对幼儿爱。两千多年来,孔子一直是人们终身学习的榜样。 读《论语》,我们可以学会处世的技巧,轻松地与人交往。古人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把孔子的部分思想提炼之后活学活用,引申立意于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就是一部极具权威性和普适性的“现代公关学”。 读《论语》,我们可以学到管理之道。古人能“半部论语治天下”,现代人依然能够从中汲取领导艺术。孔子两千多年前所提倡的部分思想,已经可以引申为“管理学”的雏形和范本。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应该从孔子的思想中挖掘出最适合自己的中国式管理之道。 读一本书,应该细细品味,边读边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以致用,从中受益。本书是本着精读的原则对《论语》的一种通俗解读,作者个人的理解难免偏颇。若能达成共识,固然是件开心的事;若另有见解,那独辟蹊径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