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迈的《容斋随笔》是我国笔记小品中难得一见的珍品,清代纪昀在编纂《四库全书》时将其收入其中,并将其誉为是南宋笔记作品之冠。《容斋随笔全鉴(典藏版)》为精编选译版本,选取了《容斋随笔》中的精华部分,并佐以注释、译文等板块,其中译文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容斋随笔全鉴(典藏版) |
分类 | |
作者 | (宋)洪迈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洪迈的《容斋随笔》是我国笔记小品中难得一见的珍品,清代纪昀在编纂《四库全书》时将其收入其中,并将其誉为是南宋笔记作品之冠。《容斋随笔全鉴(典藏版)》为精编选译版本,选取了《容斋随笔》中的精华部分,并佐以注释、译文等板块,其中译文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内容推荐 《容斋随笔》是南宋洪迈所著的读书笔记,历来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诸多名人大家所推崇。内容涉猎广泛,如经史典故、诸子百家、诗词文瀚,以及医、卜、星、算等都有涉及,堪称是宋朝的百科全书。《容斋随笔全鉴(典藏版)》选取了《容斋随笔》中的精华部分,并佐以注释、译文等,以方便读者理解与阅读,让读者能够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熏陶中,丰富自己的内涵。 目录 一、容斋随笔 欧率更帖 浅妄书 文烦简有当 长歌之哀 张良无后 秦用他国人 忠恕违道 汉采众议 李太白 太白雪谗 三女后之贤 三传记事 张九龄作牛公碑 唐人告命 张浮休书 温公客位榜 李颀诗 马融皇甫规 为文矜夸过实 王文正公 南夷服诸葛 汉唐八相 晋之亡与秦隋异 上官桀 韩信周瑜 汉武赏功明白 李后主梁武帝 字省文 孔子欲伐齐 韩退之 狐突言词有味 孟子书百里奚 李习之论文 洛中盱江八贤 名世英宰 诸葛公 陶渊明 论韩公文 朋友之义 唐扬州之盛 唐书判 司空表圣诗 汉二帝治盗 唐诗戏语 曹操用人 古人重国体 谏说之难 孙膑减灶 唐诗人有名不显者 孔氏野史 连昌宫词 文章小伎 和诗当和意 真假皆妄 二、容斋续笔 颜鲁公 李建州 存亡大计 田宅契券取直 唐藩镇幕府 李卫公帖 岁旦饮酒 张于二廷尉 汉唐置邮 苏张说六国 太史慈 东坡明正 诗文当句对 周世宗 资治通鉴 田横吕布 买马牧马 后妃命数 严武不杀杜甫 朱温三事 戊为武 大义感人 彭越无罪 蜘蛛结网 孙权称至尊 三家七穆 曹参不荐士 民不畏死 唐帝称太上皇 妇人英烈 无用之用 东坡论庄子 民俗火葬 帝王训俭 陈涉不可轻 李林甫秦桧 书籍之厄 唐朝士俸微 周礼非周公书 三、容斋三笔 上元张灯 汉宣帝不用儒 刘项成败 无名杀臣下 介推寒食 魏收作史 东坡和陶诗 三竖子 宣告错误 孔子正名 缚鸡行 贤士隐居者 杜诗命意 韩苏文章譬喻 孙宣公谏封禅等 周武帝宣帝 节度使称太尉 唐贤启状 赦放债负 周玄豹相 君臣事迹屏风 河伯娶妇 老子之言 桃源行 汉文帝不用兵 东坡三诗 人当知足 渊明孤松 作文字要点检 神宗待文武臣 夫人宗女请受 杯水救车薪 颜鲁公戏吟 四、容斋四笔 孔庙位次 周三公布特置 云梦泽 诏令不可轻出 诸家经学兴废 鬼谷子书 韩公称李杜 李杜往来诗 吕子论学 陈翠说燕后 水旱祈祷 栾城和张安道诗 王荆公上书并诗 饶州风俗 徙木偾表 娑罗树 得意失意诗 莆田荔枝 欧阳公辞宫 誉人过实 书简循习 文字书简谨日 更衣 青莲居士 闽俗诡秘杀人 东坡诲葛延之 科举之弊不可革 经句全文对 汉重苏子卿 曹马能收人心 五、容斋五笔 天庆诸节 狐假虎威 徐章二先生教人 王安石弃地 张释之柳浑 唐曹因墓铭 人生五计 萧颖士风节 开元宫嫔 万事不可过 大言误国 贫富习常 汉武帝喜杀人者 琵琶行海棠诗 白居易出位 醉翁亭记酒经 何恙不已 韩公潮州表 绝句诗不贯穿 斯须之敬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浅妄书 【原文】 俗间所传浅妄之书,如所谓《云仙散录》、《老杜事实》、《开元天宝遗事》之属,皆绝可笑。然士大夫或信之,至以《老杜事实》为东坡所作者,今蜀本刻杜集,遂以入注。孔传《续六帖》,采摭唐事殊有功,而悉载《云仙录》中事,自秽其书。《开天遗事》托云王仁裕所著,仁裕五代时人,虽文章乏气骨,恐不至此。姑析其数端以为笑。其一云:“姚元崇开元初作翰林学士,有步辇之召。”案,元崇自武后时己为宰相.及开元初三入辅矣。其二云:“郭元振少时美风姿,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婿,遂牵红丝线,得第三女,果随夫贵达。”案,元振为睿宗宰相,明皇初年即贬死,后十年,嘉贞方作相。其二三云:“杨国忠盛时,朝之文武,争附之以求富贵,惟张九龄未尝及门。”案,九龄去相位十年,国忠方得官耳。其四云:“张九龄览苏颋文卷,谓为文阵之雄师。”案,颋为相时,九龄元未达也。此皆显显可言者,同鄙浅不足攻,然颇能疑误后生也。惟张杨国忠权势旺盛的时候,朝中的文武百官都争着依附他,以求取富贵,只有张彖指杨国忠为冰山事,《资治通鉴》亦取之,不知别有何据?近岁,兴化军学刊《遗事》,南剑州学刊《散录》,皆可毁。 【注释】 ①浅妄书:浅薄荒谬的书籍。②《云仙散录》:又称为《云仙杂记》,内容大部分是从别的书籍里摘抄的唐五代人士的逸闻轶事。《老杜事实》:也被称为《杜诗事实》,已经失传。《开元天宝遗事》:简称为《开天遗事》主要记录了一些从民间搜集的唐玄宗时期宫廷内外的风俗习惯,事情大部分都是假的。③文阵之雄师:在文坛上卓有成就的人。④张彖指杨国忠为冰山事:指的是张彖指出杨国忠借着杨玉环谋取了荣华富贵和权势,这些荣华富贵和权势像冰山一样,太阳一出来就融化了。 【译文】 民间所广为流传的那些浅薄荒谬的书籍,像经常会被提及的《云仙散录》、《老杜事实》、《开元天宝遗事》这类书籍,都是十分可笑的。可是竟然有士大夫相信了其中的说法,甚至认为苏轼是《老杜事实》的作者,现在四川刻印的《杜集》,就把这件事收录进注解当中。孔传的《续六帖》,虽然在收集整理唐朝历史事件方面有着特殊的贡献,但是却将《云仙录》里的事件全都记载了下来,自己玷污了自己的-书。《开天遗事》谎称是王仁裕所作,王仁裕是五代时期的人,虽然在写文章方面缺少气骨,但是也不至于如此不堪吧。暂且分析一下其中的几件事把它们当成笑料吧。其中之一是:“姚元崇在开元初期担任翰林学士的时候,唐玄宗曾经专门派了步辇接他。”经过一番考证,原来姚元崇在武则天的时候就已经担任宰相一职了,到了开元初期已经是第三次入朝辅佐皇上了。其中之二是:“郭元振年少的时候,风流倜傥体态健美.宰相张嘉贞想让他当自己的女婿,于是给他牵红线,最终和自己的三女儿喜结连理,三女儿后来果然跟着丈夫变得显贵起来。”经过考证.事实上:郭元振是睿宗时期的宰相,明皇初年就已经被贬官去世了.十年之后,张嘉贞才当了宰相。其中之三是:“杨国忠权倾朝野的时候,朝中的文武百官都争相依附他,以求取富贵,只有张九龄从来不曾上门拜访过他。”经过考证:“张九龄不做宰相十年之后,杨国忠才得了官职。”其中之四是:“张九龄看苏颋的文章,称苏颈将是文坛中卓有成就的人。”经过考证,事实上:“苏颋当宰相的时候,张丸龄还没有显迭呢。”这些都是浅显且很容易被指出来的错误,虽然已经浅薄的都不值得去批评了,没想到还是很能迷惑后生啊。只有张彖一个人曾经指出杨国忠的富贵权势像冰山一样。《资治通鉴》中也收录了这样的说法,不知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最近这些年,兴化军官方修订刻版印刷的《开元天宝遗事》,南剑州官方修订刻版印刷的《云仙散录》,都可以销毁了。 P3-5 序言 在中华民族璀璨的古代文学典籍中,宋代的笔记留下了一抹非同寻常的色彩。而《容斋随笔》更是凭借其充实的内容以及精彩的评议而备受世人推崇,被历史学家誉为“宋代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之一。 《容斋随笔》是南宋洪迈所著。出身于官宦之家的洪迈,自幼聪慧过人,博览群书,学识渊博,通晓六经文史,素有“知古莫如洪景卢”的美名。其父名皓,曾经奉命出使金国议和,后遭金人扣押十五年而不屈服,有着“宋朝苏武”的美名。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之下,洪迈也有着同样高尚的品格,被世人所称道。绍兴末年,洪迈也曾经奉命出使金国议和,因为不肯受屈而被扣留,几经辗转,后释放。洪迈一生多任文职,官至端明殿学士。除《容斋随笔》之外,还著有文集《野处类稿》、志怪笔记小说《夷坚志》,其编纂的《万首唐人绝句》等,都是至今流传的佳作。 《容斋随笔》是我国笔记小品中难得一见的珍品,清代纪昀在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时,将这部著作收录到了其中,并将其誉为南宋笔记作品之冠。 《容斋随笔》全书分为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五个部分。这部读书笔记耗费了作者近四十年的时间,行文自然流畅,整体安排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顺序,也没有按照内容进行分类,十分灵活随性,完全是作者平日读书的札记,堪称是当时宋朝的百科全书。该书囊括了作者一生所阅览的书籍所得,涉及天文地理、民俗风情、帝王决策,文章句逗,奇闻逸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有效地填补了正史的疏漏,彰显了作者自身渊博的学识与独特的见解。明代李翰留下了“洪迈聚天下之书而遍阅之,搜悉异闻,考核经史,捃拾典故,值言之最者必札之,遇事之奇者必摘之,虽诗词、文翰、历谶、卜医,钩纂不遗,从而评之”的评价。 自《容斋随笔》成书以来,备受历代学者的关注,陆续收录它的丛书多达十多种,刻本、抄本散见各代。综合宋代、元代、明代和清代的多个版本,大体上可以将其版本流传情况分为两个系统,分别以宋嘉定本和宋绍定本为源头。光绪九年,洪迈刊本依照会通馆活字本重校,两个系统最终走向合流。 本书为精编选译版本,选取了《容斋随笔》中的精华部分,并佐以注释、译文等板块,其中译文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由于编者能力有限,书中难免会有错讹疏漏,祈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译者 2015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