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诗经解读/国学解读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孙良申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经典需要读,关键是怎样读。《国学解读丛书》这套书的出版,就是要给那些渴望读书的朋友提供一个基本的阅读书目,借助于专家们的“解读”指导,开启一扇通向传统文化的大门,接续起民族文化的血脉,给自己的文化生命带来充盈丰富的体验。该套书主要选择了包含中国文化元典在内的人文经典。为了起到对阅读者的“导读”作用,方便读者阅读理解,除了包含同类书籍具有的导读、注释、经典原意等栏目之外,出版策划者有针对性地增加了一些特别的栏目。比如:当代阐释、国学故事、文化常识等。

本书为该套系列丛书之《诗经》解读本。

内容推荐

“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的文学价值所作出的评价。兴乃感发意志;观指考见得失;群似和而不流;怨如怨刺上政。透过《诗经》,品古人之幽情琐绪,阅古人之生活情状。文章古为今用,以今释古,用经典故事开启先贤的精思慧智。

目录

总序 让文化经典开启生命的智慧

序言 且行且诵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恋爱的探索

 爱慕: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汉广

蒹葭

东门之池

匏有苦叶

 思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采葛

关雎

子衿

东门之蝉

 相会: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野有死腐

静女

山有扶苏

桑中

 坚贞:觳则异室,死则同穴

柏舟

木瓜

出其东门

大车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婚姻的沉思

出嫁: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桃夭

车辖

绸缪

 思念: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君子于役

殷其雷

伯兮

雄雉

卷耳

 和谐: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女日鸡鸣

车邻

有狐

无衣

弃妇: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谷风

白华

晨风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美丽的追求

石页人

叔于田

淇奥

野有蔓草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思乡的回味

东山

采薇

陟岵

河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孝悌的坚守

凯风

蓼莪

常棣

祈父

鸨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离别的哀愁

渭阳

燕燕

罴民

有客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苦难的征服

硕鼠

小星

何草不黄

行露

百岁之后,归于其居——死亡的超越

葛生

绿衣

黄鸟

素冠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生命的苦短

蟋蟀

山有枢

蜉蝣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宾主的欢愉

南有嘉鱼

鱼丽

伐木

鹿鸣

心之忧矣,其谁知之——知己的寻觅

黍离

园有桃

柏舟

扬之水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勤劳的畅想

伐檀

生民

庭燎

七月

试读章节

【经典原意】

东门外的护城河,可以在那里浸泡麻。那位温柔美丽的姑娘,可以与她相会唱歌。

东门外的护城河,可以在那里浸泡苎麻。那位温柔美丽的姑娘,可以与她相对倾谈。

东门外的护城河,可以在那里浸泡菅草。那位温柔美丽的姑娘,可以与她倾诉衷肠。

【当代阐释】

劳动浸泡出的缠绵

这是一首男子追求女子的缠绵恋歌,也是一首共同劳动的欢快对歌。

东门外的护城河里,一群有说有笑的青年男女,正在浸麻、洗麻。男子见到了心仪的姑娘,悄悄来到姑娘身旁,与她唱歌、聊天、倾诉衷肠。言辞之间,透露出甜蜜的陶醉。

这种思慕与追求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让人觉得很朴实,很醇厚,很亲切,也很惬意。劳动在爱情中充当了催化剂。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男男女女来说,这是一种久违了的感觉。

因为在高楼大厦之间,人们的情感宣泄总喜欢寄寓在快速、简单、虚拟的手段和基础上,所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恋、闪婚。男女之间的情感也因此而泛滥短命。这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情感不是游戏,既可以随意终止,也可以结束之后重新来过。它具有很强的指向性,是两个人安定长久的情感抚慰。秦观《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可以刻在天涯海角作为爱的丰碑存在,这是两情相悦的最高归宿。

现代的都市情感,许多人往往选择公园、网络等作为爱情的生长环境,选择财富、地位作为爱情的生长基点,因而也就导致了各种各样另类爱情的出现。而在《东门之池》中,男女之间的爱恋因劳动而美丽,因劳动而高贵,劳动给这对恋人增添了一圈淳朴而圣洁的光环。虽然现代的人们早已不需要通过集体的体力劳动去追求另一半,但我们是不是还要把“劳动”中所隐含的纯真、朴实延续到我们的交往中,才能让那份爱,更加长久。

【国学故事】

白水素女

白水素女典出《搜神后记》。东晋时,侯官县有个孤儿名叫谢端,很小父母就去世了,又没有亲属,好心的邻居收养了他。谢端忠厚老实,勤劳节俭,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他离开邻家独立生活。但因为家中一贫如洗,他一直没有娶妻子。邻居们很关心他,打算替他找个媳妇,帮他说了几次媒,都没有成功。

谢端每天日出耕作,日落回家,辛勤地劳动着。一天,他在城墙脚下捡到一只特别大的田螺,像一个能装三升水的大壶。他感到很惊奇,也很高兴,就把它带回家,放在水缸里,精心用水养着。

就这样过了十几天,谢端每日依旧很早起床去地里劳动。但后来的一天,他回家却见到灶上有香喷喷的米饭,橱子里有美味可口的鱼肉蔬菜,茶壶里有烧开的热水,他想,一定是哪个好心的邻居帮他烧火煮饭。

没想到,第二天回来又是这样。两天,三天……天天如此,谢端心里觉得过意不去,就到邻居家去道谢。他走了许多家,邻居们都说不是他们做的,何必道谢呢?谢端心想,这一定是邻居好心肠,硬是一再致谢。邻居们笑着说:“你一定是自己娶了个妻子,把她藏在家里,为你烧火煮饭。”谢端听了心里很纳闷,想不出个头绪来,于是想探个究霓。

第二天,谢端起了个大早,鸡叫下地,天没亮就往家里赶。家里的炊烟还未升起,谢端悄悄靠近篱笆墙,躲在暗处,全神贯注地看着自己屋里的一切。不一会儿,他终于看到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从水缸里缓缓走出,身上的衣裳并没有因水而有稍微的湿润。这姑娘移步到了灶前,就开始烧火做菜煮饭。

谢端看得真真切切,连忙飞快地跑进门,走到水缸边,一看,自己捡回的大田螺只剩下个空壳。他惊奇地拿着空壳看了又看,然后走到灶前,向正在烧火煮饭的年轻姑娘说道:“请问这位姑娘,您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要帮我烧饭?”姑娘没想到谢端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大吃一惊,又听他盘问自己的来历,便不知如何是好。年轻姑娘想回到水缸中,却被谢端挡住了去路。谢端一再追问,年轻姑娘没有办法,只得把实情告诉了他。原来,这位姑娘是天上的白水素女。天帝知道谢端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见他克勤克俭,安分守己,所以派白水素女下凡帮助他。白水素女又说道:“天帝派我下凡,专门为你烧火煮饭,料理家务,想让你在十年内富裕起来,成家立业,娶个好妻子,那时我再回到天庭去复命。可是现在我的使命还没完成,却被你知道了天机,我的身份已经暴露,就算你保证不讲出去,也难免会被别人知道,我不能再待在这里了,我必须回到天庭去。”谢端听完白水素女的一番话,感谢万分,心里很后悔,再三盛情挽留白水素女。白水素女主意已决,临走前,白水素女对谢端说:“我走以后,你的日子会艰苦一些,但你只要干好农活,多打鱼,多砍柴,生活会一天一天好起来。我把田螺壳留给你,你可以用它贮藏粮食,能使米生息不尽,壳里的稻谷都不会用完。”正说话时,只见屋外狂风大作,接着下起了大雨,在雨水空漾之中,白水素女讲完最后一句话便飘然离去。

谢端感激白水素女的恩德,特地为这位田螺姑娘设了神位,逢年过节去烧香祭祀。而他自己依靠勤劳的双手和白水素女的帮助,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几年之后,村里有人把女儿嫁给了他。据说后来他当了县令,直到今天,在那里还有一座“素女庙”。

【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服装原料

明代之前,中国古代人民衣物的主要原料为丝麻,所以古代人民除栽种粟、麦、稻等粮食作物外,多栽种桑、柘、大麻、苎麻等,称为“男耕女织”。除了供衣服制作,麻可以制作麻绳之类,丝絮是制作被褥、冬服等的原料,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至元明时代,棉花才逐渐部分取代丝麻,成为中国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中国东北地区偏冷,衣服原料偏皮革制品,称为裘。

……

P9-12

序言

让文化经典开启生命的智慧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知识总量差不多十年就增加一倍,而阅读调查显示青少年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方便快捷的搜索引擎,更是帮助求知者打开了知识之门,有什么不明白的似乎Google一下就解决了。如此背景下,人们很自然地就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要读的书实在太多了,我首先要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时代发展到今天阅读那些语言难懂、内容古典的著作,还有必要吗?

其实,这里似乎存在一个认知的误区,认为时代变了古典的著作就已经完全过时了,但事实并非如此。经典著作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灿烂的文明。特别是那些文化元典著作,更是深蕴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命脉,是一个民族存续的文化基因。只要民族血脉延续着,这些著作就不会过时。虽然岁月流逝了几千年,当代人的生活也和古人有着极大的不同,但对生命价值的探讨是亘古未变的,古人的智慧完全可以借用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经典里看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学问,更是古人的永恒智慧和生命精神。

冯友兰曾经这样评价经典阅读:“阅读就是发现可能存在的世界,而这是人所能享受到的最为持久的乐趣。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对于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把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称谓的‘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

“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阅读古代文化经典,就好比是站在文化巨人的肩上,直探人性本源的东西,与伟大的民族心灵实现最真切的交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命智慧,就像润物细无声的绵绵春雨浸润着人的心灵,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胸襟和眼界,修炼了意志和品格。

经典需要读,关键是怎样读。我们之所以策划出版这套《国学解读丛书》,就是要给那些渴望读书的朋友提供一个基本的阅读书目,借助于专家们的“解读”指导,开启一扇通向传统文化的大门,接续起民族文化的血脉,给自己的文化生命带来充盈丰富的体验。名之为“国学”但并不是包含了国学所有的门类,主要选择了包含中国文化元典在内的人文经典。为了起到对阅读者的“导读”作用,方便读者阅读理解,除了包含同类书籍具有的导读、注释、经典原意等栏目之外,出版策划者有针对性地增加了一些特别的栏目。比如:

当代阐释:在经典原意的基础上,从当代人的视域出发,将文化元典的阐释与当代阐释水平相契合,不做纯粹封闭式的自说自话式独语。惟有体现出“经典”的“当代性”,才是找到了重读经典的当下语境以实现其当代价值。这种阐释体现出了多元理解和当代精神,对青少年有励志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以及多元思想。

国学故事、文化常识:“国学故事”与“文化常识”两部分内容,紧紧围绕着经典相关原文内容,或穿插讲述相关具体历史故事,或提炼一定的文化常识进行解释,对读者理解经典内容很有帮助和启发。

所有这些内容都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具体的帮助,也体现了我们这套“解读丛书”的个性生命。文化经典依然鲜活地存在于当代人的文化生存中,与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追求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找到这个文化的契合点,打破时空界限,在众多作者富有创造的导读、评析、阐释中,古为今用,以今释古,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当代价值,凸显这套丛书的意义所在。

阅读经典才能把深厚的文化沉淀在个体的心灵中,活化在日常生活中,内化在我们的生命中,从而熔炼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文化气质,实现文化生命的自觉,建设自己安身立命的心灵家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6: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