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拜尔·米吉提、伊拉达·拉音别克著的《哈萨克族/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为《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之一,以文图并茂的形式,叙述了哈萨克族的历史渊源、经济生活、文化习俗、历史人物、名胜古迹和区域自治与现今情况等。此书的出版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传播民族知识,促进我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以及中外文化交流,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哈萨克族/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艾克拜尔·米吉提//伊拉达·拉音别克 |
出版社 | 辽宁民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艾克拜尔·米吉提、伊拉达·拉音别克著的《哈萨克族/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为《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之一,以文图并茂的形式,叙述了哈萨克族的历史渊源、经济生活、文化习俗、历史人物、名胜古迹和区域自治与现今情况等。此书的出版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传播民族知识,促进我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以及中外文化交流,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内容推荐 艾克拜尔·米吉提、伊拉达·拉音别克著的《哈萨克族/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是《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之一,从哈萨克族的族源、历史、民俗、文化、宗教、艺术、人物、民族自治等多方面,系统而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该民族的整体风貌,饱含民族感情,热情讴歌了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向读者展现了哈萨克的多彩风姿。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族源历史 族源族称 人口与民族区域自治 历史沿革 部落构成 语言文字 宗教信仰 第二章 物质文化 居住环境与生态资源 星象历法 生产习俗 第三章 民俗风情 传统服饰 饮食文化 居住习俗 交通习俗 诞生习俗 婚姻习俗 丧葬习俗 节庆风俗 第四章 传统文化 传统医学 传统音乐 传统乐器 传统舞蹈 传统图案 传统体育与游戏 第五章 传统文学 民间文学 书面文学 第六章 名胜风光 伊犁河 果子沟 赛里木湖 薰衣草之乡——霍城 库尔德宁 那拉提大草原 “八卦城”——特克斯 夏塔古道 唐布拉百里风景区 喀纳斯湖 阿尔泰山 库鲁斯台草原 巴尔鲁克山 第七章 著名历史人物 古代名人 近现代名人 参考文献 图片提供者 后记 试读章节 哈萨克族族源与匈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匈奴,尤其是北匈奴的消失成为千古之谜。这一点似乎始终困扰着后来者和今人。个中原因诸多,比如匈奴族群早期无文字记载,且与造纸术、印刷术的迟滞传及,后来的族群演变,疆域的更迭,宗教信仰的变化,文字的更替,书面语言与口语的差异均有关系。从汉文典籍来看,各朝文献虽有传承,但随着汉字读音的变化,立著者的方言口音的不同,加之历代辗转传抄、考订补遗各异,在对同一族群、部落、氏族、地名、山川、方物译名择字方面各有差异,以及著者自身的历史局限,留下了诸多看似难解的疑团。而西方文献,抛去特定的历史文化偏见,由于元音与辅音的发声和读音变化、名词后缀的变化、复数格的变化、生产生存方式和文化内涵方面的不同,在音译与意译对位方面依然存在大量的问题。加之文化传播学派僵化的思路,唯文献论者的囿于窠臼,机械的文明与野蛮论分,使得这一谜团越描越重。感谢科学时代,大量的田野调查、考古发现、碑铭破译、岩画释读、碳14测定、DNA识别、航空遥感技术的应用、语音和语言学的发展,使得许多历史疑团愈发变得清晰起来,正在逐步解开,抑或找到了解开这些疑团的有效途径。当然,我国传统史学文献的记载,依然提供了最为鲜活有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事迹,这一点是无可替代的。 《史记.匈奴列传》对草原文化特性记载十分清晰。称匈奴“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迁徙”“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但是,对其君王的记载,“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尚矣,其世传不可得而次云。”从秦时头曼单于开始有了明确记载。“当是之时,东胡强而月氏盛。匈奴单于日头曼,头曼不胜秦,北徙。十余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后北服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之国。于是匈奴贵人大臣皆服,以冒顿单于为贤。”经过秦朝以前一千多年的发展,此时,北方草原部族尽归匈奴,形成“十姓部落”联盟,哈萨克族主体部落亦源于此。 《史记·大宛列传》又有一段记载可以印证哈萨克族源与匈奴的紧密关系:“是后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骞既失侯,因言日:‘臣居匈奴中,闻乌孙王号昆莫,昆莫之父,匈奴西边小国也。匈奴攻杀其父,而昆莫生,弃于野。乌嗛肉蜚其上,狼往乳之。单于怪以为神,而收长之。及壮,使将兵,数有功,单于复以其父之民予昆莫,令长守于西域。昆莫收养其民,攻旁小邑,控弦数万,习攻战。单于死,昆莫乃率其众远徙,中立,不肯朝会匈奴。匈奴遣奇兵击,不胜,以为神而远之,因羁属之,不大攻。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蛮夷俗贪汉财物,今诚以此时而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使遗之他旁国。” 《新唐书·沙陀传》称:“始,突厥东西部分治乌孙故地。”在突厥时期,哈萨克古老部族仍在这一方土地上生产生活。这一时期,现今属哈萨克部落的突骑施部则游牧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玛克)一带。唐朝中期,西突厥十姓部落在外敌的侵扰和内部的纷争中衰落,突骑施兴起,逐渐替代了西突厥十姓的地位,控制了原属西突厥的地域。突骑施首领乌质勒将其众分为二十部落,每部落设置都督一员,分领将士七千人,游牧于西突厥故地。乌质勒遣使唐朝,唐中宗封他为“怀德郡王”,听其与西大都护共守西方边境。至此,突骑施汗国已经形成。 天宝十二年(753),唐朝册封顿毗伽都督为葛逻禄叶护,封金山郡王,承认其领有北庭原统之三姓葛逻禄及咽面羁縻地区,建藩属葛逻禄国,都阴山城。大历后兼并藩属突骑施国。贞元六年(790),为吐蕃所灭,国亡。 在后来的喀喇汗朝时期,一部分哈萨克部族依然在这一方土地上繁衍生息。喀喇汗朝分前喀喇汗朝(840一1041)、西喀喇汗朝(1041一1212)、东喀喇汗朝(1041一1211),喀喇汗朝后期依附过西辽(1124一1218)。与此同时存在的有乃蛮汗国、克烈汗国等哈萨克部族政权,直至13世纪初被成吉思汗一统格局所终结。 P20-22 序言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几千年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道,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开发着这块土地,建设、发展、捍卫着这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各民族都是兄弟,相互离不开,都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因此,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增进了解、紧密关系,深化友谊、建立牢不可破的感情基础,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多发期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本要求。 为了进一步宣传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增强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方针,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与沟通,让读者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加深对我党民族政策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和辽宁民族出版社共同策划了《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 依据上述原则,《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的编写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鲜活生动的语言、特色浓郁的图片以及丰富的民族常识链接,向读者展示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民族变迁、社会生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历史人物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实践。第二,作者多为本民族专家学者和与民族研究工作相关的专家学者,对自己撰述的对象既有深厚知识积累,也有真挚情感。第三,内容彰显了历史与现实、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多彩画卷和轨迹,引导读者走近少数民族,聆听他们的古老传说,感受他们的发展变化,加深彼此的沟通和了解。这套《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是面向民族干部和各级干部通览我国少数民族概况的普及读本,也是图书馆必备藏书。 《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所揭示的每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也承载着这个民族的发展和未来。中华大地孕育的55个少数民族多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一道从远古走到今天,汇入了中华文化壮阔的历史长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护、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不仅是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使命。期待通过《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使广大读者徜徉于少数民族多彩风情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民族悠悠历史的深远与厚重。 丹珠昂奔 2014年6月26日 后记 这本书是应辽宁民族出版社之约完成的。他们要组织出版一套关于介绍55个少数民族的丛书,责任编辑吕怡当时找到我说,希望由我来完成《哈萨克族》一书的撰写,我欣然答应了。因为为我的民族写一本书,是我长久以来的一个心愿。当然,对此我也做过多年的前期准备。 但是,我一开始没有能够完全理解出版方的意图,我按照学术著作的要求去谋篇布局和撰写。后来,辽宁民族出版社吴昕阳副总编和责任编辑吕怡来京时终于讲明了他们的出版意图,这套丛书的编辑宗旨,是向普通读者大众提供关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通俗读本。 我的心一下纠结起来。原先的写作是每一句都要注明出处,但是,出版方认为这样会使普通读者阅读起来感觉很累,行文中不要处处标明出处,只要在最后提供参考篇目就足够了。普通读者想了解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概况,这样做有助于各民族的相互沟通和理解,有助于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它的责任与使命和纯粹的学术著作有所不同,要浅显易懂。 现在,我明白了,必须从我的纠结中摆脱出来。毕竟出版者比我更清楚读者需求,我应当尊重出版者的选择。出版者的出版日期迫在眉睫,但是,我的确太繁忙了,时间总是不够用。出版者提出了一项建设性的建议,关于资料性的内容部分,找一位助手帮助我完成,这样才能有效节约时间,不至于影响他们的出版周期。于是,我们共同选择了伊拉达·拉音别克,由她来协助我完成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编纂、插图配图工作。 事在人为,现在这本书终于摆在读者面前,希望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能够立体加深对一个民族的印象。同时,感谢出版者智慧的眼光,在信息时代着眼读者需求,推出这样一本通俗读物。 关于我的学术著作,我将不遗余力,另行完成。 感谢时代,感谢读者。 艾克拜尔·米吉提 2014年12月于京城海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