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至圣人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下至大诗人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到现在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伟大人生价值观以及“稳如泰山"和“泰山石敢当"的良好心态和勇敢气魄,我们赋予了泰山太多的精神和文化内涵。为何泰山在国人心中占据如此大的分量而成为我们内心不可动摇的五岳独尊呢?
泰山,位于中国北部山东省中部泰安市之北,海拔1532.7米,气势雄伟磅礴,享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称号。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成为中国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2002年,被评为“中华十大文化名山"之首。通天拔地,气势恢宏。泰山,承载着中国丰厚的地理历史文化内涵:在地理上,它是华北平原上生态葱郁的巍巍巨人;在历史上,它是中国历代帝王登山封禅、遣官告祭的国事重地;在文化上,它更是各朝文人墨客、名家学者争相瞻仰、顶礼膜拜的心灵圣地。
泰山之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国人的追捧、尊敬,成为五岳之首,这与泰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理形态和中国东方儒家文化观念是分不开的。从地理上来讲,泰山突兀而立于华北大平原东侧的齐鲁古国,东临浩波无涯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纵览东部沿海广大区域,泰山居高临下、凌驾于齐鲁丘群之上,真正成了茫茫原野上的“东天一柱”。这样,古人们便有了泰山为天下之中心的感觉。泰山周围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成为古人类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及古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几千年来,这里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夏初,禹曾分九州,其中冀、豫、青、衮、徐五州均在此;战国七雄时,这里有六国之都,泰山成了东方文明的代表,伟大而庄重的象征。泰山地貌分为冲洪积台地、剥蚀堆积丘陵、构造剥蚀低山和侵蚀构造中低山四大类型,在空间形象上,由低而高,造成层峦叠嶂、凌空高耸的巍峨之势,形成多种地形群体组合的地貌景观。泰山位于华北大平原的南北通道与黄河中下游的东西通道交叉枢纽之侧,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对泰山影响的扩大及其文化的弘扬,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文化上来讲,泰山靠近京城和儒家文化发源地曲阜,更加提升了泰山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另外,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综合以上所有原因,泰山就有“五岳之首”的美誉了。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泰山拥有丰富的自然遗产。主要景观包括南天门、碧霞祠、日观峰、经石、黑龙潭等。
泰山日出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较高的山头上顺光看,就可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面,好像佛像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所以被称为“佛光”或“宝光”。泰山佛光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它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据记载,泰山佛光大多出现在每年6~8月份的半晴半雾的天气,而且是太阳斜照的时候。P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