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要(拿得起放得下不生气要争气先做人后做事)》由建一、德群编著。
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是一种强者的执著。但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所以,应该学会放弃。执著是强者的姿态,但放弃才是智者的潇洒。执著有时是一种重负或是一种伤害。放弃却是一种美丽。
不生气,要争气。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吉祥幸福,但有时也难免会碰到困难。遇到逆境,道路曲折,因为生活给了我们安逸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坎坷与磨难;每个人都希望被人重视,受人尊重。受人欢迎。但有时也难免被人嘲笑。受人侮辱,被人排挤,因为生活给了我们快乐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伤痛的体验。而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人生。不管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明白生气不如争气,抱怨不如改变。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成功、过得幸福,但为什么起点看起来没有什么差别的人,若干年后却结果大不相同?有人感叹人生无常,有人感慨环境弄人,也有人归咎于自己没有好运气。其实这些都不成为理由,真正的答案在于你是否悟透了“人生三要”。
人生的第一要就是:拿得起,放得下。人生最大的挑战是拿得起,生命最大的安慰是放得下。拿得起是勇气,放得下是超脱;拿得起是本事,放得下是智慧。人最大的幸事莫过于这一生能够执著于该执著的,放弃那该放弃的。人生的第二要就是:不生气,要争气。生活需要我们面对不幸与失意的时候,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创造争气的条件、树立争气的信念、增加争气的砝码。理性地寻找消除生气的方法,就能突破自身的弱势,摆脱烦恼的小事,塑造美丽的人生,赢得快乐的生活。人生的第三要就是:先做人,后做事。人生的一切成功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成功,人生的一切失败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失败。在做事情之前,先要学会做人。人做好了,往往事半功倍,事事顺畅;人没做好,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
由建一、德群编著的《人生三要(拿得起放得下不生气要争气先做人后做事)》从历史和现实中取材,对“人生三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能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全面的人生启迪,学会为人处世及立足社会的必备的智慧,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少一些败。
人与人之间,大人物与小人物之间,强者与弱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遇到困难时是奋勇向前,拼搏进取,坚持到最后直至达到心中的目标,还是甘于平庸,畏缩不前,直到生命结束都与成功无缘。
自然界遵循着优胜劣汰、强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这个世界也永远属于强者,拿得起是强者的智慧。强者的宣言是:目标一旦确立,不在奋斗中成功,就在奋斗中死亡。只要你具备了这样的信念,你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否则,不管你拥有怎样的才华,身处怎样的环境,拥有怎样的机遇,你都不能成为真正大写的“人”。
苦难对于强者来说是锻炼人的天堂,而对于弱者来说却是折磨人的地狱。
有一个地方非常贫瘠,荒无人烟。这里只有一户人家,父母早亡,只剩下一对兄弟。哥哥叫强者,身体矫健,这与他常年打猎与猛兽搏斗分不开。弟弟叫弱者,面黄肌瘦,体弱多病,这与他胆小怕事、疑神疑鬼、好逸恶劳有关。
他们家门前有一条叫苦难的河,此河常年凶波恶浪,河水混浊,深不可测。而河的对岸,却十分富庶,还有一座幸福城,那里人人丰衣足食。
弟弟弱者常常蹲在门前望着那条苦难河,他战战兢兢,双手紧紧地抱着脑袋等着出去打猎的哥哥回家。有一天,强者看了看那弱不禁风的弟弟说:“弟弟,河的对岸就是幸福城,我想尝试着渡过那条可怕的河,到对岸去。”强者充满希望地看着河的对岸。
弱者抬起头看了哥哥说:“真的吗,就不用住这破房子了,不用担心野兽了,是吗?”
强者笑着说:“对呀,咱们会有一座漂亮的房子,会有一辆马车。”
弱者拍手道:“好哇,那咱们过河吧!”
强者说:“好,咱们马上开始造一条船,现在就去砍一棵大树吧。”说完强者进屋取了两把斧子,递给弱者一把。弱者刚要接过斧子,但马上缩回手,摇着头说:“不行,树林里有毒蛇猛兽,我怕,我不去。”说完跑回屋里,用被子蒙住了头。
强者叹了口气,径自进了树林,找了一棵粗大的树,便砍了起来,过了一天,强者终于砍倒了大树,拖回了家。
弱者看到了强者,高兴地说:“哥,咱们就要过上好日子了。”
强者也笑着说:“是啊!咱们开始造船,来,帮哥哥修理一下树枝。”弱者说:“好好。”拿起斧子抡了起来,砍了几下,便“哎哟,哎哟”地叫起来,扔掉斧子,喘着粗气说:“不干啦!”
强者看了看弟弟,无奈地说:“那你到一边休息休息吧。”强者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
弱者赶忙躲到一边,坐在地上,看着强者。当他看到飞起的木屑打在强者的脸上时,弱者脸上的肌肉不停地抽搐着,他慌忙闭上眼睛,双手护着头部,一个劲儿地哆嗦。
强者挥汗如雨,经过几天的拼搏,船终于造好了。
强者对着弱者说:“弟弟,船造好了,咱们马上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弱者那憔悴的脸上也展露出笑容,他抚摸着船,激动地说:“哥,咱们就要过上好日子啦。”
第二天,兄弟俩上了船,强者拿起了双桨划了起来。猛然间,一个浪扑了过来,船摇了一下,弱者吓得脸刷地绿了,双手死死地抓住了船舷,嘴里不住地喊:“船要翻了,船要翻了,我不去了,我不去了,我要回家。”
“没事的,弟弟不要怕,坚持一下。”
弱者“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嘴里叫嚷着:“混蛋,你要害死我呀,混蛋,送我回岸上去,我要死了,呜呜……”随即不住地呕吐起来。
强者看着弟弟这副样子,没有办法,只好把他送回岸。
弱者哆嗦着上了岸,回头对哥哥说:“别去了,会死的,咱们在这儿不是生活得也很好吗!干吗要去那儿呢?”
强者站在船上看了看对岸的幸福城,回头对弟弟说:“人生难得几回搏,如果遇到困难就退缩,会一事无成的。我不想这样,如果这一次不拼一拼的话,我会后悔一辈子的。”
弱者红着脸,低着头,嗫嚅了几句。
强者又上岸给弱者准备了一些食物,足够弱者吃几个月的了。然后,他登上船,回头对弟弟说:“保重自己,到了幸福城,我富有了,我会造一条大船来接你的。”说完,迎着风浪走了。
经过千辛万苦,船起船落,强者终于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到达了幸福城。几番拼搏,几年后,强者有了自己的家园。强者造了一艘大船,乘风破浪到对岸来接弱者。但是弱者吃完哥哥准备的食物后,由于胆小,不敢出门去找食物,不久就饿死了。
这就是强者与弱者的不同的命运。如果想生存得更好,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奋斗!是强者就得勇敢地选择拿起,否则就只能得到被淘汰的命运!
P3-5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成功,过得幸福,但为什么起点看起来没有什么差别的人,若干年后却结果大不相同?有人感叹人生无常,有人感慨环境弄人,也有人归咎于自己没有好运气。其实这些都不成为理由,真正的答案在于你是否悟透了“人生三要”。
人生的第一要就是: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是什么?它是一种强者的执着。拿得起需要最准确的眼光,需要超人的自信,需要随时准备的积极心态,需要强有力的行动,需要有勇有谋的智慧头脑,需要钢铁般的坚强意志,等等。拥有这些,你才可能在残酷的竞争中激流勇进,勇往直前,得到自己该得到的一切,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强者。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总比一浪高,你不可能永远是浪尖,不可能永远是顶峰。人生有顶峰,就会有低谷。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权力,不得不放走机遇,甚至不得不抛弃感情。这个时候,苦苦地挽留夕阳的,是傻子;久久地感伤春光的,是蠢人。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所以,应该学会放弃。执着是强者的姿态,但放弃才是智者的潇洒。执着有时是一种重负或是一种伤害,放弃却是一种美丽。一个生命背负太多太重的行囊,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人生大道上,结果只能是疲于奔命,违背了生命本来的意义。成功并不总是青睐那些死守一个真理的执着者,还偏爱那些懂得适时放弃的聪明人。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我们固然要拿得起;但与此同时,当我们发现“此路不通”时,就要学会及时地果敢地放下。拿得起,实为可贵;放得下,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便可鲜花掌声等闲视之,挫折灾难坦然承受。这样,你的人生才会有一个更好的结局。人生最大的挑战是拿得起,生命最大的安慰是放得下。拿得起是勇气,放得下是超脱;拿得起是本事,放得下是智慧。人最大的幸事莫过于这一生能够执着于该执着的,放弃那该放弃的。
人生的第二要就是:不生气,要争气。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吉祥幸福,但有时也难免会碰到困难,遇到逆境,道路曲折,因为生活给了我们安逸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坎坷与磨难;每个人都希望被人重视,受人尊重,受人欢迎,但有时也难免被人嘲笑,受人侮辱,被人排挤,生活给了我们快乐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伤痛的体验。而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人生。当处于人生低谷时,有的人能够坦然地面对一切磨难与伤痛,并快乐地生活着;有的人却是一味地抱怨、苦恼,不停地哭诉着生活对自己的不公,长期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甚至会为一点小事火上心头,或者悲观丧气,怨天尤人,终日被泪水和无奈的情绪包围着。我们抱怨、折磨自己又有何用?这样只能徒增痛苦,让自己坠落得更深、更惨罢了。其实,仔细想想,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小肚鸡肠,斤斤计较那些虚无的名利,而把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我们为什么不想想如果我们自己足够优秀,别人还会看轻自己、冷眼嘲讽吗?所以,让自己快乐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争气,去做得更好。在人格上、在知识上、在智慧上、在实力上,使自己加倍成长,变得更加强大,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正所谓愚蠢的人只会生气,聪明的人却懂得去争气。生活需要我们面对不幸与失意的时候,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创造争气的条件、树立争气的信念、增加争气的砝码。理性地寻找消除生气的方法,就能突破自身的弱势,摆脱烦恼的小事,塑造美丽的人生,赢得快乐的生活。
人生的第三要就是:先做人,后做事。人生在世,无非是两件事情: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但是,如何把人做好,把事做成,却是一门大学问。总的来说,决定人生成败的,首先在做人,其次才是做事。人生的一切成功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成功,人生的一切失败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失败。在做事情之前,先要学会做人。人做好了,往往事半功倍,事事顺畅,人没做好,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常言道:“做事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做事有止境,做人无止境”。做人不成功,做事的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做事不成功也是暂时的。一个人只有做人成功了,他才能有机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相反,一个人如果做人失败了,即使他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即使从表面上看来他很风光,但到头来他仍然是一个失败者。只会做事不善于做人的人,在生活中往往要扮演吃亏的角色,累得要死,却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同事的嘉许,提职和晋级更是常常与自己擦身而过;而会做人的人,尽管资历不深,业务不精,但是拥有一套灵活多变的处世手段。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就可以潇洒自在地游走于各色人物之间,收获人脉,提升人气,经营人生。可谓“要雨得雨,要风得风”。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纵观古今中外,真正的成功者无不深谙“先做人,后做事”的奥妙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