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语》是星云大师经年累月云水行脚,在各地的佛光会弘法、讲说,断断续续撰写《星云法语》,偶有重复,已不复完全记忆。此套书共有十集,分别为:精进、正信、广学、智慧、自学、正见、真理、禅心、利他、慈悲。这套书在《人间福报》发表的时候,每篇以四点、六点,甚至八点阐述各种意见,便于记忆,也便于讲说,有学校取之作为教材。尤其是星云大师的弟子、学子在各处弘法,用它作为讲义,都说是得心应手。
本册《如何渡难关(智慧)》分为思想津梁、退一步想、智慧之喻、教导后学四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如何渡难关(智慧)/星云法语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星云大师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星云法语》是星云大师经年累月云水行脚,在各地的佛光会弘法、讲说,断断续续撰写《星云法语》,偶有重复,已不复完全记忆。此套书共有十集,分别为:精进、正信、广学、智慧、自学、正见、真理、禅心、利他、慈悲。这套书在《人间福报》发表的时候,每篇以四点、六点,甚至八点阐述各种意见,便于记忆,也便于讲说,有学校取之作为教材。尤其是星云大师的弟子、学子在各处弘法,用它作为讲义,都说是得心应手。 本册《如何渡难关(智慧)》分为思想津梁、退一步想、智慧之喻、教导后学四卷。 内容推荐 星云大师所著的《如何渡难关(智慧)》分为思想津梁、退一步想、智慧之喻、教导后学四卷,重点讲述佛家的慈忍精神,而且上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列出了许多对立的范畴,事物的两面、去除而后有、小不可轻、藏的大用等等。这些智慧对于处于逆境中的人们确实能增进生活信心和转化困境的勇气。 目录 卷一 思想津梁 思想成业 思想津梁 举止的典范 尊重的真义 仁义礼智 好习惯 两极的看法 事物的两面 事之两面 事物之理则 事理情法 事上的态度 理的重要 通情达理 遵循真理 各具特质 自然原理 防范感官之病 懒惰的过失 懒则穷 善恶论 贫穷富贵 贫富贵贱 走出去 参加活动的功能 卷二 退一步想 如何渡过难关 如何改过 如何排除烦恼 离是非烦恼 穷通不变 穷败之因 不顺的原由 面对压力 挫败之因 代替之宝 失去 去除而后有 耕耘 取代 犯错 奋起飞扬 过度之病 忍的意义 忍耐 能忍为高 后顾之虑 思虑与知过 退一步想 宽广之理 不乱 承担的定义 如何豁达 自我超越 卷三 智慧之喻 圆融之难 欠缺之圆 巧之妙 智慧之喻 智慧之用 可与不可 过失 行走世间 经验 小事勿轻 刚柔进退 斗智不斗气 服从(一) 服从(二) 忙的妙用 如何拣择 取与舍 为所当为 适可而止 防患的重要 所为皆可 “小”不可轻 回馈 矜持的利弊 生气的艺术 远之用 难与易 过分之弊 虚实之间 变易难久 卷四 教导后学 谁最好 难能可贵 不回来的东西 “藏”的大用 无的功用 警觉之要 情感表达 教导后学 忠告之要 饮酒的过失 聚集 不如 有不可者 想念 更新 自他古今 增加什么 招殃 取与恕 不足之患 灾祸之根 “有”之后效 如何规劝 有用的条件 试读章节 思想成业 人,天生异禀固然很好,但是如孔子的学生曾参,虽然在学习上较为愚钝,但是他以“别人做一次,自己做十次”来鞭策自己,而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过失,最后终获“宗圣”的美誉。由此可知,有了勤奋的毅力、有了远大的志向,终能步向臻善的人生;最怕的是凡事不肯用心,最后只有与草木同腐朽。所以人世间的物理与事理,甚至人生哲理尽在思虑之中,有了正确的思想,才能带你趋向臻善的人生,以下就来谈谈“思想成业”: 第一,水不动者河不清 《春秋》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水如果不流动,就如一滩发臭的死水,水必须流动才能清净。钱财也是一样,用了才能发挥钱币的价值,否则黄金藏在床底下,其实就跟石头一样。 人也是如此,人的思想、知识,都要不断地更新,生活形态也要常有变化,人际关系也要常有往来,如此才不会故步自封,才能与时俱进而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第二,志不强者智不达 很多人常常从小就立定志向,我要做一位工程师、我要做个航天员、我要做一位老师、我要成为医师……但是历经岁月的流逝,在不经意中我们很快就会忘记了自己所立定的志向。王守仁说:“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未笃也。”一个有刚毅之志的人,为了达到目标,必定会不断地克服逆境、突破难关;而一个立志不坚的人,则容易被外物左右其志向,因此,所学必定不能成就。 第三,言不信者行不果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说话不守信用,承诺的事情不能兑现,他的所行所为一定不会受到肯定,也不会有结果。自己的信用一旦破产,今后不管讲什么话,人家都不会再相信,也不会采纳。所以,“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做人要讲信用。 第四,心不思者业不成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一个人如果平时不肯动脑筋思考、不肯探究事情的道理,所谓“学而不思则殆”,自然学业、事业都不能有所成就。佛教讲“以闻思修而人三摩地”,又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一个人不管在学业、事业、道业上要想有所成就,凡事要用心思考;能够深思熟虑,才能深人问题,才能懂得改进,才能让自己更进步。 一个人的想法正不正确,是决定成不成功的重要因素,人生就是一堂不断学习的课程,不要轻易说“不”,在行为、心念上,更不要有否定的、负面的思考与行为,所以,“思想成业”,值得深思。思想津梁 佛教主张,人生处世最重要的是奉行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当中的正思是人生旅途中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人在生起邪的或恶的思想时,只在一念之间,一念之差终将万劫不复。因此,怎么样才有正思呢?以下提供四点“思想津梁”: 第一,家贫应思良策 家中贫困,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呢?应该要懂得勤奋。一个懒惰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俗语说:“懒惰生艰难,苟安生苦楚”,所以做人应该勤劳奋发,努力生产,但不可从事不合道德的行业。只要能克勤克俭、开源节流,能量人为出、支出有度,则能改善家庭生活。除此之外,如富兰克林说:“有一门手艺,就等于有一份产业。”发掘自己的专才,也是解决家贫的良策之一。 第二,国乱应思忠臣 国家社会秩序混乱了,处于内忧外患的局势时,政府的领导人应该要用人无私,力请一些忠臣良士,集思广益,出谋献略,千万不可刚愎自用,要有接受谏言的雅量,同时广征天下良才而重用之。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招贤纳士之时,要能既往不咎,才能亲疏威服,如唐太宗的知人善任,才能造就声威远播的贞观之治;又如周武王,接受太公的谏言,对前朝遗族既往不咎,才能成为历史的盛世。 第三,危急应思善友 假如你遭逢危难之际,除了家人以外,还有什么人能帮你呢?当然是善友。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友谊的作用是:如果你把一个快乐告诉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的忧愁将被分掉一半。”所以,善友是能帮助你远离邪途,是可以让你道德知识增长的;在困难危急之时,应该请求善友的协助。 第四,枉误应思正法 假如你被人冤枉,被人误会了,不必怨天尤人,应该要有正确的想法来纾解心中的不满。什么是正确的想法呢?例如认识因果法则,知道凡事都有因果关系,自己所受的果报,必有其来由;懂得因缘所生法,就不会一味怨怪别人。另外也可以自我解嘲,就当成是因为自己优秀才会遭人诽谤,如伊索说:“最有价值之人,最易被人诽谤;最鲜美的果实,最易被鸟啄食。”如此一想,自能释怀,而不致茶饭不思,放心不下了。 西谚有云:“建立正确的见解,是对抗错误的防腐剂。”因此,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人生观;有了正确的人生观,才不会迷失,才能健全人格。 P3-6 序言 宗教情怀满人间 李家同 星云大师的最新著作《星云法语》十册套书,香海文化把部分的文稿寄给我,邀我为序。8月溽暑期间,我自身事务有些忙碌;但读着文稿里星云大师的话,却能感觉到欢喜清凉。 《星云法语》里面有一篇我很兽欢,其中写道:“要有开阔包容的心胸、要有服务度生的悲愿、要有德学兼具的才华、要有涵养谦让的美德。” 多年来我从事教育工作,希望走出狭义的精英校园空间,真正帮忙各阶层弱势学生。看着莘莘学子,我想我和星云大师的想法很接近吧,就是教育一定要在每个角落中落实,要让最弱势的学生,能个个感受到不被忽略、不受到城乡资源差别待遇。 青年教育的目的,不就是教育工作者,希望能教养学生,成为气度恢弘的国民吗? 为勉励青年,星云大师写下“青年有强健的体魄,应该发心多做事,多学习,时时刻刻志在服务大众,念在普度众生,愿在普济社会”。 星云大师的话,让我想起《圣经》里的箴言: “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圣经·彼得后书》) 宗教情怀,就是超越一切的普济精神。人间的苦难,如果宗教精神无以救济,那么信仰宗教毫无意义。不论是佛陀精神,或是基督精神,以慈爱的心处世,我想原则上没有什么不同。尤其是青年人,更应细细体会助人爱人的真谛,在未来起着社会中坚的作用。这样,我们现在办的教育,才真正能教养出“德学兼具”的青年,让良善能延续,社会上充满不汲汲于名利,助人爱人的和谐气氛。 香海文化出版的《星云法语》,收录了精彩法语共计1080篇,每一篇均意味深长,适合所有人用以省视自己,展望未来。“现代修行风”不分基督、佛陀,亲切的圣人教诲,相信普罗大众都很容易心领神会。 如今出版在即,特为之序。 (本文作者为台湾暨南大学教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