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鲁编写的《让智慧吹拂心灵(24堂经典寓言阅读课)》紧贴小学语文教材,很多篇章都与语文教材中的篇目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但它并不是板起脸来讲述陈旧的文学知识,而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作者将自己对经典寓言的见解不露声色地寓于叙述之中,优美的文笔,精彩、通俗而饱含深情的讲述,本身就是极其上乘的文学作品,是学生和教师扩展阅读的必选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让智慧吹拂心灵(24堂经典寓言阅读课) |
分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小学语文 |
作者 | 徐鲁 |
出版社 | 北京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徐鲁编写的《让智慧吹拂心灵(24堂经典寓言阅读课)》紧贴小学语文教材,很多篇章都与语文教材中的篇目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但它并不是板起脸来讲述陈旧的文学知识,而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作者将自己对经典寓言的见解不露声色地寓于叙述之中,优美的文笔,精彩、通俗而饱含深情的讲述,本身就是极其上乘的文学作品,是学生和教师扩展阅读的必选书。 内容推荐 24堂经典寓言阅读课,带我们走进中外著名寓言家的智慧世界,领略那如金子般闪光的脍炙人口的经典寓言作品的伟大魅力。尤其是影响中国一代代孩子的世界四位寓言大师——伊索、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的寓言作品,将在徐鲁编写的《让智慧吹拂心灵(24堂经典寓言阅读课)》中重现人类思想与智慧的花朵,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发笑、启迪成长、学到智慧。 目录 引子 / 寓言是一个“魔袋” 一 / 伊索的传说 二 / 伊索的智慧 三 / 伊索之死 四 / 热爱伊索的理由 五 /“法国的荷马”拉封丹 六 / 拉封丹的另一面 七 / 如果没有寓言,拉封丹会在哪里 八 / 大自然的诗人 九 / 丛林中雄伟的橡树 十 / “克雷洛夫爷爷” 十一 / 世界上没有渺小的体裁 十二 / 打开克雷洛夫爷爷的“珠宝匣” 十三 / 站在屋顶上的鸟 十四 / “我白天黑夜都在写啊写” 十五 / 从“小型火器”里喷射出的火舌 十六 / 寓言女神对莱辛说过什么 十七 / 一束寓言的金枝 十八 / 中国先哲的智慧(上) 十九 / 中国先哲的智慧(下) 二十 / 山谷的回声和小溪流的歌 二十一 / 智慧的花,哲理的诗 二十二 / 在沙漠中顽强行进的骆驼 二十三 / 点燃智慧的心灯 二十四 / 网思想的小鱼 附录 寓言阅读书目推荐 试读章节 我们将用四堂阅读课,来阅读和欣赏伊索的作品。 伊索被人尊称为“欧洲寓言之父”。但是,史书上有关寓言家伊索的文字记载,留传下来的却很少很少。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世界上并没有伊索这个人,他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 被后人称为“历史之父”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一前425年),在他的著作《历史》里曾这样记述: 有一个名字叫罗多皮斯的人,是萨摩斯人赫菲斯托波利斯的儿子雅德蒙的女奴,她与写作寓言的伊索,同属于一个主人的奴隶。伊索确实也是雅德蒙的奴隶,下述情况足以证明。当德尔斐人遵照神示,反复召请人去领取伊索生命的赔偿金时,没有任何其他人前往,只有雅德蒙的孙子——同名的雅德蒙去认领。由此可见,伊索无疑也是雅德蒙的奴隶。 这是伊索作为一个真实的人物,最早出现在历史文字记载里。罗多皮斯是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中期的一个女奴。后来的学者们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述和其他相关的材料,例如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著作中的零星记述,对伊索的生平做出了如下的推测: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中期或6世纪前半期人。 ——这个时期也正是埃及法老王阿玛西斯时期。 伊索的出生地,是小亚细亚的弗里几亚,当时弗里几亚是希腊奴隶的主要来源地。伊索本来也是奴隶身份,曾被转卖多次,但因为富有智慧,聪颖过人,最后获得了自由。 成为一个自由人之后,他曾四处漫游,为人们讲述寓言故事,深受希腊人民的喜爱。 后来,伊索得罪了德尔斐的祭司,被这个祭司从悬崖峭壁上推入了深谷。 不久,德尔斐这座城市遭受了可怕的瘟疫。 人们纷纷传说,这是因为这座城市害死了智慧的伊索,所以遭到了报应,只有诚心忏悔,瘟疫才能停止。最后,为了平息神怒,德尔斐的祭司们只好在害死伊索的地方建立了庙宇,竖起了纪念石柱。 这样,伊索的美名才在死后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诵和播扬。 那么,根据这些记载和传说,我们应该相信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 伊索是古代希腊一位伟大的寓言家。当他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之后,他的生命和他的灵魂,就存活在人们的传说之中了。 正如有些学者所说,即使希腊不曾生过他,至少是希腊创造了他。 没有伊索的古希腊,将是不完整的。 许多关于伊索的小传,都是这样开头的—— 伊索出生在弗里几亚的阿莫利尼亚城。他出身卑微,相貌丑陋,鼻子扁平,嘴唇厚大,不仅跛脚,还是个驼背,而且肚子奇大,脸色漆黑……因此,人们都称他为“埃塞俄比亚人”。 如此丑陋的外貌,再加上说话时瓮声瓮气,口齿不清,因此很少有人能听懂他的话。 然而,有着种种先天缺陷的伊索,却拥有非同寻常的聪明才智。 当他还是一个奴隶的时候,他的同伴们经常嘲笑他相貌丑陋,甚至利用他说话口齿不清的缺陷,捉弄他,占他的便宜。 有一次外出劳动时,同伴们偷吃了主人的无花果,却把罪责推给了伊索。他们以为,伊索肯定就像哑巴吃黄连一样,无法替自己申辩的。但是,聪明的伊索马上喝了一口热水,按着自己的舌头,呕出食物,向主人表明了自己的清白。接着他让同伴们用同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结果,那些真正偷吃了果子的人都暴露了真相。P7-10 序言 古罗马寓言诗人斐德鲁斯,在他的《伊索式寓言》的序诗中,简洁地说出了寓言的特性:“寓言会使你发笑,又给你智慧,它是明智生活的顾问。” 另一位寓言大师拉封丹,在他的寓言诗《狮子与牧人》中,为寓言艺术作过这样的解释: 寓言不只是像外表那样, 让我们从最单纯的动物得到教导。 赤裸裸的道德教训只惹人厌烦。 那样的寓言和教训一起,只是枉然。 但是,仅仅是“为寓言的寓言”, 似乎也没有价值可言。 同时,教训也必要,但要讲得惬意好玩, 这样,许多著名作者以愉悦人的精神, 靠它写出了不朽的作品。 他们避免浮华的装饰,不拖沓连篇, 在他们的著作中,也看不到任何赘语冗言。 我国当代童话和寓言家严文井先生,在《关于寓言的寓言》里也有过这样一些机智的比喻: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寓言是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寓言本来是来自普通人的言谈,几乎任何人一生中都能讲一些聪明话,有的就是寓言;有心的诗人和哲学家听见了,就用文字把它们记了下来。历史这个巨人很喜欢这些记载,就把它们珍藏起来。 以后,当普通人从书中再看见寓言的时候,忘了这是自己讲的,不禁大为惊讶,叫道:“这是一些什么样的珍宝呀,这样光辉灿烂!” 寓言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古老的文体之一。 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巴比伦苏美尔人用楔形文字记载的哀悼牧羊神坦木兹的寓言诗算起,寓言迄今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了。 当历史的脚步抵达公元前6世纪左右,在古希腊,智慧的伊索出现了。 在印度,寓言巨著《五卷书》诞生了。 而在中国,先秦诸子灿烂的寓言杰作也横空问世,庄子、老子、孟子、韩非子、墨子,等等,寓言大匠纷至沓来,极尽世界寓言文学一时之盛。 因此,文学史家把古希腊、印度和中国并称为世界三大寓言发祥地。 本书将用二十四堂寓言阅读课,和小读者们一起欣赏中外著名寓言家们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寓言作品。尤其要着力阅读和欣赏对中国一代代孩子的成长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世界四位寓言大师——伊索、拉封丹、菜辛、克雷洛夫的经典寓言。同时,本书也会用这些寓言大师的生平经历和经典寓言作品为线索,勾画世界寓言历史的轮廓,向读者展现一阕丰富和美妙的“智慧四重奏”。 当然,小读者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一些经典寓言家所生活的历史背景、个人生平故事、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各自的作品所达到的思想高度、智慧高度和艺术特色。小读者们还可以领略到各位寓言家之间相互的精神传承与超越关系。 当然,最重要的,还有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命运与信念。 寓言家们的谦虚与孤傲、慷慨与锐利,其实都源于他们内心的正义感、智慧和自信。无论把他们放在哪里,无论经历了多少个世纪,他们都总能像金子一样,如珍珠一般,放射出灼灼的光芒。 岁月的风尘掩盖不了他们的正义感与智慧的魅力。 强权、愚昧、丑恶、残暴……都无法使他们屈服。 传说,智慧的伊索是被人从峭岩上推下,跌得粉身碎骨的,但是他为寓言留下的精魂却是不死的。他的身躯已化为泥尘,但他的美名纯洁而辉煌。 即使在今天,伊索所代表的寓言精神,仍然如奥林匹斯山上的圣火一样,永不熄灭地燃烧着,并且以它不朽的光辉照耀着人间天地。 寓言是人类所度过的漫漫长夜里的星光。 寓言是天空中严正的霹雳,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花朵。 寓言永远是正义、真理、智慧、善良、美好的化身。 伟大的寓言家都是可敬的“普罗米修斯”。 无论是古代的伊索、拉封丹们,还是智慧的莱辛和克雷洛夫们。当然,还有东方的庄子、孟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纪伯伦…… 中外经典寓言作品,涉及了人性中的不同美德和弱点,如虚荣心、撒谎吹牛、勤劳和懒惰、谦逊和骄傲、友谊与自私、无知、毅力,等等。还有一些作品,出自不同年代、甚至是不同寓言家对同一个寓言母题的不同演绎和翻新,例如“农夫和蛇”“乌鸦和狐狸”等。 相信这些像金子般闪光的充满智慧的寓言,不仅会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有意义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也可以使读者了解到,生活在不同世纪、不同年代和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寓言大师,曾经以正义、真理和智慧的名义,“相互致敬”的精神历程和创作佳话。 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智慧的寓言家们的世界…… 书评(媒体评论) 寓言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它长得又矮又小,说起话来却很逗。它虽然年纪很老,孩子们却把它看成是平等的伙伴。 ——[中国]严文井 一篇好的、富有诗意的寓言,必须是短小的故事、戏剧,具有诗意地勾勒出来的面貌和性格。就连寓言中的拟人化,也必须通过生动的、诗意的形象。 ——[俄罗斯]别林斯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