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挑战百岁不是梦/中国食文化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牛铁柱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永葆青春、延年益寿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医学界通过多年的科学实践,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它能够使人不早衰,少得病,并且可以达到养颜美体、延年益寿的效果。

本书为“中国食文化丛书”之一,介绍了古今中外养生经典120例,适合于广大读者健康养生保健阅读。

内容推荐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愿望,是人类为之奋斗的目标,活到百岁,乃至超过百岁,只要是做好健康保健您就能活一百岁。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自然寿限是天60、地60、父母60,共180岁。现代科学已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实:人类现在能活到的最高寿命为115岁到120岁。

根据上海出版的《汉代竹简》中刘向的《神仙传》,殷商时代的彭祖据说活了220岁。元代魏罗结活了120岁;清代安徽太湖县民朱宪章和其妻刘氏均活了100岁;堪称当代中华寿星之冠的气功大师吴云青,高龄159岁。本书介绍古今中外养生经典120例。适合于广大读者健康养生保健阅读。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生命奇观篇

一、彭祖高寿220年/1

二、老子的养生之道/2

三、人间八十最风流/4

四、庄子的养生之道/7

五、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8

六、裸身罗汉——及川清/10

七、孔子的养生之道/12

八、孟子的养生之道/14

九、华佗的养生之道/14

十、乾隆皇帝的养生之道/15

第二章 健康长寿篇

一、长寿的奥秘/17

二、长寿的辩证关系/23

三、生命在于运动/26

四、长寿与睡眠/32

五、长寿与饮食/37

六、长寿与修养/44

七、长寿与心理健康/47

八、长寿与性生活/52

九、心理保健/55

十、长寿与肥胖/57

第三章 生命生理篇

一、天地人和/60

二、人体的结构/60

三、人为何会衰老/61

四、自信人生200年/62

五、膳食是生命的动力/66

六、16位日本长寿者的健康秘诀/68

七、铁血宰相康复之谜/72

八、托马斯暴行案的启示/73

九、桐原风情录/76

十、厄尔卡邦巴“长寿村”揭秘/79

第四章 保健养生篇

一、健康四大基石/82

二、管住你的嘴/82

三、抗衰老的运动处方/83

四、美国专家谈营养与健康/84

五、信使可以高升/88

六、千金要则——欲健勿胖/89

七、浅谈糖尿病/91

八、肝病须知/94

九、心情与健康/97

十、最完美的健身术/99

第五章 健康防百病

一、人生必需的营养素/102

二、水是生命之源/104

三、生命之本蛋白质/106

四、生命之源卵磷脂/114

五、生活习性与寿命/124

六、风吹柳絮满店香/128

七、新兴的健身妙法/130

八、护肤美容永葆青春/131

九、梦可延年说君知/134

十、饮誉世界的“养生酒”/136

十一、足疾ABC/138

十二、人间芳菲可抗老/140

十三、性生活与健康/142

十四、饮食陋习/145

十五、“三白”食品的“甜蜜陷阱”/149

第六章 食疗食补篇

一、食物治百病/151

二、食物的五味五性/151

三、寒热体质与健康/152

四、龙眼肉·何首乌/153

五、请君吃蚌/155

六、黄芪——抗衰老良药/156

七、益母草的妙用/157

八、减排养生新概念/158

试读章节

四、长寿与睡眠

睡眠与饮食、运动、呼吸等一样,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占用了人生1/3的时间,却保证了人们在其他2/3的时间里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正常进行。它的作用是其他任何营养手段所无法取代的。民谚说:“会吃不如会睡”;“吃人参不如睡五更”。古人有诗云:

花竹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

华山处士如相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美国癌症协会做过一次以100万人为对象的调查。据主持该项调查的美国加州大学精神学教授尼尔·克里普介绍,调查结果充分显示出睡日民时间的长短与寿命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每天平均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不足4小时的人,其死亡率是前者的两倍;每天平均睡10小时以上的人,其中80%的人寿命较短。日本山黎医科大学的长崎宏明指出,人的睡眠有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两个阶段,慢波睡眠阶段为深睡期,快波睡眠阶段有做梦的现象,而寿命与快波睡眠有关,增加快波睡眠时间,可能延长寿命。

综上所述,可知睡眠及保证足够睡眠的重要。人为什么需要睡眠呢?日本学者研究发现,有一种叫“尿核疳”的物质,在人们精神抖擞地从事工作、学习、劳动时,便在“脑干”的视丘下部悄悄地堆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人便产生了睡觉的要求。这个发现告诉人们:睡眠是机体的需要,必须合理地安排睡眠与生活,盲目地限制或增加睡眠时间,对机体是不利的。睡眠时,心脏跳动缓慢,体内各种交换过程变得迟缓,就连中枢神经也处于休息状态,神经细胞不再接受和应答外部刺激。只有呼吸、心跳、血液流动、消化等中枢机构以及新陈代谢和体温调解功能尚处于工作状态,但其工作强度也已减至最低。因此经过一夜睡眠,机体诸器官均能得到松弛和调解,进而达到消除疲劳、补充和储蓄能量的目的。

怎样才能使睡眠达到最佳效果和使人体得到最大限度的松弛和休整呢?下面就谈谈与睡眠效果有着直接关系的几个方面。

安定情绪。就寝前保持心境平和宁静,精神愉悦松弛,对安然入睡很重要。情绪过激、恼怒烦躁等会引起气血紊乱和引起肌肉紧张,造成大脑皮层兴奋不止,使人不能人眠。另外,就寝后不要说话,因为这时说话会使精神兴奋,思想活跃,难以成眠。还要注意,睡前不宜进食,以免胃肠负担过重不能人眠。最好养成睡前烫脚的习惯,这样能很快入睡。

睡眠环境。卧室要安静、卫生、空气清新,这对促成良好的睡眠十分重要。特别是卧室每天要通风换气,晚上最好能打开一两扇窗门,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这样不仅可以排除卧室异味和有害的废气,而且可以排除墙壁、地面建筑材料中残存的放射性物质。特别是建筑材料愈好,装饰愈豪华的卧室,更要注意这一点。其次睡卧时绝莫当风对灯,当风易受风邪侵袭而致病,对灯会因光亮刺激而使人心神不安,易醒易惊梦。独处一室的老人最好养成熄灯就寝的习惯。至于老人是独睡一室以求安静,还是家人伴睡以求安全和照顾呢?这应以个人习惯及家居条件和老人的身体状况来定,不过,即使是独居一室,也不可在内锁门,以防不测。

睡眠时间。德国心理学家格欧果西纳对人体睡眠时间作了多年研究。他发现每个人在睡眠中有不同的节奏,更有不同的最佳睡眠钟点。他指出,人的睡眠习惯可分为“白昼型”和“夜晚型”,绝大多数人属于前者,他们的睡眠中心时间为午夜到凌晨4点之间,最佳人睡时间为晚10点左右。“夜晚型”的人最佳人睡时间为午夜之后。有些人习惯于夜间工作,但千万注意不要超过睡眠中心时间,因为错过了最佳入睡时间,即使是次日早晨多睡几个小时,也是达不到最佳效果的,人仍会感到倦意和难受。如果长期得不到纠正,就会打乱自己固有的睡眠节奏,进而就会出现失眠、头痛、乏力、思维难以集中、记忆力衰退等现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睡眠节奏失调症。所以我们祖先有“一昔(夕)不卧,百日不复”的说法,虽属夸大之词,却是符合现代医学的科学道理的。至于睡眠时间的长短,一既随年龄段的不同而不同,也因人而异,但总的来说,青少年以每天不少于10小时为宜,成人以8小时为宜,老年人也不得少于7~8小时。 睡眠姿势。人们很早就非常重视睡眠的姿势。我国古代就有“卧如弓”、“睡侧而屈,觉而正伸”的睡诀。一般来讲,人的睡姿有三种,即仰卧、俯卧和侧卧。医学家们认为,三种姿势中以仰卧为最佳,特别是对儿童和身体强壮的人,仰卧有利于血液循环,有助于入睡,体内各脏器也能保持原位,避免造成坠移。更重要的是它能保持脊柱的正直,恢复和调整因白天工作、学习、生活而造成的过度弯曲。但对老年人来说,采取右侧卧为主的姿势较有利于健康和睡眠。因为右侧身屈膝,能使精气不散,也不致压迫左侧的心脏,便于右腹部的肝脏血液回流和胃肠的蠕动。但实际上人们的睡姿一夜之间经常变换,辗转反侧可达数十次之多,对老年人来说或右侧或左侧,完全可各随其便。只是俯卧式睡姿,因明显压迫胸腔,影响呼吸,招致惊梦,影响睡眠质量,最好避免。此外睡时还要注意手莫搭胸,被莫蒙头,口莫张开,目宜全闭。

睡眠取向。人生活在地球这个大磁场中,地磁对人体的影响通过人体中的含铁化合物和水分子而产生。因此当人体睡眠方向与地球磁场的磁力线保持平行时,人体受地球磁场的干扰最小,如果人与地球磁力线呈交叉状,就会使睡眠受到严重影响。例如水分子是两端电性相反的“极性分子”,当水分子的两极与地球磁力线不同向时,水分子就会变得极不稳定,就要旋转到与地球磁力线同向为止。最具说服力的例子是人的血液循环,因为人的主动脉和大静脉是与头足方向一致的,当睡向与地球磁场方向一致时,以水分子为主要成分的血液就会流动得最为顺畅,它的惯力有利于通过毛细血管,促进血氧交换,并能减少血栓发生,对血管有着较强的冲刷、清洗作用。因此睡向最好是南北向,即头朝北,脚朝南。也是磁力线N极与S极的方向。

床枕选择。床铺枕头,直接伴随人生1/3的时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老年人来讲,席梦思之类的沙发床太软,侧卧对人的脊柱呈侧向变曲,且深陷其中,不易翻身,并不舒适。松弛的棕绷床、藤条床也不理想。当然木板床太硬,对皮枯骨硬的老人也不适宜。较理想的是木板床或炕上铺厚软垫,所用材料应兼具暖、吸湿、有弹性,如棉花、胶乳海绵等。选用枕头,则首先要注意它的高度。枕头高些,可使情绪安定,但却使颈部弯曲过度压迫颈动脉,易引起颈椎痛和咽喉不适。患动脉硬化症的老年人,甚至会因此导致病情恶化。故一般枕高以一拳至一拳半为宜。所选枕芯材料应软硬适中,能适合颈椎的自然弯曲。

睡眠规律化。起居有常,早睡早起,作息有规律,是延年益寿的基本良方。有人认为,“与日月共阴阳”。我国多数地区最适宜睡眠的时间为晚9点至次晨6点。长期坚持在这段时间里睡眠,就会建立科学的“睡眠动力型”,有利于入睡,有利于消除疲劳。否则,寝息失时,生活无常,破坏人体生命节律,对人体有害。对于老年人,午睡很有必要,因为老年人夜里可能醒来的次数较多,有的人醒后再无睡意,这样睡眠时间就缩短,有的一夜可能只睡3~4小时,经过一上午的活动,到了中午便会疲倦。还由于老年人心脏泵血功能衰退,血管硬化,造成大脑皮质供血量下降,大脑容易疲劳,时间一长可使衰老过程加速,因此老年人更需要午睡。而午睡的时间以定在饭前或饭后半小时为适宜。

对于失眠的治疗,最佳方法是恢复正常的周期,要特别注意安眠药的使用。大多数安眠药不能连续服用两周,因为麻醉剂要在血液中沉积,而使生物钟失调。

P32-35

序言

健康与长寿是全人类一直在为之奋斗的主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增加。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35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目前人口平均寿命已达70岁,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超过10%。目前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国家是日本,人均寿命已超过80岁,妇女平均寿命已近85岁。

人类到底能活多少岁?

一般认为生物的最高寿命为性成熟期的8一10倍,而人类的性成熟期约为14~15岁,由此推算人类的最高自然寿命应为112~150岁。还有一种观点是人类的自然寿命可按细胞传代次数来推算,研究表明,人的细胞可在体外传代50次左右,按平均每个分裂周期2.4年推算,人类的平均寿命应该是120年。按上述推算,人类的自然寿命在100岁以上是没有问题的。

但从古至今为什么大多数人不能活到100岁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人类的寿命与疾病、饮食、生活方式、遗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心理、家庭、职业及种族等许多因素有关,其中疾病、饮食及生活方式等是影响寿命最重要的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个人后天因素,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条件。

个人后天因素是决定一个人健康长寿与否的决定因素。而在所有的个人后天因素中,饮食又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5: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