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你不高兴
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柏拉图
每个女人都在寻找幸福,期望发现找到快乐的生活秘诀。
从呱呱落地,到撒手人寰,女人一直都有动力去寻找让我们快乐满足的事:
我想让他爱我……我想嫁给他……我想办个独特的婚礼……我想买个好房子……我想有个孩子……我希望有更多的钱……我希望获得晋升……我要在股市里赚更多的钱……我想度个假……我希望我的丈夫和我更亲密……
这些愿望都没有错,女人甚至可以列出你认为可以使你快乐的各种各样的意愿。然而,当你所列的事不会成为事实时,你内心是怎么感觉的呢?如果生活没如你所望,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我们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得不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时,我们就非常不高兴,我们失望,愤怒,焦虑,迷茫甚至觉得受伤害,遭背叛,当然也不可能幸福。我们幸福还是不幸福,取决于我们的期望是否被实现,或者有多少期望实现了。
当我的小女儿一岁时,她被诊断为脑瘫。自从那时起,我的生活就陷入了万分痛苦的状态。我辞掉了工作,为她四处求医。
照顾女儿的忙碌与奔波,给我的事业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使我的婚姻陷入了困境。我觉得我就像碰到了暴风雨一样,我的生活里没有一个地方是好的;我常常夜里睡不着觉,心里想今后的生活怎么办;早上醒来胃结成一团,我的心在痛,我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我有一位美国朋友,名叫多若斯,身患肥胖症,身体的不方便给她带来许多不适和生活上的难题,可是她的态度总是很乐观,很积极。
有一次,我向她哭诉我女儿和我婚姻上的诸多不幸,听起来一个比一个具有悲剧性,一个比一个糟。
她耐心地听我说,当我说完了时,她用一种平静又强有力的声音问我:“Naomi,是谁让你这么不高兴?”
天哪,说了半天她怎么不理解我所受的罪呢?我又开始给她列举我生活中的不幸。她又一次问我:“Naomi,是谁让你这么不高兴?”
突然间,我觉得好像是有人在我脸上泼了一瓢冷水让我醒来。
多若斯接着说:“Naomi,你让这些不幸使你不快乐,你同意让这些人或事使你不高兴,你决定如果这些困难不被解决你就要不高兴。你是你痛苦的原因呀!”
这次谈话对我的影响很大,从那之后,我很长时间陷入沉思中。我审视我生活里的故事,觉得是我自己剥夺了我自己快乐的权利。
我那位充满智慧的朋友开发了我对内心世界的认识。我吃惊地意识到,我给了外面世界多么大的能力来控制我自己——这是最重要的——我放弃了我自己的能力,放弃了我自己主宰自己内心幸福的能力。
自从那以后,我把她的话当成和自己对话的一部分,当我意识到我不快乐时,我就自己问自己:“是谁让你不高兴?”当然,我的答案总是:“我目已。”
我女儿2岁时不会走路、不会说话,我很不快乐;现在她已经十几岁了,还不能走路、不会说话,而且将来也许永远不能自理了,我似乎应该更不快乐和悲观。然而,我现在很快乐。为什么呢?因为我已经学会了对我自己的心态负责,主动创造我生活中的事件,以良好的心态处理生活中出现的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而不是简单地对生活作出反应。每个不完美的孩子都是上帝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我深知,我所需要的一切幸福的秘诀就在我心里。
每个女人都想快乐,希望有一位天使,能让她忘掉所有的烦恼和痛苦。有许多女人,与生俱来就有许多让她们快乐的因素;也有许多女人,一生漂泊,一生落魄,好像注定与快乐无缘。然而,只要你用心去寻找,很快就会发现:快乐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你要意识到,你要为自己做个快乐的决定。
很多女人每天都要经过一个不停叹息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以此来评价我们该不该幸福的过程。
也许,在我们早上还没有出家门时就已经想了很多次了。
比如,你一睁眼,望窗外一看,就会想:糟糕,下雨了,今天肯定不好坐车,交通肯定堵塞。这是你一天的第一个想法,你已经决定了自己今天会有些不高兴一因为天气没有让你满意,所以你很失望。
或者,你在穿衣服时注意到自己的裤子好像紧了些,是不是又长胖了?减肥的计划没有实行好?又一个不顺心的事。
对了,今天要带孩子去补课,又得花很多钱,要是孩子他爹挣多些就好了;唉,孩子的学习怎么就是上不去。
瞧,还没出家门,你已经找到了N个理由证明今天肯定有让你不高兴、不快乐的事情。
P3-5
一切都是合理的安排
“正能量”说了好几年了,连国家领导人都在强调。
其实,仔细想想,宇宙中有正能量与负能量,人生也有正能量与负能量。既然能量守恒,那就无法避免。正能量如同追求成功,负能量如同避免失败。人生路上,都是需要的。
我曾经很赞同一个观点:不要和那些带给你负能量的人在一起。但想想,这个道理就如同有雾霾就别呼吸一样,其实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并不是和这个世界隔绝开来。每当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更多的是想到那些曾给我带来负能量的人。不是不要负能量,而是别让负能量打败。
每一次负能量的冲击波袭来,在令我痛苦的同时也令我迅速成长。那些负能量甚至会让我在一段时期内有所动摇,但正是它们。让我明白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不够冷静,不够全面,还带有许多天真与幻想。
我的小女儿有很严重的残疾,看到别人的孩子活蹦乱跳,我是多么羡慕啊,觉得他们是那么的幸福,可这些我所羡慕的这些家庭,又因为这样那样的矛盾而夫妻不和、父子不亲,觉得仍然不幸福。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假想:要是我的小女儿能摆脱疾病的缠绕,我将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仔细回想一下,我才发现即便是在小女儿拥有健康活泼的短暂日子里,我并不曾以此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
我终于体会到,这种种“不幸”和“磨难”就是生活本身,它构成了生活丰富的内涵。我开始明白,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没有人能曾是获得十全十美的境地,没有通往幸福的捷径,不断追求的过程本身就是幸福。因此,我们应该享受当前的每一个幸福的时刻,而不应在一味的抱怨和过度的期盼等待中错过生命中许多原本美好的东西。
我常告诉我的女儿:“Happlness is a choice.”幸福就是一种选择,你要选择幸福,当你做出了这个决定之后,不管在未来的旅途中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和险阻,你最终都能体会到幸福,因为你在主观上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就我自身而言,最初当我那残疾的小女儿到2岁还不会走路时,我真是焦急痛苦极了,可是慢慢地,我开始接受现实,开始学会了坦然面对和适应。在这一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许多常人无法体会到的幸福与满足。生活的磨炼使我懂得了要珍惜今天,珍视现在。因为,每个不完美的孩子,都是上帝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快乐让人身体愉悦,痛苦与纠结让人心灵成长。正是那些负能量,让我从充满温情和爱意的童话笔触描绘下的世界里走出,从充满书生迂腐气的书斋里走出,来独自面对这个庞大、冰冷而陌生的世界。但当我不得不忍痛从跌倒处爬起的时候,不得不运用自己的力量和意志去揭开真实世界的面纱时,才慢慢发现,原来真实的世界并非初看时那样,在它庞大、冰冷和陌生的外表下,也潜藏着幽默、温馨和感动。
付之以正,得之以正;付之以暗,得之以暗。这也就是俗话说的“恐惧只袭击那些心怀恐惧的人”。
每个人都希望永远和正能量为伍,但这个世界不能只有白天而没有黑夜。没人能够永远活在正能量的庇护下,最好的成长就是直面负能量,并干掉它们。
好的坏的,都要接收。
千头万绪,昂头继续。
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一切都是合理的安排。
这本书出自于我自己对幸福的渴望,这种幸福是真实的,不管外界条件如何,都不能带走这种不能质疑的快乐的满足和内心的平静。我读了许多幸福学和自我改善的书籍。我发现在美国有很多幸福学院、训练班或幸福演讲,向人们提供一种强有力的改变生活经历的幸福工程,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乐,更加富有热情和活力。我也希望通过这本书推动中国的幸福工程,尤其是使我们女人们更加懂得掌握自己的幸福。
就像成功一样,幸福也是有路径的,这本书中列举了许多入从不幸福到幸福的例子和修炼人格特征的故事。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幸福人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我对幸福与快乐的学习和我自己的经历使我认识到:这些习惯和性格特点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我非常想把我的经历和发现与在中国的女人们分享,这也是我追求幸福与快乐的心理征程的记录。
这本书是关于修炼我们每个女人心中那种真正幸福的书,它是关于如何寻找到自己内心幸福与满足的书。在生命的跌宕起伏中,女人们应该保护你的这种幸福心态。这种心态会让女人每一天的生活有更大的喜悦、更多的力量、更多的了解。
多年来,我一直在追求内心的幸福,一种摆脱外界干扰的幸福。我一直在有意识地去挖掘发现生活的真谛,以帮助我理解和抵御我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这本书包含过去十几年我自己最重要的生活教训,包含我所经历的深刻感情变革和精神进取。
就像煲汤一样,这需要再煮些时间,我生命中过去的写作这段时间是对这本书的最后添加风味。现在,它已经准备好,这是我的荣幸,非常高兴能够提供给您。
张剑萍
2014年6月
《掌控情绪(别让负能量害了你)》的作者是张剑萍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小女儿一出生就脑瘫,她说:“每个残疾孩子,都是上帝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十几年的婚姻亮红灯,她说:“记得,就是最好的证明”;48岁在美国创业屡遭艰辛,她说:“上帝只是要我尝试,并不是要我成功”;回忆自己不长不短的人生,她说:“没痛过的仙人掌,怎么懂得把刺收藏?”这一系列经历和感悟,让她明白:当暗能量无法避免时,我们能做的就是换个正向的姿态看待它、对待它。
《掌控情绪(别让负能量害了你)》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为主线,传递着正能量。赶走抱怨,才能看见感恩;驱逐猜疑,才能看见信任;远离嫉妒,才能看见豁达;走出较劲,才能看见洒脱;打败虚荣,才能看见悦纳;甩掉沮丧,才能看见奋进。贯穿着对人生、对情感、对事业的感悟,折射出生活的简单与复杂,给所有钻牛角尖、走进死胡同的人挖一条出路。
亲历的故事真实感人,观点结合了一些心理学理论,有说服力。
《掌控情绪(别让负能量害了你)》是一个美籍华人关于爱、关于成长、关于时光、关于幸福的故事与感悟。华人思维,世界视角,角度新颖。
现代社会各种压力越来越大,情绪越来越难以驾驭,张剑萍的这本书正是一剂良方,反弹琵琶,从新的角度阐释正能量与负能量,给人以深深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