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6月24日,一个叫阿诺德的美国商人驾着自己的私人飞机,当他飞过华盛顿州的雷尼尔山上空时,他突然发现身边“嗖嗖嗖”的迅速飞过9个碟状的飞行物,瞬间就消失在视野里面。阿诺德当时异常兴奋,他对着无线电脱口而出:“I see flying saucer(我看见了飞碟)。”塔台上的工作人员一时莫名其妙,就问他你刚才说啥。阿诺德兴奋地跟塔台的工作人员描述了他看到的东西,他说那些飞碟至少有1600多千米的时速,简直快得疯了。当时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飞机大概也只能飞800千米的时速。从这次事件以后, “飞碟”这个词就不胫而走,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而且从此大多数人看到的不明飞行物都跟阿诺德的描述差不多,像个盘子。
就在阿诺德声称看到飞碟之后才过了10天,1947年的7月4日,美国的一个叫做罗斯威尔的小镇附近的一个农场上发生了一件震惊全世界的大事,史称“罗斯威尔事件”。这件事情让这个默默无闻的小镇成为了全世界飞碟迷的圣地,以罗斯威尔事件为故事背景的科幻小说、影视更是长盛不衰,最出名的就是那部讲述地球人痛打外星人的美国大片《独立日》(笔者的最爱,看了不下五六遍)。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7月4日那天晚上,一场罕见的大雷雨朝罗斯威尔地区袭来,在电闪雷鸣中,农民布莱索听见一声巨响,这声巨响盖过了所有雷声,当时把布莱索吓坏了。第二天早上,风雨过后,他小心翼翼地出门查看,一幕惊人的景象展现在他的面前:农场上布满了金属碎片,有一架飞行器坠毁在这里。
后面发生的故事就跟你能想象的美国大片差不多,消息传出去以后,一时间热闹非凡,第一时间就吸引了大批附近的居民前来看热闹。但是很快,美国军方出现了,他们开着直升机、装甲车,一大批荷枪实弹的军人把看热闹的人群都赶走了,并且封锁了整个地区。从此,真相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但很快就有大批新闻记者赶到罗斯威尔,他们追着采访那些赶在军方到达之前就看过现场的人们。来的记者越来越多,很快记者的人数就超过了目击证人的人数,凡是目击过现场的人都成了香饽饽,尤其是那个农民布莱索,被一大群记者围着采访,罗斯威尔的农民们过足了当明星的瘾。最要命的是哪个人爆的料越猛,那个人就越受记者欢迎。在这种效应下,猛料就越来越多。其中最猛的爆料就是有个人声称看到了掉在地上的外星人尸体,这些外星人身材只有1米左右,大头,大眼,小嘴巴,全身穿着一种紧身衣。就在全美的新闻媒体都快达到狂热的时候,军方出来辟谣,说根本没有什么飞碟,只是一颗气象气球坠毁了,大家不要大惊小怪。但这时候,美国人早就不再相信军方的说法了,罗斯威尔事件继续被不断地演绎、传播,热潮十几年不衰。
阿诺德遇见9个飞碟的事件成了UFO登上历史舞台的开端性事件。从那之后,海量的UFO目击报告涌现出来,似乎在一夜之间,地球上就已经充满了外星人,他们驾着飞碟在世界各地的上空呼啸而过。而罗斯威尔事件则真正地使外星人的研究热潮席卷全世界,此后很多年,寻找外星人存在的证据成了从民间团体到正经的学术机构的热门课题。
整个20世纪50年代,是外星人研究和讨论的黄金十年,一大批全世界知名的科学家都卷入到这股热潮中,用各自的方法热议这个话题。那年头,如果谁能首先找到外星人存在的证据,那么他将获得的声誉可能是得10个诺贝尔奖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天文学家们首当其冲,开始了暗中的竞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希望能够一鸣惊人。
此时,人们对火星人已经逐渐失去了热情,更多的天文学家把目光投向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天文学家们心里都清楚,要找到外星人,首先得找到一颗可以供外星人生存的行星。在太阳系内除了火星之外,其他行星的环境显然不适合智慧生命的发展,它们要么根本没有大气(比如水星),要么温度太高(金星的表面温度能达到500多度),要么就只是个巨大的气态星球(像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要么就冷得可以把任何气体都冻成雪花(冥王星)。所以,如果要寻找外星人,首先要找到太阳系外行星存在的证据才行。但是这个事情想想容易,做起来其实非常非常困难。
P18-19
我的第一本书《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在今年1月份出版以后,销量和引起的反响都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一上市便上了新书畅销榜,现在依然排在各大网上书店的科普类或者社会科学类销量榜的前几名,上市后5个月便加印了四次。
读者们的反响也相当热烈。我几乎每天都可以收到很多读者通过各个渠道发给我的书评或者感言。这些都激励着我努力创作出更好的科普书来。对上一本书的赞扬的言论我不想多提了,虽然每次看到赞扬的评论都会激动的很,夸的越肉麻我会越开心。但是作为一个有追求的、未来的路还很长的新作者来说,批评的言论恰恰是应该真正记牢的。批评声最多的是对我上一本书的语言的批评,很多读者认为太哕嗦了,而且融入了太多时下新潮的网络用语。对这一点我是虚心接受的,证据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我尽量摒弃了网络用语,而且努力避免使用过多的口语化的描述,那些在第一本书中无处不在的无厘头的插科打诨也大大地减少了。在写第一本书的时候,我没有想过自己是否还会写第二本书,也没有想过会有多少读者会记住我,仅仅是自己一时兴起的写作,因此在文风上可以说是肆无忌惮、天马行空。但是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你看我用“写”来描述第一本书,而用“创作”来描述第二本书,这说明了我心态的转变),我已经在开始认真考虑把科普书创作当作我人生的第二个职业的可能,这是一个跟我现在正在从事的互联网教育软件设计师的职业同样有着深远意义的职业。
在这本书中我尝试了更多灵活的科普写作手法,例如把辩论赛的辩词用到科普中。在上一本书中我创作了两篇短篇科幻小说来解释相对论的两个原理,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很多读者都对此印象深刻。在这本书中,我把这种手法做了更深入的运用,用一篇中篇科幻小说来作为全书的结尾,尽量把本书前面讲到的许多知识都融入这篇小说中,希望让各位读者在阅读小说中轻松地回顾一下前面已经看过的知识。但这样做的效果如何,还需要广大读者来评价。
但写小说真的很不容易,我这个半路出家的业余作家在小说面前立刻暴露出了自己的不足,不论在驾驭语言还是情节上,我都显得非常的稚嫩。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多给我一些鼓励,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练习写作基本功,争取在未来的创作中,逐渐能自如地驾驭顽皮的文字。
今年初,我还光荣地成为位于上海佘山天文台的上海天文博物馆的志愿者讲解员,每个月都会抽出几天时间上余山给广大的游客讲解奇妙的天文知识。如果你有兴趣来听的话,可以加我的新浪微博(微博名:科普斯坦),我会预告上佘山做讲解员的日期。
在我的创作计划中,下一本书应该是一本讲宇宙的科普书,希望继续得到您的支持。
2012年6月23日
于上海莘庄
《外星人防御计划(地外文明搜寻史话)》由汪洁所著,《外星人防御计划(地外文明搜寻史话)》分为三个部分。上部将向您讲述人类探索外星文明150年的精彩历程。在这过去的150年中,我们经历过无数激动人心的时刻。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人类只是在寻找外星人的道路上跨出了一小步,未来之路可能还有很长很长。但是已经跨出的这一小步却已经是跌宕起伏,充满着无数惊喜和失望了。中部则用严谨的逻辑来分析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带你深入了解著名的费米悖论。面对这个困扰了无数人的世纪难题,直到今天,科学家们仍争论不休。在本书的下部,我将与所有的读者分享我制定的外星人入侵防御计划,抛砖引玉,希望能激发读者们的想象力。最后,你们还将读到一篇精彩的中篇科幻小说,我试图把本书讲到的各种知识都融入到最后的这篇小说当中。
畅销书《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作者汪洁的又一科普力作《外星人防御计划(地外文明搜寻史话)》。
破解外星人之谜,修正有关外星人的种种流行说法,给出对人类150年地外文明探索历程最科学、最通俗的讲解。权威回答:外星人存在吗?真有人见过飞碟吗?
“解剖外星人”视频是真的吗?
“罗斯威尔事件”到底怎么回事?
外星人会入侵地球吗?人类如何防御?
隐藏在宇宙中的外星人到底像E.T.一样善良,还是像异形一样邪恶?许多科学家认为:“外星人入侵”是目前最有可能导致人类整体灭绝的事件!面对来自地球之外的威胁,人类文明将如何存续?
作者多场同名讲座同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