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不一定要通过跳槽的方式。事实上,那些能够很好实现自身价值的人,往往是不轻易跳槽,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的人。把跳槽视作家常便饭,这本身就说明了他心态浮躁,一颗心老飘在半空。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实现既定目标呢?
一锹不可能挖出一口井,只有脚踏实地地做好现在的工作,并且让自己把它做得更好才能走向成功,倘若不能安心地对待自己从事的工作,频繁地跳槽,祈求能寻找到一份比现在更好的工作,最终只能陷入一个频繁跳槽的怪圈,浪费掉宝贵的时间。
现在有一些企业员工以频繁跳槽为荣,感觉自己能力很强,随时都可以找到工作,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下面这个故事就会告诉我们为什么频繁跳槽是个错误。
某著名大学计算机系的高才生高凯和牛建军,毕业后一同进了上海一家著名的软件公司,令同学们非常羡慕。半年后,高凯听说别的公司有更优厚的薪酬,就心动了,他虽然干着现在的工作,心里却想着该怎样得到那份工作。没过多久。高凯就禁不住那家私企优厚待遇的引诱而跳槽了。当时他和牛建军商量,希望牛建军跟他一起走,牛建军对现公司的企业文化已经非常认同,也并不看好那家私企,苦劝高凯不要贸然跳槽,可是,看着那家公司“锅里诱人的油水”,他已昏了头,一个月后就走人了。
然而高凯哪里想到,那家私企资金链异常脆弱,他跳过去不久就听说新公司运转出了问题,正常薪水的发放都成了问题,因此,他又跳槽了。在随后的两年中,高凯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一次比一次失望,不断地后悔“早知如此……”短短几年时间里,高凯已经相继客串了软件、网络、广告、汽车、保健品等多种行业,他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不专业,只好一直做初级工作。
虽然高凯在他的哥们面前硬着头皮也要说跳槽“无怨无悔”,但打落门牙往肚里咽的难受滋味,只有他自己明白。实际上,还是最初的那家公司最好,因为那家公司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他的同学牛建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部门经理,买了车,同学聚会都在他新买的大三居里举行。而现在仍然一无所有的高凯只能四处奔波。
这种“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心态在职场中非常普遍,特别是那些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这种心态更严重。这些人“这山望着那山高”,不知安心做好本职工作,也从不反省自己,只盯着新工作、新公司、新老板能给自己怎样优厚的条件。他们总是以一种想当然的心态面对问题,总以为可以通过工作环境的转变来解决问题。他们的工作目标往往不清晰,但期望值却很高,当然,随之而来的失望也越高。失望越大,对周围的环境或人的不满意就越多,从而使自己的情绪不断恶化,工作也失去了激情和动力,最终无法在公司里待下去,不得不另找工作。
其实,当你决定要离开这家公司时,不妨先转变一下心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观察公司、工作和老板,或许,你就会因此而放弃离职的想法。你可能会猛然间意识到,公司远非你想象的那样前景不堪,老板也不像你想象的那样苛刻,你在公司里还有相当的提升空间。你会重新找到努力工作的动力和激情,你的处境会大为改观。
优秀员工一般都不会轻易换工作,他们最忌讳的就是频繁地换工作,他们认为频繁跳槽是浮躁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养成这种习惯,永远都不会成功。
(1)辞职之前一定要仔细考虑,要善于自我反省。许多人辞职跳槽的原因并不在公司,而是由于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只要站在公司的角度多想想,反省自己的不足,就会对自己是否要跳槽做出明智的选择。
(2)适当调整工作态度。态度决定行动,当你以敬业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工作时,对工作的感觉和表现会大不相同。 (3)对工作心存感激。当你对工作心存感激之情时,就不会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工作,就不会因工作中对自己暂时的不公而消极怠工,而是以一种从容、坦然、喜悦的心情去工作。这样,你就会思考自己在工作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提高,而不会是想以跳槽来改变自己的工作状况。
工作要用行动一步一步去完成,成功取决于你的努力程度。想成为卓越员工就必须全心全意地工作。绝不允许“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如果一个人鄙视、厌恶自己的工作,那么他注定会失败。引导成功者的指针,不是对工作的鄙视与厌恶,而是真挚、乐观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热情。
在光耀公司工作的马涛和张为是公司里学历最高的两个人,他们原以为在公司里会受到重用,获得重要岗位,从而一展抱负。可是安排下来的工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他们的工作就像杂务工。于是,他们便开始私下抱怨公司对自己大材小用。不同的是,马涛从一开始就厌倦了这份工作,觉得工作太不体面,羞于对亲朋好友说起,并且常常打电话咨询和留意招聘信息,随时准备跳槽。他还把工作扔到一边,常常缺勤。张为虽然没得到公司重用,心里不痛快,但他没有轻视现在的工作,而是把它作为锻炼自己的机会,相信总有一天会获得公司的认可。他还深入了解公司的情况,加强自己的业务知识,熟悉工作内容。半年后,公司进行了人事调整,张为被任命为部门经理,结束了单调而乏味的工作,而马涛已经被辞退,至今还没找到其他工作。p9-11
第一章 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干
错误01 忽略小事:常因小事栽跟头
错误02 好高骛远:只想干大事,不愿干小事
错误03 眼高手低:凭空想象难成功
错误04 频繁跳槽:这山望着那山高
错误05 轻视工作:不把工作当成大事
错误06 幻想期待:成功不会来敲门
错误07 缺乏耐心:更改目标太频繁
错误08 轻易放弃:成功就差最后一步
错误09 浅尝辄止:一开始就持有退却的念头
错误10 无的放矢:无头苍蝇瞎忙乎
第二章 颓废消沉不上进
错误11 消极抱怨:把工作当做苦役
错误12 玩物丧志:沉溺游戏误工作
错误13 不求上进:不进则退必遭淘汰
错误14 消极避世:越来越难以面对现实
错误15 轻视自我:难以获得他人重视
错误16 懦弱胆小:不敢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
错误17 因循守旧:缺乏创新被淘汰
错误18 缺乏主见:工作之中随大流
错误19 自怨自艾: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第三章 浑浑噩噩等明天
错误20 懒散拖沓:恶性循环等明天
错误21 消极被动:工作只是为老板
错误22 神情懈怠:三心二意应付差事
错误23 滋生隋性:不干事永远成功不了
错误24 缺乏信心:失去坚持到底的热情
第四章 只顾眼前利益不为将来打算
错误25 目光短浅:工作只是为了挣钱
错误26 泄露机密:不具备基本的职业操守
错误27 挑肥拣瘦:失望总比希望多
错误28 自私自利:只为自己打算不为公司考虑
错误29 不思进取:一味求稳反而不稳
错误30 斤斤计较:绝不多干一分钟,闭塞晋升通道
错误31 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错误32 急于求成:只顾眼前忽视将来
第五章 让机会白白溜走
错误33 做白日梦:浑浑噩噩一事无成
错误34 坐等机会:机会来临时却抓不住
错误35 主次不分:盲目忙碌效率低
错误36 优柔寡断:错失最佳时机
错误37 喋喋不休:诉苦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第六章 不找方法找借口
错误38 牢骚满腹:抱怨愈多,境遇愈差
错误39 心情不爽:带着情绪去工作
错误40 推卸责任:把自己的过失推给别人
错误41 投机取巧: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错误42 机械工作:被动执行少主动
错误43 借故推脱:聪明反被聪明误
错误44 不做准备:事到临头手忙脚乱
第七章 “差不多”就会差很多
错误45 马虎做事:差不多就行,只能勉强生存
错误46 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成常态
错误47 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错误48 两面三刀:老板在与不在两张脸
错误49 杂乱无章:手忙脚乱无头绪
错误50 敷衍了事:事业难有所作为
错误51 业务不精:不能独当一面,无法脱颖而出
第八章 有个性不等于可以任性
错误52 指手画脚:不在其位谋其政
错误53 越级汇报:老板头痛上司烦
错误54 自作聪明:替上司做决定
错误55 口无遮拦:背后谈论老板隐私
错误56 拉帮结派:影响公司整体团结
错误57 不重仪表:显得对别人极不尊重
错误58 过从甚密:与老板称兄道弟
错误59 不重小节:错把公司当商场
第九章 自我膨胀过度表现
错误60 夜郎自大:抢本该属于别人的风头
错误61 学习松懈:即便有优势也难以持久
错误62 言而无信:乱开空头支票
错误63 当面纠正:让上司下不了台
错误64 鄙夷他人: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错误65 孤芳自赏:认为自己才是对的
错误66 独占荣耀:将大家的功劳据为己有
错误67 目中无人:摆老员工的架子
错误68 好为人师:徒增他人反感
错误69 不切实际:没有金刚钻常揽瓷器活
第十章 害怕别人说自己“好表现”
错误70 不懂拒绝:做事缺少灵活性
错误71 缺少交流:害怕与上司沟通,默默无闻难出位
错误72 消极对抗:无法正面接受老板的批评
错误73 心理敬畏:与大人物擦肩而过
错误74 太过老实:忍气吞声背黑锅
错误75 过分客气: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第十一章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
错误76 孤军奋战:做职场中的“独行侠”
错误77 直言直语:人际关系中的致命伤
错误78 爱讲粗话:刁钻野蛮吓跑他人
错误79 心高气傲:显示自己比别人优越
错误80 自我封闭:在公司不交朋友
错误81 态度冷漠:同事不愿与你合作
错误82 太过吝啬:小家子气的人必然人缘不佳
错误83 缺乏感恩:吃水忘了挖井人
第十二章 听不进他人的意见
错误84 墨守成规:困死在固定的思维模式中
错误85 贬低对手:就是在无形中贬低自我
错误86 事无巨细:让老板心生厌倦
错误87 不懂变通:一条道走到黑
错误88 充耳不闻:当别人的倾诉是噪音
第十三章 放纵自己终致失败
错误89 嫉贤妒能:害人不成终害己
错误90 自食其果:不珍惜公司财物
错误91 公私不分:工作时间开小差
错误92 纪律松懈:把请假看成小事
错误93 重复错误:好了伤疤忘了痛
错误94 说长道短:同事关系现裂痕
错误95 放纵自我:事业荒废丢幸福
在职场,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为珍贵。成功者不是不犯错误,而是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错误中学习。而失败者往往对别人犯过的错误熟视无睹,不懂得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很多人在追求成功时,往往不自觉地去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而不太注意去吸取他人失败的教训。结果,虽然学到了他人成功的经验,但是环境已变,他人成功的经验往往不适合自己,而他人失败的教训却未能及时吸取。于是,总是难以避免地犯错误。
有些人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相同的错误,就在于他们不去吸取失败的教训,因而在不知不觉间也犯了与从前、与他人相同的错误。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在追求成功时处处碰壁,不能及时避免犯某个错误,最终导致功败垂成,不知不觉陷入了困境之中。
为什么有的人一直埋头苦干,却总是难入老板法眼?
为什么同时进入公司,一年后有的人被委以重任,而有的人却游离在被解聘的边缘?
为什么有的人整天忙碌不堪,工作却毫无成效,更别提得到上司的赏识和重用?
为什么有些人资质平平却能得到老板的赏识,而有些才华横溢的人却无法得到老板的重用?
虽然他们发现了上述现象,但却没有更深入地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其实,这一切缘于有些员工在工作中产生了盲点,在不知不觉中犯了不该犯的错误。如果这些员工能把自己在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完全避免,那么他们的工作业绩将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公司的效益也会因此而更上一层楼。而怎样避免错误,改正错误,怎样一步步走向卓越,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回答了这些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渴望得到重用的员工,如果你希望你的老板觉得你是不可替代的,那么你一定要下定决心避免或改正本书中列举的员工最容易犯的错误。
阅读本书,你会发现,这不只是一本普通的“挑错”的作品,也是一幅帮你审视过去,洞悉未来,预见成果的成功路线图。
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失败的教训更为珍贵,工作中的一次失误也许会使以往的100次努力成为泡影。本书总结了员工在职场中经常会犯的各种错误,以及改正这些错误的方法,以此告诫企业员工要避免犯这些错误,及时改正错误,以便迅速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栋梁之才。
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失败的教训更为珍贵,工作中的一次失误也许会使以往的100次努力成为泡影。
如果你是一个渴望得到重用的员工,如果你希望你的老板觉得你是不可替代的,那么你一定要下定决心避免或改正本书中列举的员工最容易犯的错误。
阅读本书,你会发现,这不只是一本普通的“挑错”的作品,也是一幅帮你审视过去,洞悉未来,预见成果的成功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