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永炎院士病络学说的因机证治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
作者 | 常富业 |
出版社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为创新性的一部专业书籍,按照王永炎院士确立的跨学科、高概念、大数据、人文融合、务求创新的撰写原则,在遵守国家标准专业规范概念与术语的基础上,在内容上并无苛求严格的撰写格式,而是注重每个专家的个性发挥和前瞻性的理论探讨。既恪守专业书籍的严谨性,又注重每个撰写专家于学术上的前瞻性、创新性。既有基础理论上的原创性探讨,更有基于临床实践的循证总结与归纳。努力做到基础与临床上的有机统一。在编写专家方面,大多为著名高校或三甲医院的一线专家,大多担任临床主任或院长职务,且均为致力于“病络”学说研究的资深专家、学者。 内容推荐 本书撰写以中医“病络”学说的理论探讨和基于“病络”机制的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突出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这一撰写主线,锐意创新,务求实用,努力吸取近年来围绕病络机制研究的近期新成果。作为创新性的一部专业书籍,按照王永炎院士确立的跨学科、高概念、大数据、人文融合、务求创新的撰写原则,在遵守国家标准专业规范概念与术语的基础上,在内容上并无苛求严格的撰写格式,而是注重每个专家的个性发挥和前瞻性的理论探讨。在撰写过程中,注重言简意赅,用语规范,科学表达。在内容安排上,共分为上下二篇,上篇为总论部分,主要是围绕“病络”概念及“病络”机制进行理论探讨。下篇为各论部分,主要是基于“病络”机制展开的临床重大疑难疾病的辨证施治探讨,从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辨证施治等方面,力求用“络脉”和“病络”之语言,将存在的“病络”机制写深写透,将“病络”理念充分贯穿全书的始终。王永炎院士在审阅本书稿时强调:就中医病证体系而言,以病证和合论探索病络学说及其因机证治,是守正创新之门径。目前全息证候与复方配伍两个复杂系统联结对完善、更新辨证论治的框架体系至关重要。并寄语岐黄后学阐发“恪守国学原理当是我主人随”的主题,“揆度奇恒,道通于一”之中西汇通,运用全息、生物、人文及系统论、还原论等多学科、跨学科、大数据、注融合等手段和方法,不断促进新学说的研究和发展。本书中提出了不少新见解、新观点、新概念,虽能自圆其说,也惟望于实践中历经质疑、质疑中日臻成熟、合理乃至发扬光大。络脉是从经脉分出的多级网络部分,是中医学对人体结构与功能探索的一个独特认识,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优秀文化符号之一, 目录 上篇病络学说总论 第一章病络学说概论3 第一节病络学概念3 第二节病络学的学术地位5 第二章病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8 第一节《黄帝内经》初步形成了病络学说的理论体系,奠定了病络学说的理论基础8 第二节《伤寒杂病论》全面发展了病络学说,奠定了病络学说的因机证治基础13 第三节明清医家将病络机制的阐发又有新高度,叶天士发展了病络学说15 第四节当代医家杨宝琴教授、王永炎院士首次诠释病络概念,明确提出病络学说,确立了在中医病机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促进了中医病机学的发展17 第三章络脉21 第一节络脉的概念21 第二节络脉的生理功能28 第四章脏腑之络脉38 第一节心络38 第二节肺络41 第三节肝络43 第四节脾络45 第五节肾络48 第六节六腑之络脉50 第七节络脉与奇恒之腑58 第五章病络机制64 第一节病络机制发生的病因65 第二节病络机制特点77 第三节病络机制常见类型78 第六章病络辨证91 第一节病络辨证概述91 第二节病络机制主要临床特点94 第三节病络辨证105 第七章病络临证治疗139 第一节病络治疗原则139 第二节针对病络机制的常见治疗方法140 第三节病络机制常用药物特点141 第四节病络辨证论治146 第五节脏腑病络证候辨证论治152 第八章针对病络机制治疗的药物选择182 第一节治疗卫气郁滞类药物182 第二节治疗气络郁滞药物187 第三节治疗络脉瘀阻类药物191 第四节治疗络脉不固类药物197 第五节治疗络息成积类药物201 第六节治疗痰阻络脉类药物204 第七节治疗热毒滞络类药物209 第八节治疗络虚不荣类药物214 第九章针对病络机制治疗的常用方剂221 下篇病络学说各论 第十章支气管哮喘259 第十一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76 第十二章肺源性心脏病288 第十三章支气管扩张症300 第十四章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313 第十五章高血压329 第十六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38 第十七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49 第十八章心律失常(心房颤动)360 第十九章溃疡性结肠炎373 第二十章慢性萎缩性胃炎386 第二十一章慢性胰腺炎399 第二十二章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406 第二十三章原发性肝癌418 第一节西医病因病理418 第二节中医病因病机420 第三节西医诊断与治疗421 第四节中医诊断与治疗425 第二十四章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429 第一节西医病因病理430 第二节中医病因病机432 第三节西医诊断与治疗441 第四节中医诊断与治疗449 第二十五章肾病综合征458 第一节西医病因病理458 第二节中医病因病机460 第三节西医诊断与治疗466 第四节中医诊断与治疗472 第二十六章糖尿病肾病479 第一节西医病因病理480 第二节中医病因病机483 第三节西医诊断与治疗486 第四节中医诊断与治疗491 第二十七章狼疮性肾炎497 第一节西医病因病理497 第二节中医病因病机500 第三节西医诊断与治疗502 第四节中医诊断与治疗506 第二十八章慢性肾脏病510 第一节西医病因病理510 第二节中医病因病机512 第三节西医诊断与治疗517 第四节中医诊断与治疗523 第二十九章糖尿病531 第一节西医病因病理531 第二节中医病因病机534 第三节西医诊断与治疗536 第四节中医诊断与治疗540 第三十章代谢综合征548 第一节西医病因病理548 第二节中医病因病机550 第三节西医诊断与治疗552 第四节中医诊断与治疗559 第三十一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6 第一节西医病因病理566 第二节中医病因病机569 第三节西医诊断与治疗573 第四节中医诊断与治疗578 第三十二章甲状腺结节584 第三十三章类风湿关节炎599 第三十四章强直性脊柱炎611 第三十五章痛风624 第三十六章血管性痴呆637 第三十七章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652 第三十八章癫痫669 第三十九章帕金森病683 第四十章偏头痛69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