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刀走偏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蔚小建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件惊心动魄的事件带来了一个历史的转折,荆棘密布的谍战道路,只有用锋利的刀才能杀出。谍报工作的肚利者总是属于那些貌似混沌却暗藏机锋的人……

《刀走偏锋》以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访印尼参加万隆国际会议为时代背景,所设计的故事情节构成逻辑缜密,悬念环生,因此具备了吸引读者读下去的艺术内驱力。此外,作者蔚小建还巧妙运用故事节奏松紧缓急的微妙变化,使作品的层次感极为鲜明,显示了作者对故事情节发展的高超掌控力。

内容推荐

《刀走偏锋》由蔚小建编著。

一九五五年四月“万隆会议”期间,国共情报机构展开了针对中共代表团暗杀与反暗杀的较量。《刀走偏锋》主人公林川是中共情报机构培养的新一代情报人员,在散我双方的又一轮博弈中被上级派往印度尼西亚。他是一个孤胆英雄,谋略与胆量使他将历史的偶然转换成历史的必然。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孤身打入周民党情报机构驻雅加达特别行动队——代号“铁血军”的组织,面对着一道道扑朔迷离的凶险考验……

目录

第一章 磨砺/1

 一、京城大盗误闯神秘部队/1

 二、白俄罗斯人的致命感情/10

 三、小试牛刀/2l

 四、终极考验/31

 五、男儿身手谁与赌/39

 六、女教官与林川的纠结/50

 七、情为何物/57

 八、梦好难留/67

第二章 刀出鞘/76

 九、博弈雅加达/76

 十、身陷迷局/84

 十一、欲将爱意裹刀锋/91

 十二、棺材店的秘密/101

 十三、“蝰蛇”/111

 十四、投名状/117

 十五、峰回路转/129

 十六、刺杀黄大使/133

 十七、中共特工遭敌诛/142

 十八、林川献计/154

 十九、求婚/164

 二十、林川巧当翻译官/167

 二十一、为暗杀林川找妓女/179

 二十二、猎杀/188

第三章 “惊雷”计划/192

 二十三、谍影椰城/192

 二十四、行动代号“惊雷”/200

 二十五、杀机起伏/207

 二十六、严阵以待/212

 二十七、“蝰蛇”在行动/216

 二十八、人算不如天算/225

 二十九、舍身救战友/234

 三十、步履薄冰/246

 三十一、危机重重/257

 三十二、中国代表团座机/270

 三十三、最后的考验/285

 三十四、“蝰蛇”面授机宜/291

第四章 决战万隆/303

 三十五、联手叛军/303

 三十六、毒蛇出洞/311

 三十七、十万火急/317

 三十八、宪兵布网/328

 三十九、“蝰蛇”漏网/334

第五章 泪洒雅加达/340

 四十、幽灵再现/340

 四十一、灭门惨案/347

 四十二、诗雅之死/351

 四十三、让泪化作相思雨/355

 四十四、血祭/361

 四十五、结局/371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磨砺

一、京城大盗误闯神秘部队

一九五零年仲夏的一个晚上,位于北京北郊的大钟寺及其附近村庄在夜幕笼罩下结束了白日的喧嚣,渐渐寂静,唯有风不知疲倦地把寺庙内的树木轻轻摇晃,草窠里的蛐蛐应合着树叶“沙沙”响动,也时断时续发出“嘟、嘟”声……这是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天与地相互交融,漆黑混为一体。寺庙后墙外,两个游动哨兵各持手电沿着院墙周界警惕巡视着,雪亮的光柱不时落在地上、围墙上,肩上的枪刺隐隐闪现。

子夜时分,当游动哨的手电光柱刚刚消失在后院围墙西侧之际,蓦然,一个诡异的身形如同从地狱里爬出的幽灵,悄然避开游动哨,几乎是足不点地,一口气“飘”人院内。幽灵进入寺庙后立刻蜷曲身形紧贴围墙,警惕地支起耳朵听了片刻,然后轻车熟路地来到一棵巨松下,悄无声息地爬上树,隐藏在茂密的枝叶中。

黑,带来了诡秘,也带来了恐惧。

幽灵不是真正的鬼魂,而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惯偷,京城百姓送给他一个绰号——燕巴虎孔七。

旧中国的北平,民间盛传两个大盗,一个是南城的“燕子李三”,另一个就是北城的“燕巴虎孔七”。两人的共同点都是轻功高强,身手不凡,惟一不同的是,燕子李三带有杀富济贫的侠盗色彩,而燕巴虎孔七则是声名狼藉,他大小通吃,无所谓穷人、富贾,只要看上眼的,绝不轻易放过,因而,无论贫富贵贱,无不对其切齿痛恨。

新中国成立伊始,孔七慑于人民政府威严,暂时老实了一段时间。但狗改不了吃屎,在蛰伏半年多后,一则传闻使他如同一只嗅到鱼腥的馋猫,不禁心痒难搔,蠢蠢欲动起来。

传闻来自大钟寺附近的村民。早在两周前,一些人看到十几辆满载着军人的卡车停在寺庙门口。这些军人背着行囊,抬着大小不一的箱子进人寺庙,随后,大门口设置了岗哨和游动哨,禁止闲杂人员靠近。

村民们异常诧异,军人自从进驻后几乎就没有看见出来过,偶尔有卡车出入,也都是遮挡得严严实实。有好奇者或从门口窥视或想爬墙一探究竟,但都被门岗、游动哨兵拦拒。

神秘,似乎总能刺激人们内心渴知的欲望,并以最丰富的想像力来满足对神秘的纠结,哪怕这种臆测荒诞不经。

于是众说纷纭,有的说里面是监狱,关押着国民党大官;有的猜测大雄宝殿下面埋有雍正时期的镇庙之宝,解放军是挖宝来了;还有的说亲眼看见解放军用卡车把傅作义经营北平时期搜刮来的财宝都拉到这里,更有甚者,他们把这些入住寺庙的军人当做即将削发为僧的和尚,坚持认为这些“和尚”来此目的是为新中国念经祈福。

周边百姓的传言使孔七再也按捺不住财宝的诱惑。他几次来到大钟寺外踩点,可是始终被哨兵阻拦,无法接近,这更加让他坚信寺庙内藏有宝藏。终于,在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他凭借着灵便身手和对地形的熟悉,轻而易举地潜入寺庙。

孔七像一只巨大的蝙蝠,一动不动地紧贴在树干上,两耳紧张地分辨着周边动静。几分钟过后,他正要跳下,忽然听到从天王殿方向传来脚步声,赶忙恢复原先姿势,屏住呼吸,把身体压得更低。

一道光柱划破夜空,漫无边际地游走在四处。不大会儿,人影出现。孔七透过树叶缝隙,借着忽闪的光亮,依稀看到来人又是一个哨兵,不禁倒吸一口冷气。“他妈的,这里还真藏有宝物,否则不可能里外都有岗哨。”他心里暗自嘀咕,顿生戒惧。在目送哨兵走过后,他没敢轻举妄动,只是轻轻舒展一下腰身,接着竖起耳朵将耳力向远处延伸。

过了半个多小时,游动哨已经按同一路线巡逻了两圈,孔七确认没有其他潜伏哨后,等哨兵一过,立刻如鬼魅般轻轻飘下,然后踮起脚尖飞快地跑向大雄宝殿的后门。

他把耳朵贴在门上,确认里面没有动静,便尝试着推了一下门,门上了闩,没有推动,便从怀里掏出一根卷成圆圈的铁丝,拉直,再伸进去一点一点拨弄着门闩。不到四分钟,他估计游动哨即将到来,便悄然来到大雄宝殿的一侧,双手下垂紧贴墙壁,等着哨兵走过。一会儿,当哨兵以不变的步伐从大雄宝殿经过后,他立刻又“飘”出来,这次,开门的速度加快了,仅几秒钟门闩就被拨开。孔七慢慢推开沉重的大门,侧身从一道狭窄的门缝中钻进,然后把门掩上。

孔七靠在后门左侧的墙壁,一面惬意地感受大殿内凉爽的温度,一面让眼睛适应大殿内漆黑的环境。几分钟过后,他溜到了前面,手脚并用地摸索着每一件物事。渐渐地,他越来越感到失望,大殿内除了一排排桌椅板凳,什么都没有。忽然,在靠近墙壁的一张桌子上,他双手触到一个四四方方、硬邦邦的东西,赶紧掂了一下,分量不轻,感觉像是一台电子管收音机。他心中一阵狂跳,于是从裤腰上解下一串长绳,熟练地捆扎起来,完成后,右手提起用绳子搭出的提手,左手摸索着,往来路走去。刚走两步,忽然右手一紧,他感到一股大力在往回拽,不禁大吃一惊,右手一松,头也不回往前蹿去,就听“咣当”一声响,手中的东西跌落在地上。

响声无异于一声惊雷,游动哨停住脚步,迅速从肩上摘下步枪,拉开枪栓,快步跑向大雄宝殿。进入大殿,在手电照射下,哨兵惊呆了,一台发报机摔在地上,几张桌椅七扭八歪地离开原位。他立刻冲向大殿的后门同时掏出哨子,尖厉的哨音顿时刺破夜空,把宁静撕碎。

寺庙两边各个厢房纷纷冲出一群群年轻士兵,一名军官听完哨兵简短汇报后,立刻下令对寺庙进行拉网式搜索。各个房间、大殿的电灯被打开,所有的手电筒也都被派上用场,大钟寺一下子变得敞亮起来。一个小时过去,整个寺庙建筑群如同被过了筛子,连房顶和大树也被彻底检查,但是,不速之客好像是突然蒸发了,没有任何形迹。

上级保卫部门一位值班副处长接到报告后带着两卡车士兵从城里匆匆赶到。在听取现场指挥军官汇报后,副处长马上来到大雄宝殿进行勘查。现场基本保持原样,除了一台发报机离开了原来的位置,几张课桌、椅子东倒西歪,其他没有什么变化。副处长在电台旁边蹲下,饶有兴趣地拿起捆绑电台的绳索翻看着,而后,他把目光投向发报机的电源线,一直看下去。电源线约三米多长,犹如一条弯曲的长蛇委顿在地上,插头已经和电源插座分离。副处长蹙着眉头,站起身走到放置发报机的桌子旁边,看了一眼地下两米外的发报机,又迈步走到墙壁电源插座位置,忽然,他咧嘴笑了。随同副处长一起的军官有点迷惘,迟疑一下,问道:“你看出什么了吗?”副处长没有回答,看了众人一眼,挥挥手,说道:“你马上把这个教室的教官给我找来,我有话要问。”

军官匆匆跑出去,不一会儿,带进一位身材高大、四十开外、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外国人先伸出手,用发音蹩脚的中国话自我介绍道:“指挥官同志,你好!我是安德烈·伊凡,《无线电》课程的教员。”

副处长和伊凡握了一下手,笑道:“你好,伊凡同志,很高兴认识你。”接着,他低声向伊凡询问了几句,然后满意地说道:“谢谢你,伊凡同志,你现在和其他教官可以去休息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由我们来办。”

伊凡本来一直面带着微笑一下子严肃起来,他一字一顿认真地说道:“指挥官同志,这是一起严重非常的事件,我们虽然是教员,但是我们有义务帮助你们。”伊凡一着急,把非常严重说成了严重非常,接着,他又举起碗口大的右拳,晃动着说道:“我要让敌人尝尝我的拳头。”

P1-3

序言

法苑又添百花香

——《第三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大赛获奖书系》出版说明

沐浴着依法治国的春风,由中国法学会主管、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大赛历时近一年时间圆满结束。获奖作品书系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前卫杂志社分别出版。2012年6月第三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大赛总结表彰大会和第四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大赛启动仪式在北京市隆重举行。法制文学又结新硕果,法苑又添百花香。

好雨知时节法苑又逢春

大赛举办之际,恰逢我们党胜利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掀起了新的高潮。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中国法治文学事业来说,预示着法治文学春天的到来。面对新的形势变化,以及党和国家赋予中国法学会的重要职责,大赛组委会全体工作人员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前景更加广阔。

作为学习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最好体现,第三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大赛以“繁荣法治文化推进依法治国”为宗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加强法治文学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广泛征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法治文学原创作品,积极传播法治精神,大力宣传法治文化,以促进法治文学事业沿着健康繁荣的道路发展。

全国广大法治文学工作者积极遵循原创作品大赛所倡导的创作方向,根植于依法治国的沃土,深入生活,贴近时代,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纪实文学、影视文学剧本、诗歌和理论专著等文学种类开展认真的创作。通过专家、媒体推荐及网站公开征集等多种途径,大赛组委会共收到参赛作品703部(篇、首),其中长篇小说40部、中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18部、微型小说5篇、理论专著l部、纪实文学605部、影视文学剧本8部、诗歌12首、评论7篇,总字数达一千三百万余字。参赛作者大多来自于公、检、法、司、安等政法部门,也有部分专业作家、自由撰稿人和在校学生,他们以极大的热情踊跃参加比赛,所奉献的精湛作品异彩纷呈。

大赛评审时间自2011年12月1日起至2012年2月28日结束。在大赛顾问委员会的指导下,大赛组委会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由组委会评审委员会根据大赛工作方案具体制订评审办法,将评审分为初评、复评、终评三个阶段,评委组由初评评委、复审评委及终审评委组成。每个评审环节根据参赛作品类型,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专门评审,最终产生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等获奖作品共63部(篇、首)。无论是参赛数量和质量比前两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为全社会奉献了一大批精品力作。

佳作透精彩精品铸法魂

纵观本届获奖作品,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真实而直接地把百姓的冷暖安危记挂在心头,努力实践着“把法律交给人民”的崇高目标是一大特色。一部部作品充分说明,法治文学真正起到了正面宣传和导向的作用,在激发人们对正义的追求、职守的忠贞、法律的坚守以及建立意境高远的思想道德和勇敢无畏的价值导向等方面都具有元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对于社会文明的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喻示着中国法治文学事业在经历了漫长的曲折发展后,正逐步走向成熟和繁荣。

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法律启蒙与犯罪预防历来是法治文学切人观察社会与人生独有的叙事视角,它通过刻画描写执法与违法的博弈、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剖析触及到人性的最深处,使读者在被跌宕起伏、引人人胜的曲折情节吸引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进程、法治建设以及人性教化的全面洞察与深度思考。这无疑是举办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大赛的真谛所在。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大赛不仅在普法宣传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已蔚然成风,成为当今中国文坛上的重要一翼和知名品牌。  细细品味本届获奖作品,有以下鲜明特征: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众所周知,将多种社会题材纳人法制文学框架内是标志法治文学原创作品成熟的重要因素。本届大赛的参赛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呈现给读者的包括谍影重重:如蔚小建的《刀走偏锋》、丁伯慧的《跑马镇情人》;警界风云:如葛辉的《黑帮白道》、刘骧的《老警》;奇案推理:如洪顺利的《第一现场》、冯锐的《胭脂脸》等优秀作品。

人物塑造,展现自我。本届大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取得了较好成绩。如丁伯慧在《跑马镇情人》中通过独具匠心的“我”,构成一个又一个曲折跌宕的悬念谜团,还对自己的灵魂世界的不断探寻、剖析,给人一种坦诚真实可信之感,从而使作品内容更能感染和打动人。洪顺利在《第一现场》中描述的老刑警丁一川以一种“似是而非”的高超破案手法,一层层地“剥笋”,为我们留下了从始至终的“连环”悬念,引导读者非要阅读到底不可,因此颇具吸引力。

风格迥异,手法纯熟。创作风格的多样化使作者的叙述角度灵活多变,而带给读者的自然也是丰富多彩的阅读享受。譬如蔚小建的《刀走偏锋》以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访印尼参加万隆国际会议为时代背景,所设计的故事情节构成逻辑缜密,悬念环生,因此具备了吸引读者读下去的艺术内驱力。此外,作者还巧妙运用故事节奏结合以松紧缓急的微妙变化,使作品的层次感极为鲜明,显示了作者对故事情节发展的高超掌控能力。

价值体现,励志感人。法治文学原创作品不仅融社会生活、法制建设、人文精神于一体,同时兼备启发性、参与性和娱乐性,作者以非常宝贵的社会责任感,在这种被称为“益智文学”的解谜框架里通过跌宕的情节、生动的故事,给予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正义与邪恶、生与死的揭示,对人生所处的各种环境尤其是困境下的生命思考作出警示。

纪实文学。异军突起。本届大赛纪实文学类获奖作者有30人,征集作品更多达605部(篇、首)。它无疑印证了法治纪实文学写作与传播这一特殊的社会行为所承载的社会思想启蒙责任。法治纪实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预警”方式,除了要充分反映和记录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法治进程和历史事件等,也应注重拓展题材空间,以创作出具有先进思想性和现实意义的优秀作品,使其在题旨价值、叙事形式等方面彰显活力和张力。值得一提的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前卫杂志社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并为大赛纪实文学类评奖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几年来,中国法治文学正以原创作品大赛的形式,不断修正着法治文学的创作定位,开掘着自己的优势。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以“文学的形式,承担法律普及、推进依法治国”的道路,从而为最广大的社会公众服务,为实现“繁荣法治文化推进依法治国”的崇高目标,不断地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

2012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