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招经典的健身功法,十分钟立即见效的养生运动! 源自北宋开始流传的八段锦健身运动,历经近千年仍经久不衰。 八招动作就能调畅气血,舒展筋骨,疏通经络,养生祛病。简单易学、不限场地,随时为自己打造出黄金免疫力!
八段锦是在北宋时所创编的养生功法,经过八百多年的时间变迁,仍然流传至今,可见其功效卓越。由八节不同动作组成的八段锦,具有保健、治病、康复等功用,每一段动作都有明确的健身目的,综合起来,则对五官、头颈、躯干、四肢、腰、腹等全身各部位,以及相应的内脏以及气血、经络都产生保健、调理作用,可以使人永保青春活力,延年益寿。
本书作者王剀锵医师具有中西医执照,他把八段锦的各式动作与总体效果分别以中医与西医观点作深入剖析,将东西方医学精髓做延伸与探讨,让八段锦有了新的诠释,也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书中以清楚的文字与图解方式,将每一式的专有名词、功效、动作、呼吸方式、操作时不适所反应之病症、可改善之病症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此外,还有椅式八段锦、内八段锦、穴道按摩操等多种丰富的养生术,有病可疗愈,没病能强身,随时随地都能打开身体自愈力!
本书主要特色:
一、动作简易,空间节省,随时随地动出免疫力。
八段锦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是属于徒手功法,也不需很大的运动空间,只要有足够伸展手脚的小小空间,即使在办公室里,花上十分钟的时间,便可迅速操练。 八种招式可以全套完整连贯练习,也可以只选练身体需要加强的招式,运动量的大小可自行掌握。尤其对忙碌、没时间运动的上班族来说,是最简易、最方便、也很具弹性的养生运动。
二、举一反三的延伸功法,健身养生效果更加倍。
本书除传统站式八段锦外,还介绍针对行动不便者设计的椅式八段锦、百岁人瑞陈立夫先生的养生秘籍内八段锦,以及作者自行研发创造的十一式穴道按摩操。集多种中式养生术之大成,读者可依自己的需求随时操练。
三、以插画图解呈现,操练动作更准确。
以文字搭配手绘插图,步骤、呼吸方式一目了然,并详述各式动作之精义、操练时须注意事项,以及错误动作的特别提示。让读者能立即掌握功法技巧,清楚领悟动作诀窍,效果更确实。
四、配以光盘。
让读者在练习八段锦时能更为直观地接受王剀锵医师的亲自指导,并规范动作,掌握呼吸技巧。
从脏腑经络看八段锦的功能
中医理论认为,五脏六腑是人体内的主要器官。“脏”是指实心的脏器,主要功能是化生和贮藏气血精津液,即生成并储存人体的精华,包括有心、肝、脾、肺、肾。“腑”是指空心的容器,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排出废物,包括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而五脏六腑和皮肤、肌肉、血脉、筋骨等全身组织器官的联结,全靠经络系统。经络系统就是指上述的五脏六腑这十一个脏器各有一条相对应的经络,再加上心包经(心脏与心脏外层的保护膜之间称为心包,其相对应的经络称为心包经)。
再加上任脉与督脉,共有十四条主要的经络。而每个脏又都相对应一个腑,例如心脏对应着小肠,肝脏对应着胆囊,脾脏对应着胃,肺脏对应着大肠,肾脏对应着膀胱,三焦对应着心包,也就是在手臂的内外侧对应着。以上这种现象即为“脏腑互为表里”。
对脏腑的功用
八段锦的每一个动作都有明确的健身目的,某一动作也都可有益于某一脏腑,或防治某一脏腑、经络的疾病,有具体的功效。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主要以理上焦、调心肺为主。双手上举可使胸廓上提,从上焦带动中焦和下焦,强身先强心,也就是以心肺带动其他脏腑开始。此外还可以促进末梢血液循环、端正脊椎、调整脊椎两侧的自律神经、内脏神经,使全身的代谢与循环更加顺畅。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左右开弓的姿势可以扩张胸部,其作用以肺为主且兼及心。肺主气且司呼吸,此动作有助于吐出浊气,吸人清气,还可活络肩部与膏肓的气血。
【第三式】调理脾胃需单举: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饮食的精微之气全靠胃的受纳与脾的运化。运化就是消化吸收后上送至心肺,输布于全身。因此此一动作,对于消化系统有很好的作用。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此动作使两肺尖的通气改善,可强健肺脏,肺气增强也有补益全身的功效。此外,透过背部经络的作用,也产生其他的治疗效果。尤其是脊柱两边的内脏神经,透过扭转启动有效的调节作用。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摇头摆尾大幅度的运动,是可牵涉到全身的动作,使运动量增至最大。摆动会使五脏六腑都得到洗涤,尤其是腹腔的副交感神经,胸腔的左右扭转也可使郁火全消,心神经的压迫减少。又因为其作用达到五脏,心能代表五脏,因此以“去心火”称之。
【第六式】背后七颠百病消:透过脚的颠动,能从头到整个脊柱、膝盖以至于体腔内的脏腑,都能在全身放松的情况接受震动,进而使气的运行更深入、协调,震荡的效果会刺激内分泌器官的分泌与双向调节作用。
【第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此动作主要能运动四肢、头部与眼睛。脾主四肢与肌肉,若脾气健运,身体的气血滋养充足,则肌肉及四肢就能健康强壮。肝主眼,肝脏健康则眼睛也会好,故怒目有益于肝,进而强化视力。肝主筋,开窍于两目。故第七式有疏肝理气、强筋养目的功效。
【第八式】双手攀足固肾腰:腰为肾之腑,双手攀足的目的在于运动腰部,除可治疗腰痛外,亦可固肾。中医有“肾为先天之本”一说,表示肾在五脏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因此肾脏强固,对于全身的健康会很有帮助,尤其是心脏、脑部和脊柱。
对经络的功用
经络是运行身体内气和血的通路,经络通畅,气血才能正常运行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并把五脏精华的物质供养全身,以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因此,经络通畅是健康的基础,消除疾病的根源。
前面提到,经络主要为十四经络,由十二条经络加上任督二脉形成。任督二脉是人体内两条重要的经脉。督脉统督手足三阳经,在身体的后正中线,就是沿着脊椎由下往上走;任脉统督手足三阴经,在身体前正中线,也就是肚脐所在的上下直线。前后这两条任督经脉是气血的循环通道,又称为“小周天”。任督二脉与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又合称为奇经八脉。
这十二经按阴阳的不同,又有三阴、三阳的区别,如太阴、少阴、厥阴总称三阴;太阳、阳明、少阳总称三阳。这三阴、三阳经除了通过躯干以外,都在上下肢循行;循行在上肢的就称为手三阴、手三阳经;循行在下肢的就称足三阴、足三阳经。
这十二经脉连接起来就像一个环,例如手三阳是从胸走到手,手三阴是从手走向头,足三阳是从脚走向胸,足三阴是从头走向脚。经络联结的顺序为:手太阳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简单了解经络的状况后,再来了解八段锦与经络间的关系。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通三焦经、心包经,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改善各种慢性病症状。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疏通肺脉,同时治疗腰、腿、手、臂、眼、头部等疾病。
【第三式】调理脾胃需单举:使脾胃两经阴阳相合,增强人体正气。主治各种脾胃不和之症。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疏通冲带二脉及胆经,治疗因劳损引起的腰椎、颈椎疾病。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疏通心经、心包经、小肠经,治疗心火旺盛所致的气血两虚、头晕目眩、脚步不稳,增强臂力、腰力、腿力、眼力。
【第六式】背后七颠百病消:利用颠足使脊柱得以轻微伸展与抖动,驱邪扶正,接通任督二脉,贯通气血,消除百病。
【第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疏通肝经、胆经,治疗气血两虚、头晕目眩、脚步不稳,增强臂力、腰力、腿力、眼力。
【第八式】双手攀足固肾腰:通肾经、膀胱经,坚筋骨、固肾腰,治疗腰酸背痛,手脚麻木、腰膝酸软等症状。
此外,从经络的角度而言,可以发现八段锦的动作对于脊柱的运动最为明显,所有动作都可运动到任督脉,影响到全身的各阴阳经。
P18-22
养生不用花大钱
现代人对于养生之道都非常重视,但大多数人都较注重药物及食疗法,而且往往认为要花大钱、花时间才有效果。其实只要建立正确的养生观念,利用简单的保健运动就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且人人随时皆可为之。
像是功能全面的八段锦就是最好的养生运动之一。它的动作优美而柔顺,对人体阴阳气血、经络脏腑都有良好的影响,并能活化细胞强化器官组织,进而使身心平衡,还能对慢性疾病及难治病产生预防保健的功效,是独到的中医养生功法。
多年来王医师对于推广八段锦不遗余力,身为台北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本人希望见到有更多人能透过本书的介绍,进一步认识这项由前人流传下来的保健养生功法。
台北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 陈潮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