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是烦恼,手背是菩提,只要翻过来便是,无多无少,烦恼变为菩提。所谓“烦恼菩提冰是水,生死涅槃法即空”。若悟得,则人法皆空,若不明,就仍有法执。
禅无处不在,禅融于生活。将禅的有益启发用生活的辩证法解读一番,特别是在现代,大家学习一些禅的智慧,摆脱日常世俗的烦恼,养成平常心的生活态度,正是郁丹编著《禅语人生大全集(超值黄金版)》的初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禅语人生大全集(超值黄金版)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郁丹 |
出版社 | 沈阳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手心是烦恼,手背是菩提,只要翻过来便是,无多无少,烦恼变为菩提。所谓“烦恼菩提冰是水,生死涅槃法即空”。若悟得,则人法皆空,若不明,就仍有法执。 禅无处不在,禅融于生活。将禅的有益启发用生活的辩证法解读一番,特别是在现代,大家学习一些禅的智慧,摆脱日常世俗的烦恼,养成平常心的生活态度,正是郁丹编著《禅语人生大全集(超值黄金版)》的初衷。 内容推荐 《禅语人生大全集(超值黄金版)》旨在告诉你:禅学是一门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特别是在现今快节奏的繁华社会中,功名利禄,人心浮躁,禅恰似甘露,能在我们的内心世界洒下清凉一片。禅师参禅在于开悟,人活着是为了幸福。从本质上讲,两者没有太大的不同。开悟靠什么?“悟”字拆开就是“吾心”,参禅靠的正是我们的心,人心本就是世间最宝贵最重要的东西。从这个角度看,学禅就是学习一种心态,人活着就要有禅的心态。参好生活的禅,需要一个平常心,有了平常心,才能活得自在。视角改变了,心态调整了,对待事物的看法就会更积极向上。人生不也是如此吗?痛苦的反面是快乐,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人活一世,功名利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随身的只是你的心。 《禅语人生大全集(超值黄金版)》由郁丹编著。 目录 禅是一颗平常心 百味皆苦:禅是心灵的瑜伽 放下放下 一休晒经 心净土净 心动幡动 美丽的寺庙 云在青天水在瓶 烦恼就是自己 白隐生子 落花无言 求人不如求己 怒心起时细思量 吃蜜谢罪 思与不思 须弥藏芥子 一口好牙 心灭法灭 惜福有福 心净生佛 水满自溢 暮鼓晨钟 床头女像 放下得道 禅力如狮虎 事半功倍 见与不见 行囊空空 无事不禅 心如虚空 疑心生暗鬼 只是一杯茶 明心见性:化作春泥无觅处 如水归水 禅镜照性 高尾染坊 心空及第 非驴非马 没时间老 禅师的兰花 拨云见日 参禅法器 生命的长度 从心流出 一念嗔心 天下第一的茶道 剑道要诀 知非便舍 诚实无欺 并不受矛盾影响 唯心净士,自性弥陀 以静制动 灵光顿悟 雪窦非信差 临济拜祖 一切为空 禅师与医生 酒肉穿肠:当和尚遇到钻石 佛陀貌美 佛祖吃水 云水随缘 乞丐买饼 本性宝藏 忌妒成祸 禅门静默 平常是禅 心性如一 当头棒喝 一村菊香 行脚僧 谁是禅师 烦恼即菩提 智闲开悟 悟性不得模仿 道岫悟禅 因人而异 心无外物 给袈裟吃饭 威德无量 话头禅 悟无边缘 并无所悟 饼与禅 禅无妄语 菩萨说法 偈语 好事不如无事 禅言得失 无言之教 祭神如神在 自我自佛 答与不答 佛性为姓 一切皆禅 答非所问 禅之玄妙 超度亡狗 六祖说禅 育才之道 眼的真心 一与三 教外别传 一二三四五 禅与牛 洞山问禅 直指本心 禅无你我 虎头长角 来来往往 一宿禅 善自珍重 参透玄机:棒喝交加中遇见佛祖 和尚喝粥 色即是空 丙丁童子来求火 佛与牛粪 黄金毒蛇 一生万法,万法皆一 不生禅 禅之味道 了悟心要 禅房花木深 豁然大悟 为师之师 人悟称得 一念自在 悟无生忍 佛语心为宗 “这个”是什么 灵利道人 迷悟习性 从心所欲 变与不变 心外求法,患得患失 性不生减 心在内悟 上座何在 无休止的钱袋 衣裹真珠 真禅无物 时间纽扣 知色知欲 心有滞,而众法皆不通 空与色 不信是真谛 枯木寒岩 天堂地狱 开悟心自宁 觉而不迷 放下心结 以物悟道 有相无相 非礼勿行 生灭无常 泥中莲花 放逐天堂 虚幻之城 不说生,不说死 杯水禅机 废纸一堆 禅师的生活 心地透明,无气可生 体相本自然 银货两讫 青梅子不可随便给 众生平等 轮回流转 悟禅无欲 寻找宝藏的人 “爱”不执著 禅意清明 遇佛杀佛 寒山的处世秘诀 因果机缘:花开花落几度春 万事皆因果 因果分明 性天真佛 禅随其变 空由心造 正受烧书 不辱国体 洗碗扫地 勿念窃生 欺人自欺 生活禅机 禅的宽恕 佛法无二 求子杀子 悟而后醒 禅无旁心 白隐与大波 禅之不定 树之佛性 一钵千家饭 月船与艺妓 自断希望 误会 心不及小丑 严师仪山 禅无争辩 睹影自悟 禅之法门 心清秽净 无形无相 物我皆一 一句禅味 赵州的真义 净土在心 雪霁便行 禅说苦乐 法身无病 逍遥圆寂 宠辱不嗔 死水不藏龙 花雨不沾衣 石头狮吼 青草捆和尚 不假形容 不慕他佛 一休做女婿 人道三宝门 缘起性空 三三见九 个性是为火焰 空也之泪 漂泊的诗人禅师 随遇而安 心象真迹 峨山开悟 烦恼多因贪念 佛的因果虔诚 一觉成佛 贪念一起,害人害己 有业有报 方外之交,不必同一 生时操劳,死为休息 卖身修福 断指求法 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生死同参一首诗 这就是地狱 诸行无常 圆满报身 心悟其福 砍头落地 意如虚空 鹤林理佛 电光火石 我往西方走 心中悟道 到处是路 放下功名 逍遥自在 隐忍为铠 生死涅槃 菩提了悟:大道何需惹尘埃 花鲜在水 月光满堂 婆为媳牵驴 俗眼无珠 师姑是女人 锁虚空 屠夫谢罪 苦集灭道 禅乃无言 皆因绳未断 僧与佛珠 吃粥与吃茶 四大皆空 顺治悟禅 内心不乱为定 心境坦然 攥与展 放下就是解脱 当下之时 老贼教子 滴水开悟 谦让顿悟 禅门的人生观 一切皆因自我 自重自律 自伞自度,自求自救 无争无价 你是佛祖 禅味的爱心 信马由缰 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男女无别 一生万法 同圆种智 从容处事 禅道在身边 除去闲名 第三个金人 禅师解梦 不淋一人淋两人 超越常识 剪指教徒 禅师的洗脚石 肉眼心眼 听不懂 布施有度 禅师化盐 道信拒旨 吃饭睡觉也是修行 即心即佛 独超物外 自悟自证 禅化顽石 法力无边 心之大小 禅是自由 慈悲不易奉行 无心自然 禅说心性 欲壑难填 只手之声 皆有生死 事事随行 会心顿悟 带不走 磨砖成镜 割肉喂鹰 护贼度贼 转秽为净 佛子天然 风吹云过 禅宗三境 佛陀论马 菩萨也杀生 清风是知音 心性随境 大肚容人 吃梨的学问 佛陀也有苦恼 随它去吧 虎扑先低头 活在当下 中间人,中间事 乌龟自保 盐的味道 鼎州拾叶 达摩论宝 振聋发聩 荣枯一如 一动一静 欺世盗名 大千世界一禅床 好一个寸丝不挂 灵佑踢瓶 我也不是佛 除草的方法 善恶正反 斩蛇悟性 马上剃度 布袋拖耳 佛心宽宏 聚沙成塔 生命才是宝 雕刻第一课 满与不满 老的大,小的有用 笑口常开 抢不走 度人度己 宽厚仁慈 禅无杂邪 道信收徒 无心是道 出世人世 悟得自在 宽容是金 禅师翻跟头 黄檗与唐宣宗 传法要传心 山高怎阻野云飞 佛祖不救人 画饼充饥 度人度心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舌之因果 盐酱人生 禅师插秧 不劳无获 供果因果 森田司钟 心如明镜台 十后悔 磕绊自找 禅师的宝座 饥吃困眠 禅定就是定力 恭敬求佛 有欲必苦 立雪断臂 远虑近忧 万物皆有心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七里释盗 试读章节 百味皆苦———禅是心灵的瑜伽 手心是烦恼,手背是菩提,只要翻过来便是,无多无少,烦恼变为菩提。所谓“烦恼菩提冰是水,生死涅槃法即空”。若悟得,则人法皆空,若不明,就仍有法执。 放下放下 一次,坦山禅师与一位同参外出行脚,正遇上天降大雨,一条小沟立刻被雨水冲成了一条小河。 他们正准备横穿小河,发现一位身着丝绸衣服的年轻姑娘,站在一边徘徊不前。显然,她不想趟过小河弄脏衣服。 “来吧,姑娘。”坦山说着伸出双手,然后抱起那位姑娘趟过了小河。 同参见此情景,闷闷不乐,一言不发,直到天黑挂单寄宿时,才忍不住问坦山道:“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美貌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犯戒呢?” “噢,你说过路的那个女子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她呢!” 一休晒经 一休禅师在比睿山乡下时,有一天看到一群群的信徒都朝山上走去,原来比睿山上的寺院在晒藏经。传说晒藏经的时候,如果风从经上吹拂而过,人承继这种风,能够消除厄运,增长智能,因此闻风而来的人不断地涌向山上。一休禅师知道后说道:“我也要晒藏经!” 说完一休就袒胸露肚地躺在草坪上晒太阳,很多要上山的信徒看到了很不以为然,实在太不雅观了。山上寺院的和尚就跑下来劝一休不要如此没有威仪。 一休非常认真地解释道:“你们晒的藏经是死的,会生虫,不会活动。我晒的藏经是活的,会说法,会作务,会吃饭,有智能者应该知道哪一种藏经才珍贵!” 心净土净 赵州禅师和徒弟文偃谈论佛法时,一位信徒送了一块糕饼供俸他们。赵州禅师就对徒弟文偃说:“这一块饼,我们两人怎么好吃呢?我们来打赌,如果谁能把自己比喻成最脏最贱的东西,谁就赢得这块饼!” “您是师父,就由您老人家先开始比吧!”文偃说。 赵州禅师说:“我是一头驴子。” 文偃接着说:“我是驴子的屁股。” 赵州禅师又说:“我是屁股中的粪便。” 文偃不落人后地说:“我是粪便里的蛆虫。” 赵州禅师无法再比喻下去,反问说:“你这蛆虫在粪便中做什么呀?” 文偃回答说:“我在粪便里避暑乘凉啊!” 心动幡动 慧能大师最先去了法性寺。在那里,他看到两个和尚在飘动着法幡(佛教里一种写着佛号的小旗子)的旗杆下面争论不休。 一个和尚大声叫道:“明明就是旗子在动吗!这还有什么好争论的?” 另一个和尚反驳说:“没有风,旗子怎么会动?明明就是风在动吗!” 两个人争论不休,谁也不服谁,周围很快聚了一堆看热闹的人,大家都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慧能大师摇头叹了口气,走上前去对人们说道:“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子动,而是你们大家的心动啊!” 有人说笑着把这事报告给了住持方丈。方丈听罢大吃一惊,急忙率领众弟子前来拜见慧能大师,顶礼膜拜道:“阿弥陀佛!望大师能长驻此地,指点弟子们迷津。” 于是慧能大师就在此设坛讲经说法,不久禅宗的思想就传遍了大江南北,今日更是风靡了世界。 从这则公案可以看出禅师们对心外事物的观点,完全是返求自心,而不是滞留在事物的表象上面。现象的存在是片面的,其所以有分别,完全因为自身的起心动念,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动则万象差别自现。 美丽的寺庙 佛祖特别擅长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给徒弟们解说禅理,徒弟们更是百听不厌。这天,佛祖就给徒弟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皇帝想要整修在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寺庙整修得美丽而又庄严。 有两组人员被找来了,其中一组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工匠与画师,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由于皇帝没有办法决定到底哪一组人员的手艺更好,于是他决定给他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皇帝要求这两组人员,各自去整修一个小寺庙,而这两个寺庙互相面对面。三天之后,皇帝要来验收成果。 工匠们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种颜色的颜料(漆),又要了很多的工具;而让皇帝很奇怪的是,和尚们居然只要了一些抹布与水桶等简单的清洁用具。 三天之后,皇帝来验收两组人员装修寺庙的结果。他首先看工匠们所装饰的寺庙,工匠们敲锣打鼓地庆祝工程的完成,他们用了非常多的颜料,以非常精巧的手艺把寺庙装饰得五颜六色,皇帝很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回过头来看看和尚们负责整修的寺庙,他一看就愣住了,和尚们所整修的寺庙没有涂任何的颜料,他们只是把所有的墙壁、桌椅、窗户等擦拭得非常干净,寺庙中所有的物品都显现出了它们原来的颜色,而它们光泽的表面就像镜子一般,无瑕地反射出从外面而来的色彩,那天边多变的云彩,随风摇曳的树影,甚至是对面五颜六色的寺庙,都变成了这个寺庙美丽色彩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地接受着这一切。 皇帝被这庄严的寺庙深深地感动了,胜负也就不言自明了。 P1-6 序言 禅是一颗平常心 禅学是一门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特别是在现今快节奏的繁华社会中,功名利禄,人心浮躁,禅恰似甘露,能在我们的内心世界洒下一片清凉。 禅师参禅在于开悟,人活着就应该幸福,从本质上讲,两者没有太大的不同。开悟靠什么?“悟”字拆开就是“吾心”,参禅靠的正是我们的心。人心本就是世间最宝贵、最重要的东西,从这个角度看,学禅靠的正是我们的心态。 一个心如明镜的人,镜里的万物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一旦这面明镜蒙上尘土,就会看不清万物的形象。学禅的目的就是擦掉我们心灵上的灰尘,扭转日常生活中意志萎靡的状态,改变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使人们拥有一颗平常心。 “平常心”是一种超越世俗、超越功名利禄的大悲悯,大情怀,是貌似不动声色、实则声色尽在眼底的超凡脱俗,这需经多年的痛苦磨炼才能获得。心平气和是一种大家提倡的生活状态,更是我们想要快乐一生而必须保持的一种精神状态。能否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他人、对待荣辱升沉、对待种种意外的遭遇,是人生境界高低的重要表现。 平常心贵在平常,那就是波澜不惊,于无声处听惊雷;利不能诱,邪不可惑,心能昭日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做人堂堂正正;有情有义,侠骨柔肠;悲悯众生,利益众人;上不负天,下不愧人,其奈我何?旦夕祸福,知天达命,不违自然。这样一来,便能“素甘淡泊心常泰,曾履忧危体益坚”,才会悠然自得、清净无染地生活,才能与万物浑然融为一体,纵览生命的全景,体悟人生的玄妙,窥探自然中处处彰显的禅机。 平常心所产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保持一颗平常心能有以下几种好处:首先,拥有平常心的仁慈、淡泊、宽容、乐观,不会将精力纠缠在蝇头小利与恩恩怨怨当中,所以能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其次,拥有平常心的人不虚荣、不虚伪、不虚假,他们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因此能让自己做人做事尽可能完美;此外,平常心更是成功之道。拥有平常心的入往往是一个胸襟宽、度量大的人,他们做人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能得到身边人的信任、爱戴和拥护,而得人心者得天下,何愁事业不能成功呢? 参好生活的禅,需要一颗平常心,有了平常心,才能活得自在。 一位禅师开悟后云游四方,发现一位老妇人面有苦色,便追问缘由。老妇人忍不住垂泪道:“我是在为两个女儿伤心啊!”禅师问:“究竟有何事让施主如此放心不下?”老妇人答道:“大女儿的丈夫是卖鞋的,二女儿的丈夫是卖伞的。天放晴的时候,卖伞的小女儿日子一定不好过;下雨天,大女儿家的鞋又卖不出去。唉,看到两个女儿日子如此难过,我的心怎能好受呢?”禅师笑道:“施主这么想实在不妥。天晴时,人们都会买鞋,大女儿的鞋店生意一定很好;下雨天,人们需要用伞,小女儿的雨伞生意自然不错。如此看来,你应该天天为她们开心才对,为何还要难过呢?”老妇人听完禅师的话,一下子想通了,此后无论天晴还是下雨总是笑容满面。 视角改变了,心态调整了,对待事物的看法就会积极向上。人生不正是如此吗?痛苦的反面是快乐,痛哭的反面是笑容,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人活一世,功名利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随身的只是你的心。 禅无处不在,禅融于生活。将禅的有益启发用生活的辩证法解读一番,特别是在现代,大家学习一些禅的智慧,摆脱日常世俗的烦恼,养成平常心的生活态度,正是本书的初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