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曹雪芹传(精)/中华名人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樊志斌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樊志斌编著的《曹雪芹传》是曹雪芹的传记,由曹雪芹研究院的学者樊志斌撰写。本书对曹雪芹的生平做出了人性化的还原描写,对其成长经历、家族变化、政治背景和撰写书稿的艰辛过程进行了全面的记录和评述,可读性较强。

内容推荐

《曹雪芹传》是《中华名人传》系列之一,是由樊志斌所著。

“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处销魂。”曹雪芹在现实生活中得而复失,于是要在纸上好好地“过日子”,在精神世界中云游八方。如此,竟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本“奇书”。正是这本奇书,使他成为了可以与莎士比亚媲美的、伟大的中国文学家。

如今,由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引出的,与敦煌学、甲骨学并称三大“显学”的“红学”,已经发展了两百余年。而关于曹雪芹的诸多争议和喧嚣,至今没有落下帷幕。

《曹雪芹传》作者以清史研究者的视角切入曹雪芹的生活,结合现有资料、制度、传说,还原一个丰满可信的中华名人——曹雪芹。

目录

《中华名人传丛书》出版说明

引言想见其为人/1

上卷 百年家族/7

第一章 包衣世家/9

 努尔哈赤的崛起/9

 战争改变曹家命运/17

 曹振彦崭露头角/22

 满人的主奴关系/26

 从龙人关/29

 为官山右/33

 长子曹玺/37

第二章 江南繁华/39

 曹振彦改任江东/39

 曹玺一家/42

 织造曹玺/46

 满汉一身的侍卫曹寅/50

 曹玺、曹寅与《楝亭图》/56

 世为织造/61

 接驾与巡盐/69

 福兮?祸兮?/79

 兄弟相继/83

 中卷传奇一生/89

第一章 金陵岁月/90

 雪芹出生/90

 满月与抓周/95

 曹、李两家亏空的完结/98

 曹霈的幼年教育/102

 一个特别的时代/109

 新皇帝的改革/114

 李、曹家的新亏空与苏州李家的败亡/117

 洛瞎子案/122

 曹兆失宠/125

 吴老汉案/129

 家人骚扰驿站案/133

 曹家被查抄/138

第二章 京师纵歌/143

 曹家的十七间半和京师的亲戚们/144

 雍、乾时代的中国与曹鼹的教育/150

 行走平郡王府/156

 暂避京西与《风月宝鉴》/162

 西山景物/168

 乾隆新政与曹颊得释/172

 宗室阿附庄亲王案/175

 侍卫生涯/179

 李渔的“情”和曹霈“意淫”/184

 移职宗学/190

 奋笔著述/195

第三章 隐居西郊/200

 白旗生活/201

 脂砚与畸笏/207

 迁居公主坟/215

 徙居白家疃/221

 会于叔度处/225

 懋斋集会/230

 南游/239

 续娶/247

 新工作又紧接着展开/253

 游广泉寺/256

 寻诗人去留僧舍/259

 聚饮/263

 进城/265

 《废艺斋集稿》/269

 没有定局的后四十回/273

第四章 魂归青山/276

 因子而伤、因酒而逝/276

 寡妇飘零/281

下卷 身后百年/289

第一章 身后/290

 友人挽诗/290

 曹雪芹“四十而卒”辩/295

第二章 《红楼梦》的传播/298

 抄本时代/298

 刻本时代/304

 《红楼梦》的研究/311

 石头渡海——《红楼梦》在国外/317

 学术西化过程中的《红楼梦》研究/321

第三章 曹雪芹故居与文物/331

 鄂比的对联与“曹雪芹故居”的发现/331

 孔祥泽与《废艺斋集稿》/535

 正白旗三十九号与曹雪芹故居关系的研究/339

 余音/342

参考书目/346

试读章节

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倏忽不定的骑兵,是中原王朝永远的噩梦。

秦帝国建立后的千年历史中,先后崛起的北疆马上民族不断地侵扰着中原王朝以及王朝治理下的农业文明:承平之际,他们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互开马市贸易;一旦时机允许,他们就会长驱直人,兵临城下,索需不厌。

为了阻断来自北方的威胁,中原王朝在东起大海,西至流沙的广阔疆域上建造起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工事——万里长城。

长城配以中原王朝强大的军事,终于保护了中原先进的农业文明和由此诞生的灿烂文化。但是,从来没有攻不破的城池。一旦中原王朝陷入衰落,铁马金戈就会越过长城,黄河边上就会响起声声羌笛。

历史上,不断有马上部族逾越长城,牧马中原;但是,要说最风光的,恐怕还得数东北的女真。

他们在唐时建立了渤海国。北宋末年,他们又灭亡了统治他们的辽,进而灭亡了辉煌一时的北宋王朝,将那个著名的书画皇帝徽宗及他那不抵抗的儿子钦宗,并数以干计的妃子、王孙、公主、臣工一并掳去。

中原王朝被颠覆了,但中原文化却屈服了那入侵的蛮族。关内的女真人在学习中原文化和与中原民众通婚的历史中,慢慢失去了自关外带来的、原始的文化特征。

关外的部众则仍然过着逐水草、行渔猎的生活,元、明两朝,向中央王朝进贡,并领受赏赐。

努尔哈赤登上历史舞台

按照所处位置和经济、文化发展程度,明朝的女真分作三部:建州女真,分布于牡丹江、绥芬河、长白山一带;海西女真。占据松花江流域;黑龙江、库页岛一带的女真,因为保持着较多的原始部族特点,则被称作野人女真。

为了争夺财富和人口,三部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史书如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情况,所谓:“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残杀,甚且骨肉相残,强凌弱,众暴寡。”

不管是时势成就了英雄,还是英雄造就了时势,频繁的战争让努尔哈赤站在了历史的舞台之上。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这位一代雄主出生于建州左卫的奴隶主家庭。

努尔哈赤兄弟三人,他是长子。十岁时,生母因病逝世。十九岁时,娶妻别住。为了生活,他到山上采松子、挖人参,运往抚顺、清河、宽甸、瑗阳等关口与汉人贸易。后来,努尔哈赤投军到明朝辽东守将李成粱帐下。由于英勇善战,屡立战功,颇受李的信赖。

这段经历,是努尔哈赤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他熟悉了辽东一带的山川形胜,了解了战争的指挥艺术,为他后来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万历十一年(1583)二月,明辽东总兵李成粱出兵攻打桀骜不驯、屡犯明边的古埒城主阿台。阿台的妻子,正是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长子礼敦之女。

城围之时,觉昌安进入吉埒城中。城破之后,图伦城主尼堪外兰唆使明军杀死了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及父亲塔克世。

战后,为了安抚努尔啥赤,明政府允许努尔哈赤承袭祖父觉昌安的建州左卫都指挥一职。

愤怒的努尔哈赤,把怨气发在了图伦城主尼堪外兰身上。他派人传言给尼堪外兰:“尔当初系吾祖部属,怂明兵害吾祖、父,恨不能手刃尔头,岂能反从尔偷生?”‘于是,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以父祖遗甲十三副、士兵百名讨伐尼堪外兰。尼堪外兰逃遁,图伦城陷。

随后,努尔哈赤开始了自己东征西讨,扩充势力的兼并战争。他一面以恭顺的面孔成功地蒙蔽明朝官员,使他们放松对自己的警惕,一面加紧自己势力扩张的步伐。

努尔哈赤的策略是成功的,正是他的恭顺,让以申时行为代表的一干明朝官吏放松了对他应有的警惕。经过三十多年的战争,努尔哈赤由一个兵不满百的部族酋长,变成了东北各部女真的首领。万历四十四年(1616),他在赫图阿拉建立大金国,建元“天命”。

随着羽翼渐丰,努尔哈赤对自己东北一隅的统治也开始不满起来,他要挑战那不可一世的天朝。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底,天命汗把各贝勒、大臣召集到自己的住处,直接对他们下达了命令:“朕与明成衅,有七大恨,其余小忿更难悉举”,故而,“今岁必征明”。

为了准备作战所需的云梯,努尔哈赤以为诸贝勒修盖马厩为名,秘密派遣七百兵丁到山上砍伐大树,制造工程器具;同时,命令各贝勒厉兵秣马,准备随时出击。

孰料,转过年来,上天却显示了不祥的征兆。史籍记载:“清晨,月将落时,有黄光贯月中,其光宽若布幅。”

金国的贝勒、大臣皆以为,这是不祥的兆头:天象示警,今岁不应轻动兵戈。努尔哈赤对此很是不以为然,他相信的是实力,是铁血的道义,他呵斥了进言的贝勒、大臣,再次重申征明是不可更改的事情。

三月十四日,准备了近四个月的两万金军出师征明。临行前,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鼓舞战斗士气。P10-12

序言

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涌现出许多为民族发展、文化传承、科技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这些人物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支柱,是历史留给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的无价瑰宝。为他们立传,既是梳理中华文化的脉络,又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提升全球华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有鉴于此,中华书局正式出版《中华名人传丛书》。

自司马迁著《史记》以来,历朝历代都有人为名人立传。在当代中国,各种传记亦见诸市面,其中亦不乏戏说之版本,但是,能称得上代表国家级水准、资料准确、著述严谨、行文流畅、语言通俗的名人传记并不多见。本套丛书的出版即旨在做出这样一种尝试。

本套传记的作者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全部为在该著述领域有过长期深入研究,对传主生平及所处历史背景十分了解的专家学者。当然,本套传记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一定的文学创造,恰当还原了前人的生活场景和心理活动,相较其他传记,既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又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中华名人传丛书》收录的人物涉及了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科学、文化等领域。“中华名人”的选择和收录,是经过网友投票、专家审核后确定的。本丛书由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先生题写书名。

我们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为大众提供一种阅读选择。衷心希望这套好读耐看、依据史实的传记读本能够为挖掘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和中华民族凝聚力做出一定贡献。

书评(媒体评论)

《红楼梦》诚开天辟地、从古至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清·黄遵宪

曹雪芹的一生,是不寻常的,坎坷困顿而又光辉灿烂……他一身兼有贵贱、荣辱、兴衰、离合、悲欢的人生阅历,又具备满族与汉族、江南与江北各种文化特色的融会综合之奇辉异彩,所以我说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形象。——周汝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0:23:55